劉備便將兩人從院子中請到屋內分別坐下。

談了一通,才剛剛開始通報姓名。

兩人本是一母同胞而生的親兄弟,一個叫王吉,一個叫王成。

眾人分別落座,下邊便有人開始準備酒菜擺上。

這酒菜本來是等獻過俘虜之後開慶功宴的,沒想到獻來的是王吉、王成兩兄弟,慶功宴變成了接風待客宴。

兩兄弟倒也客氣,還不等劉備先提杯敬酒,兩人便先站起身來,躬身行禮,恭恭敬敬的向劉備敬了幾杯酒。

待劉備飲罷,又對著屋內眾人共同敬了三杯。

這個時候,兩個人可不敢真把自己什麼國王的身份當回事兒。

且不說勉強統治的地方只是一個蠻夷部落小國中的小國,雖然在逐漸的開疆拓土,但論起控制地盤,尚不如大漢一個郡大。

眼前的玄德公可是整整掌握了兩個州的龐大地盤。

且不說他們先統一他們那個小島上的所有國家,便是繼續向北邊的大島進發,全部都佔領下來,也不如玄德公的地盤大。

再說,如今他們還是階下囚,雖然劉備待他們很客氣,但他們可不能真把自己當賓客,位置還是放低一點的好。

位置放的低一些,劉備若願意以禮相待,他們自然也高興,若不願意,心裡也沒落差。

而他們所說的戰爭的事情,確實也是實情,幾百人與關平大戰,對關平的軍隊連半點損傷都做不到,他們也確實是服氣。

面對劉備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到底會如何處置他們,心裡還沒有底。

“兩位壯士既然得了那國王之位,何不改個國號?為何還叫什麼狗奴國?這名字聽著多難聽啊.”

劉備有的時候就挺膚淺的,喜歡好聽的,好看的,穿衣服要穿漂亮的。

不過,即便他不是什麼膚淺的人,讓他來評價狗奴國三個字也實在太難聽了。

王吉、王成兩兄弟一見劉備問話,趕緊放下酒杯,又恭恭敬敬的回答。

“只因我兄弟二人得到國主之位時日尚短,尚不能十分服眾。

貿然奪了國王之位,已經惹了部分蠻夷不快,雖恩威並施之下,使其可以歸心任我等趨勢,但畢竟不好過火,只可徐徐圖之.”

劉備點點頭,哦了一聲,似乎明白了,但似乎又有一些不明白。

“那倭國之中莫非也有許多能人?依照兩位壯士剛開始所說,這倭國之中,應該沒什麼能人可以抵禦兩位壯士才對.”

王吉、王城兩兄弟能輕而易舉的奪了這狗奴國國王的位置,又吞併了旁邊兩個小部落,同時和北邊兩個國家開戰,其中一個還是當年得到光武帝金印的伊都國。

明面上的敵人基本上都擺在眼前了,怎麼看也不像還有什麼更多的危險,還能讓這兩人束手束腳。

“使君有所不知。

那倭國之中,盡是一些化外蠻夷,不通教化,崇尚鬼神,國主手下盡是奴隸.”

“而我等所搶佔國主之位,也是從一女國主手中搶來的。

風俗與其當地大不相符,以男子之身,得國主之位,已經給他們的觀念造成了衝擊,若短時間內再做更多,確實容易生亂.”

“女國主?”

劉備又大吃一驚。

“女子也能秉政嗎?這豈不是牝雞司晨,豈不是要國家大亂??”

對於旁人來說,也許有些衝擊,但絕沒有劉備這樣擔心。

劉備不管說和劉家皇室的血脈有多遠多近,但畢竟是有個漢室宗親的名頭,在這裡格外的關注漢室江山。

當年的呂雉對於劉備來說可是一個極大的衝擊,最近幾代的皇帝也都是因為過於孱弱,不得已讓外戚專權,才使得如今國家大亂。

董良也有一些驚訝,但是董良還能接受,因為剛才聽諸葛亮所說,就已經提到了一個伊都女王了。

而董良畢竟是後世而來。

知道一些原始社會存在著一些母性崇拜。

而科學家們也曾經提出過一些原始社會中母系社會的觀點。

如今的倭國尚界如此落後,仍然還處於奴隸制的國家,那麼有個女王在位,似乎也就並不難以理解了。

“使君有所不知,雖是女子當權,但當地百姓大多矇昧無知,渾渾噩噩,任宰任割並不反抗,故而也沒有太大的亂子.”

劉備又舉杯和眾人共飲了一杯。

“不知兩位壯士在倭國統治了多少土地?”

王吉、王成兩兄弟搖了搖頭,苦笑一聲。

“倭國畢竟只是一小國,我兄弟二人披風斬浪,幾乎葬身大海,到了倭國,除了狗奴國國主之位,又吞併了周邊兩國,所佔土地也不過區區一縣之大小,即便是擊敗伊都國所得土地也難以吳郡所媲美.”

劉備又飲了杯酒,心中暗道,果然只是小國。

“聽聞倭國多金多銀,不知兩位可曾找到金礦?”

“我二人也是才到倭國不久,還沒來得及派人搜尋。

不過,在狗奴國國主寶庫之中,確實尋到了幾件金器.”

“仔細想來,此國之人也,冶鐵冶銅十分粗糙,許多人尚且使用石器。

恐怕倭國之人尚未曾掌握開礦淘金之技術,既然沒有技術,卻仍然能找到幾件金器,想來此地確實多金.”

在場的除了劉備,就屬糜竺最開心了。

糜竺是管錢的。

掌握著劉備的錢袋子,董良提出了一系列的商業設想,也都是糜竺在進行實施。

如今既然證實了倭國島上多金礦,那麼將來此地自然可以成為劉備源源不斷的財源。

至於說倭國本地的勢力嗎,哈哈,這些恐怕都只是潛在的勞動力了。

區區兩個王吉和王成,漂洋過海便奪取了狗奴國國主的位置,甚至在周邊掀起了國與國之間的大戰。

那麼劉備只需派遣偏師一支,例如關平。

在倭國,難道還能遇到什麼敵手嗎?劉備對於倭國的好奇已經基本上結束了。

帶著大家推杯換盞。

王吉、王成雖然竭力的保持冷靜,謹小慎微,待二人千辛萬苦到了倭國,每日除了啃生魚片,還是啃生魚片,連調料都很難找到。

莫說是在劉備這裡吃著董良專門安排出來的廚子已經研究了兩年的菜式。

即便是一碗普通的大米飯,也能讓他們當成山珍海味了。

倭國雖然也能種植水稻,但一來當地人的種植手段尚且十分的粗劣,二來土地本就狹小,可耕種土地不足。

三來又處於冬春交際之時,即便他們身為國主,也沒有存糧可吃。

被關平抓到了船上,吃著正常的軍糧,已經感到非常的幸福了。

關平的船上雖然也有不錯的廚子,但畢竟是船隻,海上航行一來一回,食材消耗的已經差不多了。

他們也只能吃到一些最簡單的東西。

如今在這宴席上吃著這山珍海味,那真是給個國主都不想換呀。

沒過多時,他們面前已經是杯盤狼藉,看的劉備直笑,連忙命令廚子趕緊加上供應。

王吉和王成兩兄弟胡吃海塞一番,終於慢慢的鼓起了肚子,咀嚼的也慢起來,腮幫子有些發軟。

食物已經頂到了喉嚨,要吃不下去了。

弟弟王成還伸著手想去拿,哥哥到底憑藉著自己的意志力停住了。

飯後休息一會兒,消消食。

諸葛亮又突然拉著他們閒聊。

“不知如今倭國都有哪些勢力?兩位可能為我解惑?”

雖然問話的不是劉備,但是兩兄弟也不敢怠慢。

“除我二人剛才所說那些勢力之外,更遠的地方我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正北方還另有一個更大的島嶼。

島上有一個邪馬臺國,這個小國在那裡算是大國了.”

“正如先生剛才所說,當年的伊都女王曾經得到過咱們皇帝賞賜金印,那個伊都國,當年聽說就是當地最大的國家,被周邊二十多個小國供奉.”

“而如今的邪馬臺國則取代了伊都國的位置,甚至比它們更加的龐大。

即便是我們取得目前面臨的戰爭勝利,統一了我們所在的那個島嶼,也遠不如邪馬臺國龐大。

聽說邪馬臺國的國主也是一個女子,叫做卑彌呼,這個人應該是比較有能力的.”

“畢竟我們這些小地方倭人渾渾噩噩,比較好掌控。

卑彌呼掌握了那麼大的一個國怎麼著也應該有咱們一個郡的大小,想要穩固的統治,肯定還是需要一些能力的.”

這二人倒也開明,並不因為卑彌呼是個女子便小瞧她,反而大大方方的承認,認為卑彌呼很有能力。

聽了他們兩個的介紹,諸葛亮扇著鵝毛扇,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董良挪了挪屁股,不和諸葛亮坐在一起,如今雖然已經開春,但顯然還不是扇扇子的時候。

有句話叫做春寒料峭,董良可不像諸葛亮這樣一年四季只要風度。

從諸葛亮的問話,董良也基本上明白了,統治倭國,估計最大的阻礙就是這個卑彌呼了。

倭國雖然還真是一個奴隸制的時代,鐵器、銅器和石器雜著用。

對於劉備來說,算不上是什麼大阻力,但畢竟它們是地頭蛇,還是儘量的想個萬全之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卑彌呼擊敗,奪取整個倭國。

“兩位壯士不知日後有何打算?”

劉備突然提起了正事,這算是最後的交流了。

王吉和王成兩兄弟一聽,連忙滾離席位,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

“我兄弟二人並無什麼打算,一應安排只憑使君做主.”

劉備和他們客氣,他們不能真的當回事兒呀,再想去當什麼國主怎麼可能呢?劉備能給他們分個縣令之類的,就已經讓他們滿意了。

雖然說兩兄弟是冒著生命危險渡海,看起來孤注一擲,付出了一切,最終只得到了一個縣令,好像不太值。

但想一想當年的劉備,在黃巾之亂時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場上殺出來的。

但最終朝廷也只是送了一個安喜尉而已。

又因為財政吃緊,想要清除一部分官員,派下督郵四處趕人。

劉備連見督郵一面,想求個情都沒機會,只能氣憤的將督郵鞭打一頓。

可想而知,從白身到官員這一步確實不好走。

這兄弟兩人雖然也是豁出了性命,但是換一個縣令來絕對不虧了。

甚至說這個縣令都是白撿的。

畢竟他們對於劉備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利用價值,他們如今也已經成了階下囚。

“兩位壯士既然願意聽我的安排。

便請加入水軍之中,為平定倭國出一份力。

待到將倭國拿下分設郡縣,在為兩位封賞.”

“全憑使君做主.”

兩個人也是心中歡喜。

能做大漢朝廷的官,當然比在那樣的窮鄉僻壤做一個部落酋長美得多。

自己兄弟二人在統一倭國期間多多出力,依照劉備的好名聲,將來的好處自然不會少。

安排好了正事,解決了這一場俘虜的鬧劇,眾人得以散場。

關平跑到父親面前見禮,接受教誨。

董良則和諸葛亮、龐統湊到一起,嘀嘀咕咕的瞎聊一通,也不知道在算計誰。

周瑜在和劉備一起跑去視察海軍,首次真正的出海作戰,大勝而歸,確實值得犒勞犒勞,慰問慰問。

關平這第一次作戰,勢必要在海軍發展史上記下一筆了,周瑜有些替呂蒙感到可惜。

呂蒙與關平是同一時間出海的,只不過目的地不同,他卻沒有在關平之前趕回來,將來即便得勝而歸,也只能屈居第二了。

可天底下,第一個是最容易被記住的,第二個就難得多了。

董良和諸葛亮等人閒聊了好一會兒,才見到關平重新的回來。

他接受完了父親的教誨。

董良便和關平起身回去。

當初董良答應關平幫他搞到幾隻熊貓,如今也被法正送到了,就養在董良院子的後面。

董良的府邸,後院連著後山,既有著潺潺的流水,也有著大片的竹林。

熊貓們在此生活嬉戲的很快意。

當初董良送給自己妻子的那隻短胖炸毛的熊貓和花也重新回到了董良的家中。

只是甘夫人和糜夫人還有些不樂意,董良也只得從益州多運回來一些,討好自己丈母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太監:從攻略皇太后開始

白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