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先試探性的問問孫權的意見。

面對張昭的詢問,孫權顯得有些猶豫。

遲疑了一下,孫權開口道。

“若吳郡上下萬眾一心,支援公瑾,死守丹陽,可乎?”

孫權用著探尋的眼光看著張昭。

張昭果然也是忍不住的失望,孫權這個時候還是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見張昭不回話,孫權只能又問道。

“張師,依公之見,該當如何?”

但是孫權剛問出這句話,就已經猜到了張昭會做出什麼回應了。

不過這一次,張昭到底還是照料了孫權的想法和自尊心。

兩個人先到座位上坐下。

張昭看了看四周才開口對孫權說道。

“外面兵敗,何至於室內加強防備?這是吳夫人的意思?”

孫權回答道:“外面兵敗的訊息一旦傳開,母親怕四周人心惶惶,有人趁機作亂,因此加強防備.”

張昭繼續問道:“要防備誰?”

“防備外姓,還是本姓?”

孫權很不想承認。

但是這個時候,他是不能糊弄張昭的。

顯然,孫權上位一年之後想要略微的擺脫張昭的想法現在已經徹底破產了。

“防備…防備孫氏宗親……”孫權說出這個答案的時候,臉色確實很不好看。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雖然早已在張昭面前擺露了很多家醜,但是張昭主動詢問的時候,難免有點給孫權難堪的意思。

張昭也是嘆了口氣,對孫權語重心長的說。

“周公瑾在整個揚州聲名遠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待他兵敗訊息傳開,所有人都會感覺好似捱了個晴天霹靂.”

“先不說普通的百姓,人心惶惶。

單是孫氏宗親自家人都要互相防備。

這樣的場景之下如何還能要求整個吳郡的其他人萬眾一心了?”

張昭的意思很明顯,而且給孫權擺出了證據,甚至就是拿孫權自己的行為打孫權的臉。

如今會稽郡亂象叢生,到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還不清楚。

丹陽郡已經陷入戰火之中,周瑜在那裡勉強的抵抗。

江東基業旦夕之間,只剩下吳郡一個安穩的地方。

而周瑜在江東人的心目中,地位是那樣的高,是標杆一樣的人物。

他兵敗之後,對於整個江東軍民計程車氣,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想要靠一郡之地,來與幾乎佔盡兩州之地的劉備進行抗衡,難道不是天方夜譚嗎?而劉備大軍是正帶著大勝的喜悅,士氣如虹,但是吳郡這邊因為兵敗,一定會變的人心惶惶,士氣萎靡。

敵人實力大,我們勢力小,敵人士氣旺,我們士氣低,這怎麼可能有勝利的希望呢?血淋淋的現實擺在孫權的面前,不允許他進行反駁。

如果吳郡真的能做到萬眾一心,也許真的會有奇蹟發生。

但是孫權自己都在防備著自家的親戚,還怎麼能夠奢望整個吳郡都萬眾一心啊。

孫權感覺自己的喉嚨十分乾澀,艱難的又吐出來幾個字。

“是否,是否可以向朝廷求救,求王師來援助江東平叛安境?”

張昭哦了一聲,十分驚奇。

“你想向曹操投降?”

一記直拳衝到了孫權的臉前。

“不,不.”

孫權不肯承認,語氣有些慌亂。

“這怎麼能叫投降呢?這是求朝廷來平叛,這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這不能叫投降。

我本來就是朝廷的吳郡太守,本來就是臣子,臣子求朝廷保佑,這怎麼能叫投降呢?”

“這是君臣的本分,本分而已。

這叫順應天命,忠心體國,忠臣的事,怎麼能叫投降呢?”

面對孫權的自欺欺人,張昭這一次可不給他留情面。

“朝廷?天下誰不知道,如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求朝廷就是求曹操.”

“若是公瑾兵敗之前,求曹操相助,表我們忠心,那個時候,自然是可以得到朝廷承認,得到曹操的承認.”

“可不就是我們一些人不願意屈居人下。

向曹操獻了效忠,就沒臉面,再稱霸一方,圖謀更大的志向.”

“結果現在兵敗之後,只剩下殘兵敗將,方寸之地,再向曹操求救,曹操固然視劉備為大敵,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可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當我們的求援信送到曹操那裡,估計也會被罵成蠢貨吧.”

“我們已經無力對抗劉備,曹操這個時候又能拿出多少兵馬來對抗劉備呢?要知道,曹操剛打完袁紹,即便他是勝利的一方,但是以小博大,擊敗袁紹這樣強大的敵人,曹操自己也早就是傷筋動骨了.”

“而袁紹在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操還沒有機會將其吞併回血。

劉備卻發展的瞬間膨大,若曹操真有能力,還會三番兩次的運用江南的叛軍和我們嗎?”

“有一郡之地向曹操獻出效忠,卻無法解決危機。

只會讓許昌的人嘲笑江東人蠢不可及吧.”

張昭說的話太辛辣,太諷刺了。

字裡行間就是在說你們這些人貪心不足蛇吞象。

當初自己貪心,能力又不夠,才落到了今天這個局面。

現在倒想著投降了,早幹嘛去了?當初要用半個揚州四五郡的土地,像曹操或者向劉備投降。

怎麼不是一個座上賓?現在就剩下了區區一個完整的郡。

投靠曹操,曹操沒有能力在劉備手下保住你。

自己還死要面子,不想投靠劉備。

張昭一連串辛辣的分析,刺激的孫權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他也算聽出來張昭的意思了,那就是投靠劉備。

劉備本身如今是一個地方諸侯,投靠了地方諸侯,張昭和孫權在吳郡照樣能當地頭蛇。

但是投靠了中央朝廷,就不一定了。

朝廷的法度,當然要比地方諸侯要嚴。

按大漢的法律,自己這些人全都要調到別的地方為官。

是不能在自己的家鄉擔任長官的。

可是,孫權和張昭存在的分歧是,孫權想的是假投降。

孫權是以投降的名義,向曹操獻出效忠,讓曹操幫忙。

打敗劉備之後,自己還留在地方做地頭蛇,對曹操陽奉陰違。

孫權覺得張昭沒聽明白自己的意思。

而且張昭說的話實在是太難聽了。

他覺得張昭這個人怎麼一心只想的真投降啊?“江東三世基業,我父兄交託於張公之手,你本該是蕭何那樣的人物,可今日這樣的想法,拿什麼來追慕古人呢?”

孫權這話有些詰問的意思了。

張昭也瞬間表示不滿,面色十分難看。

他覺得孫權有點太冥頑不靈了。

“江東內部危機,內憂外患,處處不穩。

雖是親族之間,尚且互相攻擊。

即使你父兄在世,難道能怪罪到我的頭上嗎?”

孫權這個時候也脾氣硬了。

“這天下哪有跪出來的基業,都是靠血勇拼殺。

這江東基業,也是我父兄在戰場之上奪回來的。

如果我父兄當初起事之時,處處委曲求全,恐怕今日我孫氏眾人都在乞討求食吧!”

孫權徹底惹怒了張昭。

張昭怒極反笑。

“呵,沒有我這樣的老匹夫,你一年前就該開始乞食了吧?我這樣的老匹夫乞食,今年已經四十有五,你兄長確實勇猛,他若願意聽我的,今年也該活到二十六了.”

“你!你!!”

孫權聽到這樣的話,感覺要快氣炸了。

張昭說的話,這也太難聽了。

孫權嘲諷張昭只知的投降,一點勇氣都沒有。

張昭反口就嘲諷孫家的人短命。

你嘲諷我軟弱,我嘲諷你活的短。

聽我話的人都活的好好的,不聽我話的人都已經死了。

而且,張昭更憤怒的是,孫權才短短一年就不聽自己的話了。

本來前段時間鬧了幾次彆扭,張昭理解是少年人不想受到約束。

小打小鬧而已,張昭也不在乎,他那點手段,在張昭面前還興不起來風浪。

可是現在卻不是,孫權說的話太沒有良心。

說什麼?聽張昭的話就要去乞討。

可一年前,要不是吳夫人拉攏了張昭,有張昭鼎力相助,你孫權說不定連乞討都沒機會呢。

這個時候,兩個人翻了臉。

張昭也不想再理會孫權了。

反正張昭當初做出的承諾,是保住孫家的宗廟。

孫權愛死不死,反正只要孫家不斷根兒就行。

張昭一甩袖子,怒氣衝衝的就往外走。

孫權這時候才知道壞了事兒。

他心裡雖然後悔,有心上前認錯,將張昭攔住。

但是又顧及自己的臉面。

少年人總是這樣的彆扭。

只能無奈而又可惜而又氣鼓鼓的看著張昭的背影。

想攔又不好意思去攔,這種心情更是折磨著孫權。

就在這後悔的時候,到底還是有人來救場了。

“張公息怒,小兒年幼無知,張公一定要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諒他一次.”

孫權的大救星吳夫人來了,在門外攔住了怒氣衝衝的張昭,並代替孫權向他道歉。

其實吳夫人一直在附近藏著的。

見孫權壞了事兒,趕忙出來攔住張昭,現如今沒有張昭可不行。

整個江東除了周瑜,就是張昭的影響力最大。

而張昭不是武官,但是他的政治影響力其實比周瑜還要更多。

吳夫人是個真有本事的女人。

如果不是一年前,她幫助孫權各處奔走,拉攏眾人,今天也確實輪不到孫權坐上這個位子。

吳夫人拉著張昭重新走進廳堂裡。

恭恭敬敬的將張昭請到了上座。

以吳夫人的身份擺出這麼低的姿態,張昭也不好意思太給臉色。

吳夫人拉著張昭坐下後,又趕緊命令孫權上前道歉。

這也是給了孫權一個臺階下。

孫權這個時候已經冷靜了下來。

他知道自己不能失去張昭的支援。

冷靜下來的孫權,卻不想讓自己的態度轉變的那麼突兀,顯得自己城府很深,還是裝著一副帶著一點不服氣的少年情緒。

畢竟剛剛這樣鬧一場,情緒轉變的太快,顯得不真實,孫權就要展示自己真實的一面,讓張昭感到自己是真的情緒外露,心裡不藏事。

上前生硬的給張昭行了一禮。

“小子年輕,難經風浪,如今劉備大軍壓境,情勢岌岌可危,我一時亂了方寸,才頂撞張師,剛才全是怒氣衝心,鑽了牛角尖,胡言亂語.”

“有衝撞張師的地方,還請張師恕罪.”

張昭是個老江湖。

情緒波動並不那麼明顯。

剛才的氣氛在他走出庭院之後就平復下來了,要不然也不會被吳夫人這麼容易的就拉回來。

不過他也看的明白,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徒弟孫權算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貪婪,冷血,只喜歡講利益,不喜歡講情面。

有點唯我獨尊的想法,但氣魄不夠,又有點反覆無常的意思。

張昭雖然控制住了自己的憤怒,但是並不代表著對於孫權沒有意見。

反正他也盡力的奉勸過了孫權,此時此刻也沒有什麼別的想法了。

孫權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張昭也不想再看這趟渾水。

而且,孫靜早就往自己家裡走了一趟。

已經看得出來龍爭虎鬥的苗頭了。

該說的自己也都說罷了,孫權再做出什麼決定也都無所謂了,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所以孫權這個時候給自己道歉,張昭也不再生氣,而是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欣然接受了道歉。

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剛才說話不太合適。

才讓孫權不舒服,自己老人家也有問題。

互相都給了臺階下,場面瞬間又變得其樂融融了。

這個時候,吳夫人又請求張昭再給個辦法。

張昭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下沒有兵將,怎麼抵抗?但是吳夫人一定要求個方法,孫權也在那裡咄咄逼人,張昭也只好想一個緩兵之計。

孫權竟然還不死心,那張昭就順著他的意思講。

“如今局勢岌岌可危,可苦於無兵無將,會稽郡形勢不明,若能將會稽安撫,兩郡之地供給丹陽說不定還有轉機.”

張昭說的話是老成了,也符合孫權想再等等看的意思。

孫權止不住的點頭。

“再多送些禮物去吧,若能將那些人收買到手,也可用來抵禦劉備.”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明幻想史

白雲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