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我等並非是這個意思.”

“此次作戰動用兩萬大軍,糧草輜重不計其數。

如今不得不撤兵北上,咱們卻毫無斬獲,回到許昌,面子上卻不好看.”

“也有負司空之重望,辜負了司空時時掛念,勞心勞力.”

“所以,我等斗膽諫言,咱們最好是做出點成果再回去.”

“哦?”

夏侯惇提起了興趣,“成果?哪來的成果?”

這兩個人又沉吟了一下,一咬牙,一狠心,就將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了。

“自古征戰以來,要麼是殺敵,要麼是攻城略地,要麼是奪取物資,總之是要給敵人造成破壞,給咱們帶來好處.”

“如今咱們身處重圍之中,倉皇北撤有天大的好處,咱們也帶不走.”

“所以咱們最好是給敵人造成足夠的破壞.”

夏侯惇心裡一驚,他好像聽出點苗頭來了。

“如今城中糧草輜重,雖然已經被咱們大軍所用。

可這民力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城中百姓數萬,人人耕地的話,不知能產出多少糧食,不知可以提供多少徭役,又可以補充多少兵員?”

“如今咱們要走,這些人卻帶不走。

又不敢將這些人塞進隊伍裡,免得到時候生亂,咱們既然帶不走,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絕不給敵人留著.”

這左邊跪著的這個副將越說心越狠,咬牙切齒的一個個字往外蹦。

跪在右邊的副將也把心一橫,繼續在旁邊添油加醋。

“當初咱們打下這座城池,也是犧牲了不少弟兄的生命,如今白白的丟給他們,將來咱們再來荊州又要再打一遍.”

“與其將這麼多的人力,這麼堅固的城牆留給敵人。

不如咱們全部給他破壞掉.”

“索性將城中的人殺光。

一是不給敵人留下民力,二也可以取些人頭充做軍功.”

“再將城中房屋盡數焚燬,城牆能扒就扒,聲勢搞得浩大一些,最好是火光沖天。

這樣也能讓司空高興高興.”

這兩個人的話一說完,縣衙裡氣氛都安靜了下來。

在場的所有人都目光詭異,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夏侯惇則捏緊了自己的拳頭,臉上的肌肉一鼓一鼓的。

他這是徹底回過味兒來了,這幾個人說的那麼好聽,其實不就是想屠城嗎?哪裡是為了下一次作戰做準備?哪裡又是不想把資源留給敵人?說到底想取些人頭充做軍功,再透過屠城這套說法討著曹操的歡心。

這樣一來,好減免回去之後兵敗的懲罰。

夏侯惇、于禁和李典三人的表情都陰晴不定,看著似乎不太想接受,但一個個又都若有所思。

夏侯惇將目光掃視了一圈。

凡是能在這裡站著的幾個將領基本上都是軍中的中上層了。

裡面也許有一些是有良心的,紛紛將頭低下,不肯以目光與夏侯惇對視。

但也有確實是心中心動的。

雖然一樣的低下頭顱,但故意的露出一副意動的表情,含蓄的向夏侯惇表示著自己的意思。

氣氛安靜了好一會兒,夏侯惇始終沒有表態。

他扭頭看向自己的副手。

“你怎麼看他們的想法?”

眾人也都將目光盯在了夏侯惇副將的身上。

副將被問詢,當下在眾人各異的目光之下抱拳彎身。

“將軍,這種做法太酷烈了些,不過……”“不過什麼?”

“將軍,荊州有不少人是心向著司空,心向著朝廷的。

所以咱們剛來的時候,他可以藉著朝廷之威為理由,盡力的阻止著荊州的叛賊,不讓他們發兵對抗朝廷.”

“可這些叛賊都是狼子野心之輩。

如今咱們兵敗而回,難免他們會氣焰囂張,那麼荊州的這些忠臣壓力就大了.”

“若能以此小縣作為樣例,警告警告荊州的這些亂臣賊子與朝廷王師作對的下場,打滅他們的囂張氣焰,也不失為是一個好辦法.”

他說完了,但他並不起身,低著頭等待著夏侯惇的聲音。

“你們所說雖然並非全無道理。

但畢竟太殘暴些,非王師所為,我於心不忍啊,此舉恐怕有害司空仁義之名.”

全是放屁,所有人都知道對方都在放屁。

夏侯惇不好貿然做出這個決定,搞出來這樣的事,名聲確實會變的很臭。

所以其餘的眾將領想要這樣做,一定得拿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表示夏侯惇是不得不聽從。

夏侯惇如果沒有意動,一開始就把他們話給堵死了,不會讓他們發表自己的想法。

那夏侯惇也知道,這下面的這些人說的那麼多理由也全都是放屁。

想要屠城的理由,哪有他們說的那麼高瞻遠矚,那麼高大上。

但是夏侯惇需要他們把屁放的好聽一些。

果然,聽完夏侯惇的話,這個副將好像輕鬆了一些,繼續的說道。

“將軍,小不忍則亂大謀。

一時之仁慈,一時之優柔寡斷,反而會助長這些叛賊囂張氣焰.”

“他們統領荊州,作威作福,生靈塗炭且不說,如今我等倉皇北退,王師威信受損,他們藉此裹挾更多的民眾將來抵抗王師,彼時再戰,形勢更加艱難.”

“到那時候,無辜百姓不得不被他們逼著走上戰場,對抗王師.”

“王師為了天下黎民,又不得不以刀劍禦敵,平定叛亂。

彼時才是親者痛,仇者快,造成的損失更大,百姓受到的痛苦更深.”

“如今,就該當機立斷。

以此日之小損失,換將來之大幸福.”

“為了天下大業,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寧,也只好苦一苦,隨縣的百姓了.”

“天下凡是有識之士,一定都能理解的.”

話說到這種份上,事情基本上可以決定的。

所有人都在等著夏侯惇做出決定。

沒有曹操的命令,自己下令屠城,對於夏侯惇來說也是一個壓力。

但是看的出來,如今就這樣乖乖的退回去,白白的來了襄陽,逛了一圈,什麼戰果都沒有,回到許昌,真的不好交代。

把隨縣搞得慘一點,聲勢鬧得大一點,給荊州留下一個大大的傷痕,也算是自己等人的功勞。

“既然如此,將城中百姓都趕到街道的空地,將所有的糧食和房子木料全都燒掉.”

“這樣一來,等咱們撤離的時候,看城外的軍隊進不進來救助百姓。

如果他們可以進來,也可以遲滯他們追蹤的步伐.”

“有什麼能帶走的,儘量帶走。

有反抗的百姓可以就地殺掉,但是聽話的百姓不許對他們動手.”

“城牆堅固,難以破壞,咱們也沒這個精力就把房子和木料燒掉。

燒掉之後他們勢必再建,可以浪費他們更多的物資.”

“不要過多的殺傷,畢竟有傷天和,火燒的旺,一嚇一嚇荊州的叛賊也就算了.”

夏侯惇鬆了口,但是沒有做出屠城的命令。

這樣雖不完全符合這下面副將的提議,但也已經勉強可以接受了。

夏侯惇到底還是不想承受這個非議,此時此刻,他也不想再動用過多的腦力,因此就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沒有人知道這個折中的辦法到底是好是壞,對於夏侯惇是否是最好的選擇。

夏侯惇半真半假的說了這些話,只能任由手下士兵們去領會。

燒掉房子肯定會激起百姓的反抗,把這些人殺掉人頭拿去充當軍功吧。

最起碼錶面上看起來並沒有進行屠城。

當然,夏侯惇並不是僅僅會屈從於這些壓力就盲目的做出決定的人。

他之所以不進行屠城,主要還是怕士兵們殺紅了眼。

出刀容易收刀難,手下的人想的是如何能回去之後減少懲罰,夏侯惇想的是怎樣能儘快的安全的逃走。

一旦在城中大肆屠殺起來,士兵們情緒激動,一定會引起慌亂。

即便是于禁的軍法在嚴,管理再認真,也無法完全的讓士兵們聽話。

組織管理起來十分困難。

士兵們的集結將會受到影響,這樣的話就會影響他們逃走的速度。

殺紅眼之後,士兵們的情緒容易激動。

而在撤兵的路上,面對敵人的巨大壓力,必須要時刻保持警惕和冷靜。

情緒激動之下,這些士兵們很容易會陷入亂戰,或者說情緒崩潰。

有時候發動攻擊是容易的,但是想要在撤兵的時候保持軍隊的紀律是困難的。

如果平常的時候,于禁還有信心。

甚至說不定能將士兵們組織起來,再打一個漂亮的反擊仗。

但是造成大屠殺計程車兵們,是無法用理智和嚴格的軍紀去要求的。

屠城、大屠殺之類的,是將心中的慾望完全放縱,這種完全腦子鬆懈下來不進行思考的狀態,只有在打仗結束之後才可以。

但是,他們撤兵的路上,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很顯然還是需要動腦子的。

越到最後關頭越不能放鬆,所以夏侯惇要將士兵們緊緊的約束起來。

免得在撤退的途中再次被敵人追殺的潰散,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所以他允許士兵們取下一些人頭,燒掉城池,為了他們將來減輕懲罰。

但是這一切的進行都要在軍紀的約束之下。

總的來說,還是要保持一個度的。

但是屠城兩個字就不一樣了。

別說真正的去實施這兩個字,光聽起來就有著一股野蠻放肆的味道。

……夜幕降臨,今天晚上的星星不少。

徐盛結束了一天的訓練,來到了趙統的帳篷。

兩人一起搬著小胡床,坐在帳篷外面,吹著涼風,看著星空。

這段時間以來,趙統和徐盛一直在加緊訓練士兵。

將士兵們分為三班,輪流進行訓練。

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留有足夠的兵力隨時投入戰鬥,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淮南兵和江夏兵進行整合。

趙統從豫章帶來計程車兵也分為三班,這些老兵在訓練的時候會混入部隊裡,帶動著淮南兵和江夏兵一起進行訓練。

儘可能的用最短的時間將這些兵訓練出來。

連日高強度的訓練,士兵們難免會感到疲憊。

這個時候趙統自己也不客氣了,懷著對於荊州的怨氣,不停的向西陵要著物資。

不光要讓士兵們吃飽,還要讓士兵們吃好。

最起碼輪到誰訓練,飯裡就要有些油水。

這樣一來,士兵們對於訓練也抱有極大的熱情。

能夠頓頓吃的飽飽的,已經是難得的幸福經歷了,何況是還能在碗裡見到一些油花呢。

黃射對於趙統和徐盛非常的敬佩,而且劉備在東邊的勢力越發的龐大。

無論從實際出發,還是從感情上出發,黃射都願意認真的積極配合。

自己的父親還在劉備那邊幫忙打仗,一直沒回來,劉備也派出了兵馬幫助荊州抵抗曹操。

而且,劉備已經成為了地跨兩州的大勢力,還算是自己人,黃家只區區一個江夏郡的地盤,當然願意交好劉備。

調動大量的物資,雖然對黃射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是黃射仍然甘之若飴。

即便是趙統告訴他,物資不夠,可以從豫章調配,豫章連續大豐收,黃射也不肯答應。

他非常想表現自己的價值。

他相信,這幾場戰鬥一定能在歷史上留下濃重墨彩的一筆。

對於自己的筆墨,哪怕只是淡淡的一畫,也一定能給後人留下無窮的遐想。

就這樣,在江夏的鼎力支援之下,士兵們不僅是吃的好,用的好,江夏計程車兵也被他們的老領導囑咐認真配合。

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雖然還不能讓他們變得兵強馬壯,成為精兵悍將。

但是已經可以做到在趙統和徐盛的指揮下,密切配合,軍容不散亂了。

“看樣子,這襄陽城內想要通曹的人不在少數啊!”

一向樂觀的徐盛此刻也有些不滿意了起來。

將敵人困住這麼久,要求襄陽增兵的軍報也送去了那麼久,可到現在還是沒有訊息。

“不,他們終於來了.”

趙統舒了口氣,帶些嘲諷的說道。

“來了嗎?”

“來了,下午剛剛傳來的訊息,派出來的人馬已經出了襄陽城了.”

等了那麼久,他們的人才剛出了襄陽城。

即便是來了,還是讓徐盛和趙統生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模擬:太子造反?太子妃是我的了

元來事理

逼我平叛?陛下!領完神將我反了

小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