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統做出了一個並不那麼合時宜的決定。

經過趙雲、徐盛、趙統三輪在荊州與曹兵的多次糾纏,大家都心知肚明,曹兵這一次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分兵太多。

他們過於輕視了劉備,同時,也沒料到趙雲的實力。

可即便是意識到了這一點,趙統還是選擇了在這個時候分兵。

如此分兵有兩個危險,一是不知道城中是否還留有曹兵的伏兵,蘇飛帶著兩千人馬進入城中,不知是福是禍。

而趙統這邊減少了兩千人,兵力縮小了五分之一,在面對夏侯惇的大軍時,天然的就將自己處於劣勢。

趙統過於貪心了。

說不上來他到底是為了聲名所累,還是真的將百姓們放在心中,但無論如何,他兩個都想要,既不想放走夏侯惇和于禁,也想要為城中的百姓做些什麼事。

可是這樣的決定並不合理。

過於貪心就會造成一個什麼都得不到的風險。

進入城中計程車兵實力太弱,很容易被伏兵殲滅。

那麼,即便是趙統真的想為了百姓做些什麼事,也什麼都做不到,反而是白白損失一批力量。

而他分兵之後,實力又弱,也很難再擊潰夏侯惇。

可是情急之下,兩個都想要的趙統不知道該怎麼辦。

也許他應該派四五千人進入城中,這樣,百姓們就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士兵們也沒有危險。

可是趙統還是捨不得夏侯惇和于禁的人頭。

真把人手分去一半,萬一被夏侯惇殺個回馬槍,那可真的難以抵擋。

權衡之後,不說完全的放棄百姓,趙統只願意自己勸告自己,說城中只需要兩千人就差不了。

如果城中真的有伏兵,或者真的救不下這些百姓,那就真的別怪我了,趙統在心裡這樣想著。

所謂慈不掌兵,說的就是這樣。

趙統還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他做不到一心為民,卻又在心中保留著那兩三分沒用的同情。

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要名聲卻又不能全都要到,要立功,卻又不能立全功。

處在這樣一箇中間的位置,實在讓人尷尬。

趙統距離成為天下名將,名垂千古,還需要一些時間。

古往今來,真正的聲名遠播的,要麼就是心狠到了極點,要麼就真做個善人。

想走到巔峰,就得走某一方面的極端,因為真正能掌握中庸平衡兩點那樣的人是很少的。

趙統顯然沒有這樣的天分,他天資只能算優秀,但卻算不得絕頂天才。

如果他不走極端,卻想要兩邊都要,那隻能淪為一個普通的優秀武將。

他的未來的路還長著呢,他需要有一天醍醐灌頂,另闢蹊徑。

趙統和徐盛帶著剩下的兵馬,立刻命令全軍人拋下輜重和攻城器械,向西北方向追擊往北逃的夏侯惇。

對於趙統做出的決定,徐盛感到很滿意。

他當然知道,趙統這樣做是不合適的。

戰爭是無情的東西,是冷血的惡魔。

戰爭是沒有人性的,那麼在戰場上廝殺的人最好也不要講人性。

如果一味的講究人性,那麼敵軍只需要讓一群手無寸鐵的百姓衝鋒就可以獲勝了。

徐盛久經戰陣,當然明白這一點道理。

趙統既然想要在戰場上立功,那就不要留著自己無用的同情和人性,尤其是自己的同情和人性並不能佔優。

很多時候對於事情的發展毫無用處,僅僅只是一種自我安慰。

反過來為了這種自我安慰卻又扯住了在沒有人性的戰場上立功的後腿。

但是,徐盛卻並不會因為這而看輕趙統。

徐盛跟了趙雲老長一段時間。

雖然說不上什麼投效,說不上什麼黨派,但天然的和趙家親近一些。

趙統在戰場上還算不得一個威力非凡的無情的殺人機器,但是,誰又希望自己的朋友、兄弟或者追隨的人是一個毫無感情的冷血人物呢?即便趙統算不得一個合格的統帥,但是跟著一個還帶點人情味的人,讓此刻的徐盛還感到舒服。

除非將來有一天,兩人都因為這一點,人性而優柔寡斷遭受難以承受的慘敗,徹底黑化的人才會對這人性感到痛恨。

趙統和徐盛顯然現在不在此列。

徐盛隱藏著心中的安慰,跟隨著趙統在馬上衝鋒前進。

身後兩名騎兵不拿武器,只扛著旗催動著馬匹奔跑著。

旗子的後面是為數不多的騎兵。

小跑的騎兵後面是拼命狂奔的步兵。

跑上還能不能打的動先且不說,先把敵人攔下來。

“立即派人持令箭,快馬往西北邊去,請趙雲將軍往正東攔截敵軍.”

“是!”

徐盛在趙統的側後方,在狂奔的馬上大聲的發號施令,雖然因為馬匹的奔跑,風聲雜亂。

但是他的聲音依然洪亮,清晰可辨。

旁邊一名騎兵立即聽令而行。

從馬隊中脫離出來,往西北狂奔。

趙統他們雖然也在狂奔,但到底還是保留了一些馬的餘力。

這是為了作戰保留的餘地。

趙統聽見徐盛後面的命令,也想起了些什麼。

在馬上手往前一揮,一匹狂飆的馬悄然靠近。

一名騎士微微俯身在馬背上,準備聆聽趙統的命令。

“你立刻往正東方向前行,通知襄陽方面的援軍,敵人往正北逃竄,讓他們往東北急行軍.”

“是!”

又是一匹馬,脫離了軍隊。

趙統聽見徐盛的命令,想到了文聘的援軍。

這一刻,他心裡的焦急也暫時緩解了一些。

雖然這一路的兵馬還不能佔對優勢,但是局勢到底還是對他們有利的。

襄陽來了一萬五千人,哪怕只是一群酒囊飯袋搖旗吶喊,也可以給夏侯惇他們造成不小的壓力了。

自己這邊未必要和夏侯惇硬碰硬,一定要正面將其擊潰。

只要不停的咬住他們,讓他們難以提速逃離。

將他們糾纏住,困在荊北地區。

等趙雲東進直接截斷他們的前路。

側翼,一萬五千大軍來到,將夏侯惇合圍。

優勢仍然屬於趙統這一邊。

……蘇飛帶著人往東城門跑。

他並沒有違抗趙統的命令。

雖然在徐盛看來,趙統做出了一個還保有一些人性的命令,這讓他感到高興。

但是對於蘇飛來說,這未必是好訊息。

每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

蘇飛更渴望的是建功立業,獲得功名,獲得財富,獲得地位。

而趙統卻把他分過來,帶兩千兵馬衝入城中,解救百姓。

這樣一來,蘇飛就脫離了與夏侯惇、于禁作戰的戰場。

無論能否將夏侯惇和于禁擒下,都和蘇飛沒有關係了。

而蘇飛帶兩千人分兵,追殺夏侯惇的部隊勢力變小,恐怕連是否能留下夏侯惇和于禁都存在懸念。

這麼大的一場功勞,蘇飛很可能連湯都喝不到。

所以,對於趙統做出的決定,蘇飛心中並不認同。

但是他終究不能違抗軍令,還是要乖乖的聽話。

如今整個長江以南不算蜀中,劉備與劉表聯手可以在此地與朝廷分庭抗禮了。

蘇飛區區一個小將哪裡有什麼能耐反抗呢?只能一邊帶著人往城裡趕去,一邊心中暗罵晦氣。

畢竟和好朋友甘寧的際遇比起來,蘇飛卻這麼長時間以來毫無起色,不免的有些洩氣。

很多時候,人心中的失落感都是對比出來的。

就算有些窮人不怕自己窮,就怕鄰居比自己有錢。

還有一些人,看見別人掙錢比自己丟錢還難受。

蘇飛雖然還不到這種程度,但是看看甘寧,看看自己,心中的落差是難免的。

劉備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佔據了兩州之地。

已經算得上是天底下最強大的諸侯之一了。

比當初劉邦分封的許多王地盤都要大的多。

而甘寧也算得上是從微末之時跟隨劉備,雖然甘寧僅僅跟了劉備一年,但是卻從頭到尾跟隨著劉備在南方起家的整個過程。

算得上是老臣,又是從龍之臣,日後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而蘇飛在看看自己,難免有些失落。

一次面對曹兵的來勢洶洶,本來面臨的壓力很大,可沒想到趙子龍、徐盛、趙統他們這麼有本事。

情況瞬間扭轉,幾乎要將曹操的兩員大將拿下。

這對於蘇飛來說,好像是因禍得福。

能在這樣大的戰鬥中分一杯羹,對於蘇飛的前途來說是大大的有利。

可沒想到,最後關頭,卻在趙統的一句話之下,又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情況的起起伏伏,局勢的變化,讓蘇飛的情緒波動很大。

可他到底是個成熟的人了。

趙雲和趙統在劉備陣營中的地位自然不用說,那是甘寧比不了的。

蘇飛又怎麼敢在這種時候違抗軍令,起什麼么蛾子呢?他也只能收拾心情,執行命令。

這麼多年的沙場官場浮沉,蘇飛也並不是不能經歷事情的,蟄伏了那麼久沒有機會,那就繼續等待吧。

跑吧!跑吧!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到任務上。

這樣才能暫時的讓蘇飛忘卻失落。

當距離東城門還有半里地的時候。

封鎖已久的城門突然洞開了。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蘇飛瞬間警惕了起來。

下一剎那,自從那洞開的大門之中,湧出了無數衣衫襤褸的百姓。

城門的洞開,讓城內熊熊燃燒的火焰發出的光芒從城門洞裡照射出來。

這樣讓蘇飛在黑夜之中可以看見,那半里地外湧出來了一群衣衫不整的人,這也讓他放下了有伏兵的擔憂。

城中到處都是火。

被從家中趕出來的正在準備睡覺的百姓們,只能在街道或是一些廢棄的空地上躲避。

但是當整座城池都燃燒起來的時候,總是烤的讓人難受。

溫度太高,煙塵嗆人。

當城中的屠殺結束,曹兵真的撤離之後,城門再也沒有人把守。

靠近四個城門的百姓自然而然的爭先恐後開啟城門往外逃走。

蘇飛沒有停下腳步,繼續率領兩千人往前跑。

當他們越來越靠近的時候,兩千人齊齊奔跑的腳步聲發出不小的聲勢,引起了從城中逃出來的百姓的注意。

剛剛從城中狼狽逃竄出來的百姓們,瞬間又炸開了窩。

他們當然不知道來的是誰,他們現在對那些當兵的充滿了恐懼。

而蘇飛又是從黑夜中逃出來,他的影片屬於背光的地方。

這自然不能強求,一群驚恐的百姓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準確的分辨出來,來的到底是曹兵還是在城外圍著計程車兵。

事實上,即便是分辨出來了,他們也仍然要跑。

那些穿著鎧甲,拿著刀劍的人給了他們太多的恐懼和災厄!也許他們可以朦朧的分辨出來,這來的是城外圍著計程車兵。

這在城外圍著準備攻打曹兵計程車兵,應該是他們荊州自己的兵?那麼,這樣百姓就會放心了嗎?當然不!從來沒有人規定荊州計程車兵不能殘害荊州的百姓。

“啊!快跑啊!”

“啊,又來了!”

面對越來越靠近的軍隊,他們並沒有恐懼的跪伏在道路兩旁,乞求原諒,祈求活命。

他們只是口裡喊著爹呀娘啊!或者胡言亂語著,悲呼著什麼!然後瘋狂的向左右兩旁逃竄。

他們沒有反抗的時候,房子、糧食、衣服全部被燒了。

現在,他們還敢在道路兩旁跪著請求來的軍隊高抬貴手,能夠放他們一條生命嗎?誰敢保證?沒有人敢保證。

敢於反抗的人基本上都被殺的差不多了。

這些不敢反抗的人,財產、房子都被燒掉了。

除了最後的一條性命,他們變得一無所有。

他們不敢反抗,說明他們惜命,他們不想死。

那麼,他們又怎麼敢把自己最後一條命寄託於從外面到來計程車兵的善心呢。

所以他們都在瘋狂的逃竄,當然,蘇飛也並不阻攔。

蘇飛越來越靠近從城門中湧出來的百姓,到底無路可逃。

他們前路受阻,面對一群披堅執銳的人類,他們選擇了慌張的掉頭,衝著那無情的火海衝去。

而洞開的城門洞發揮了狹管效應,從這裡流通的空氣變成更強勁的風力,讓火焰燃燒的更旺。

還沒有正式進城,蘇飛就已經感覺到了臉上的火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仙武樂園:無限流,從仙秦開始

折耳根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