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陣驚疑。

馬良開口問道:“先生,這明明是上好的鹽,怎麼說失敗了呢?”

兩個老鹽匠也抬著苦巴巴的臉,粗糙黢黑的大手對比著手心裡白花花的鹽,大膽開口道:“董大人,這確實是上好的鹽啊!老漢制滷煎鹽多年,從來沒有見過成色這麼好的鹽啊!”

董良當然知道這些是好鹽,即便是整個封建社會,再如何純淨的鹽也僅僅是不停的熬煮,去除雜質,但是沒有涉及到根本的問題。

那些東西都是近現代化學出現後才真正解決掉的。

董良這裡手法雖然粗糙,但是卻實實在在的去除了大量的有害的化學物質,在東漢末年,絕對是跨時代的好鹽。

董良看著疑惑的眾人,答道:“今天的實驗說成功也算是成功,但說失敗也算是失敗.”

“我有意革新制鹽工藝,讓咱們的百姓吃鹽方便,吃鹽安全。

今天雖然是成功製作出了好鹽,但是這種製作工藝太複雜,無法得到大規模的普及,耗時耗力,並不能真正的改變百姓們吃鹽的現狀.”

董良讓劉備在南海開鹽場,就是想發揮腦洞,利用大自然的力量來減少董良印象中的沿海鹽戶需要燒火煮鹽的辛苦。

可是如今雖然曬鹽成功,但是提純鹽的步驟比燒柴煮鹽還要麻煩,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誠然,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得到的是好鹽,而不是老百姓平時用的粗鹽。

然而,雖然董良讓百姓吃上了放心鹽,但是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工作量大幅度削減的情況。

並且今天的實驗是在官府,眾人合力才小心翼翼的控制好了溫度,但是這種情況很顯然不適用於大規模的農民的操作。

畢竟氣溫是要看天的意思,這時候也沒有中央空調。

沒有專業的廠房,作坊裡的溫度是跟隨天氣來的。

按照這種方法需要短時間內換三種十分相近的溫度,很顯然是不現實的。

“今天的實驗對於我們製鹽工藝改革的初衷來說,雖然失敗了。

但是今天經驗卻是非常有價值的.”

董良對著記錄官和馬良說道。

“今天的實驗步驟詳細的記錄下來,讓學堂的學生去學習。

諸如溫度的概念,硝石和水的反應,從粗鹽裡提取出來的物質是什麼,控制溫度的變數實驗方法,以及溶解度的概念等,這些東西都要讓感興趣的學生去探索.”

“今天可以看到,有些東西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自然規律,這種東西就是我在學堂裡一直告訴大家的自然科學。

他們有他們的一套規律,是不會因為我們人的愛恨,善惡而改變的。

這些東西有點像是墨家的工匠活,但是也有點差別.”

“總之是很有價值的,學生們可以去探討除了硝石和水,還有什麼是可以發生反應的,各種可以融化在水裡的東西的溶解度又有哪些變化,除了水可以液化,氣化,固化,其他諸如鋼鐵之流呢?”

董良說著,記錄員與馬良如痴如醉的聽著,他們好似已經沉浸在了董良描繪的奇妙自然世界裡。

“自然之中有很多規律值得我們探討,類似於法家,儒家等是用來解決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

而自然規律卻是用來解釋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以及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的。

並且掌握這種規律,則可以讓糧食增產,吃鹽方便等等一系列對於我們有利的影響。

正如當初將直轅犁改為屈轅犁一般,一點小小的改動就變的省時省力,可以翻耕的更深。

這些原理,難道學生們都掌握了嗎?”

董良說著說著就嚴肅了起來,不過並不是對於學堂以及眾人的不滿,因為董良知道,現實就是這樣,東漢末年哪裡有有科學的概念。

董良提到這個問題總是有些執念。

中華文明是很優秀的,人民是勤勞而聰明的。

許多影響世界的發明由我們創造,一直以來都有大量的成果領先的西方上千年。

但是卻大多都是經驗的總結。

也許是因為我們太務實?我們有敏銳的眼光可以發現自然和生活中的特殊現象,並且能很聰明加以利用,但是卻止步於此不再進行原理的深究。

對於近代的落後,董良的眼光也就看到這裡了,所有希望能在這個時候儘量開一個苗頭。

董良相信以中華兒郎的智慧,只要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是很快取得成績的,就如同現代的迎頭趕上。

“我希望以後咱們的學生不光要學習治理一方的能力,還希望能有一批人進行自然科學的學習,所有人都應該學會觀察,實驗,總結提煉。

我相信就算不從事官府的工作,研究自然的工作,依然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甚至比為官一任有更大的成就。

就如同若有人把畝產十斛變成畝產十五斛,二十斛,你們覺得會有多少老百姓受益?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不比為官做宰差的.”

“謹遵先生教誨!”

面對董良的苦口婆心,馬良和這個記錄員是放在心上的。

馬良肯定是不會從事董良所說的自然研究了,但是他也經常回學堂講課,他雖然年輕但是是較早的學堂的頭頭,有很大的威望,並且自身也有學識,比大多數成年教師還要強的多。

“學生一定將先生講的這番話原原本本的告訴學堂的學子們。

也可以在啟蒙教材上把這一段加上去.”

董良拍拍馬良的肩膀:“你總是那麼客氣,原來的初版教材雖然有科學常識的存在,但是不夠深刻,這一段思想提煉提煉也好,給學生們埋下個種子嘛.”

董良常常對張飛那廝的肆意妄為而感到無奈,但是面對馬良總是恭恭敬敬也感到哭笑不得。

人啊,總是這樣。

對於馬良這樣已經在從政的道路上做出來一定的成就的自然不會再改投科學之門,他雖然對於這很感興趣但卻只是興趣。

反而是一旁的記錄員可以在這條路上深耕。

董良特地把他從學堂裡叫來,就是為了讓學堂的人經理這個過程,然後更好的傳授給學生。

這個記錄員本身屬於從政上沒天賦的,有天賦的自然把重心放在官府了,誰會去學堂做個常駐教師呢?雖然董良為了教學效果,經常把官員拉到學堂裡講課,諸葛亮和龐統徐庶等都是如此,伊籍教導學生們法科,但他們都是兼職,像這個書記員卻是全職自然差別很大。

不過也就是這樣的人才會真的去致力於研究吧。

畢竟除了真的是喜歡熱愛的人,大多數人在為官做宰還是埋頭深耕科學,相信還是想當官的多啊!“先生,如今這方法失敗了,那海鹽的事該怎麼辦?”

馬良問道。

董良笑道:“不忙,我還有個思路,只是這個思路是當年我的老師告訴我的,我從來沒有研究過,也沒有嘗試過還需要一點點實驗.”

“唉~,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董良又對這個書記員說道:“今天這裡的一切步驟你也經歷了,我把這些人也都撥給你,你回去後,帶著感興趣的學生們一起去摸索另一個方法.”

“請先生教誨.”

書記員恭敬請教。

“我知道這粗鹽加純鹼,哦,你要不知道什麼是純鹼,可以加草木灰,純鹼加上熟石灰可以提純出來好鹽。

但是具體怎麼去做,就需要你們控制變數,一點點探索了.”

董良安排道。

“學生一定不辱使命!”

這傢伙也開始自稱學生,未嘗沒有和董良拉關係的想法。

但是董良這傳授他知識,自稱學生也沒有問題。

古人還有一字之師的美談,更不必說這個了。

他願意自稱學生董良也不計較。

“你們在製鹽的時候,得出的東西是不是鹽一定要仔細分辨。

若有人下口,一定要少量,免得有毒.”

董良智慧就到了這,他也不知道到底怎麼去分辨那是不是鹽。

只能讓人去嘗。

每每這個時候董良就不僅感嘆,地理學是真奇葩,自己一個理學學士,骨子裡其實還是文科的人啊!“這樣,你們再養幾個小動物,如老鼠,小雞,小兔子之類的,雖然你們嚐嚐是鹽,但畢竟害怕有毒不能多吃,讓這些動物吃了看看有什麼反應,最後沒問題中把結果呈上來.”

“謹遵先生教誨!”

“方法我給你們了,給你一個月的時間,若是能按時完成,每人都有賞錢!我這裡留下幾十萬錢,看你們有沒有能力拿走了.”

董良深深感嘆後世的科研人員常常因為年薪十來萬而不滿意。

雖然這確實不少,但科研機構往往在大城市,這些錢也確實不多,最起碼與很多大城市的更輕鬆的職業相比不多。

這樣當然會打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董良現在又不缺錢,如果能用錢引起民眾對科學的重視,當然是大好事。

如果真的狂點科技樹,把火藥大炮點出來,平推全世界了。

當然很顯然這樣是不現實的。

並且很多時候不是把科技搞出來就可以的。

如果本國的政治腐敗,組織上存在問題,那麼你點出來的科技樹不過是成為別人的炮彈而已。

所以對於穿越者來說,到古代想要從國家的層面上取得大成就解決歷史上的遺憾。

光靠科技不行,反而是政治和文化更重要。

整出來一套簡潔高效的行政體系,足以面對同時期大多數挑戰。

科技只要上面一句話,有的人會去前赴後繼。

所以說只有在思想和政治與科技相差無幾的時候才能發揮想象中的作用。

正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正如近代史學習西方的歷史一樣,靠器物不行,政治差點,還是要靠思想文化。

而董良就是引領一下思想,輔助一下諸葛亮等人進行制度建設,選拔一批人,鼓勵一批人去研究科學,算是給科學再開闢出來一條賽道。

當然一切的前提都是先統一天下,除了劉備董良想不出誰還會給他這麼大的信任和自由度。

如果被別人拿了天下,那董良不白穿了嗎?董良吩咐完畢提純海鹽的工作,開始收拾東西,眾人忙碌起來收攤了。

“存初!”

人還沒到,聲音先傳了過來。

“聽說你化水成冰啊!”

第二句聲音和諸葛亮的身影同時出現在了門口。

諸葛亮笑呵呵一臉八卦的帶著伊籍,簡雍,糜竺等人跑了過來。

“冰在哪裡快拿來我們看看!”

簡雍毫不客套,眯著眼睛就賊頭賊腦的觀望。

年紀不小了卻絲毫不穩重,就是愛玩。

“你們怎麼知道的?”

董良還沒有給他們看,先詫異的問道。

諸葛亮是工作狂,如今被董良逼著不允許加班。

只能在工作時間付出百分百精力,絲毫不分心,以保證自己的高效率。

他能過來,董良屬實詫異。

簡雍笑道:“他啊,難得今天帶我們來看熱鬧。

平時忙不完,什麼瑣事都要看一看。

今天下了雨,一些雞毛蒜皮的東西就沒有送過來,一些下面可以處理就解決了。

他才有時間.”

簡雍雖然是調侃諸葛亮,但是語氣中不乏欽佩。

有能力又自律努力的人本就讓人佩服,而這個人又是在為公事所奮鬥的話就更是讓人自我慚愧。

可簡雍就是這樣一風趣懶散的人,雖然欽佩諸葛亮,但是卻做不到諸葛亮這樣。

諸葛亮笑道:“是我疏忽了豫章的天氣,往後雨水更多,可不能因為天氣耽誤事,今天他們沒把事情都報上來,明天還正打算下道命令,下雨還要繼續工作嘛!”

董良無奈笑道:“這命令可萬萬下不得啊!今日你管理數郡之事,天天忙個不停,將來管理數州之事,難道要向老天爺借時間嗎?”

諸葛亮搖頭道:“每日的時間都是一樣的,管理一郡之事我就管理的細緻點,一州之事就粗一點。

總不能因為郡縣太小,就浪費光陰嘛!我是能幹多少幹多少!”

董良勸不動諸葛亮,能不讓他加班已經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來,來,我給你們看冰!”

(用電腦打字確實比手機舒服,我原來有個室友天天用電腦有腱鞘炎,我以為用電腦才不健康,當然我用手機的原因不是因為健康,單純是因為可以躺在床上碼字。

今天試了一下,雖然我沒有怎麼使用過電腦,但是經過手機碼字的鍛鍊,我電腦打字雖然不如手機快,但是也比以前快很多,以後就用電腦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變身絕色女殺神

獨傲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