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看看我的冰.”

董良笑著領著幾個大人物到大木桶旁邊,此時的大木桶裡的冰還沒有化。

幾個人剛一靠近就感覺一陣寒意。

今日雨下個不停,氣溫並不高,一突然靠近這大冰坨子,真有些不適應。

孔明等人都嘖嘖稱奇,“了不起,了不起啊.”

簡雍一邊湊著腦袋看,一邊笑道:“孔明常常自比於管仲、樂毅,以前覺得還很狂妄,相處久了卻感覺實至名歸。

我看存初也可以比一比嘛!日後就自比一個風婆雨師吧,這化水成冰的手藝也算是實至名歸.”

簡雍嘴巴不停,動作也不停,湊著腦袋看了一圈,擼起來袖子,就彎腰往桶裡敲下來一大塊冰,抱在懷裡也不嫌涼,也不怕冰融化的水浸溼衣服。

董良卻道:“我這就算是風婆雨師,可我這手藝卻是人人都能學會,如此看來將來天下百姓人人都可是風婆雨師,操弄天象,此可謂是人定勝天乎!”

簡雍眯著眼睛享受著冰塊的涼意,冰塊被他的體溫所慢慢融化,綢緞衣衫漸漸溼透,隱隱約約露出來白花花的肥肚皮。

聽著董良說的話,怪笑一聲,又冷哼一下,“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他道自己可比古人,你卻道天下百姓可人人如龍,人定勝天。

他狂,你比他還狂.”

簡雍的怪話惹得鬨堂大笑。

諸葛亮忍不住的也搖晃著,鵝毛扇在手裡笑的拿不穩。

簡雍實在是有趣。

本來說的話也就一般風趣,可是從簡雍嘴巴里說出來,只是簡單的節奏變化,就可以讓眾人笑的人仰馬翻。

簡雍見眾人笑,自己也不在意,這胖子倒是一個耐受的,春天的氣候就可以抱著冰塊不撒手。

抱了一會兒,水順著胸脯和肚皮開始滴滴答答的往下流。

褲襠也漸漸溼漉漉的。

這傢伙絲毫不嫌涼,反而覺得不過癮。

抱著小了一塊的的冰就要往嘴裡塞。

“哎哎哎,不可.”

董良趕緊攔住簡雍,給一臉困惑的簡雍解釋道:“這冰是不能吃的,還需要與他隔開一層,不與其他東西接觸的冰才沒有毒可以入口.”

董良把冰從簡雍懷裡奪回來,扔進桶裡。

拿出來一個小桶,掀開上面的籠布,桶中間是個蒸屜,上面一個大壺,地下是冰塊。

將大陶壺拿出來,雜役奉上了漆碗,給每人都倒了一碗冰鎮的野果汁,酸酸甜甜涼涼的也算別有一番風味。

這是董良剛開始製造冰的時候準備的。

這麼一大桶冰,浪費了也可惜,於是就命人準備了一些吃的喝的,用冰鎮起來,也算是慶功用。

董良擺擺手,自己等人留下了一些,其餘的冰鎮的一些東西都分發下去,侍從和雜役們喜氣洋洋的拿了出去分了一分嚐嚐鮮。

“本來是準備慶功用的,可惜沒有成功,雖然確確實實造出來了好鹽,但是耗時耗力,產量太小,還需要再等待一個月,再研究研究.”

糜竺道:“存初不必著急,天下之大利者無非山海,昔日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採鐵石鼓鑄,煮海為鹽,一家聚眾,或至千餘人。

如今豫章四郡之山皆歸我等,若再盡南海之利,天下唾手可得,曹操雖然強盛,可中原卻沒有咱們山海之多,早一日晚兩日而已.”

諸葛亮道:“不錯,物盡其用,人盡其智,早晚克復中原。

曹操不僅無山海之利更無存初可盡山海之利,何足懼哉.”

簡雍不去管他們吹捧和展望。

稀里嘩啦幹了幾碗甜湯,隨手用袖子在胖臉上一抹,又將袖子捲起來,在嘴上左右揩一揩,清理一下黏糊糊的感覺。

爽快的出一口長氣。

這才繼續和董良搭話。

“今天只是說公務少,來你這看個新奇。

沒想到佔了便宜。

我簡雍可不是一個佔便宜的人。

看了你的冰,喝了你的湯,我們也有好東西給你看.”

簡雍一扭頭,“孔明,拿出來吧.”

在一旁的伊籍笑道:“那東西是存初的主意,孔明的手藝和你有什麼關係.”

簡雍絲毫不以為恥,理直氣壯,振振有詞的道:“那考完試去上榜的家裡報喜的小吏還有喜錢拿,我這前來報喜抵上他區區幾碗甜湯綽綽有餘.”

董良不理會這個活寶,只是將探尋的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董良最近提出來了不少各個方面的想法,有的還成個體系,有的就是一個靈光乍現的念頭,自己開個頭就一股腦扔給諸葛亮去操作。

這時候董良也猜不出來諸葛亮要給自己什麼驚喜。

諸葛亮笑著一回頭,羽毛扇一揮,門外站著的侍從心領神會,轉身從身邊提過了一把長刀。

緣何看出來那是一把長刀,不是因為手柄上面的圓環,就看出來那是一把環首刀,而是從他那略帶彎曲的弧度上看出來的。

這也是一把這個時代不存在的刀具。

如今的流行的刀是環首刀,除了單面開刃,其實和漢劍很像都是直的。

這武器方面董良懂的不是很多。

但是他印象中,後世的刀具,大多數都是彎曲的。

這其中的道理董良雖然不太明白,但是想來後世人也不會是傻子,這彎刀大行其道,一定是有什麼特殊的優點。

所以董良就將彎刀的設想告訴了諸葛亮,諸葛亮是冶鐵大師,又會發明工具。

所以董良問諸葛亮能不能做到。

諸葛亮覺得可以試一試。

董良原本以為新技術的探索到應用一定需要很長時間,畢竟諸葛亮不像自己是個開掛的,腦子裡有東西可以抄襲,需要摸索一段時間。

沒想到諸葛亮這麼快就把成品拿了出來,比開掛還開掛。

董良喜出望外:“成功了?怎麼這麼快?”

諸葛亮一臉淡然絲毫不放在心上,風輕雲淡的笑著:“本來就有打造環首刀的技術,無非是直刀變彎刀,換了換鐵礦,改了改冶煉手法,調了一下角度,沒有什麼難的.”

董良不懂冶金,不懂什麼材料,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諸葛亮表現的那麼簡單。

反正諸葛亮說簡單,那就簡單吧。

董良連忙問道:“快說說,這刀到底好不好?有沒有優勢?”

諸葛亮道:“實驗之後彎刀確實有彎刀的好處。

你劍練的不錯,不如親手試一試就知道了.”

“好.”

董良一口答應。

雖然董良不是個高手,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體會到這輕微的變化。

就好比董良小時候打乒乓球一樣。

學校裡雖然也有會打的,也有一般的,但是基本上對於器材沒有要求。

木桌子也可以練練,大理石的也一樣打,也有直接水泥砌的臺子。

即便是學校裡的高手也感受不到差異。

至於什麼球拍就更是了,五塊錢兩個的能用,十塊錢一支的也行,二十一支的也感受不到什麼差別。

更有甚者,把膠皮撕掉的也不在少數。

不是說器材沒有影響,可能影響還不小。

但是功夫不到一定的程度是體會不出來的。

董良從諸葛亮手裡接過長刀。

這刀確實是很長,和大砍刀不一樣。

不是類似於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那一種。

更類似於苗刀,繡春刀。

比較長一點。

董良掂量著比自己的劍要重,長度差不多。

刀一拔出來,寒光閃閃,刀身窄長,彎曲的弧度其實並不大。

只是相對於漢劍和環首刀要微微彎曲一點。

董良把玩著,諸葛亮在旁邊解釋道:“第一批刀還屬於嘗試,刀的弧度並沒有進行太大的修改。

先用著看看.”

董良一邊聽著諸葛亮的解說,一邊走到空曠的大堂中央舞動起來。

男孩子總是抵擋不住武器的誘惑,即便是董良已經天天和刀槍劍戟打交道,但是還是玩不夠。

諸葛亮一邊看著董良舞刀。

一邊道:“這刀有了弧度,就不如直劍,直刀刺的遠,攻擊距離小了點.”

“但是那也是對於高手也說的,直刀直劍的操作卻沒有彎刀友好。

這樣的刀,普通士兵也可以很快的上手,而且更加有利於劈砍.”

“事實上,這樣的彎刀揮舞起來,畫的弧面更大,有利於防守,當然,戰場上是不需要這麼花哨的戰鬥方式的.”

董良舞動了一圈,確實諸葛亮說的不差。

董良自己自然不算是高手,但是用起來這把刀,確實劈砍的輕鬆,因為弧度的存在,揮舞也比較流暢。

兩把武器的效能到底差了多少,他們的極限比起來誰更勝一籌,這個菜鳥們是沒有資格評說的。

就如同董良也看不出來這刀和漢劍誰更厲害。

但是一把武器好不好上手,菜鳥卻很有發言權。

畢竟什麼武器對於高手來說,難度都不大,但是菜鳥用哪一個武器輕鬆,就知道哪一個好上手。

董良對這彎刀確實喜愛,一碼歸一碼,對彎刀的喜愛歸喜愛,更愛的還是劍。

只聽說要仗劍走天涯的,白衣飄飄的劍俠的,沒怎麼聽說要做刀客的。

雖然有,但是少。

對於少俠董良來說,自然不會昧著良心說話,何況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董良必須客觀評價,並推廣這把刀。

“這刀確實容易上手,可以讓弓弩手做副手武器。

威力也大,推廣起來也容易,訓練難度也低.”

董良收起來長刀,又問道:“怎麼樣,這刀好造嗎?能不能在戰爭到來之前,給咱們的弟兄都安排上?”

諸葛亮依舊是自信點頭,嘴角含笑。

除了那次新野被曹操大軍摧殘,徐庶母親生死未卜,他從來沒有失態過。

永遠是成竹在胸。

“沒有問題!這種刀,如今需要的技術,我已經完全掌握並且交給了工匠們!難度並不大.”

“而且鑄造刀劍是不同的。

鑄造刀只需要一面開刃,厚背脊,比劍揮舞起來更加沉重,更加堅固.”

“漢劍多造八面,雖然一份鐵可有兩份的效果,但是工藝要繁瑣。

如今改成鑄造長刀,雖然一份鐵只有一份功,但是我們也不缺那麼些鐵,咱們有的是礦!”

“不需要追求更精深的工藝,鑄造起來很快,很方便,不出意外一定可以在收稻前全部裝配.”

“我們本來也不想急匆匆的打這一仗。

收完稻子,有了足夠的軍糧才打算開戰,正好也留足訓練的時間。

我們可以相信,這批武器,一定能給江東兵馬一個深刻的教訓.”

董良將刀遞給馬良,沒有再還回去,這把刀還是比較有紀念價值的。

收藏了!以後放自己墓裡,等考古隊來挖。

刀的事處理完了,董良笑道:“聽說你最近和伯機先生鬧出來的動靜不小啊!”

諸葛亮瞥了董良一眼,嘲笑道:“你還好說我們鬧的動靜大,誰不知道我們都是按你的想法做?”

諸葛亮頓了一下,負手而立背對董良,“以前嘛,你的名聲好,現在更好了!可惜你名聲再好,大家也怕了你嘍!”

原來是董良為了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在豫章進行軍隊改革,不僅是給他們上掃盲課,思想政治課。

關鍵的還是錢!首先軍餉就不低,其次一定保證足糧足餉!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替士兵代領軍餉,親自領軍餉還要蓋手印。

各級軍官以及普通士兵,只要有軍餉被剋扣的,可以月越級上報,不僅有專門的紀律部門,甚至還可以直接告到諸葛亮這裡!董良下了這樣的命令,諸葛亮著手實施,伊籍進行監督工作。

雖然是大部分軍隊裡很純粹,待遇好,董良捨得花錢,家裡確實有礦。

所以大多數人是很好的,老實本分的,知足常樂的。

但是總有一些貪心的,沒有分寸的,那是有一起,殺一起,絕不姑息。

而董良一開始進行改革的時候也沒有瞞著訊息,雖然人是諸葛亮和伊籍殺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是董良的意思。

現在大家雖然仍然愛戴董良,但是難免的會感到敬畏。

殺了幾批人後,一視同仁從來不看身份的做法真正的得到了士兵們的歡心。

如今豫章四郡的凝聚力可不是別的地方可以比的了!什麼人想從劉備這裡虎口奪食,都要崩掉一口牙!這是百姓的選擇。

(感謝朋友們的關心,剛發現手不舒服就開始注意了,現在問題不大,謝謝大家的支招。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漢斯虎的黎明

紅色的萊茵河

終極系列之島主她刁蠻任性

結廬在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