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之後,緊接著就是重新耕地,插秧。

但是這一輪工作就沒有收割的時候輕鬆了,軍隊大多調往了前線。

南昌城中,眾人正在向劉備道賀豐收。

這段時間傳來的都是好訊息,劉備也一直樂的合不攏嘴,什麼喜怒不形於色,那都是自我保護和奮力向前爬而拿出來的手段。

現在是對於表情管理全拋之腦後了。

徐庶從廬陵郡回到了豫章,也向劉備報告好訊息。

“廬陵之田地比之豫章更貧瘠一些,如今又是初次開墾,畝產只得七斛而已.”

“好一個徐元直,這是得了便宜還在賣乖啊!跑到這裡來炫耀起來了.”

簡雍嘴巴上可不讓徐庶得意。

這一斛是容積單位,約莫有二十七斤,畝產七斛,就是約莫一百六十斤。

如今劉備收稅不高,每家每戶又都按照人頭分地,一個人頭大多都是五十畝地,婦孺要少一些。

一個人就收穫了約有五六千斤糧食。

若能按照計劃,一年三季,無論收成再有起伏,去掉稅收,去掉自家消耗,家家戶戶都能有萬斤糧食盈餘也不止。

這如何不讓徐庶得意。

廬陵郡雖然是歸屬於諸葛亮統一進行改革管理,但畢竟他是直屬長官,這是他的政績。

諸葛亮卻不示弱徐庶,扇子一扇,略帶驕傲的對徐庶說道:“廬陵土地確實不如豫章肥沃,豫章郡可得畝產九斛的收成嘞!”

幾個人鬥嘴惹得大家歡笑不斷。

諸葛亮和徐庶是老朋友,偶然的攀比其實在逗樂。

諸葛亮道:“軍糧已經備齊,和江東對峙半年都夠用,只等押解前往前線.”

徐庶道:“我明日親自壓往前線.”

徐庶要去柴桑,與宗預一起防備江東。

宗預大概就是像江東虎臣一樣的水平,只是初出茅廬,雖然得益於性格穩重,頗有斬獲,也可以獨當一面,但是面臨敵軍大舉來犯,還是不足以成為頂樑柱,正好徐庶與宗預守住柴桑,關羽帶眾將於彭澤和周瑜隔江對峙。

這樣把守住贛水,江東就攻不進來,水軍都進不來,敢步戰那就不是關羽帶眾將與周瑜對峙,而是直接教江東做人了。

不是周瑜差,是周瑜手下大將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遠遠不如。

其兵馬也是剛剛收復,剛經過訓練,又要提防曹操,還想偷襲劉備,反而不如劉備能動用的兵馬多了。

劉備南邊的交州根本不用留下多少兵馬,只留下一個太史慈,幾千兵馬足以。

大部分力量可以用來對付孫權。

劉備也道:“我與元直一同出發,元直前往柴桑,我前往海昏.”

劉備的決定完全沒有問題,這是一個完美的決定。

不是因為劉備韜略真的那麼驚人,實在是眼前的答案太好抄了。

柴桑,彭澤扼守贛水與鄱陽湖入江兩側。

海昏縣在兩縣之後,形成一三角形,互相輝映。

而三縣之間又是鄱陽湖寬闊的湖面為聯絡,無論是物資排程還是互相支援都非常方面。

寬闊的湖面帶來的是河道所不能媲美的穩健,暗流不似河流湍急,船隻往來安全又便捷。

周瑜只有正面擊潰關羽和徐庶,否則貿然進入鄱陽湖就只能被包餃子。

這樣根本不用腦子去思考就可以得到的地利實在是令人輕鬆。

董良卻在這個時候出列說道:“主公,此番與江東作戰多用水軍,李巨將軍手下多山嶽百姓,擅長縱橫于山林,請留下李巨將軍防衛豫章各處.”

這個讓劉備有些猶豫,實在是李巨如今與當初不同,已經是劉備手下很大的一股力量。

雖然李巨本人也不是黃忠和甘寧的對手,但是也是不輸糜芳的二流武將。

最關鍵的是這豫章四郡,加上交州就是不缺少山民。

這是天然的兵源,李巨這一個蠻子去徵兵天然有優勢。

如今李巨自己手下的軍隊已經有兩萬人。

現在也就是因為時間太短還來不及做出調配,當然應該混著來,過於單一的百越山民組織成的軍隊,反而不太好管理,也不太穩定。

諸葛亮知道董良的打算,自然也支援董良。

“主公,江東兵馬未必只周瑜一路進攻,只決戰於長江之上,所謂兵不厭詐,還是留守李巨,謹慎為妙.”

龐統是個老陰,謀家了。

尤其擅長使詐,周瑜這麼大張旗鼓的在長江營造聲勢早就引起了龐統的警覺。

自然也支援董良的意見。

劉備見大家都覺的應該留下李巨,自己也想一想,李巨在長江之上確實派不上什麼用場。

“既然如此,李巨留守,聽從孔明與存初調遣.”

......經過近一月的梅雨季,雨帶終於繼續北上,前往江淮。

快要發黴的周郎開始整軍備戰。

整座水寨開始忙碌起來。

清掃修繕船隻,清點分配物資。

那一邊,隊隊士卒穿梭灑掃,忙的團團轉。

一群群民夫工匠,來回的喊著號子,搬運木料。

一些工匠對船隻和水寨進行修補。

水寨畢竟是臨時修建,在這梅雨季加上大官湖水的浸泡,有些地方需要對木料進行更換。

有些地方則需要加固。

周瑜在水寨裡穿梭,視察各處情況。

廬江兵馬被呂蒙和陳武訓練了幾個月,如今到底作戰能力如何還需要檢驗。

一切準備就緒後,周瑜準備開始試試敵軍的斤兩,如果能輕易擊潰敵軍就好了,也不用廢那麼多力氣。

一方面看看自己的兵馬打起來什麼效果,戰場上對於軍令的執行徹底不徹底。

一方面就是試探劉備的水軍。

也營造出自己積極請戰,要正面一決雌雄的狂傲性格,以希望劉備的注意力可以被牽制住。

“子明,點撥戰船,隨我出戰!”

周瑜一聲令下,本就忙碌的的水寨更加熱鬧了起來。

水寨之中多是木廊道,這樣還好,不用一步一腳泥,讓廬江兵可以輕鬆一些。

江東這一次可戰之兵僅僅只有四萬。

不過廬江太守反叛後的兵馬裡僅有一萬精銳,如今都在周瑜這裡,水寨中又經呂蒙和陳武一番訓練,實力說的過去,算是一萬精兵。

而尋陽縣韓當則帶著李術留下的另外兩萬兵馬進行訓練,不過這兩萬兵馬的質量差很多,如今經過韓當的訓練也不過是正常水平,算不上精兵。

勢均力敵的仗可以打一打,但是逆風基本就等著崩盤。

周瑜在廬江這裡屯兵有三萬,發動民夫就有五萬。

這還是因為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不算是遠征。

打仗打的從來都是後勤。

而周瑜這也是寒顫。

手底下的將軍們分吧分吧,到頭來正面戰場只有自己和呂蒙兩個大將,也就是再算上互相策應的韓當。

倒是孫家的親戚有一堆似孫靜,孫皎,孫瑜等不錯的中堅力量可以使用。

但是在孫賁,孫輔投降,孫暠謀反在前,孫權借刀殺人在後,孫氏一族如何還能上下一心呢?周瑜根本不知道對面的陣容是多豪華。

但是即便是知道了,以周瑜的脾氣,多半還是感覺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

此時整軍備戰,一萬兵馬自然不能全部出動。

兵馬出動八千,留兩千守衛水寨。

士兵們個個魚貫而出,身穿統一的戰衣,即便是這些兵馬個個都是精銳,但仍然不是人人都有盔甲穿。

約莫只有三分之一的精銳中的精銳,身穿兩檔鎧,內襯灰綠色的衣袍。

普通計程車兵都是一身灰綠色短打,手持一根長矛,有的能獲得一些盾牌。

盾牌的樣式也不一樣,江東真正的統一時間很短,各路混戰之下,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生產的軍械,或者乾脆就是戰利品。

如今孫權還沒有在揚州統一他的聲音,自然也沒有抽出來功夫,去生產統一的軍械。

一些新的武器盾牌自然是新生產的,可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破舊的。

有的甚至是帶有缺口,或修補痕跡明顯,或沒有修補的。

各方勢力混雜留下的盾牌有沒有花紋的,有不同獸紋的。

不過好在服飾的統一,長久的訓練,讓他們看起來也蠻精神的,倒也是一眼就可以分辨土匪與正規軍的區別。

周郎下令罷。

長矛手,刀盾兵,弓弩手,先跳上各自小船準備就緒。

自然也有划槳的,控帆的,吹號的,舞旗的...一應俱全,個個上了小舟。

呂蒙一身鐵灰色鎧甲,鐵灰的頭盔掛著紅纓穗子。

自己帶著幾百披甲精兵登上一艨艟,呂蒙是為前鋒領其餘五千兵馬,各自乘坐赤馬,先登小而迅捷的小舟,一舟數十人,共計約兩三百艘,停泊於大官湖上,高出望下密密麻麻一片。

周瑜登上樓船,大纛垂下,這是三軍之精神在此。

好周郎,雄姿英發。

一身銀盔銀甲,白色內袍為襯,白披風格外顯眼,在風助力之下飄揚。

渾身上下,唯有隨風飄揚的鵝黃盔纓與雖然水嫩但是也是白裡透紅非全白的臉龐是不一樣的顏色。

立於麾蓋之下,樓船之上,如何不顯眼。

高高的樓船,即便是用來衝撞的艨艟都矮了不止一頭,那似狼犬大小的船隻上,一個個灰點都狂熱的看著周郎。

那意氣風發的是他們的主帥!周瑜手令一揮,船頭戰鼓響起,有序的鼓點下,呂蒙帶三艘艨艟,數百小舟戰船開始離岸提速。

烏壓壓一片,密麻麻似魚,卻毫不混亂,有序前行。

破開波浪,綻放波紋。

周瑜帶著三千人馬,樓船一艘,艨艟兩艘,戰船若干為預備隊在後。

浩浩蕩蕩的從大官湖,到達長江之上。

周瑜的動靜,早有探馬報告到彭澤縣城之內。

這剛過雨季,彭澤縣內卻不如周瑜水寨方便。

周瑜水寨都是木質廊道。

這彭澤縣內卻多是土路,經過連綿的雨季,早已經被浸溼透徹了,都不是一步一腳泥,簡直是一步一個坑,實在難行。

這給關羽麾下的步卒帶來不少麻煩,可關羽並不放在心上。

自顧自帶領黃忠,甘寧,周倉,關平,關平自己持一把和父親同款青龍刀,周倉則為關羽扛著冷豔鋸,幾人到達城樓之上。

遠方最高達的樓船之下上,麾蓋之下,銀光閃閃的就是周郎。

“麾蓋之下就是周瑜!”

“卻是與子龍相似.”

關羽和黃忠輕描淡寫的閒聊。

又見周瑜戰船如雲,卻有條不紊,船隻與船隻之間,大船與小船之間穿梭配合,嚴絲合縫,順暢無阻,前後兩隊之間,距離也不多不少剛好合適。

既有利前軍實戰進退,也可以保證後軍隨時支援。

關羽也感嘆道:“周郎年紀輕輕,如此水軍指揮若定,確實是個英豪.”

黃忠老成持重,摸著鬍子點頭。

正觀陣之間,周瑜前軍已經過了江心。

正在城下,一赤馬舟從陣中穿梭而出。

在城下一箭之地外來回滑動挑釁,船頭有固定好的戰鼓,又有士兵綁在戰鼓上不至於晃動,咚咚咚的擂鼓。

大搖大擺的搦戰。

甘寧卻性格如同烈火,見此哪裡願意忍受:“君侯,讓我帶兵前去衝殺!”

關羽卻撫須輕笑:“呵呵,興霸莫急,且讓水軍出戰.”

關羽手一揮,也有士卒到城頭咚咚咚的敲起來戰鼓。

不一會兒,自彭澤縣後,贛水之上也早已經有等候多時的水軍開始魚貫而出。

與周郎小舟為主不同,關羽這裡大多數是荊州搜刮來的樓船。

此時樓船十二艘,帶普通赤馬,先登戰船約兩百餘,雖然不如周郎船多勢重,但是十二艘樓船,龐然大物般,個個與周瑜指揮艦一般大小,只能說兩邊也算得上是平分秋色。

關羽旗號轉換之下,鼓點時而緩慢,時而迅疾,城樓之下水軍,也慢慢變換方位。

同樣是六艘樓船帶一百戰船為前隊,六艘樓船帶一百戰船為後隊。

劉磐於大船之上親自參戰。

關羽在鄱陽湖訓練磨合這支水軍,正是靠劉磐為副官,居中調和和這些荊州水手交流。

如今雖然變陣之下,不如周瑜水軍,行進間也能絲毫不亂,但是略帶歪斜的也順利排成戰陣。

與周瑜在長江之上對峙,氣勢不輸敵軍。

黃忠與甘寧也敬佩的看著關羽指揮水軍。

而遠方來探聽虛實的周郎,見那城頭,綠袍關羽的指揮之下,水軍也不生亂。

也不僅感嘆一句:“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關雲長北將南渡,這麼快就能將水軍指揮到這種地步,也是奇才.”

可惜周郎身側,真的連一個身份相近的人也沒有,不能像關羽和黃忠眾將談笑風生。

不過這二人長江之上,隔著戰陣的互相感嘆,也算得上是英雄惜英雄了。

……(小聲逼逼……這個標題一開始沒覺得有啥!可一躺下,突然想到了賈寶玉初試xxx艹艹!!)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強皇太子

我是一條貓

爭芒對霸

星漢光明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