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近很不痛快。

北線的戰事並不順利,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河北還是不好拿。

劉大耳又在南邊搞的風生水起,張羨,張津,孫仲謀之流太讓曹操失望了。

曹操剛殺了幾個包藏禍心要害自己的人。

來到了司空府,腰間寶劍似乎還帶著血腥氣。

眾多心腹官員都在此做事。

許昌雖然有天子和朝堂,但是諸般事物還是決定於司空府中,好似開府建衙一般,政出於曹操,祭祀由天子。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手段。

但是這樣做大體上問題不大,細節有些偏差就會面臨評價的兩極分化。

正如曹操的專權被人批評,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諸葛亮治蜀,也是大權獨攬,卻是千古傳頌。

也許是他們對皇帝的態度不同吧!曹操走進來,就問道:“奉孝,河北之事怎麼樣了?”

郭嘉搖搖頭。

“辛評,郭圖之流略有小智,雖然不足以謀求大事,但是想反間他們確實難成.”

“不過這些人,你不去鬥他們,他們卻要自己鬥起來嘞!”

郭嘉帶點嘲諷,肆無忌憚的評價河北謀士。

“哦?”

“河北有什麼新聞嗎?”

曹操來了興趣。

“司空可還記得在官渡之時捉了審配的兩個兒子嗎?”

“怎麼,袁紹沒有重獎審配嗎?”

郭嘉哈哈大笑。

“何止沒有重獎!那身旁有人獻讒言,說審配兩個兒子在我們這邊,一定是包藏禍心。

袁紹當即把鄴城的防備從審配手裡拿了回來。

雖然逢紀為審配求情,袁紹看似釋懷,實則仍然沒有讓他官復原職.”

這事是多麼可笑,審配為袁紹作戰,曾帶弓弩手在官渡大敗曹操,可以說是身先士卒了。

這樣的謀士卻因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在為主公效命的時候被敵軍抓了,就要失去信任。

曹操感嘆道:“袁本初心氣散了,再無當初之雄心了.”

這點猜忌都不能釋懷,袁紹之心胸如今已經不足以和曹操爭奪天下了。

曹操雖然感嘆袁本初蠢,但是這樣的事古已經有之。

昔日魏文侯派遣樂羊進攻中山國。

而樂羊的兒子樂舒就在中山國,中山國殺死樂羊的兒子,做成了肉羹送給樂羊,樂羊為了表示忠心吃了肉羹,大敗中山國。

魏文侯對睹師贊說:“樂羊為了我的國家,竟然吃了自己兒子的肉.”

睹師贊卻說:“連兒子的肉都吃,還有誰的肉他不敢吃呢.”

而後來雖然魏文侯覺得樂羊有功勞,但是還是心裡對樂羊有猜忌,甚至認為樂羊殘忍,沒有感情。

懷疑一旦出現就要生根發芽,難以消除了。

曹操想了想道:“那麼既然袁紹不信任審配,他的兒子又在我們手裡,有沒有機會,把他拉攏過來?”

郭嘉依然搖頭。

“審配這個人是不會被收買的。

審配雖然毛病不少,但是他為人正直,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節,爭取不過來的.”

“不過目前看來,雖然難以用間離間袁氏之人,但是也用不到我們去離間,時日一長,他們自然會心生嫌隙,互相爭權奪利而導致大亂的.”

曹操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袁本初的情況怎麼樣?”

荀攸起來搭話。

“袁本初自從官渡大敗,重病纏身,如今雖然有所好轉,但也不容樂觀.”

“河北之地多世家,遊俠,大族,以往袁紹交好各方,聯合夷狄,固然使河北地方平靜,但是如今遭受大敗,威望大減,又因重病難理政事,因此各地紛紛起兵叛亂.”

“或互相攻殺以報仇怨,或爭搶城池物資趁火打劫,或肆意妄為為禍一方,或野心勃勃想取而代之者應有盡有.”

“故袁本初病體稍微好轉,就不得已再南征北戰,平定各方叛亂,雖然所到之處往往都能平定。

但人心浮動,並不心服口服,且地域廣闊,非一時之功.”

程昱卻近前道:“雖然袁紹如今如日落西山,但其人在河北威望高,百姓愛戴。

其雖然兵略不足,在河北頗有德政。

細作探聽到,其自官渡敗退之後,重病不起,百姓無不哀痛,揮淚於巷陌之間,立牌於供桌之上以盼其康復.”

曹操眼神危險,袁紹的情況比想象中的好讓他有些不滿意。

“百姓是草,君上是風,草上之風,必偃。

不必擔憂。

黔首多愚,難辨是非,此時袁紹說他忠他就忠,日後我們說他奸就奸。

派些細作,挑撥百姓,搞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搞臭袁紹的名聲就是了.”

荀彧上前來獻計。

“故我等想出一計,乃疲兵分化之計.”

曹操洗耳恭聽,荀彧也不賣關子。

“河北各地叛亂,如一盤散沙,難以與袁紹對抗。

而我等猛攻河北,反而使他們同仇敵愾,團結一心.”

“為今之計,只要我們放緩攻勢,其人必又開始各自征戰。

而我等再暗中聯絡,支援河北各路叛軍,給袁紹找找麻煩,使其兵疲,神乏,耗其精力,以袁紹如今的狀況,再加之以紛擾,必讓他神力衰竭難以,如此糾纏下去,河北糜爛,我等勵精圖治,蓄勢待發,再將其吞併!”

曹操覺得此計可行。

“此乃妙計,耗損少,得利大,便依此計行事.”

“爾等勠力同心共同商討,無非是與叛賊聯絡,給一些虛假支援,挑撥他們亂鬥.”

“若有需要,也可派兵在邊境或佯攻,或牽制,不要讓袁本初停下來也就是了.”

曹操又呵呵一冷笑,“整個河北亂成一鍋粥,打個稀巴爛,百姓民不聊生,袁本初還能得民心嗎?不會再求天保佑其病癒,怕是要巴不得他不得好死了!”

荀彧這個計策,也不是荀彧一個人了,大家共同商議的計策。

無非是培植敵人內部的反叛勢力,曹操在邊境營造特殊的勢力環境。

再散播謠言,或者挑動輿論搞臭袁本初的名聲,讓他徹底跌落神壇。

袁紹的失敗,讓那些本來支援他的豪族和遊俠看見了他的無能,生起了二心,既然無法帶領我們更進一步,那就這樣不了了之吧。

我們自己在地方玩自己的,也不再配合袁紹。

願意仁政仁政,願意欺男霸女,就欺男霸女。

地方一混亂,民心渙散,曹操就有了可乘之機。

曹操又長嘆一聲,“可恨張津,張羨,孫仲謀如此無能,居然料理不了一個倉皇出逃的劉備,還損兵折將,讓他佔了交州,成了氣候!”

眾謀士聞絃歌而知雅意。

放下手頭的資料,換上了南邊的情報。

為曹操報告南邊的情況。

荀彧道:“自年前一戰之後,兩家偃旗息鼓,孫權手下週郎公瑾,平定丹陽,廬江,如今收攏兵馬數萬,初步解決了江東之危機。

孫權的位子算是坐的穩固了.”

曹操摸了摸鬍子,道:“孫權既然已經成了氣候,不如就順水推舟,稍後請天子降旨一道,誇讚一番,賞他幾匹布,讓他高興高興.”

荀彧自己記下這件事。

給孫權誇獎不費吹灰之力,既能結好孫權,還沒有什麼損失,那幾匹布的價值不足一哂。

這樣的薄禮還能不讓孫權生氣,這就是挾天子的妙處了。

有天子的名義在,只要用嘴說就可以收買人心,而不用付出太多代價。

孫權現在成了氣候,曹操又沒有時間去收拾他,且誇獎一番給他安安心,順便看看孫權能不能抵抗住劉備。

荀彧又道:“劉玄德宣稱上表朝廷,讓劉表之子,劉琦,領交州牧一職.”

曹操一擺手:“劉景升之子,是名副其實的犬子啊!不足為慮,交州執掌大權的還是劉備無疑。

劉備的上表呢?”

曹操問荀彧要表書,看看劉備說了些什麼。

荀彧神情一僵,上表,哪裡來的表哦!劉備往外宣稱自己上表了,那就是上表了。

誰會懷疑他沒有上表呢?曹操要是批評劉備不真的上表,藐視朝廷,也沒有什麼用啊!劉備說不定還倒打一耙,說表書被曹操藏起來了,毀屍滅跡了,故意找劉備的茬。

說曹操獨夫民賊,挾持天子呢!這樣也沒有什麼用啊!曹操見荀彧不回應是明白了。

嘴角一勾,幾乎要氣笑了。

“劉備啊劉備!天天以忠臣自居,卻輕易使用國家的,天子的名頭,藐視朝廷!”

“他最近還有什麼動靜?”

荀彧又道:“剛從荊州傳回來的情報,說是劉備派孫乾拉了三大船的銅錢去荊州買船.”

“民間都說是交州發現了寶藏金礦,多有民眾逃竄去交州淘金。

孫乾走後,襄陽城中少了近千人,如今據細作觀察,仍然不少百姓逃往交州.”

“奇怪的是劉表,蔡瑁等人一律統一口徑,對外說是派出去的戰船,要去攻打江東孫權。

情況真假難辨!”

曹操聽罷,頗為不屑。

“荊州之人蠢的不是一兩次了!但凡為君者亂世征戰,無不視錢財如糞土,即便有攬財者,也不過賞賜於下屬,士卒以收其心.”

“而身為一方諸侯,不想著屯糧,反而屢屢將糧食售賣,換來一堆破銅爛鐵!如今又將戰船幾乎拱手相讓?得到了金銀財寶,又通通往家裡搬,不肯犒賞三軍,何其愚蠢也!”

“有朝一日,大戰四起,劉備吃著荊州買的糧,用著荊州的戰船,佔領荊州,屠滅大族,再將財寶收回,犒賞三軍,那個時候再後悔,還來得及嗎?”

“至於到底是和江東打仗還是去挖金礦,從荊州是看不出端倪的。

還得看劉備的動向。

劉玄德城府太深,不會讓荊州人知道他的計劃的.”

“無論是真有金礦也罷,與我們全無干系。

只要防備劉備與孫權的交戰就夠了.”

“司空英明!”

“司空慧眼如炬!”

眾人對曹操只憑自己幾人的口述就將事情看的真切,並且定下了大致方向的本事還是佩服的。

金錢一類的東西,曹操自然也想要,不過要來都是發下去的,這些東西存在手裡是沒有用的,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萬兩金不如一碗糧!而民間經過連番征戰,中原多次易主,貨幣早就混亂不堪。

百姓們寧可以物易物,如果到了關鍵時候,換來的布,糧食,還能使用,錢卻沒有辦法救命,解燃眉之急。

曹操並不是真的不想要錢,不想在民間發行可靠的貨幣,如果能讓民間流通起來貨幣,那麼糧食布匹等物資就可以存在官府的倉庫裡。

關鍵時候有糧可用,可以減輕軍糧的負擔。

但是北方百姓,尤其是中原,被戰亂禍害的太狠了,根本不敢再相信現在這一任長官發行的貨幣。

而曹操現在也沒有時間去處理貨幣政策。

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並且中原情況複雜,大族林立,這些都是發行貨幣的阻礙。

曹操聽說了劉備有金山還是有點酸溜溜的,但是沒有表現出來。

如果那金山和銅礦之類的能落入曹操手裡,曹操就可以大肆購買軍糧了。

因為金子本身具有價值,與發行的貨幣不同。

曹操也不用再派什麼摸金校尉去發丘了。

不過得不到的東西曹操也不念念不忘。

如今老老實實的屯田,攢夠糧草,打仗不再受制於物資不足,以曹操的魄力,那自然是不害怕任何人。

金山銀山,遲早都是自己的。

“不過,這豫章倒是聽說了一件新鮮事!”

程昱語焉不詳。

曹操卻不打馬虎眼,“說清楚.”

程昱道:“豫章郡中前番施行了一個叫科舉的考試製度,以五經科考試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如此一來,不拘泥於什麼世家,什麼血緣,純以本事論高低.”

“豫章附近,不是劉備的治下之民,也常有人跑去豫章考試!”

曹操凝重了,又有些憧憬。

喃喃道:“如此一來,天下英雄豈不盡入劉備之甕中!”

“大耳賊敢為天下先,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愧我與之青梅煮酒論英雄啊!”

郭嘉在哪裡拍馬屁。

笑道:“哪裡是劉備英雄,分明是司空英雄。

劉備科舉之前,早有司空屢發招賢令,要論不拘一格降人才,還是司空為天下先啊!劉備不過拾人牙慧而已!”

曹操被郭嘉說的發笑,“你莫要用激將法啊!我又何嘗不想拾人牙慧!”

曹操轉過頭來看著府中眾賢才,“科舉,好啊,好啊!”

曹操目光所過之處,十有九人低頭。

曹操心裡不滿,但是卻無可奈何。

曹操扭頭看向他的子房,他的子房卻面帶堅決的搖頭。

這又怎麼能不讓曹操嘆氣呢!“劉備!不愧是我心腹大患!”

郭嘉不是一個愛拍馬屁的人,適才那樣說話,其實是在激將曹操。

這樣的聰明人,自然一眼就看出來科舉制度的重要。

野有遺賢,天下聰明人不知凡幾。

若能選拔出來何愁大事不定!而曹操也本來就是一個不看重門第的,手下很多人都是出身草莽,起於微末。

屢次招賢,已經讓開明計程車人視為明主,而科舉自然很合曹操的脾性。

但是情況不同的是,曹操的基本盤已經固定了。

曹操坐鎮中原,這裡世家林立,與袁紹差不多。

適才曹操聽懂了郭嘉的意思,自然也想按照這樣的政策去施行,但是除了一些起於微末的官員,大多數官員不敢和曹操對視。

因為大家都知道科舉是好的,既貼合實際有莫大的好處,還與先秦儒家的聖賢思想貼合,有教無類,不重視出身門第,為國家選擇良才。

正如孔子從來不避諱自己少也鄙賤。

但是這些人都怕曹操讓他們表態。

因為他們身後都是一大家子人,靠的就是內舉不避親,靠的就是壟斷。

而且嘴巴上還要粉飾上禮儀道德。

如果曹**他們表態,他們昧著良心說科舉不好,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裝不成道德君子。

如果誇科舉好?怎麼能誇呢!誇了回家去不得被族人唾罵死!曹操不死心的想讓子房給他個計策。

但是這一次他的子房也束手無策,阻力太大了,既得利益者太多了。

幹不成的,如果曹操從起步的時候這樣做還有機會,但是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曹操也只能暫時擱置在心裡。

曹操不是那麼善罷甘休的,這個事現在還是先忍下來,看看以後有沒有機會。

曹操有些感嘆。

“情報上說劉備去了交州坐鎮,這個不知道真假,但是我想應該是可信的.”

“交州計程車燮不是易於之輩,他們家根深蒂固,憑劉琦根本沒有辦法與之抗衡。

張津當初如果不是在交州處境艱難,也就不會對我這麼諂媚.”

“劉備如果去了交州,關羽……關羽和張飛自然也要保護他,不肯讓他深入險境。

而我們的情報,卻大多是豫章四郡的情況。

得到的訊息,哪裡都是蒸蒸日上,前番孫暠死在豫章,劉備在與交州對戰.”

“如此看來,豫章必有能人,可有此人之情報?”

程昱向前答道:“情報倒是有,能人卻不只一個.”

“有多少能人?”

“這第一個是叫做徐庶,徐元直,潁上人,待母至孝。

當年遊俠於鄉里,後來轉而習文,文韜武略不俗,非是一郡之才,一州之地勉強可容.”

“哦?潁上人?可有人與之相熟?”

程昱道:“昱與之相熟.”

“其母何在?”

“其母在南陽!”

“什麼?”

曹操皺著眉頭,眼睛也擠著,在南陽可就不好了啊!“我等剛在南陽討伐亂軍,救助百姓。

立刻命屯田校尉查一查,其母可還在世!”

“諾!”

“還有其他賢人嗎?”

“琅琊人諸葛亮,號臥龍……”“臥龍?”

“哈哈哈哈!臥龍……”程昱與曹操對話間,帳中眾人按耐不住的大笑。

“好狂妄的臥龍啊!”

這個稱號確實是霸氣了點,用龍作為自己外號的確實少見。

程昱見眾人發笑。

卻道:“不僅有臥龍,還有鳳雛呢!不過其號雖然狂妄,但都是有本事的人。

豫章郡就是靠這個臥龍治理,劉備才能安穩坐在交州。

鳳雛為劉備謀士,從江東傳來的訊息,曾經是他出使江東,欺騙孫權,害死了步騭,騙的廬陵郡投降。

都是大才啊!”

曹操這時間不去計較手下人的細枝末節。

這臥龍鳳雛之才能讓曹操也起了愛才之心。

急切的問程昱,“你既然知道他們的情況,可能請來為我所用?”

程昱搖頭。

“那諸葛亮,徐州琅琊人,躬耕於南陽……”話說到這就不用再說了。

曹操臉色發黑!程昱趕快轉移話題,繼續講述情報。

“據細作查探,劉備手下還有一賢才,名叫董良,頗為神秘,宣告不顯,官職也不清楚。

但是威望很高,據說劉備入主豫章,就是他在出謀劃策,眼光毒辣。

這個董良,好像就是當初漢壽亭侯,掛印封金前一天到其府邸拜訪過……”越說越不愉快了。

曹操臉色越來越難看。

郭嘉插諢打科道:“莫要看別人碗裡的肥肉了,我們的賢才也不少嘛!這些人大多都是與司空有仇的,日後我們抓了他們,再問問他們看看誰才是真英雄!”

郭嘉的打斷,讓曹操調整了情緒。

“奉孝所言極是,頗具雄心,壯我心懷,回頭再送你美酒十壇!”

郭嘉喜笑顏開,“多謝司空!”

曹操也不再去糾結什麼賢才,什麼政策的事情了。

劉備施行的政策,和他手下的賢才,如今看來是大多不適應於曹操陣營了!曹操沉默了片刻,道:“去江東送賞賜的時候,告訴孫權,劉備要對他動手.”

荀彧,荀攸,郭嘉等都心裡暗笑。

司空是一定要給劉備找點不痛快。

就是逮住孫權這一根韭菜薅,偏偏孫權不乖乖就範還不行。

曹操道:“我反應過來了,劉備要去荊州買戰船,一定要掩人耳目,用金山做障眼法。

劉表那些蠢貨放出來的打仗的假訊息其實是真訊息,民間的訊息才是假訊息.”

“虛虛實實,當局者迷,大家都看不清.”

“不過劉備我可是太瞭解了,準備好吧,我們得幫幫孫權.”

“單憑他一個人,我可不認為他是劉備的對手,太嫩了點!”

“先扶植孫權,寧可江東做大,不能讓劉備得勢!”

(感謝1391697125366800384和漢關月兩位朋友的打賞,謝謝。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敵縣令:從替哥哥入洞房開始

北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