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的三艘滿載百姓的船隻靠岸在了南昌縣。

馬良來通知董良處理。

“怎麼?這些小事,孔明還要我動手嗎?”

董良面帶笑意的看著馬良。

“我本以為,以他的性格,此事我還沒得到訊息就已經被他處理完了呢!”

馬良也笑,諸葛亮是有這個毛病。

“不然,此事情況與往常不同.”

“此話怎講?”

董良一邊和馬良說笑,一邊放下手裡的紙筆,走到旁邊的木架子邊,在水盆裡洗了洗手,隨便用布擦了兩下還沒擦乾就和馬良往外走。

馬良邊走邊說,“這一次襄陽來的百姓有兩種人,一是聽說咱們這裡有寶藏的,想要來這裡發財,或者謀取個前程。

這倒是沒有什麼,特殊的是另外一批.”

“諸葛長史說,另外一批人是原先隨主公從汝南一路走來的,與你算是舊相識,所以讓我來找你去處理.”

說到這裡,董良倒是有些驚喜。

“真沒想到那些百姓還願意跟隨我們嗎?”

馬良道:“主公恩義著於四海,如今豫章日子也過的紅火。

荊州與江東不同,不是我們的敵人,也沒有過度的封鎖訊息,還指望就像這次一樣,多把好訊息傳過去,多吸引一些人口呢!”

“這些百姓自然願意跟隨。

更何況,曹操剛在南陽大鬧一場,荊北的百姓至今心有餘悸,這些汝南百姓,當初不也是為了躲避曹操才南下,如今再向南跑也正常.”

兩個人說話間來到了城外江邊。

三艘大船,甲板上密密麻麻站著的全是人。

老百姓或有些惶恐不安,忐忑不定,或翹首以盼。

董良雖然沒有什麼儀仗,只是和馬良走到這裡,衛兵就開始在此請示。

眾人也都知道,那船下的黑影就是大官了。

有些人開始激動起來,激動起來的不是那些腦子發熱的淘金客,反而是老實本分的農戶。

“來了!來了!”

“是他!是董先生!”

“爹!爹,快出來,董先生來了!”

甲板上一些人熱鬧激動起來。

襄陽城出來的還不懂,江生也只知道那是個官。

但是舊時汝南的百姓卻是認得。

要是讓董良去認他們,恐怕是認不出來。

董良再怎麼說也只是與汝南百姓相處了月餘而已,雖然一路上共患難,相互扶持,但是董良面對的眾人,所以並認不得那麼些人。

這時候要是讓董良如數家珍,認出來幾個人來,一相認,眼淚汪汪,這瞬間得得到多少民心。

可惜,行不通。

雖然是舊相識,卻一個不認識。

不過雖然董良不認得他們,但是他們激動的向董良招手,董良也笑著在船下與他們回應。

董良一揮手,船上的人更激動了。

大家更開心了。

這也是覺得,來到了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了董良這樣的舊相識,能得到妥善安排,心裡也踏實的多了。

在女子的船上,一婦人一手拉著自己的好友,江生的妻子,一手攬著自己的兒子。

激動的對江生的妻子說:“看,看,那就是從汝南帶我們到襄陽的董先生,是個大好人呢!”

又奮力把才四五歲的兒子抱起來,“乖乖,快看,還記得他嗎?啊,還記得教你識字的董先生嗎?”

她的乖兒子其實是不記得的。

事實上雖然大多數孩子受董良的恩惠,得以進行短暫的識字訓練,但是其實是不認識董良的。

因為董良當初是派遣小吏和自己的學生混入百姓之中去教學的。

但是這並不妨礙孩子父母的激動。

這其實算不上真的有多麼的對董良的愛戴和感激。

也許確實有不少,但是情義總會隨著時間流逝,董良當初帶給他們的好處,並沒有達到一種質變。

所以也只會在分別之後慢慢消亡。

但是,雖然情分會變淡,但是信任其實不會。

這個信任,只要不發生其他的事情去改變,那麼對於一個人認為他是一個可靠的人的印象就一般也不會改變。

當初這些百姓不得已跟隨劉備逃命。

而劉備給他們乘車,糧食,帶著他們不離不棄,讓他們知道劉備是一個可靠的人。

而劉備到了豫章之後,傳出去的又都是好訊息,自然也只會鞏固這些信任。

於是汝南的百姓來到了這裡,對於劉備,對於董良還是一如既往的信任。

雖然不確定他們會不會念在往日舊相識的情分上大開綠燈或者特殊照顧,但是他們卻完全相信董良一定會給他們一個妥善的安置,讓自己等人能夠活下去。

董良與下船的一些人進行寒暄。

親密的接過一個孩子抱在懷裡。

打頭的老頭董良倒是真的認識。

這不就是當初給劉備敬酒的那老人家們嗎!“老人家,很久不見了,看你身子骨還是那麼硬朗啊!”

董良抱著孩子笑呵呵的和老人家交談。

老人家一笑露出一嘴豁牙,“哪裡,哪裡,老頭子沒有幾天好活嘍!反倒是董先生風采更勝往昔啊!”

“不知劉使君可在?當初襄陽一別未能親表謝意,老頭子我一直心裡過意不去啊!”

董良道:“主公還在交州,卻不在豫章,老人家先且等待,過些時日讓主公親自來拜訪您啊!”

老頭子趕忙謙虛,“不敢,不敢。

額…這……,不知道董先生可要如何安置我們這些人啊?”

老頭試探著,有些小心的問道。

董良將孩子遞給他的父親。

帶著老頭往前走著寬慰道:“老人家不必擔心,對你們的安置我早有打算。

一定安排的妥妥當當的。

若不是因為咱們是舊識,我特意來敘敘舊情,哪裡需要來這裡,衙役們都給你們安排好了嘞!”

“老人家放心,凡是來到我們這裡的男子一律分土地五十畝,官府指導耕種,分發農具。

剛好你們來的晚了一些,豫章郡的人都已經把地種好了.”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這這這……”老頭滿臉慌張。

董良倒是一頭霧水,“老人家何必如此驚慌?可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不妥!大大的不妥啊!董先生!”

老頭慌亂道:“這裡已經耕作完畢,我們豈不是來完了,分了徒土地也來不及了啊!”

原來是擔心這個。

董良輕笑一聲,“老人家不必驚慌,如今各家播種完畢,只是因為我們在嘗試多種一季糧食,因此種的早了些,如今你們來了,現在播種才是剛剛好呢!而且各家各戶都已經播種完畢,閒置下來的牲畜,官府也可以進行調配,所以我才說你們來的真是個好時候呢!”

董良這樣一解釋,這老頭才鬆了口氣。

“這就好,這就好……”不過這老頭又有些不好意思了。

還有話想說,但是張了張嘴,愣是不好開口。

當初跟著劉備逃跑,就一直受劉備的照顧,這些人還沒有來得及回報,現在又一聲不吭的跑來投靠,人家給分地,還幫忙種,再提更多的要求實在不好意思。

董良看出來老頭的為難。

問道:“老人家還有什麼問題?快一併說出來吧!不要顧慮,講出來我們才能解決嘛!不開誠佈公,造成了壞的影響,以至於不能好好安頓你們,主公可是要責罰我的!”

老頭看了看身後的孩子,還是厚著臉皮開了口。

“董先生,我們來的匆忙,雖然帶了些家底,但是實在不多,這種地,卻要等上一季糧食成熟,我們……”董良聽明白了,老頭是擔心這個。

董良笑道:“老人家不必擔心,第一季糧食一律由官府供應。

絕對管夠你們吃的!直到第一季糧食成熟收割才停!”

“我們豫章的政策,一直是這樣!只要來到我們豫章,你們就可以放心了。

老人家如果在荊州還有什麼親朋好友,也可以邀請他們來我們豫章郡定居,要是邀請來了一戶人家,再多分立功的十畝地!”

這麼好的政策真是把老頭砸的暈暈乎乎的。

“哎呀,老朽真不知道該怎麼代替鄉親們感謝董先生和劉使君啊!你們待我們汝南百姓太好了啊!”

“老人家不必謝我們,我們也不是特意為汝南百姓行方便,凡天下人,來我們豫章者兼收幷蓄,一視同仁的!”

“仁義!劉使君實在是仁義啊!天下哪有這樣的好父母官啊!”

董良也不再多和老頭子誇來誇去。

“老人家,你是個德高望重的,此次來的汝南百姓,還要靠您進行組織.”

董良點手喚來一名小吏,接著對老頭說:“讓他告訴你們在豫章郡定居的政策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您給百姓們商議好.”

“另外,如果有擅長木匠,石匠,鐵匠,或者是會醫術,識字的,都可以告訴他,讓吏員統計起來。

到時候可以給他們在縣衙介紹一份活幹,能力突出的可以提拔做官.”

老頭自然滿口答應,“放心,放心,董先生,此事包在我身上.”

董良給老頭告辭,“老人家,我還有事就不多陪了,一些政策都會宣講吓去,還需要您看顧一下百姓們的情緒,讓他們不要擔心,告訴他們,來了豫章,就是回到家了!這裡個個都是人才,大家說話都好聽,吏員也和氣,生活也安定.”

絮叨了半天,董良和老頭告別完畢。

又點手喚過來馬良。

“季常,那些襄陽來的淘金客就交給你來處理了.”

“諾!”

馬良自然不會推辭,不是什麼大事,馬良有這個能力。

如果不是汝南百姓情況特殊,董良需要出來代表劉備安撫一下百姓。

其實這些事完全不用董良來安排的。

面對新野的大移民,交州那些屯田兵的大移民,豫章各地的官員,對於這些外地移民的接收已經輕車熟路,駕輕就熟了。

無非就是登記造冊,分田分地,政策宣講,然後就和本地百姓一樣的教育就完事了。

董良又道:“這些襄陽城裡來的,應該也不全是腦袋發熱要淘金的。

甄別一下,把有特長的選出來,願意留在豫章生活的給安排工作。

把咱們的政策講清楚,看看有沒有識字的願意參加考試的。

畢竟野有遺賢嘛!”

“至於那些鐵了心要淘金的,派船送去南海郡,離荊州遠一點,再告訴他們真相,願意留下的分好土地,還是不死心要淘金的就隨他們去吧,反正南邊確實有礦,真找到了礦,好好獎勵一番.”

“明白了!”

事情交給了馬良,董良就自顧自的回去工作了。

大量的培訓工作,得到的大量基礎的地理方面的人才已經初步發揮作用了。

不過這些勘探地形的人並沒有忙碌於轄區內的山川河流,礦產資源。

而是被董良通通的往北派,往東派。

慢慢的往東,往北滲透,一點點的去推進,去勘探江東轄區的地圖。

這和派去會稽的探索隊不同。

這些人是要經常往回傳遞訊息的,勘察到的情報不會留在身上,第一時間往回傳。

這些人也不是去的無人區,而是正兒八經的在孫權和劉備勢力之間的夾縫中小心潛伏。

與敵方的探子鬥智鬥勇。

不過受益於孫權剛收服丹陽,百廢待興,還沒能正式開始對於邊境細作的運用和防備。

只是有一些原來潛伏在像襄陽那樣的軍事重地,經濟政治中心的一些忠心耿耿的人開始工作。

山野之間還處於一片靜默。

這無疑給董良派出去的人降低了很多的風險。

索性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探明瞭不少道路。

雖然受制於工具和能力,得到的資訊大多是模糊,再送到後方由董良帶著眾人進行二次加工,得到的地圖無疑是有偏差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也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即便是模糊的情報,兩方對壘好比是近視眼對戰瞎子!優勢是很明顯的。

但是維持住近視眼優勢也是不容易的。

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

這需要大量情報資料,然後進行分類匯總,分析,最後再落實在圖紙上。

如果有餘力,還會由專門退下來的人,對圖紙進行核驗,以追求最大的戰果。

(感謝依然落寞如雪、感謝山上的老神仙的打賞,謝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變身絕色女殺神

獨傲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