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撥來披甲數千,水手千餘,你有什麼打算?”

諸葛亮坐下問董良。

這倒是要好好想想。

董良沉默了片刻,抬頭道:“我本有意將人盡皆帶到交州,交州沿海,多有良港,便於船隻停泊.”

“可遣之於交州,受關將軍調遣訓練,縱橫於海波之上,增其本領,也斷絕其與荊州之聯絡。

不過現在看,怕是有些不和事宜了……”“不錯,你前番預測,一季稻立春後播種,如今看早了些,豫章雖然比之豫州炎熱,但立春還是太冷。

如今稻苗已經孕育,卻也只能先種下了.”

諸葛亮給董良分析著當前的情況。

“目前看來,明年春分才是好農時,今年只能如此了。

不過好在今年似乎不怎麼寒冷。

一季稻可在夏至後收割.”

“如今不過三月多的時間,遠到交州折騰,並不能成什麼氣候.”

董良也是這樣想,道:“因此原來想好的送去交州的計策就行不通了.”

“既然如此,還是把他們安置在鄱陽湖之上。

在此處習練,一來熟悉水勢,將來熱戰還要在這裡.”

“這二來嘛……哈哈,”董良忍不住笑出來。

“我們本來就沒有什麼金礦寶藏,荊州的人都是讓孫乾忽悠了。

也不怕他們和荊州傳遞什麼訊息.”

“反正也不是真的要靠這些戰船運送金銀。

不過是虛虛實實而已!”

聽到這諸葛亮也是忍不住的搖頭髮笑。

“公祐不辱使命,面臨出使,多有機智,可笑襄陽城內,飽學之士塞於城,卻無人能為其主公進諫啊!”

諸葛亮笑著笑著就長嘆一聲。

諸葛亮說的不是沒有人能識破孫乾的計謀,而是沒有人為劉表蔡瑁等人進諫。

說到這裡又想到了桓、靈二帝。

都是親小人,遠賢臣,以至於朝堂之上禽獸食祿。

致使今日的大漢天下,天下戰火連天,烽煙不絕,民不聊生……董良知道諸葛亮又感嘆起來了。

並不糾結這些事,只是嘲諷道:“那荊州非無有智謀之人,也非無有進諫之人,之因為利令智昏,以至於心甘情願上了公祐的當.”

“昔日平原君貪圖一郡之土地,致使國家淪喪,邯鄲即亡,此等利令智昏古已有之,大日之下,舊事重行爾!”

“這些人雖然也願意為其主公盡職,但是無論荊州受騙與否,並不耽誤他們的高官厚祿,若能真碰到金礦寶藏,哪怕是些邊角料,也足以其家族百年昌盛。

重利在前,已經不在乎是不是陷阱了。

反正也不損失他們什麼.”

董良說著荊州又想到了自己這邊。

扭頭看著諸葛亮,眼神炙熱。

“荊州已經爛了,但是我們不一樣,如今之豫章好似初升的太陽,生機勃勃,萬物競發!我們給百姓分田分地,教育所有的孩童,選拔民間的賢才而不以血緣,不以家世!”

“百姓會支援我們,寒士會支援我們!武舉考試已經定在了插秧後,到時候勇士也會支援我們!這片土地大有可為!交州雖然難以革新,但是交州遠離內陸,不與其他諸侯有密切關係,只需為我等提供後勤與戰略縱深,做一個保險!”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酋!孔明,天下太平一定會在我們手中實現!”

董良改革進行的順利,信心十足!孔明也熱血沸騰,只是其涵養過人,雖然不動聲色,但是其熾熱的眼神也已經暴露了他的雄心。

孔明也是個熱血青年,不氣盛叫年輕人嗎?但是諸葛亮還是揮了兩下羽扇,卻不像他一直激勵劉備那樣的成竹在胸。

在董良面前反而是露出一些慎重。

“不可大意!任重而道遠!”

面對諸葛亮的態度,董良早有所料。

孔明就是這樣一個人,總是能適時的給朋友最好的幫助。

劉備年過中旬,雖然仍然不屈不撓,但難免有些頹唐,故此諸葛亮以豪放姿態與劉備相處以激勵之。

而董良雖然平時一直十分謹慎。

但畢竟是年輕人,諸葛亮就常常以慎重的姿態與董良相處,不僅僅是在提醒董良,而且是在提醒自己,兩個人共勉之!“既然要駐軍於鄱陽湖之上,稍後就去信交州,請來關將軍於鄱陽坐鎮.”

董良半肯定,半向諸葛亮徵求意見。

“可行.”

諸葛亮也同意。

“正好忙完農事,就要進行武舉選拔,有關將軍坐鎮也更加嚴肅!”

“子龍將軍雖然在,但畢竟太儒雅!”

諸葛亮用扇子捂著半邊臉,和董良說悄悄話,說完自己就在那裡笑,開趙子龍的玩笑還是比較少的。

畢竟這樣一個看似老實人,平時很少有人拿他開涮。

除了張飛這樣的惡趣味喜歡欺負老實人。

“存初以為,六月大戰,勝算在哪裡?”

說到這個問題,董良還真拿不出什麼有見地的看法。

雖然自己覺得有諸葛亮,龐統,徐庶,以及關羽張飛等人在,必然是不會輸的。

但是這都是基於董良對這些人的信任,怎麼打這場仗董良是不太會的。

諸葛亮搖搖扇子。

“周郎于丹陽收攏兵馬數萬,可不好對付啊!”

這幾萬大兵,加上個周瑜確實不好打。

但是董良有一個刻板印象。

撓了撓頭,道:“我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哦!”

諸葛亮真的驚訝,心裡暗想,“本來是對存初這段時間學習兵法的考較,讓他分析分析,沒想到真敢說有個辦法.”

“洗耳恭聽!”

董良道:“這不算是個餿主意,但是我感覺這樣能成!”

“雖然周瑜和江東兵馬很難對付,但是如果能讓孫權出現在戰場上,我感覺一定能打贏!”

有點意思!諸葛亮沉吟一下,“你是想擒賊先擒王?戰場之上猛衝其主,攻敵所必救,以亂其軍,再掩殺,破之?”

諸葛亮的一段話說的董良有點發懵。

諸葛亮就看著愣愣的董良,木然的搖搖頭。

“不!我只是覺得,只要有孫權在,他們就打不贏!”

諸葛亮很不理解,“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這東西董良也沒辦法解釋。

而且董良的看法確實是有偏頗的,但是董良就是忍不住調侃孫權。

……“公瑾!公瑾!大事不妙啊!”

黃蓋連孫權那裡都沒有去,就直接來找了周瑜。

周瑜是中護軍,職掌為掌禁軍,總統諸將,並且主武官選舉。

各路將軍都是歸周瑜管轄。

而黃蓋乃是南陽太守黃子廉的後人。

祖父遷居於零陵郡。

黃蓋先後跟隨孫堅,孫策,孫權三任主公,披甲征戰南北,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老資格中的老資格。

山越之民常常不服,發生叛亂,黃蓋都是奮戰於鎮壓山越的第一線。

歷任多地縣令,都能很好使本地山越不敢叛亂,升任丹陽都尉。

就是這樣一個老將,仍然要接受周瑜的管轄。

而且,還大多心服口服,如今得到了情報,不第一時間去找孫權,而是先來請示周瑜。

周瑜正在與魯肅對弈,見黃蓋如今慌張的過來,擱置棋子,封存棋盤。

兩人起身。

周瑜道:“黃老將軍,何事如此驚慌?”

黃蓋皺著一張臉,“哎呀!”

“公瑾!你要算計別人,可還沒開始,如今已經厲兵秣馬要對我們動手了啊!莫要在悠閒的對弈了,早做準備吧!”

黃蓋說著把手裡的情報一把拍在桌子上。

一屁股擠開魯肅,跌坐在石凳上,抹了一把自己匆匆跑過來頭上出的汗。

周瑜正疑惑,也不多問,拿起情報觀看。

“好!好!好!”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周瑜看罷,高興的長嘯!這讓一旁正在喘粗氣,一臉嚴肅的黃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公瑾,莫不是受了刺激?人家要打過來了,你怎麼還叫好啊!”

周瑜紅光滿面,滿臉笑容看著黃蓋。

先不回答黃蓋的疑惑,語速很快,繼續問道:“黃老將軍,這份情報哪裡來的,是否可靠?”

黃蓋回答道:“這情報是從廬江送來的,理應可靠。

早在老主公還在的時候,就有人紮根於襄陽。

只是先前受阻於丹陽叛亂,如今丹陽平定,就又能得到情報了.”

“襄陽城中細作親眼所見,孫乾拉錢整整三大船,到荊州購買戰船,而且劉表等人還撥給孫乾諸多水戰好手,離開襄陽時,旌旗於大江之上綿延數里不絕!於是趕緊將情報送到我府上,我看後就離開過來找你了!”

周瑜略皺眉頭,不過轉瞬即逝,除魯肅外,黃蓋並沒有發覺。

周瑜這時候才回答黃蓋的問題。

“自古以來,兵家用兵,最怕攻城,凡攻城者無不損兵折將,只有實力遠超於敵人才能順利。

我雖不怕劉備,但是若其堅壁清野以抵抗之,這一仗,反而不好打!”

“打贏了,也要損失不小。

如今他們居然要主動與我等交戰,離開城池的保護,浪戰於水泊之上!這豈不是,天助我也!”

周瑜語氣蘊含著自己飽滿的情緒,令人心折。

黃蓋也被其感染,面對即將到來的戰鬥也不再凝重。

一時間被周瑜的熱烈情緒所震懾。

不過魯肅卻道:“不然!”

魯肅的出聲得到了周瑜和黃蓋的關注。

“子敬有何高見?”

周瑜問道。

魯肅搖搖頭,“無有高見,只是對此情報存疑.”

黃蓋連忙道:“此人於荊州刺探多年,忠心耿耿,絕不可能有假.”

魯肅示意黃蓋稍安勿躁。

“我非說此人不忠,而是懷疑,如今要緊的情報,怎麼就這樣輕易的洩露出來了?而且……”魯肅轉過來對著周瑜,“劉備憑什麼和我們拼呢?此中必定有詐!黃老將軍,除其要用兵的情報,可還有別的訊息?”

黃蓋道:“倒有一樁,據說交州人於海上發現了大量金礦,故劉表派船去交州挖礦的!還有許多百姓暗中逃走去交州遜金去了.”

魯肅這才點頭:“這麼看來,恐怕是劉表等人怕人在金礦上與之分羹,才放出來的假訊息,說劉備要和我們動手吧?否則他們沒有實力和我們抗衡的啊?”

但是黃蓋還是說:“公瑾,子敬,有所不知!昔日我隨老主公征戰於中原之時,也曾遇到過劉備,關羽,張飛,確實是難得的猛將。

劉備雄才大略,智計堅深,若不是時運不濟,早已成就大事,不可大意啊!”

“豈不聞關羽曾為曹操萬軍陣中取顏良首及而還?若真要動起刀兵還是不能不防啊!”

周瑜眼神危險又自信,劍眉插鬢,毫不擔心。

“老將軍此乃持重之言!不過我自然知道漢壽亭侯關雲長之威名……”“不過,如果他們要是真敢來!我倒要看看,這北方的寶馬,怎麼縱橫於大江之上!”

周瑜猛然轉身,手向後一揮!字字鏗鏘!堅定的說道:“黃老將軍且放寬心!敵人不來便罷了,要來且看我如何大破北方莽漢於大江之上!”

“作戰計劃並不需要改變,只是要多探查敵人之動靜!不過,既然有他們想主動進攻的想法,我們就先等一等。

且將進攻計劃停下,等他們一等,他們要是敢來就讓他們葬身魚腹。

要是不敢來,就將他們埋在豫章的紅土!”

周瑜又對黃蓋道:“此情報主公尚不知曉,老將軍還是將情報報於主公吧!”

周瑜只需要提前準備戰鬥就好了,至於那金礦與否,周瑜並不關心。

因為在交州,江東現在是力不從心,鞭長莫及。

既然周瑜如此有信心,黃蓋也不再勸。

一開始的緊張是作為一名老將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的慎重,慎重對待每一次即將到來的戰爭才是勝利的基礎。

而其慌張是因為整個江東還沒有人預料到劉備會來主動攻打江東。

黃蓋轉身離開。

魯肅上前兩步與周瑜並列。

“公瑾對孫將軍持禮過恭啊!”

魯肅在暗指周瑜剛才的暗暗皺眉。

孫權如今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將軍,禮儀方面的東西並不多。

各將軍大臣沒有一個像周瑜這樣幾乎是對王侯主公那樣行禮的。

因此黃蓋雖然忠心,但是對於現在年輕的孫權,確實沒有什麼謹小慎微的感覺。

因此得到了情報,不第一時間讓主公孫權知道,而是先來請示周瑜。

這不是黃蓋不忠心,就是下意識的忽略了孫權。

所以周瑜剛才略有不滿,但是知道只是黃蓋的無心之失,而且孫權地位還沒到讓眾人畢恭畢敬,能力還不足以服眾。

周瑜面對魯肅的問話,則毫不猶豫的答道:“大丈夫之志,當如長江東奔大海,成就一番大業!我既然輔佐主公,自然要讓主公-成為王侯!以王侯之禮對之,並無不可!”

(感謝滄雨粟同志的打賞!謝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最強太子爺

都門帳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