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這連遭打擊有些灰心,周瑜雖然大勝歸來,但是還在巡查吳郡,每天早出晚歸還沒有定下來。

每天和張昭在一起的孫權,固然學問權謀手段蹭蹭上漲,但是跟著這自保成分太重的謀士,實在有些讓人的心變得保守,底線變的靈活。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是周瑜時常陪在孫權身邊,也許他的性格會更加自信放一些也說不定呢?不過終究是風雨飄搖,周瑜這樣的人是沒有機會再享受年少時的悠閒時光了。

周郎顧的周郎,必然是要給大都督的周郎讓路的。

這邊暫時是放下了仇恨和動兵的想法。

但日後如何,誰又能知道呢?……南昌縣中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著開春後的春耕工作。

諸葛亮忙著趁雨水不多開挖水利,董良則準備農具與技術傳播。

在南昌城東一塊大空地上,一個大空地圍出來一個院子。

院子裡停著幾頭犀牛和大象。

每一頭巨獸旁邊要四五個蠻子看管著,安慰著。

並且把場地分成三分,各自用鹿角隔開。

離得遠遠的。

怕這大象和犀牛打架。

三塊地方分別是犀牛一塊,大象一塊,耕牛一塊。

只因為諸葛亮隨手就將合適的曲轅犁比例繪製出來。

董良命令木匠造犁身,鐵匠打犁頭。

組合了一起,讓農戶在地頭一試,確實是好用,又省力,耕地耕的也更深。

一頭牛就能操作。

在江南這樣的丘陵地形,實在不適合二牛抬槓的耕作方式。

不過曲轅犁雖然可以投入使用,但是耕牛不夠多,難以大規模的開墾土地。

於是乎董良就看上了這蠻族百姓的馴獸能力,還有他們的犀牛和大象。

董良知道大象是可以當勞動力來驅使的。

而且現在比較原始的環境下大象實在是氾濫。

和董良的時代不一樣,不是隻有動物園和最西南才有大象的存在。

大象在人類實力還不夠大的時候是遍佈在神州大地的。

最起碼中原是有很多的。

如今的中原的代表“豫”字,就有專家從象形文字的角度分析說是人在牽著大象。

那麼人牽著大象是不是說明,人是可以驅使大象的呢?董良對於相關知識一知半解,並不知道古中原人到底有沒有驅使過大象勞作。

但是他知道在神州以南的半島上,以及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邊也有一個神奇的國度。

即便是進入了科技時代,這些國家仍然是有在驅使大象的。

有的伐木工還驅使大象拖木材。

那麼大象能拖木材,就能拖犁,所以董良就打起來大象的主意。

不過董良並不知道犀牛可不可以。

雖然犀牛也是牛,但是沒聽說過犀牛被驅使勞作。

不過畢竟犀牛也是牛,試一試也不吃虧。

但是犀牛和大象畢竟和牛的體型相差比較大。

所以要根據犀牛和大象的體現對曲轅犁的尺寸進行修改。

董良知道這些勞動人民是不缺乏創造了和動手能力的。

但是總結提煉的能力不足。

以致於我們漫長的封建時期,高度發達,總是有領先世界的發明,但是總是沒有完整的自然科學體系。

中國也有先秦的學著就開始了對地理環境的記述描寫,各種地方誌,寫景散文。

但是不比希臘晚的地理記述,而真正的地理學形成體系,卻是在西方的李特爾和洪堡。

因此董良開始注重對日常生活中工匠的創造進行記述和解析。

並且尋找共同點。

就比如這次給犀牛和大象做犁。

當然可以透過工匠的摸索很快的製作出合適的犁。

但是沒有完整的科學理論。

無法進行邏輯的推導。

於是董良纏住諸葛亮,讓他計算出了,畜牲身高會對犁提出那些要求,怎麼做可以合理。

身長又會對犁子的發力造成哪些影響等等。

各部分構造的作用總結好,根據動物的大小就可以因地制宜的調整犁子的角度和大小長短,各部分零件的變化。

當然這樣的事情也和當初董良指導廚師做菜一樣。

他只開個頭,指出一條方向,讓專業的人去作。

董良的優勢從來不是實操,而是知道前進的方向。

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比董良強的人不要太多。

古代人只是社會環境古老,並不是比現代人一定智商低。

所以董良就將這個思路告訴了曲萬田的徒弟裡幾個優秀的。

曲萬田就是董良在荊州制雕版的木匠,木雕搞的好,能給達官顯貴做傢俱,自然也會木匠活。

他手下的徒弟因為受到了董良和劉備的照顧,如今生活比較舒服,有能力也有經驗,有時間去做木製工具的科學探討。

而董良的學校裡也有專門對進行理論研究感興趣的學生。

董良當然支援他們走科學的道路。

即便是一開始創造不了什麼收益,但就像官府裡養的一些清貴的讀書人一樣,反正不差這兩口飯,給他們一個研究的環境。

而董良現在是劉備陣營的核心成員,諸葛亮龐統的到來都有董良舉薦的功勞。

而董良又多次立了大功,劉備今天的四個郡的陣容都是在董良的方向指引下做到的。

雖然董良不追求什麼官位和權利。

但是他的地位很特殊。

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會不給他面子,他要做什麼事的自由度比較高。

做什麼創造性的,超出常理不常見的操作,尋常也沒有人會去阻止他,也往往都會給予方便。

所以這幾個搞科學的孩子們,也能像在官衙裡工作的孩子一樣可以領一份工資。

現在就跟著董良,先記述基本資料,再回去演算分析提煉。

他們和曲萬田的徒弟相比,就好像一個是純學術研究,一個是交叉下級應用學科。

而且不光是木匠,等從交州運來的煉丹師到了,董良還要讓他們和鐵匠一起搞起來冶煉方面的學科體系。

董良不知道自己這樣做能不能取得效果,這樣的做法也是他的眼光能提出來了。

只能說盡力而為,無愧於心,盡人事,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和實幹家,聰明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仙武樂園:無限流,從仙秦開始

折耳根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