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上馬,頭也不回的走了。

甚至不留下歇歇腳。

也許是感覺這樣瀟灑。

曹操的一封信是鼓動孫權出兵的。

孫權有這樣的好機會不會放過從背後痛擊劉備的。

但是並不是百分百的保險。

這天使在這裡夾槍帶棒的說了一通,又順理成章的把劉備可能會三面遇敵的情況,不露聲色的透露給了孫權。

如此一來孫權出兵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這天使也是順利的超額完成任務,可以回許昌領賞去了。

孫權送走了使者,與顧雍一起回到了屋內。

派去下人召集文武議事。

不一會兒,人才魚貫而入。

文官有顧邵,魯肅,諸葛瑾,張昭。

武將有破賊校尉凌操,西部都尉蔣欽,宜春長周泰。

眾人進來,孫權不敢怠慢,先施禮迎接張昭。

張昭並不倨傲,回禮甚恭。

張昭的地位在孫權這裡是獨一檔的。

不僅是自己家族勢力大,自己本人德高望重。

而且還是孫策託孤之人,孫權為了表示自己對張昭的尊敬和器重,用師父的名義對張昭。

後世也流傳著一句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說法。

可以知道,張昭的地位是多麼的超然。

不過孫權雖然最尊敬張昭,但是對於周泰才是最親近的。

周泰是孫策還在的時候就被孫權看上的,要到了身邊。

周泰如今的官職是宜春長。

但是這只是一個口頭榮譽而已。

實際上週泰擔任的是孫權的保鏢。

周泰很久就跟著孫權了,遇到危險用自己身體掩護孫權,幫孫權擋刀。

可以說是忠心耿耿的典範。

眾人坐下,孫權說:“方才自許昌來了個使者.”

一句話把眾人唬了一跳。

都看向顧雍。

畢竟今天陪孫權見外人的是顧雍。

那意思很明顯了,‘你顧雍跟著主公,不會又讓他被人忽悠了吧。

’顧雍對於眾人的目光處之泰然。

未曾等待眾人詢問,孫權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將曹操的書信與眾人展示。

眾人看罷,文官嘆氣,武將發火。

文官嘆的是孫權家族分裂,這孫賁孫輔與孫權兄弟反目。

嘆的是如今處境艱難,卻又丟失了兩個郡。

武將憤怒的是,孫賁孫輔不夠忠義。

劉玄德卑鄙無恥暗中奪我土地。

孫權道:“如今就是這樣一個情況,要諸位看看,出兵還是不出兵?應該怎麼出兵?”

孫權嘴上這樣說,意思很明顯在後半句,“怎樣出兵?”

現在的孫權還不是以後的大魏吳王,能屈能伸。

在場的武將與孫權想法一致,都想打上一場。

文官個個是人精,哪裡聽不出來孫權想出兵的意思。

魯肅是支援出兵的。

三國演義裡的那個促進孫劉聯盟的老實人形象非常的深入人心。

但實際上魯肅一來見孫權就訴說一些春秋戰國稱霸的道理。

張昭甚至覺得魯肅太狂而不喜歡他。

魯肅道:“主公,自然應該出兵!”

“若不出兵,任由張津與劉備大戰,我等坐觀成敗,最後結果只能是平白損失二郡,毫無益處.”

“如今若劉備擊敗張津,進取交州之地,後有劉景升支援,兩州攻我一州,如何能勝,介時就是網中魚,籠中鳥,任人宰割.”

“若張津擊敗劉備,劉備必退回荊州。

而在荊州,張羨雖然造反形勢洶洶,然而劉表帶甲十萬,劉備素有雄才,張羨必敗.”

“若張羨敗,劉備與劉表連手,張津必然不是對手,交州與豫章廬陵,仍然要歸於他有.”

“若張羨僥倖逃命,自然只能投奔張津,張津也只能拿我們的豫章廬陵送予張羨,讓他為藩籬抵禦荊州.”

“無論誰勝誰敗,都對我等不利,自然應該出兵。

如今劉備身處網中,腹背受敵,若我等出兵,擊之必破!介時收回廬陵豫章,懲治孫賁孫輔!”

“再稱張津與劉備大戰有所消耗,交州未必不可圖之!”

“請主公三思!”

魯肅一番話,深得武將與孫權之心。

不出兵必有損害,出兵必有好處,何樂不為呢?何況,孫權年輕氣盛,武將脾氣暴躁,哪裡能忍受這丟失土地的屈辱。

有機會拿回來,卻不動手,那不比馱碑的烏龜還要憋屈。

“此言差矣!”

一句話讓在座的人一半眉頭一皺。

孫權也不喜歡被潑冷水。

站出來的是誰呢?諸葛瑾!諸葛瑾其實聽出來孫權想出兵的時候就想阻止他了。

但是內心一直在糾結。

只因為上次那個龐統是自己大力舉薦給孫權的,害的孫權失去了一員大將。

如今看情況,那龐統去了廬陵,廬陵孫輔又叛變。

現在劉備又佔據了廬陵豫章兩郡。

意思很明顯了。

龐統是劉備的人!如今劉備腹背受敵,確實是一個好機會攻打他。

而諸葛瑾再站出來,不讓孫權打,多少有點替劉備說話的嫌疑啊!但是諸葛瑾思來想後,還是咬咬牙,站了出來。

要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子瑜先生以為有何不妥之處?”

孫權略帶不滿的問道。

“主公,如今吳郡虎狼環伺,臥榻尚未清靜,豈可妄動刀兵於千里之外?”

“前有定武中郎將前車之鑑,後有孫賁孫輔背主投敵.”

“現如今三郡又亂,豫章廬陵已失,周公瑾,程德謀,黃公覆,董元代皆征戰在外。

吳郡本就乏力,再派兵外出,強幹弱枝,不可不察啊!”

“為今之計,正是遠交近攻之時,如今外結好曹操,北方無憂。

攻下丹陽,平定四周,紮實根基,徐徐推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待我兵強馬壯,內無憂患之時,再取劉備報仇不遲.”

孫權雖然很不高興,但聽諸葛瑾說的未嘗沒有道理。

定武中郎將孫暠真是嚇了自己一大跳。

現在孫賁孫輔又背叛。

誰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包藏禍心的親戚。

而且自己大軍都在周瑜他們手裡,再往外派兵也沒有多少兵可以派。

(求訂閱和票票!(* ̄3 ̄)╭♡❀小花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鐵血幽魂

欲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