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承認諸葛瑾說的有道理。

但是還是想發兵啊!心裡也多少還是有點對諸葛瑾的芥蒂。

上次雖說不怨他,自己也主動攬過來過錯。

但人啊,都是向著自己的。

好比你與鄰居的兒子起了衝突,哪怕真是對方的錯誤。

他母親一開始批評自己兒子,認錯。

但是時間一長,人家才是一家人,慢慢的還是會對你不滿意。

孫權如今就是如此。

步騭之死,總要有個背鍋的。

自己為了招賢納士,主動背鍋。

但內心未必一定認為自己有錯啊!即便一開始覺得自己有錯,時間一長,一方面安慰自己不過無心之失,一方面拋開事實不談,難道諸葛瑾真的沒有一點錯嗎?再加上現在又和自己唱反調。

一來二去,心中的不滿意,就醞釀出來了。

孫權於是想在其他人身上找到支援。

便道:“子瑜先生所言,卻有道理,諸位將軍可有什麼看法?”

諸葛瑾一聽孫權說話,臉上一暗,有些失望的退下了。

孫權看似因為兩個文官發表了意見,武將還沒有吭聲,而問詢武將。

其實意思很明顯。

武將那義憤填膺的情緒表現的不能再明顯了。

周泰當即道:“被人欺負到家裡了,如果不報復回去,外人要怎麼看?怎麼能服眾?何況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就這樣白白放棄嗎?”

“就是!就是!”

凌操也附和道。

孫權滿意的點點頭,看向諸葛瑾。

諸葛瑾無話可說。

意見已經表達清楚了,聽不聽是孫權的事了。

孫權見諸葛瑾不再發表反對意見。

最後看向了張昭。

張昭地位超然,乃是孫權師禮相待的人。

張昭捋著花白的鬍子,緩緩開口:“我贊成子瑜的意見.”

又不管孫權和武將的情緒。

繼續道:“吳郡勉力維持,三郡叛亂未平。

實在不適宜出兵千里之外。

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定,如何外徵!”

孫權剛想開口。

張昭淺笑一下打斷了孫權。

“非是我過於謹慎。

實則劉玄德不好對付。

如今雖然他三面受敵,可一有劉景升的支援,二有兩郡之地。

今非昔比.”

凌操突然打斷張昭,“子布先生怎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劉玄德不好對付,難道我們就是吃白飯的嗎?”

“天下凡征戰,都是刀口上舔血,拿命拼取富貴。

一將功成萬骨枯,哪有什麼好對付的人.”

“只要是敵人不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

誰又會引頸就戮,誰又能穩勝誰?都是拼命而已!”

張昭並不生氣。

又搖搖頭,花白鬍子一抖,“凌操將軍誤會了。

不是我懼怕,也不是我小瞧各位。

實則是鞭長莫及啊!”

“曹操如此忌憚劉備不是沒理由的。

何況他鼓動我江東出兵,不也是想坐收漁翁之利嗎?曹操鞭長莫及,我們也吃力啊!”

“三郡作亂,吳郡幾乎孤立,以至於豫章廬陵兩地生亂,我等收不到任何訊息。

反而是曹操傳來的訊息.”

“如此一來,我們無法給外出軍隊派出支援,糧草物資都得不到供應.”

“如今張津打劉備,張羨叛劉表。

百越作亂不停,盜賊流竄各地!整個江東亂成了一鍋粥.”

“不是不敢打,實在是孤軍深入,入重圍死生之地……”“太冒險了……!”

凌操沉默了,他說不過張昭。

孫權也有些無奈,張昭雖然是文官,但是出兵的事還真不能完全避開他。

他不同意誰也沒辦法。

魯肅雖然能說,也和張昭不怎麼和睦,但是資歷比起來差太多了。

現如今能說話的只有顧雍……孫權看看顧雍,好似石佛一般。

顧雍總能一語中的,但是顧雍從來不隨便開口。

指望不上。

那周泰……孫權看向周泰。

周泰地位雖然不如張昭。

但是周泰幾番出生入死,用身體替孫權擋刀,因此他的地位不是用官職可以衡量的。

周泰看孫權看向自己,知道他想出兵。

考慮了一下,“子布先生,荊州與我江東,血海深仇未報。

如今劉備和劉表沆瀣一氣.”

“誰幫劉備,我們就要打誰,誰打劉表我們就要幫誰!”

“老主公血仇未報,如今天賜良機,不可錯失啊!”

轉頭來面向孫權,“主公,我願領兵為我江東雪恥報仇。

雖死不悔!”

“即便豫章廬陵是龍潭虎穴,我也要闖一闖,即便是死在那裡,又有何懼,大丈夫生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孤軍深入又有何妨,無論是誰要打劉表,我們江東都要幫幫場子!”

一句話有理有據,武將不怕危險,就不要說那裡危險了。

不說收回失地,就是為了給老主公報仇,也不該放過這痛擊劉備和劉表的機會啊!當保鏢的似乎都看似是莽夫,但好像都挺有智慧的。

前有趙雲,這裡又有周泰。

張昭面對周泰舉起來的報仇的大旗,沒有話說。

畢竟為父報仇又怎麼能因為危險就放棄呢?何況現在確確實實是一個好機會。

荊州內亂,交州大舉進攻,雖然江東的情況也不好。

但是總體上講,劉備劉表的情況也不佳啊!張昭有些為難。

這時間,顧雍這個石佛突然開口了。

“要不要問一問公瑾的意見?”

這個意見非常的中肯。

領軍出征這樣的大事當然要問一問周瑜的意見。

畢竟周瑜主外,張昭主內,是一開始就分好的。

不過魯肅卻有不同的意見。

“公瑾離的太遠,來回只會浪費時間。

機會稍縱即逝,不該浪費在路上.”

“何況,公瑾如今在丹陽的戰事正是關鍵時期。

不該用此事讓他分心.”

“雖然豫章廬陵重要,但如今都不如丹陽關鍵。

還是大家做好決定吧!”

孫權拍板了。

“出兵!”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奪回失地,夾擊劉備,再窺伺荊州,先為我江東的血海深仇收點利息!”

孫權既然拍板了,自然也沒有人反對了。

該說的都說了,接下來就該考慮一下到底要派誰去,怎麼打了。

(求訂閱和月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生之我在都市斬仙

我在黑洞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