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龍水域,蟠龍島。

伏衡華坐在琅環館三樓的演功房,正小心翼翼對一副玉俑進行功法推演。

俑偶,修士進行功法推演的常用道具。

修行功法的改良和修繕,是一門極其兇險的事。

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

修行者自然不能一開始就拿自己的身體冒險。

仿照人體的俑偶應運而生。

透過精血餵養,並在俑偶體內執行真氣,讓俑偶成為“另一個自己”。

當俑偶運功實驗後,修士再親身嘗試,可極大機率減少走火入魔。

伏衡華眼前的俑偶,是“行功俑偶”中品質最高的玉俑,能將人體還原百分之七十。

自然,其價值不菲。

“月含玉兔日藏烏,盤結龜蛇作真武。

陰陽和合濟太極,五行攢簇……”衡華默默算計著口訣,在他背後有一男一女護法,祈禱這次的成功。

“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

如果再失敗,我們真沒錢了.”

嘯魚作為侍女,負責管賬。

眼下伏衡華的全部家底用來置辦俑偶,推演功法。

這隻玉俑已是最後一件。

如果再不成功,她去哪給自家少爺弄錢去?護衛恆壽默默想道:要是老太爺得知少爺的敗家行徑,這次要打多少日下不來床?隨著靈氣在玉俑體內推演,練氣一層、二層、三層……一步步攀升至築基境。

玉俑表面覆蓋的金縷玉衣開始啟用。

玉衣手工十分粗糙,是伏衡華自己製作的靈甲,參考前世博物館看到的金縷玉衣。

玉片紛紛浮現符籙靈篆,道道靈光隨之啟用。

透過金絲傳遞,靈光將玉俑團團護起。

忽然——房間東側的“警雷鍾”有感,紫金小鐘快速晃動,發出嘹亮警報。

衡華三人同時抬頭。

紫光躍動,天雷正緩緩凝聚於上空。

“開始了,嘯魚、恆壽,撤!”

三人早有準備。

衡華一個翻身,果斷從窗戶跳下,手捏“御風訣”。

清風吹來,衣衫飄飄,他凌空而立。

侍女嘯魚開門關門,飄然閃出演功房。

恆壽看到同伴毫無義氣的舉動,自己正巧被擋在門口,默默掏出黝黑鐵傘。

撐開後,他躲在角落避雷。

轟隆隆——雷霆轟入琅環館,飛濺的火焰在館前點燃。

……蟠龍閣,伏丹維躺在榻上,悠然享受婢女按摩。

“人世悠悠,千二百歲。

富貴榮華,俱在……”沒等老者哼完。

轟隆——震天巨響把他打斷。

女婢下手突然用力,只見老者猛地坐起。

她嚇得花容失色:“老爺饒命!”

老者沒理她,目光看向蟠龍閣後面的琅環館。

黑煙滾滾,焰光熊熊。

“混賬小子,又在家裡瞎折騰!你祖父我的命,早晚被你折騰沒了!”

自己只能活十年了,最後十年還不能讓自己好好安享晚年嗎?伏丹維氣得鬍鬚震動:“來人,去後頭看看。

那渾小子鼓搗什麼呢?”

邊上的小廝趕忙動身,可沒跑出去,就見一位丰神俊朗的少年郎走進來。

他穿著暗紅勁裝,行禮道:“祖父,您這是衝誰發火呢?”

“還能是誰,你那不省心的堂弟——你是不知,上月他又把琅環館燒了!”

又燒了?今年第七次還是第八次了?伏向風一邊賠笑,一邊將禮物呈給老爺子:“堂弟驕橫,不也是您老寵出來的?您瞧,這是我給您帶回來的還春丹。

對駐顏延壽有幫助.”

伏丹維搓著自己滿頭皓髮,長嘆道:“別忙活了,你祖父就這幾年活頭。

如今最大的期盼,是你們這輩出幾個金丹修士。

屆時,縱然這蟠龍島讓出去了,你們也有機會拿回.”

他隨意將手指搭在向風手腕,檢查其修為。

突然,老者驚喜道:“你突破了?三昧火成了?”

伏向風突破的喜悅下,他倒也顧不得伏衡華惹出來的亂子。

向風臉上帶著幾分矜持:“這次出門小有奇遇.”

手指輕撮,一朵炙熱火焰飄出。

三昧火,修士精氣神所煉,降妖伏魔最常見的手段之一。

“好好——”老者想起什麼,拉著他往琅環館走。

伏向風連忙散去三昧火。

“來來,去找你堂弟,讓他幫你推演功法。

這修行啊,每重境界都要仔細推敲。

出現一點變化,就要修改調整功法.”

功法,是因人而異。

功法適應人的需求,而不是人被動按照功法修煉。

一篇火屬性的地典仙訣,換成精通雷法的修士修煉,自然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修繕。

如果修改得當,雷火合練,反而事半功倍。

一篇要求修煉者為瞎子的仙書,難不成正常人修煉,便要自戳雙目嗎?自然是修改功法,增添正常人可以修煉的途徑。

畢竟成仙之法難求,與其找一篇低階功法湊活,不如改良修繕仙訣為自己的專屬。

有功法適合男子修煉,換成女子修行,同樣要重新修改。

古來第一位修行者觀天地而創道法,在傳功異性時,自然是按照自己修行的功法進行改良。

向風快步跟上老者,從一開始被強拉,到他主動攙扶老者:“又是堂弟那套理論?”

“你堂弟啊,千般胡鬧,萬般惹禍。

唯獨有一點,他對創造功法的天賦,實在是高.”

向風默默點頭。

沒錯,目前伏家煉氣、築基兩大階段的族人,所用功法大多與伏衡華有關。

這小子別看修為差,可在功法演算和創造上,著實是把好手。

兩人趕到琅環館,見到花匠們提著水桶,正在琅環館周圍滅火。

“你們注意些,別燒了我的書館.”

不遠處,一個面相稚嫩,和伏向風有幾分像的少年指手畫腳。

衡華頭髮散亂,嘯魚正在邊上給他重新整理。

“嘯魚,別管我。

先把咱家花客護住.”

少女神情無奈,揮揮手,幽藍色的寒冰玄氣飄至花田,撲滅焦枝上的火苗。

見伏衡華被炸得面如焦炭,伏丹維火氣噌噌上衝,拿起玉尺就要打人。

衡華遠遠瞥見自家祖父殺過來,果斷逃入琅環館,將門口的牌子翻出。

“書館重地,禁止打鬥.”

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飛在門口,一層仙家禁制籠罩琅環館。

伏丹維是金丹大修士,自然不怕衡華製作的仙家禁法。

但到了書館,他知道里面放著自家八萬道書,默默停下手,站在門口訓斥怒罵。

伏向風趕緊過來,扶著老者道:“祖父,您消消氣,消消氣。

小六兒,趕緊出來。

幫三哥挑選修行功法.”

衡華站在書館內,看到伏向風安撫住老者,默默解開禁法。

但他沒出去,站在門口請二人進來。

順帶,他對侍女嘯魚打眼色。

嘯魚在花匠們滅火後,趕緊把他們拉走串供。

將自家公子又一次惹禍的事情糊弄過去。

“不過三少爺回來,老太爺內心高興,應該不會對少爺有什麼苛責吧?”

……琅環館,伏家三人站在一處。

衡華一本正經地,在門口拿起登記冊:“乙巳月,庚申日,四月初七。

伏丹維攜孫伏向風,入琅環館.”

見孫子擺出館主姿態,伏丹維眼皮跳動,強忍著沒吭聲。

沒辦法,自從衡華展現自己在推演功法、修復殘經的天賦後,他就順理成章當了自家的“圖書管理員”。

他在書館定下的規矩,經過所有族人認可。

自己作為伏家長老,當然不能帶頭破壞。

若自己不當回事,不把規矩立下。

回頭自己不在了,其他族人趁機欺負自己孫子怎麼辦?忽然,伏丹維想到了什麼,仔細觀察書館。

書館古香古色,共計三層。

紅木大架上陳列伏家收集的真凡兩類,共計十二部,七十二萬本書。

其中修真六部有道、法、術、技、雜、聞。

計八萬冊,包羅修行界的天文地理、道法咒術、丹器符陣以及異聞奇談。

“沒少什麼東西,剛才著火爆炸,是哪裡弄的?”

伏丹維目光落在通往二樓的階梯。

不好!衡華心中一動,連忙道:“咳咳……三哥,你突破到真火境了?”

“對。

我來挑選接下來的功法。

要用‘靈俑’測算嗎?”

“年前你來的那次,我就看出你築基圓滿,算到你即將突破。

已經給你備了三本真火境的功法。

當然,檢查一下最好.”

伏衡華伸手在伏向風肩膀輕拍。

“有一縷鳳氣縈繞,是得到外在的機緣?撿了鳳凰的翎羽,還是吃了沾染鳳氣的靈草?鳳為風火之精,看來我給你準備的這三本書正好合適.”

隨後,衡華取來木偶:“注入法力——您老幹什麼呢?”

伏丹維腳步一頓,暫緩上樓的動作:“老夫去樓上瞧瞧。

築基以上的功法,不都在二樓?”

“我年前算出三哥的修行進度,已經把他要用的典籍放在一樓.”

衡華招招手,中廳小書架飛來三本修行典籍。

“你老這麼急,來來,幫三哥掌掌眼,我給三哥檢查身體.”

將伏丹維拉回來,伏衡華偷瞥樓梯上邊,見恆壽垂下一條紅色瓔珞——打掃完畢。

衡華暗暗鬆了口氣。

把現場收拾好,別讓祖父發現就成。

伏衡華為自己推演功法,是瞞著族裡弄的。

伏向風將真元注入木偶,原本做工粗糙簡單的木偶變化為相貌和他相仿的小人,表面出現一個個穴竅經絡。

接著,他運轉自己目前修行的功法,木偶的經脈緩緩流動真元。

功法,乃修行者“師法自然”而來。

以人體模擬天地,將天地執行具現於人體之內。

傳聞,世間第一位修行者本為凡人。

透過觀摩天地自然之理,徹悟真氣執行之理。

因此,每一篇功法都可以視作一種天地之理的執行。

伏衡華看著木偶,那真元的流動,猶如一陣風在天地間流動。

“先等一會兒,讓真元多走幾圈。

對了,三哥。

你這次回來,還打算出門嗎?”

“暫時在家裡待幾天,沉下心,好好修煉。

怎麼,又打算讓我幫你捎東西?”

“沒,隨便問問.”

“你三哥回頭要去風門島,坐鎮咱們家的產業.”

伏丹維翻閱三本修行典籍。

功法典籍有大眾版和秘篆版兩類。

大眾版,以普通文字書寫,隨便閱讀修煉。

而秘篆版,多是高等功法為求保密,以特殊靈文進行撰寫。

破譯靈文,也是演法師的工作之一。

如今這三篇功法,都是伏衡華破解完畢的大眾版。

隨看隨學。

伏丹維看罷,遞給伏向風:“你弟幫你挑的,一篇是玄風秘法,一篇是風火合練,還有一篇是提純火精的。

第三篇就罷了,不合適你,前兩篇你自己抉擇.”

一千五百年前,東萊神洲沉沒,天地元氣隨之大變。

原本五行舒合、水火二氣佔比相同。

可到萬島時代,天地間水靈之氣充沛。

修煉火法,難之又難。

而隨著天地大變,修士驚訝地發現。

原本依照神州時代創造傳承的修行法訣,逐漸跟不上這個新環境。

功法,師天地永珍而來。

天地異變,功法自然要跟著改。

水靈之氣徹底壓倒木火土金。

一切以“陰陽五行”為根基的功法咒術,都需要進行調整。

潮汐的引力扭曲太陰,間接導致太陽和其他星辰的軌跡變化。

一應以星辰為媒介的道法,都要跟著調整。

所以,演法師這個職業應運而生。

演天地之道,法永珍之理。

向風明白火法難修,自然不會去選。

大略看了前兩篇,他皺眉道:“沒有速成點的?儘快結丹那種?”

伏丹維目光微動,既欣慰又感慨。

衡華聽到向風的話,頭也不抬,盯著木偶道:“築基三境,先定道基,提純真元。

再煉真火,熬煉玉液。

最後締結玄胎,合坎離龍虎,成就大道金丹。

這個過程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載。

三哥如果打算在十年之內速成結丹,那是別想了.”

伏衡華擅長演算,在他的預測中,伏向風要結丹,至少五十年後才有拼一把的可能性。

“哪怕我得了鳳緣?”

說話時,他按照自己的運功速度,一點點推動木偶演算。

衡華觀察運功路線,記錄三哥在各經脈中的運功速度:“你得鳳翎機緣的事,我的確預測不到。

但我已經事先把你得到機緣的可能考慮在內。

“五十年。

五十年後,你才有結丹的可能。

咱們這一脈要說最快結丹,還得看五叔。

只是他目前距離鑄丹雖然只差臨門一腳,但十年內希望不大。

應該要十三年.”

只差三年,蟠龍島就有易主的危機。

伏丹維也道:“蟠龍島的事,風兒無須在意。

縱然這座島被你十七叔拿去。

他也是咱們伏家人,不會對咱們柏皇堂如何.”

“但他是白榆堂的人,”衡華淡淡道,“白榆堂那邊人丁稀少,也有十幾個嫡系族人。

您老要是真不在了,蟠龍島自然輪不到咱們家住.”

伏家在延龍水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修行家族。

歷經千載,有好幾個金丹大修士坐鎮,威名赫赫。

然而僧多粥少,伏家擁有的三島十八嶼中,只有兩條下等一品的靈脈。

一曰“玄鳳”,靈脈即將昇華為中等三品,是伏家祖庭。

一曰“蟠龍”,便是眼下這座蟠龍島,由柏皇堂的長老伏丹維執掌。

此島孤懸在外,與伏家諸島嶼相隔較遠,水妖頻出。

是早年伏丹維與父親從族內走出,來到這片廢墟之地構建靈脈,經營數百年而成。

當下伏丹維壽元將盡,柏皇堂無力守護蟠龍島。

而白榆堂的金丹修士風頭正盛,又是天縱之才,眼下卻無修行寶地。

族裡面的打算,是等伏丹維壽終後,柏皇堂一脈搬出,由白榆堂入駐。

然後白榆堂暫時肩負起,保護柏皇堂族人的責任。

搬出去容易,想要再回來,那可就難了。

伏丹維笑道:“白榆堂那邊的金焰嶼也不錯。

老夫跟大長老商量過,回頭再拿一個靈嶼並過去。

你們至少能有一條下等二品的‘燕頷’靈脈.”

伏向風心中不是滋味。

他們柏皇堂在蟠龍島經營七百年。

從下等三品的靈脈一點點升級。

雖然族中其他人也出力過,但自家明顯付出更多。

多少叔伯長輩為了蟠龍島戰死?而這座島之所以能復原舊貌,完全是老爺子當年一眾好友前來幫忙。

自己也好,衡華也罷,都在這裡出生長大。

幾代人的記憶和犧牲,豈能輕易讓出?衡華也想起自己父母的死。

三十年前那場妖潮,柏皇堂傷亡慘重,嫡系族人存留不過二十人。

而作為金丹長老的伏丹維,更是燃燒三百年壽歲,才把那三頭金丹蛟龍打死。

想到這,衡華垂眉低首,遮掩自己發紅的眼角,淡淡道:“您老放心。

孫兒已經在幫你推演功法。

等您老突破,再添五百壽歲。

這蟠龍島,依舊是咱們家的.”

“你?”

伏丹維看著自己的小孫兒,緩緩搖頭:“你小子別亂來,老老實實給族人推演功法。

日後,少不了你的傳功長老之位。

咱們家的藏書,依舊是你掌管。

其他的,別亂折騰。

還有——別天天在書館放火!”

自家小孫兒在推演功法上才情絕佳。

前些年,還有某個仙門特意過來收徒,打算將他培養為門派之中最為緊要的傳經弟子。

可他到底年紀輕,閱歷淺。

打孃胎起算,伏衡華修行六十載,有築基修為。

他這種父母皆是修士的孩子,生來百脈皆通,壽歲三百。

六十歲相較於他,不過是剛剛成年。

衡華如今能輕鬆推算煉氣、築基層次的功法。

但涉及金丹化嬰層次,那就兩眼抓瞎。

琅環館修真類典籍八萬部,其中涉及金丹化嬰修行的正經、殘篇,總共只有三十三本。

從這些書中得到啟發,伏丹維相信自家孫兒比一般築基修士更瞭解金丹境界。

但要說創造金丹修士的修行功法,還是不切實際。

見伏丹維不相信,衡華也懶得爭論。

真以為,自己這些年在琅環館放火玩嗎?那可都是實驗功法的正當行為。

衡華暗道:到時,我把功法擺在他跟前,事實才是最有利的答案。

順帶的,我把老爺子的寶庫搬我房裡,不過分吧?提及功法創造,伏衡華突然想到一個修真界的笑話:師父:你怎麼還不化嬰!徒弟:我沒有化嬰功法。

師父:那就趕緊推演功法。

徒弟:可我不是元嬰修士,推演不出化嬰功法!師父:那就趕緊化嬰。

徒弟:但我沒有化嬰功法!最終,師父差點被死板的弟子氣死,將他攆出牆門。

……雖然只是神州時代,一個不知真假的笑話,但背後卻指出一個問題。

最初的元嬰功法從何而來?如果第一位元嬰宗師,是靠著一篇現有的元嬰功法化嬰成功。

那麼,這篇功法從何而來。

如果功法是元嬰宗師創造,那麼創造功法的元嬰宗師,他最初是如何化嬰的?這個問題同樣可以套在築基、金丹,甚至飛昇成仙。

成仙之法何來?如果是仙人傳授。

那麼第一位仙人的功法從哪裡來?……由此,修士們提出“實踐--理論--實踐”的方式。

透過大量的實踐,尋找天地永珍的執行規律,從而模擬自己更上一層的功法。

築基修士觀天地永珍,創造推演獨屬於自己的金丹之道。

金丹修士透過百萬、千萬乃至上億次的推演實踐,創造獨屬於自己的化嬰之道。

但推演失敗,走火入魔接踵而來。

有些修士愛惜羽毛,寧可找他人幫忙,也不敢拿自身輕易冒險。

演法師這類專擅推演功法的修士,也由此擁有自己的立場。

各門派家族,大多都有自己的傳功長老。

幫同族之人,同功法的修士推演,無疑事半功倍。

也讓其他修士騰出時間,為宗門、家族奮鬥。

一般修士為自己量身推演高一級的功法。

演法師可以跨兩個小境界,甚至可以跨越一個大境界,以通慧、天目、玄智等特殊天賦,通曉自然之理,編撰為執行功法。

伏衡華便是此類。

他築基成功,已觸控“內生真火”之理,可以推算築基、真火、玄胎三層境界。

但面臨成丹之法,便抓瞎了。

更往上的化嬰法,他敢創,也沒人敢修煉。

“可惜,若非老爺子道心有損,志氣全失。

根本不需要我各種費心思。

他的才情,自己推演功法才是最合理的.”

……伏丹維盯著衡華,也在思量他的前程。

演法師,這種能為他人演算功法的修士,自然是一個家族或者宗門的寶貝。

但也正因為寶貝,家族絕對不容許這種人物輕易外出。

“老夫還有十年壽命,自可庇護一二。

若老夫不在,柏皇堂其他人搬出去不假。

但他卻要留下來繼續守著琅環館。

恐怕這輩子都難有自由了.”

想到這,伏丹維動了心思,他對伏向風道:“你回頭要去風門島。

將小六兒一起帶上——”“什麼?”

“我?”

伏衡華正要幫三哥檢查身體,聽到這話,兩人同時錯愕。

然後異口同聲:“不要!”

--------------------------------------------------------------------補錄:《風水勘龍術》雲:東萊靈脈有上中下三等,每等各三品。

等級不同,靈脈孕養靈根、異獸亦有不同。

下等一品,靈脈以龍鳳為上佳,能生蟠龍木、鳳桐木。

——————————補錄:《修真百識·靈人》:夫修真之道逆天而行,修士產子之難遠勝凡人十倍。

短則懷胎十月,長則懷胎數載。

所生靈童壽歲三百,百脈俱通,生來可入道,得天妒。

未成年時,受三次“靈氣暴動”。

第一次為滿月。

度過即生,度不過即夭。

十數年後,靈人發育停止,心智外貌皆如孩童。

第二次靈氣暴動時間未定,度不過即死。

過之,入少年期,男子通精、女有天癸。

第三次靈氣暴動,度過即成年。

靈氣暴動時間不一,最晚可達百年。

古曰“百歲靈人,方可成年.”

靈人多見於修真家族,以靈脈生養。

靈脈毀,族系斷,則靈人絕。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漫漫欺天路

南疆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