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以不大不小的聲音講述這番開場白之時,畫卷已被其手下呈上來,掛於畫架之上,天花板上不算強烈的光灑落下來,將畫卷所繪之景於晦暗交錯中展現。

人群中起了不小的轟動,在座眾人除陳哲之外,並未見過這幅所謂的《張勝溫畫卷》殘卷,也為見過被乾隆帶回清宮的本卷,今日第一次見畫中之景,且不論其真偽,僅就這畫卷筆法與內容而言,足以令這些內行之人為止感到震撼。

據陳哲所言,這部分殘卷所繪的是《張勝溫畫卷》第三部分,也就是“十六國大眾圖”的續景。

傳說中這部分所繪的是周圍十六國王前來大理地區朝聖的情景,此情景中並無十六位國王的影象,那部分應是在本卷之上。

這“殘卷”所繪,既有圍觀禮佛朝聖的善男信女、世俗之人,亦有山水樹木、庭院花鳥、飛禽走獸等圖景。

觀其畫風,線條流暢生風,人物栩栩如生,構圖、用線、附線,以及各部分的安排都相當得心應手,疏密有致,展現出張勝溫高超的藝術繪畫技巧。

更為重要的是,這畫卷中所繪的圖景乃是千年前大理國的風土人情,那是隻流傳在史書文獻中的過往,無人能想象出其真正的文化面貌。

此刻在場眾人卻能從畫中一睹當年之風采,瞧著畫中之人特色迥異的服飾打扮,看著他們手中所持念珠,彷彿因這炫麗色彩而回到了千年之前那個“國人有禮、擎誦佛書”的大理國。

“此邦之人,西去天竺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

家無貧富,皆有佛堂。

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

一歲之間,齋戒幾半。

絕不茹葷飲酒,至齋戒畢乃己.”

傅懷音細看畫卷片刻後,輕聲開口道,“元朝郭松年在《大理行紀》中所記載關於大理國的種種,確實與這畫卷相差無幾.”

陳哲勾起嘴角笑了笑:“傅小姐博學多才,廣覽群書,想必對這一時期的風貌早已瞭如指掌。

不知傅小姐對陳某所持的殘卷真偽,有何看法?”

傅懷音轉過身去,不再去看那幅畫卷:“這種鑑定之事若要我親自來,我今日何必帶下屬來?”

她說的那些“下屬”,此時還盯著畫卷,滿懷驚訝與喜悅之情細細品味,樂不思蜀。

陳哲便開啟另一個話題:“既然傅小姐對鑑定《張勝溫畫卷》無趣,不如將傅小姐的《四十二章經》草書帖拿出來,也叫我與這些同仁好好觀摩一番,以辨真假.”

傅懷音倒是沒有推脫,叫了一個屬下過來,將她帶來的書法帖掛於另一畫架之上。

這書法帖字跡張揚狂舞,正是懷素所行筆法,粗粗一看,也能看出懷素執筆的神采,只是不知其真偽。

陳哲眼眸中有亮光燃起,那是欲求的,貪婪的,無法遏制與滿足的人性最深處的慾望。

可他很懂得掩藏這種慾望,那些亮光也不過是一閃而過,很快他便淡然下來,回頭去請他帶來的“專家”上前去鑑定書法帖的真偽。

傅懷音微轉身子去看在場的情景,心中自然覺得好笑。

那幅《張勝溫畫卷》殘卷,她只需看那麼一時半刻,便已心中有數。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糟糕!和室友們穿越了!

哇咔咔哈

美女總裁的假男友

羅笨笨

雲開日月明

知言若

輕衣與卿行

一紙糖

雲海的外側連續

轉生牢大

原神:我是第六夜叉

我本就是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