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萬!

這是大半天的資料,實際上到當天夜裡12點前,準確的數字是九千三百來萬,差了六七百萬過億。

——這怎麼行?

作為發行方,中影當晚反應極快,宣佈於全國多地加映,重點挑縣、地級市新建影城挖掘觀影潛力,臨時撤掉了一批不怎麼賣座的電影排場,全給《十二生肖》……一部分影廳組織員工團建,發深夜票但不要求觀影,而實際上已經統計到票房當中。

刷票房有很多種:偷票房、騙票房、陰陽票、捆綁票……列舉下來這章得用去大半。

其中有個一力降十會的法子,當出品方、發行方、院線全屬於一個巨無霸時,它所組成的閉環可以透過“左包進右包”的方式,理論上支付%的稅金就能大量無限制地刷取票房。

這法子太牛了,但目前沒咋用。

想這麼玩沒能力,有能力玩的不想玩。

為什麼?

因為刷票房需要成本,想這麼玩的一般得上市,才能把成本從股票差價中擼出來,否則屬於純傻叉行為。

而能這麼玩的,在2012年只有中影,它可以不講經濟賬,只講政治賬。

但它暫時沒有這種動機幹這種事兒,《十二生肖》票房勢頭極佳,不需要開神仙掛。

當前政策效果已經太猛啦,各大網站下午預測《十二生肖》首日票房破億無望,結果12點一過,捷報傳來,票房已經到了一億一千萬還多。

《新晶報》13號晚11點發圍脖:“方沂成國產片首日票房最高導演,遺憾未能破億.”

不到十五分鐘,該文改成:“《十二生肖》首映破億!國產片追上好萊塢!”

又過十五分鐘,得知破億不是“堪堪破億”,而是餘了上千萬,小編一邊痛罵離譜,一邊改標題,一篇雄文出爐:“票房王!他已是國產片第一人!”

配上方沂大幅照片,那是一張看上去完全和“破億大導演”沒有任何的照片,卻達到了極強的震撼感:

十八歲的方沂穿上盔甲,正準備演《新三國》的第一場戲,場務在不遠處為他打板,方沂清澈雙眼掃過鏡頭彷彿和人跨越時間對視,少年正在拔劍……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一億一千萬不是中國影市的極限,也不是方沂的極限,它也許很快就會破掉,也許永遠不會破掉,重要的是敢為天下先。

它在2012年12月13號這天有別樣的含義:

一、內地影市首日票房第一,重新回到了國人手裡。

二、它不僅僅是首日第一,它還可能首周第一……以及拿到總票房第一。

12年於內地影人肯定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它表現的太像一部蹩腳爽文了,一部圓不過來了就機械降神的三四流小說。

當這一切發生在現實世界時,它就深刻的鼓舞了所有參與到這條產業鏈的人,令他們在激動、興奮之前的第一反應甚至是茫然……如何發生的,怎麼有可能的?

絕望的時候求神拜佛,原本是求個心安,並不真的以為神佛會顯靈,而現在真的顯靈時,人們反而需要一點時間調整情緒,甚至於覺得恐懼——祂原來真的存在嘛。

13號票房破億,14號票房破兩億,15號、16號後“四天破四億,已超過《變形金剛3》”,“《十二生肖》仍然在衝鋒,排片獨霸賀歲檔”、“因票價較《阿凡達》更低,《十二生肖》有望成為內地觀影人次冠軍”、“《十二生肖》上座率保持在三成五,預計將持續到一月中旬”……

《十二生肖》劇組分別在魔都、京城和杭城敲過以“億元”為單位不同數字的冰雕,後來因為數字跳動太快,冰雕定製不過來(其實是方沂覺得太麻煩),不得不兩億元為一個階梯計數。

股市反應就很靈敏了,金融市場沒有活著的文藝青年,支援《1942》不會幫助你暴富,倒可能使你散盡家財。

13號早上一開市,華藝股價一路震盪走低,大跌%,10點半過後即被封死跌停板,14號、15號休市,華藝召開電話會議,瘋狂向外界透露訊息,並召開記者釋出會,解釋明年的電影拍攝計劃,一系列魔幻片、動作片、喜劇片正在拍攝,王忠磊表示“我們一直在主流影片型別的方向上”,希望能給投資者信心。

與此同時,《一九四二》仍在大力宣傳零點場票房超過300萬,“馮導個人生涯新高”,首日票房接近兩千萬,“僅略遜於《大地震》”……也即不和方沂比較了,和自己比較。

其實華藝的營銷很有意思,應該說華藝能有一段股價上升期,這幫營銷人才立了大功,很會畫餅,難怪億達要高薪挖人。

同一種事情,換了不同說法性質就變了,且看看事前事後的採訪。

“《一九四二》是一部反映民族苦難的商業大片,投資超過億……我們當然會稱霸2012全年,如果沒有那會是很失敗的,華藝不是小打小鬧的公司.”

“《一九四二》並不像宣傳花了那麼大成本,其實很多演員是零片酬出演,另外我們在拍攝一部反映民族苦難的災難型別片,我們知道可能吃力不討好,只是作為大企業需要有一些社會責任感……”

————

“《一九四二》的首周票房成績是億元多,內部預期這部電影最終票房收入可能是5億元至6億元,我們基本能收回成本,完全不用擔心.”

“成本並不是每一部電影都要考慮的事情,出現一些票房不及預期的電影也是很有可能的,有助於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從長遠來看幫助了我們看清楚方向.”

————

然並卵。

16號繼續大跌%,市值兩日蒸發億元。

馮大炮未能成為堂堂正正的全方位大導演,但獲封外號“最強空頭導演”、“他導演的不是《1942》,他導演的是t2012”、“這比絕對操盤了,我想不出他忽然拍那個片在幹什麼?”

有仔細分析的:“2個多億的投資以及數千萬的宣傳費用,該片註定虧本,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方沂一樣梭哈,你真的不是他.”

也有釣魚的:“兄弟們,我買華藝股票,我看《1942》,方沂的電影我從來不看,方沂投的公司我從來不跟,因為他是我情敵,我做的對嗎?”

“你可以不和劉一菲過,但你不能不和錢過啊……”

作為臺前創造這一切的方沂,自然受到了無上的讚譽。

海量採訪向他撲來,《中國銀幕》、《巴沙》、《南周》這些國內重磅媒體對他來說唾手可得,電影進入到第二週末,方沂回到京城敲碎“十億”冰雕,劇組全員聚齊。

《十二生肖》拿到內地影市第一,已經是大機率事情了。

事實上,到現在也容不得方沂不拿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分手,五胞胎未婚妻請我回去

十二萬

讓你退圈,沒讓你成國家級藝人

玉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