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行,本該闔家團圓的時候,臘月是輪到小叔照顧的,可就在臘月二十九凌晨,爺爺半夜起來,才發現奶奶不知何時摔倒在尿盆旁邊,一摸身子,竟然已經涼了。

奶奶走了,享年66歲,沒能享幾天福,就這麼去了。

因為奶奶的突然離世,爺爺也一下病倒了,這又是去醫院照顧爺爺,又是料理奶奶的喪事,一家上下忙的不得了,尤其爺爺這次入院還查出了糖尿病,日後的飲食一定得萬分注意不可,因為糖尿病可怕的不是它自身,而是併發症。

這個年汪家上下籠罩在奶奶去世的愁雲裡,誰也沒有心情過年,料理完喪事,爺爺也差不多出院了,直接被接到了大伯家,因為奶奶是突然去世的,所以全家上下沒有任何徵兆,這和前世還不一樣,前世她是因為食道癌去世,最後一年,活的特別痛苦,這一世,卻是沒有痛苦的離開,也算是好事。

奶奶離開之後,爺爺的糖尿病終於引起了他自己的重視,嚴格按照醫生說的食譜吃飯。

因為奶奶的事兒,爸媽是在他們開學之後才回z市的,連去她們租的房子看看的時間都沒有。

二姨答應給爸媽配個人,這樣一來,就要換個大點的房子,所以媽媽這次回去,還得找房子。

房子大了,爸爸打算回頭將爺爺接過去,至於家裡的地,也做了妥善安排,租給了村子裡兒子多的種田大戶,他們答應幫他們種小麥,收小麥,酬勞是後半季糧食,以及一畝地的麥子,三畝地的收成幫他們存到糧站。

有了這個,爸爸日後就不用著急慌忙的回來了,到底沒捨得讓倆閨女照顧爺爺,畢竟糖尿病人禁.忌症太多,他怕她們記不住,也怕擔責任,萬一老人在他們這兒出了事兒,將是一輩子的責任。

這個後果,爸媽到底是承擔不起的,所以就算再難,也要把爺爺接過去,而且也商量好了,一次去兩個月,兩個月就算完成當年的任務量了。

家裡的菜地汪婷打算自己種,因為爸爸沒有妥善的安排,不止是他們家的菜地,還有張衡家院子、小塊菜地,他們都打算種起來,汪婷以她的名義買下來,囤到空間裡,慢慢吃。

她要珍惜初中的這幾年,將來上了高中走了,只怕就沒有時間種菜了,到了那個時候,什麼都得買,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多囤點菜,百利無一害。

張衡在這個寒假沒有偷懶,不僅將小學階段的重點難點徹底掌握了,還自學了初一上學期的所有考試科目,雖然很多地方還是不明白,但至少他自己願意學了,下學期開學,她的日常就變成了輔導複習上學期,預習本學期,這次加入了汪嫚,她一個人輔導兩個,常常磨得嘴皮子幹,好在有空間的乾草當茶葉潤喉。

週六下午他們一行三人先回汪家菜地,三個人一起忙活,折騰一個週末就種好了地,還蒙上了塑膠布,因為開春種的太早,種子不會發芽,所以汪婷買來了塑膠布還找來了彈.性比較好的柳枝搭了個棚子。

這個周是汪家,下個周就是張家,張家前後院還有幾分地,加上分給他們家的小塊菜地,汪婷怎麼說也有多世的種地經驗,指導起來絲毫不含糊,順帶還將張家屋子裡沒用的東西賣了廢品,有用的整理好,屋前屋後都進行了整理,從前雜亂的像是乞丐窩,收拾好起碼像個家了。

他們家沒有個正經大門,只有一個木門,和磚頭堆砌的牆,誰要是想進院子偷點菜,再輕鬆不過。

不過就張家的情況,估摸著也沒人稀罕,尤其張衡竟然又去上學了,別人問他哪兒來的錢,他只是淡淡的回答。

“我同學的爸爸願意資助我,將來再還這個人情.”

因為張家的地已經拿去抵債了,倒也沒有人在這上面再來逼他做什麼,而他的舅舅,他已經不再去麻煩他們了,每次舅舅幫他,就要和妗子吵架,他不願意看到舅舅被動的受責難,權當斷了這門親戚吧?

張家的地距離近,所以種的種類是那種需要打理的多一點的菜,比如豆角、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等,這些菜你敢兩三天不看,可能就掛滿了,所以張家種的都是長得比較快,接的比較稠密的。

而汪家那邊種的則是青菜類的,比如萵苣、上海青、生菜、香菜、韭菜等,一個星期她至少會請一個晚自習回家整理這些菜,剔出來的菜苗都收到了空間,栽到了她拉進來的土堆上,試試看看能不能培育著長大。

上一世她用這方法沒能成功,那個時候空間還有田,這一世空間沒有田,興許可以鑽個空子呢?

畢竟剔出來的苗在外面是不好存活的,太小,又出不來菜,要是能種下來,就更好了。

現在她手裡的錢進進出出的,還剩下7000元,爸媽走的時候,又給了她們倆一千塊。

汪婷覺得太多,而且覺得自己有錢,不想要,但是爸爸堅持,還說她們現在租房住也行,只要注意安全,多給點錢手裡寬裕,他相信她們能把自己照顧好,這幾次回家看她們很健康,就非常的放心。

所以她手裡已經有了八千塊的積蓄。

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張衡賣了差不多一百二十塊錢,這筆錢他只拿了二十塊,餘下的一百塊還放在他們家的鞋櫃上,最後這筆錢用於買菜種和肥料、塑膠布了。

開學之後三個人的學雜費亂七八糟加起來,差不多五百塊,這筆錢是爸爸單獨給的,所以張衡說的也沒錯,的確是爸爸間接的資助了他。

張衡一日三餐在學校吃,半工半讀下,住在家裡是為了更好的學習,三個人互幫互助,形成了良好的默契。

對外也是稱呼張衡是表哥(表弟),對於這個稱呼張衡不是很喜歡,明明他是最大,就因為留了一級,愣是變成了汪婷的表弟,他心裡能痛快才怪。

但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一些流言蜚語,明明什麼事兒都沒有,可處於青春期的他們,關係稍微近一點,就有個別人說三道四,乾脆就這麼認了個名義上的表親。

張衡是真的用功起來,白天在學校學好本學期的,晚上回家跟著汪婷複習上學期的,這麼反反覆覆的練習下,竟有了驚人的效果,起碼就目前的月考來看,人家的分數是一次比一次高。

張衡剛開學的時候成績算是班裡面墊底的,學號也是最後一名。

但是經過月考之後,進步有多明顯,老師也都看在眼裡,上學期還對他沒什麼印象的老師,這學期總能有意無意的去提問他,課下還好心的來問他有沒有不會的問題。

語文課堂上需要背誦的,利用早自習語文老師監督著,一個一個的給她背,背會了才能下早自習,所以張衡背誦默寫方面都沒啥問題,就是差在了閱讀理解和作文,一些基礎題只要課堂上認真聽,課下認真做作業,不會差到哪兒去,唯有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提高效力的閱讀理解和作文失分最多。

代數和幾何經過補課,收效是顯著的,現在張衡起碼在課堂上能聽懂老師講的知識點了,這就說明基礎補到位,邏輯思維跟得上趟了,接下來只要多加練習,勢必會事半功倍。

最差的要數英語,所以現在汪婷的重點就放在了英語上,教音標,教發音,自然拼讀學不會,單詞就是死記硬背,還有一些語法,不是你將句式抄到上就能記得住的,還得多練習,多聽,多讀,但這個年代進口原音電影很少,電視節目也不是隨時都能看得著的,所以錄音機的跟讀功能就成了很好的練習方式。

趙家本身就有一個帶磁帶功能的收音機,他們教材有同步的聽力跟讀磁帶,每天晚上她都要領著他們倆反覆的聽讀說,還將自己整理出來的常用語句進行對話訓練,有時候還寫出來英語歌曲,教他們誦唱,找語感。

別說,這個方法已經上線,首先引起了他們倆濃厚的興趣,其次就是方言在英文歌裡,居然神奇的消失了,她教他們普通話,語感,語法,將課堂帶入了生活裡,這麼一來,進步尤為明顯。

以前妹妹偏科嚴重,英語每次都是八十來分,這麼學之後,最近一次的考試,首次突破至九十分。

而張衡更厲害,居然及格了,真是可喜可賀。

課餘之外,她還領著他們倆去逛書店,將市面上能找到的練習冊統統買回來,然後選型別題讓他們練習。

為初二的物理化學做準備,唯有邏輯思維跟得上了,理科才能學好。

3月中旬,她接到了省城的信,說已經幫她找好了出版社,想讓她過去商談。

2月中的時候,她把剩下的稿子一併寄了出去,如今這是稽核過,覺得稿子不錯,所以才約談合同的事兒了。

汪婷特意請了三天假,週三週四週五,連著週六週日,一共五天時間,足夠她抽空去看看爸媽了。

汪婷這邊一走,家裡這邊就算交給妹妹了,不過放他們倆單獨在家,她還有些不放心。

單獨把妹妹叫到一邊,交代晚上睡覺要鎖好自己房間的門,不管是洗澡還是上廁所都要做好防備,張衡畢竟是男生,咱們是姑娘家,就算再熟悉,該防的也要設防,女孩子自尊自愛一些,總是沒錯的。

妹妹雖然似懂非懂,但勝在聽話,把姐姐的話記在了心上。

於是汪婷拿了自己的身份資訊,身份證已經辦下來,是第一代塑封的那種,帶黑白照。

除了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第一行,簽發日期,編號是列印出來,其餘就跟填空題一樣,用黑色鋼筆完善後,蓋上紅章過塑,就成了第一代的身份證。

這個身份證她險些忘了,她以為第一代身份證是95年的那一批,畢竟95年也是塑封的,結果一看才知道,在全部列印面前,手寫身份證她還是頭一次見,且95年7月之後的還採用全息透視塑封套防偽,95年之前,84年4月之後,都是這種手寫的身份證,樣式大小和95之後的差不多,但技術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這身份證是她帶著妹妹一起去辦的,爸媽的也是趁著這次人家正月初七上班,辦了,但是得等一個來月才能去拿,這個任務已經交給了她們倆。

有了身份證,出門在外也方便了很多,即使如今沒有實名制,但像籤合同這樣的場合,沒有身份資訊,肯定是不行的。

他們約好在省報樓下的咖啡廳見面,汪婷到的時候,他們還沒來,等到了約定的時間,她開始環顧周圍的人,最終確定靠窗位置的兩位知識分子,看起來像是自己要找的人。

於是她大膽上去詢問:“你好,請問是馬主編和宋編輯嗎?”

也同樣在找人的兩個人,看到上前打招呼的小姑娘,有些愣怔:“你……是?”

汪婷微微一笑,“你們好,我是《寡.婦春雅》的作者嫚婷.”

正端著咖啡的兩個人,手同時就是一抖,接著難以置信的看向汪婷,哆嗦著唇問。

“你是汪婷?”

汪婷點頭,“如假包換,我就是汪婷,筆名嫚婷.”

“噢,我的老天,我一直以為汪婷是一位成年女性,畢竟你的字,你的文筆,怎麼著都不可能是一個小,你上初中了吧?”

汪婷禮貌一笑:“今年初中二年級,y市人,這兩年,貴報的投稿都是出自我手.”

馬主編還是有些難以接受,汪婷卻一點不以為然。

“你們看中的是我的作品,應該不是來質疑我的年齡呢吧?”

“可,可是你也太小了吧?多大了?”

“十三歲了.”

馬主編嘴角抽搐,“和我閨女一般大,我閨女還啥都不懂呢,你這可都會……寫書了?”

汪婷繼續微笑,“有些人天生就是寫作的料,就比如我,我這些年的稿子相信您也看過了,您認為我會拿這麼嚴肅的事兒開玩笑?這是公安局給我簽發的身份資訊,這總不能是假的吧?還有,我的筆跡你們也看過了,喏,要不然我在這兒給你們寫一段話?”

宋編輯斯文的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框,“不不不,我們不是質疑你身份,只是覺得你太年輕了.”

“年輕人才有創造奇蹟的可能,年輕人才有進步的空間,我越是年輕,越是能說明我將來的潛力巨大,不是嗎?”

這話一出,兩位文化工作者,竟然無言以對,但出於禮貌,還是客氣的請汪婷落座。

還給汪婷點了類似於兒童套餐的薯條、可樂、義大利麵,這裡是西餐廳嘛,按理說上這個沒問題,可是兩個大男人面前擺了兒童套餐,尤其她才十三歲,怎麼看怎麼覺得可笑好玩兒。

“汪婷同學,你才十三歲,是怎麼寫出揹負這麼多的軍s角色呢?就好像你親身經歷過一樣,寫的太壓抑,也太具時代特色了.”

“當然,因為這是真實的,所以代入感很強,是我從村子裡一位老人家那裡聽來的.”

這話不假,這故事還是奶奶給她講的呢,真實發生的事兒。

只不過結局,是她改編的,死去的人沒有死,活了,還去了臺省,年邁的走不動了,才想起來回鄉祭祖。

“這個結局……,是不是太戲劇化了,而且有抹黑軍人的嫌疑.”

“並不戲劇化,在那個年代,因為戰亂而分開的人太多太多了,但是到最後,又有幾個男人記得最初的那份真愛呢?老奶奶守護了他們的愛情一輩子,終生未嫁,男人呢,子孫成群,這種例子還少?”

“至於這本小說,也沒有抹黑的意思,因為我不是說明他是因為任務才不得不與這邊斷了聯絡?只不過……春雅犧牲太多了,過勞致死,到死都沒等來這個訊息,所以他們的兒子不原諒父親,甚至拒絕他為母親上香,也是理所應當的,沒有誰對誰錯,一切都是時代造就的,說不上孰是孰非,具有爭議的結局,才更有意思,不是嗎?”

汪婷一番論調,說的頭頭是道,而且明顯也是做了很多功課的,所以面對兩個編輯對角色的揣摩和質疑,她都能很好的詮釋出來,甚至還要求,這個故事就算是將來拍成電影或者電視劇,都是很好的素材,因為太具時代特色了。

也正是她眉宇間洋溢著的自信,讓兩位編輯深深的折服,痛快的和她簽了出版合約。

而且,她的稿子因為自己校對多遍,有這個自信,如果出版社要動她的文字,必須要提前跟她說。

之後他們就去了出版社,擬定了一份專屬合同。

【嫚婷】這個筆名並非新手,起碼也出過連載,所以不需要汪婷自費出書,但是,未免承擔太大的風險,連同書號、編輯、設計、印刷等多重費用,最後只發行一千冊(上下兩冊),定價一本,合計9800元,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費用,合起來兩萬以內。

出版不掙錢,並非一個人這麼說,除非是暢銷書,他們這麼小心謹慎,甚至可以說是苛刻,並不會打消她出版的決心,因為這是這個年代成名的最快捷方式。

所以即使覺得臉有些疼,但她也想試試自己的水平在哪個檔位,反正如果賣得好的話,人家還會加印,首次沒有讓她自費,已經算是給足她面子了,所以前期她是沒有任何收入的,如果這一千冊賣完了,將來效果較好,那就是萬冊起步了,這種情況下,才會和她進行分成。

本來他們是想直接跟她買斷的,但她沒有同意,採用了六.四的分成方式,出版社六成,她佔四成。

(杜撰)

前提條件是,扣掉人家所有的出版成本。

因為這家出版社是省內比較出名的大型出版社,和省報合作多年,當初她的短篇故事,就是上了人家的《故事會》雜誌,所以這次談合作才這麼輕鬆,要不然,以她沒有任何基數,斷無此次合作機會。

所以《寡.婦春雅》究竟能賺多少,誰知道呢!

說不定還能讓人家出版社賠本呢,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汪婷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合同雖然簽了,內心卻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雖說這個年代是實體書興盛年代,但誰又能料得到她是否符合當下讀書人的愛好呢?

她想起編輯問她的話,“你會不會寫武俠小說?最近武俠小說盛行呢,你如果會的話,倒是可以一試,香市那邊的型別,你看過沒?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或者臺省那邊的言情類也是可以的.”

汪婷把這話聽進去了,也沒有誇誇其談,只說回去以後試試。

其實這一次也不算沒有一點收穫,最起碼人家說了,如果這次出版失敗,還希望她能去寫連載故事,至少那邊的反響還不錯,等再積累一定經驗了,再出版也不遲,兩位叔叔可真是盡職盡責的很,好生鼓勵她一翻,生怕她受打擊太大。

汪婷送了兩幅字給他們,這字在週一一那一世,可是起拍價十萬以上的水平。

這一世偏偏遭遇各種阻力,比賽沒晉級也就算了,還打消了她的積極性,這又練習半年多,看起來似乎水平又精進了一些,所以她才會這麼毫無壓力的把它拿出來送人。

人家都是文化人,應該是喜歡她的作品的,果然,作品被他們開啟之後,就從眼中看到了驚.豔二字。

“真是送給我們的?”

兩位編輯還有些不相信,再三確定之後,感動的不行,還直言這禮物珍貴。

汪婷只當是他們沒有收到這方面的禮物,所以就覺得她的字好,全然沒往其他方面想。

兩天時間就將所有合作程式走完了,之後就辭別馬主編和宋編輯,坐上公交車來到了火車站,步行到了媽媽所在的市場裡。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凝血末世

忘川十一

開局天賜外掛,吞噬加秒殺!

天冷不思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