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說是弟弟,其實真是當兒子一樣養了,如果這輩子不結婚,養這麼個像兒子卻是弟弟的小傢伙也是不錯的選擇!

他雖然生來沒有父母,但哥哥姐姐對他也格外疼惜,翔子那麼努力的掙錢是為啥?還不是因為覺得欠自己多了,想要拼命的還債?

她能理解他們兄妹二人寄人籬下的心情,但她也不止一次的告訴他們,這裡就是他們家,不要老是有排外的感覺,她白荷不是那樣的人,可依然改變不了他們小心翼翼的心思,她也只能作罷。

她的腿是天徹底熱起來,山下的水稻由墨綠色變成草綠色的時候慢慢好了起來。

這中間在縣城的弟兄兩個回來了兩次,給他們帶回來新鮮的板油和鹽漬浸染的豬肉,還帶回來不少布料和布頭,布料是用來做一家子夏季的新衣裳的,布頭則是滿足她和柳兒的娃娃所需,現在不管是娃娃還是點心,都能直接擺在攤位旁邊賣了,不僅不用走街串巷,還因為鋪子的角度好,娃娃樣子嬌俏可愛又吸睛,倒是有不少人駐足詢問。

麵攤如今的生意徹底穩定了下來,好的時候兩天就能掙一兩銀子,不好的時候可能四五天才能掙一兩銀子,這都很正常,但如果加上布娃娃和點心的收入,一個月下來兄弟倆差不多能掙十五兩上下。

一兩銀子就夠普通人家生活兩三個月了,那十五兩有可能是普通人家一兩年的收入,所以這個收入,何止可觀啊,簡直很可以了!

“你做的那些小菜啊,特別受歡迎,因為是免費定量的,好多人都想買走點兒,所以下去的特別快,這次回來我們又給你帶回來幾個大缸子,要不然等這個季節的菜下來了,你再多醃製點兒?”

白荷笑著應下:“這有什麼難的?放心吧,這個任務我接了,現在我的腿兒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雖然不能進山,但割草撿柴火還是可以的,反倒是你們倆,這起早貪黑的幹,很辛苦吧?”

“男人嘛,生來不就是頂天立地撐起一個家的,有啥苦和累的,習慣了就行,這比帶兵打仗可是輕鬆多了.”

衛贏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反而覺得生活到處充滿煙火氣,更讓他覺得真實。

雖說蘿蔔白菜現在不是季節,但她以前醃製的多,衛贏就是靠這些小菜吸引人呢,在明知道不是季節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賣給誰?所以白荷如今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熬製好的滷子也少不得野山菌,五六月的山裡面野山菌就像春筍一般拱土而出,柳兒幾乎每天上山割草都會帶回來一小簍,如果她這邊不忙,小芒也會跟著上山,兄妹倆一天弄個四五斤是沒問題的。

主要小芒知道青龍山那座禁山的小路,所以寧願走遠一些,才回來又大又飽.滿的菌子,也不想在青崗山這邊的山裡面瞎轉悠。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孩子越長越順條,孩子們越來越懂事,家裡家外似乎都是一片欣欣向榮,這樣的生活在白荷看來,不真實卻充滿了希望。

她靠靈水種植的三七、地黃、紅花、連翹、龍葵、五味子等諸多草藥的長勢,都非常的好,加之有牢靠的柵欄做圍擋,也沒有遭到野生動物的破壞,非常省心。

孩子大了之後,她就把他託付給衛叔或者乾孃,然後領著兩個孩子進山採藥,採藥的過程非常辛苦,尤其很多藥還長在岩石上或林中樹幹上,不僅需要你爬高上低,還有可能套繩索下山,當然,麻煩是麻煩了點兒,可採摘回來的藥品質都非常好,還碰上了一個大蜂巢。

在沒有任何遮擋,山林樹木遮掩她的情況下,兩個孩子在上面拉著她,她藉助空間的力量成功轉移了足上白斤的野生大蜂巢,雖然被蟄了滿身的大包,但蜂巢卻是一點也沒浪費,而且一回生二回熟,除了她這位有金手指的,其他人要想把蜂巢安全的帶回家,怕是沒那麼容易。

這些蜂巢揹回家之後,衛叔也嘖嘖稱奇的圍著轉。

“你這丫頭厲害啊,我們父子倆久居深山,這些年也才碰上了一個,還沒有你這個大,你給蜜蜂們留了點兒沒?”

白荷笑道:“留了,留了不少呢,要是不留,它們就散了,當然得留點兒,好讓它們繼續造巢,”

這些蜂巢攪開之後沉澱了一罈子,衛叔量好尺寸做了個大木塞,蜂蜜珍貴,要留著家人慢慢享用。

當然,這種東西要去賣的話,一斤一兩銀子都得算買家不識貨。

因為難得難尋,很多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採摘的,當時她看的那個角度,普通人根本就做不到,這才是為何它能長那麼大的原因吧,如果人人都能採摘的下來,那哪能輪得到他們姐弟三個去採摘啊?

要不說這山裡面的寶貝多呢,有空沒空都去轉悠轉悠,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而在白荷這個大夫的眼裡,可能一根狗尾巴草,都能起到殺蟲止癢,清熱消疳的作用。

像是紅棗、大蒜、山楂、山藥、小麥、木耳這些常見的蔬菜水果乾貨,那也都是藥草,也是一些方子裡不可或缺的一味藥啊!

所以只要她願意去收,白楊樹皮、生薑、杜鵑花這些常見的植物樹木,她也得想辦法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想了解哪一張方子需要什麼藥材,這些藥材又要到哪裡尋,不是季節怎麼辦,就必須得熟知藥方子,進而對症才能入藥,所以哪怕是家生家養的茄子蘋果苦瓜,她也要跟小芒和柳兒說出來幾個方子不可。

知了的聲音叫起來之後,白荷號召全村的孩子去山裡面撿知了猴,每天每人一小竹簍,攢夠三斤就能換一串冰糖葫蘆。

山裡的孩子很多人都沒出過大山,不知道什麼是冰糖葫蘆,她就用空間的山楂串成串,淋上甜菜或甘蔗熬出來的糖漿,每人先吃一個,嚐嚐味道,有了這個味道,才有動力為她折騰。

而蟬蛻主要治療小兒驚癇,婦人生子不下。

古代女人生孩子就跟去鬼門關串門一樣,涉及到的藥物,她是能多準備,就多準備。

勤勞的孩子平均兩天就能得一串糖葫蘆,既能攢起來藥物,又能讓孩子們開心,基本上沒有人阻止他們,畢竟山裡孩子的零嘴,本身就不多。

除了山楂,她有時候也會將空間的山藥蛋攢起來,如果哪個孩子撿了一斤也想吃,就將山藥蛋獎勵給它,那個山藥蛋小,也沒什麼價值,就連粘連的糖漿都少,所以她也就不去計較那些了。

她做這些東西的時候,兄妹倆幾乎不在家,不是在山裡面採藥,就是在藥田那邊忙活,再不濟也會去掐莧菜、採蘑菇,總之都沒有能夠清閒的時候。

有幸成為孩子王,實非她所願,她只是帶著三兒在山腳下挖膠土,想再做幾個比較趁手的小鍋或者小儲物罈子,孩子們就把她圍起來,七嘴八舌的問這問那,年齡大點兒的孩子還主動幫她照看崔雨生,真是讓她覺得又貼心又好笑。

他們更會幫著她把那些土抬到上山去,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幫她幹了活,那肯定有好吃的。

白荷每次都不吝嗇,一把花生,一把瓜子,再不濟也會給一把炒黃豆,有了這些零嘴,可能一個下午都不會餓,真是可憐又無奈。

明明可以收到空間裡更省事兒的帶回家,結果被孩子們發現後,就沒辦法功成身退,老郎中表示很無奈啊!

白荷不喜熱鬧,更不喜孩子們嘰嘰喳喳的在她的院子裡玩兒,所以分發了東西之後就好言相勸的把他們哄走了。

家裡的米麵都是驢子在家的時候,衛贏和翔子抓緊時間幫忙磨的,但如果她想吃玉米麵,豆麵、高粱小米這些麵食,就須得自己推磨,難是難了點兒,勝在慢工出細活,這自己磨出來的麵粉過篩之後,更香更細。

粗的現在她幾乎不吃,都餵給了家裡的家禽,家禽吃的多吃的好了,才能下更多的蛋。

有了蒼蠅後,後院就又用家裡的溼垃圾漚出了好多蟲卵,去年效果非常好,今年將會再持續。

鵪鶉的壽命比較短,通常壽命為2年左右,它們的生長節奏是比較快的,一般在出生35-45天之後就開始下蛋了。

期間有8-10個月的產蛋高峰期,之後產蛋量就會下降,進入年老的狀態,大多都是飼養一年之後就被淘汰了。

現在她們家的鵪鶉已經脫離了雞窩,重新壘了一個鵪鶉窩,達到了二三十隻的量,還是不同期的鵪鶉,只要發現下蛋量減少,就會轉移到旁邊雞窩裡,積攢幾隻後一起下鍋油炸了吃。

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強,6個月左右就開始交配了,並且它還是多胎動物,意味著生的小兔子很可能在三隻以上,多的甚至可達八隻。

並且兔子的適配年齡較早,所以出生後的小兔子到6月齡以後又可以生兔子,子子孫孫越來越多。

她才餵了不過一年時間,如今後院的豬圈裡,已經有二三十隻兔子了,期間他們還宰殺過,現在這兔子餵養的也是又肥又大的,她還注意到又有幾隻母兔肚子大了起來,估摸著再過不久又要生產了。

她幾乎沒怎麼操心過這些傢伙,都是隨便它們怎麼去折騰,為了減少它們的死亡率,她還匹配了靈泉水給它們喝,所以這些兔子自打來到她家,還沒生過病,她越是這樣放養,它們越是長得快長得好。

如果說最初餵養的那一家子是因為它們可愛,那現在養它們,純粹是為了吃那一口肉,要它們的皮毛。

兔子的毛皮冬天可以給孩子們做個小坎肩,小圍脖啥的,好在養著他們也不費什麼事兒,真沒草了,晚上丟幾根紅蘿蔔進去,天亮了就什麼也沒了,不會有人發現,還長得快,多好?

野雞家族之所以現在還沒被放養,就是因為它們的野性還沒被關的和家雞一樣聽話,即使放養狀態,也知道回家,至少山下的大白鵝大白鴨都是到點兒了知道自己回家,但野雞不行,這野雞蛋好是好,珍貴是珍貴,就是每天吃的不少,現在她的雞窩裡也略顯擁擠的達到了二十隻雞,公雞有個兩三隻的樣子,雞糞是一天一清理,要不然這院子得臭死。

雞窩小了,家裡的位置就這麼大,本打算在後院院牆外找個地方再蓋個大的雞窩,但衛贏和翔子都說不安全,容易遭黃鼠狼惦記,畢竟這是在圍牆外面,而且這每天十來個雞蛋,一二十個鵪鶉蛋的收益已經很可以了,再多也喂不起,索性就沒折騰。

雞蛋鵪鶉蛋只留他們每人每天一個的量,剩下的全都攢到了空間裡,等兄弟倆回來的時候再帶走。

是用來做糕點,還是做滷子,則由兄弟倆自行決定。

現在他們一家子每天至少喝一頓的羊奶,如果量多了,晚上會擠出來擱置空間,攢到一定程度,她會做一大桶的酸奶,酸奶需要發酵,加糖後味道更佳,大家都喜歡吃,所以隔段時間她會炸一次酸奶大麻花,酸奶炸糕,孩子們吃的噴香,衛叔也直呼神奇。

因為這樣已經很方便了,所以像做什麼奶粉啊啥的,都有些多餘了,是以迄今為止她還沒往那方面去想。

他們家每天至少吃一頓葷菜,油炸食品用植物油,炒菜做飯用葷油,豬肉、雞蛋、魚肉只要想吃就有,偶爾還能紅燒只兔子,兩三個月燉一隻雞,除了沒餵豬,餵鴨,他們家的這農產品產業鏈絕對算是小康家庭了。

母羊自打吃了空間草之後,不僅奶水多不羶氣,營養價值還很高,他們一家子,包括小芒在內的,每天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孩子這麼大都還沒生過病,足以可見效果有多好。

當然,這需要長期奮鬥,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出效果的。

吃過晚飯後,她會抱著三兒在家門口納涼,小芒帶著柳兒和孩子們進山摸知了猴。

最開心的莫過於下雨天,所有孩子都會低著頭在土層上面找小洞洞,看到薄薄的一個洞口,就會心中一喜,跑過去用小樹枝往裡面搗一搗,確定有東西在動,立即用小手指叩開,放一根樹枝,那知了猴就被拽出來了。

孩子們搞這個已經很熟練了,每年夏天都會這麼整,搞回家的知了猴可以炒了吃,也可以烤了吃。

白荷則是洗乾淨之後油炸了,撒上調料,分成兩份,小芒帶回家一份,自家留一份。

這樣的待遇,三天兩頭都有,都能吃的上。

山下的安家餵養了不少鴨子,由於小芒三天兩頭都會拿回家好吃的,所以安大娘偶爾會塞幾個鴨蛋讓他拿上來。

這些鴨蛋她都攢起來醃成鹹鴨蛋,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切成四份,小芒、小柳、衛叔和她一人一份。

她醃製的鴨蛋不僅鹹香適中,還流黃油,抹在饅頭片或者烙饃上,味道極好,連小芒都誇讚她做的鴨蛋,可比她娘偶爾炒出來的好吃多了。

後來乾孃知道後,就過來詢問她醃製的方法,還想勞煩翔子將醃好的鹹鴨蛋送到縣城賣了。

兩家的關係在這兒放著呢,平日裡小芒也沒少照顧家裡,衛贏和翔子幾乎沒思考就點頭應下了。

所以每次回來,衛贏都能帶走百十個的鴨蛋,一個鴨蛋賣五文錢,一百個也能有五百文的進項了。

其實衛贏都沒直接送到別家的攤位,就放在自家攤位上,誰要吃直接加錢就行了,非常省事兒。

而乾孃在他們家這兒找到了生意的門路,非常高興,每天都會趕著鴨子到處找吃的,儼然要將隊伍更加壯大。

當初她養鴨子也是聽白荷說,鴨子可以除稻田裡的草,還可以在稻田裡養稻花魚,大概是覺得養鴨子更好侍弄,所以乾孃沒有養魚,不過如今鴨子大了,後半季她就想養魚了,魚苗還是託衛贏和翔子打聽的。

還有半個來月就收稻子了,收完稻子把地倒騰出來之後,就可以計劃把魚搞進來了。

稻花魚養殖發不了大財,卻可以讓他們家整個冬天有魚吃,何樂而不為呢?

未免家家戶戶都去他們家的魚塘裡撈魚偷魚,在徵詢過白荷的意思後,乾孃精明的將這個方法告訴了村長,村長又告訴了里長,說不準下一季度的稻田裡,會出現家家戶戶皆養魚的盛況,如此一來,可不就沒人去打她們家魚的主意了?

白荷笑著拍馬屁:“還是乾孃您聰明!”

“還不是我閨女聰明,想了這麼個法子,那這鴨子是不是得等魚大了,才能放進去?”

白荷點頭,“那必須的啊,要不然魚苗不是被鴨鴨給吃了?等魚苗長大了,大到它們吃不了了,就可以放鴨子了,有魚有鴨的稻田,咱不說收成會不會增加吧,至少能減少病蟲害!”

每年從初夏開始聽蛙聲,一直聽到秋末冬初,不得不說,這裡的自然環境是真的好,純天然無汙染,她能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到他們,也是一樁美事兒,她樂意之至!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僵約:我從遠古活到了現代

東城區的小趴菜

共行世界

愛吃喵喵糖的冷小姐

玄幻:開局仙姿魅力,龍祖道體

鹹魚茄子

無命之論

落樓閣

蒼藍獵星

霧山真人

末世:我們來自另一個世界

陸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