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北還真沒和宋茉在外說過什麼撩撥的話。

他是很正派的人,正派到會被一些人認定為古板。

之前他們工廠的這群子弟,少部分好好讀書,大部分得過且過。

在那個工廠大家庭夢還沒有破碎的時刻,子承父業,等父親年紀大了,兒子頂替他的職位、或者直接給兒子也安排到工廠裡工作,都是常有的事情。

在這種環境下,大家並不覺讀書是唯一出路,因而翹課逃課的學生也不在少數;上課上煩了,去偷校辦工廠裡面的塑膠瓶,拿去換了錢買點零嘴;或攔下低年級的學生,打架截錢;一言不合就去砸人玻璃堵鎖眼拔腳踏車的氣門芯……這樣的學生還真不少。

楊嘉北的父親不這麼想。

他在銷售科裡工作,天天往外跑。

在大部分工人還以為自己這輩子能在工廠中舒舒服服養老死亡兒孫繞膝的時候,他已經嗅出點不一樣的味道。

和工廠裡的採購科不同,銷售科算是吃苦最多、賺錢也辛苦的一個部門,沒有啥灰色收入,全靠一張嘴。

楊嘉北印象中,家裡有厚厚的一摞宣傳單,宣傳單的材質是一種極其鮮亮的、介於紅、粉、紫之間的顏色印刷著——後來楊嘉北在某口紅廣告的宣傳上看到這個顏色,說是叫“星你色”還是“想你色”,反正是一種挺流行的顏色。

他那時尋思著給宋茉也買一個,她似乎沒什麼化妝品……不過櫃檯的銷售員提醒他,送給女孩子,還是換另一個更溫柔的顏色好。

這種領先廣告十幾年前的玫紅色出現在楊嘉北視線中時,就是父親那一摞厚厚的宣傳單,紙張很薄,不均勻,經常會有空洞、或者薄薄透光的地方,上面印著許許多多工廠產品的資訊,變壓器的種類、基本引數,以及整個變壓器行業總體的經濟狀況如何……多餘的宣傳單,都給了楊嘉北當草稿紙,在背面寫,稍一用力,整個紙張都裂開。

從工廠開始進行戰略性調整重組、轉型的五年前,楊爸爸就從越來越難收回的款項中察覺到工廠的不堪重負,因而在教育孩子讀書這件事上格外用心。

楊嘉北的假期時光不是和一群孩子跑出去玩,而是規規矩矩讀書、寫作業;每當他學習的時候,住在樓上的宋茉也喜歡拿著她的圖畫書,跑下來找楊嘉北一塊兒看書,玩。

宋茉的爸媽看起來不太像人,一個下了班就出去喝酒吹牛,另一個天天跳舞打麻將;宋茉好幾次餓到沒有飯吃,又不好意思在他家裡久留,飯點了,就自己跑回家,翻櫥櫃找涼饅頭鹹菜吃。

楊嘉北撞見一次,心裡不好受,和爸媽說聲,以後就讓宋茉在自己家裡、和自己一塊兒吃——添雙筷子的事,她這麼大點人,能吃多少?楊嘉北沒有妹妹,照顧她也就是順手的事。

再後來,他上初中,變成了寄宿制,一週回家一次;高中倒不是強制住宿,是楊嘉北的爸爸,建議他選擇住宿,花多一些心思在學習上——彼時工廠早就倒閉了,楊嘉北一家人也搬到新房子裡去。

楊嘉北沒有異議,反正週六週日還是會回到老地方,給宋茉輔導功課,或讓她到自己家來學習,吃飯,補一補。

其他人都調侃楊嘉北這是給自己養老婆呢,楊嘉北覺得這群人嘴巴可真碎。

就不能是坦坦蕩蕩的普通兄妹情?非得扯上點愛情?不認為這是愛情的楊嘉北,坦蕩地去讀了警校,開始了和宋茉的長時間分別。

等他冬天冒著雪下了車站,一眼看到站在父母身邊,凍到臉紅紅的宋茉,她正左顧右盼,翹首以待。

他永遠記得那天宋茉的裝扮,白色的羽絨服,帽子周圍有一圈蓬蓬鬆鬆的毛毛,戴了條紅圍巾,手是紅的,臉也是紅的,招人疼的紅。

也是那個時候,楊嘉北忽然想啊,哎,其實那些調侃,也不是特別過分……至少,那天晚上,楊嘉北一直在看宋茉。

半年多的分別,他感覺自己不認識這個從小看到的大的妹妹了,怎麼看怎麼好看,不是那種看自己妹妹的順眼,是真好看,閃閃發光金子般的好看,看不過癮。

那時候,楊嘉北就知道。

完了。

他栽了。

……楊嘉北被宋茉那麼一句調侃,惹得有點渴,有點想笑,還有些想要“辦了她”。

這是餐廳,正經吃飯的地方,他一個正經的人民警察,在這種場合,連摸她臉都覺得不妥。

他只和人說,哈啤拿常溫的,不要那種在倉庫裡放著的。

點的菜也實在,烤牛肉,雞脆骨,羊肉串,生筋……楊嘉北從不吃烤腰子那玩意,膈應。

等人上了毛豆花生拼盤,他又剝給宋茉吃,一粒一粒,乾乾淨淨地放在小碟子裡。

店裡人不多,等宋茉吃飽喝足,開始磨磨蹭蹭小口吃那些剝開的花生毛豆時,楊嘉北在和燒烤店老闆溝通,還真的找了兩片圓圓的木頭,要到了熱水和鐵絲。

他就在人家店裡給宋茉做玻璃燈。

先拿一瓢滾燙的熱水澆進罐頭瓶裡,將罐頭底整個燙掉,變成一個兩頭透風的玻璃圓瓶,再在木頭的兩端用釘子打孔,以前沒電鑽,是拿鐵錘一點點砸出來的,砸進去釘子,再用鉗子把釘子□□。

最後,拿鐵絲從釘子孔穿進去擰,一圈又一圈,擰成一個提手。

做到這一步時,就差蠟燭了——一般都是紅蠟燭,白蠟燭晦氣,一般不用。

將紅彤彤蠟燭點燃了,往木頭底座上滴幾滴蠟淚,再穩穩地將蠟燭放上去,等著蠟淚冷卻、凝固,最後套上兩頭透氣的玻璃瓶子擋風罩,就能提著出去逛了。

小時候,正月裡,這樣的花燈挺招人羨慕。

楊嘉北的爸爸媽媽捨得花錢給他買那種拿著放的小鞭炮啦,小煙花棒,還有“滴答筋”,“小蜜蜂”……他自己不怎麼玩,就愛給宋茉,笑眯眯地看她放。

楊嘉北做事細緻,還真的做出宋茉記憶裡一模一樣的小燈,她拎起來左瞧右瞧,忽然聽到有人叫,響亮一聲,差點嚇得她跌了燈——“宋茉莉?!!!”

沒想到,在這麼燒烤店裡,還能碰到老朋友。

老朋友是對方是宋茉高中三年的同學,熱情直爽,一見面就要熱情地去抱宋茉,被楊嘉北硬生生地拉開。

林杭不僅僅是出來玩的,是有重要任務。

他現在是個作家,還出了兩本書,這一趟呢也是採風。

他打算寫一本185萬知青在東北插隊的故事,背景就是1955-1979那幾年,這不,他上午剛從知青博物館出來。

離開黑河後,他打算去漠河北極村,順便著去拜訪一下一些願意提供給他素材的人。

宋茉也想去漠河。

剛好,能捎帶他一程。

最重要的一點——“你寫的那些東西,能給我看一眼嗎?”

宋茉說,“我爺爺說過,說我奶奶是上海來的知青,不過後來留在這裡……她去的早,我爺爺不怎麼提,我想看看.”

這不是什麼難事,林杭立刻表示,能將那些收集的材料全都給她看。

人多力量大嘛。

晚上也一起吃的飯,楊嘉北頻頻看林杭。

這個人話特別多,和宋茉說起來就沒完沒了,都吃過晚飯了,還沒眼力見地來房間找宋茉聊天。

眼看到了十點,楊嘉北終於下了逐客令,等聒噪的林杭一走,他抱起來宋茉就往床上扔。

幹得有點猛。

吃早餐時,宋茉還有些缺氧,這種缺氧感對她所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記性差,丟三落四。

今天要去的地方有點遠,車後面坐著林杭。

現在的他,還在和宋茉聊天,緬懷往事。

楊嘉北今天格外沉默。

不過並不是因為昨夜的體力消耗,而是純粹沒什麼好聊的。

林杭追憶的東西能有什麼?不外乎拆了一整掛大地紅,班上同學拿打火機點燃去炸鐵罐,要麼就是班級運動會上,買的那兩箱珍珍荔枝對不上賬……幼稚。

車子開出去三條街,酒店裡打來電話,說整理退房時發現了資料線。

是宋茉忘在枕頭下的,楊嘉北二話不說,掉頭就回,到了酒店樓下,讓宋茉在車裡等,他自己去拿。

又開出去兩公里,酒店再打電話,說宋茉吃早餐時把零錢包落下了。

楊嘉北依舊去取。

他還是什麼都不說,沉默做事,倒是後面的林杭調侃了一陣宋茉記性差。

楊嘉北從後視鏡看林杭,後者笑得前仰後合,像個小熊瞎子。

這一次,車剛發動,還沒轉過彎,宋茉提醒:“先彆著急走,林杭下車去廁所了,等等他.”

“沒事,”楊嘉北一腳油門,繃著臉,“等會給他打電話,讓他打車過去,車費我報銷.”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數字王朝大戰字母世界

時空大盜

靈氣復甦:預知未來七天

混沌之火

重生之我是投資大亨

精瘦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