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只不過欽州的夜晚仍然有些悶熱。

將近半年的徵兵,秦州邊關的守軍已經達到五萬人,數萬人的軍隊分佈在欽州邊關漫長的邊境上。

各個據點的新兵都按著齊國軍方頒佈的步兵操典進行著及其嚴格的訓練。

齊國將近十五萬人的兵力,有一大部分都駐紮在北方,此時的南方隨著數年前三苗部落的覆滅,剩下的那些小部落根本不足以對齊國造成威脅。

楊浩很清楚威脅來自那個方向。

供養十幾萬人的軍隊,對財政的負擔是及其沉重的。

正直上升期的齊國,發放給軍方的物資從來沒有以次充好的情況存在,這種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朝廷的負擔。

楊浩看著戶部提交了上半年財政支出,齊國去年的賦稅有將近三分之一都用在了軍隊擴建之上。

軍費的支出佔了總收入三成,這種比例,放在後世絕對是窮兵黷武的國度,不過好在齊國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先進工具的推廣,加上地廣人稀,有著大量的耕地,倒是足以維持這種畸形的經濟模式。

楊浩知道這種情況不可能長時間的維持下去,想要消除這種畸形帶來的隱患,而保持軍費不變,只能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

加重賦稅這種手段,楊浩是不會去做的,這種做法在他看來無疑是飲鴆止渴取死之道罷了。

僅需提高生產力才是一勞永逸解決此事的辦法。

楊浩將戶部的呈上來的檔案放在一旁,開啟兵部送來的文書。

兵部的奏摺中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唯一的重點就是對秋天征討西部蠻夷的方略進行了推演,列了一個比較詳盡的計劃出來。

楊浩看完之後,放在奏摺走到掛在牆上的簡陋地圖前駐足觀看。

西部蠻夷佔據了河西走廊與後世青海一代,想要一舉擊潰這些蠻夷不難,但是這些逐水草而居的人,想要徹底將其覆滅並不容易。

楊浩的計劃是這場戰爭之後,將齊國的邊境線向西推進到祁連山一帶,在那裡設立關隘,將西方蠻夷阻擋在河西走廊西側。

雖然進入西域的通道不只是河西走廊一條,但是無論是從青海那邊還是走北方戈壁,環境都十分的惡劣,他不認為在這個年代,能有大規模的軍隊從這兩個方向進攻自己。

只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駐守一些兵力,便可保證齊國腹地不受蠻夷的襲擾,為自己的發展提供穩定的內部環境。

楊浩的視線慢慢的從河西走廊向西看去,最終目光停留在中亞一代。

“若是西方的穿越者想要染指東亞,此處我大齊必須拿下.”

楊浩的看的方向是後世阿富汗的位置,畢竟有著天山山脈的阻隔,冷兵器時代的大規模部隊想要過來,選擇的道路並不多。

只要自己佔住幾個重要的通道,齊國就可以據城而守。

除非對方的文明程度遠遠的超過自己,否則勞師遠征之下,自己戰敗的可能性很小。

但想要在西域駐軍,對於冷兵器時代的中原王朝而言,絕對是一個不小的考驗,距離中原太過於遙遠,誰也沒辦法保證會出現什麼樣的意外情況。

“必須儘快弄出火車,否則我這一生的成就只能侷限在中原.”

楊浩喃喃道。

這幾個月下來,在楊浩大力的推動下,科學院和工部的技術官員一起,在楊浩的帶領下全力進行蒸汽機的研發。

數個月下來,楊浩在其上投入的資金大的驚人。

對此,許多官員都頗有微詞,不少官員甚至聯名上書,請求楊浩要理智一些,如果這樣下去,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天下非得大亂不可。

只是楊浩在這件事的態度上,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態度可謂是十分強硬。

“大王!大王子求見.”

侍衛通傳道。

楊浩將目光從世界地圖上移開,沉聲道。

楊志進來後大禮參拜。

“兒臣拜見父王.”

賜坐後,楊浩道:“今日來找為父何事?”

楊志猶豫一番,道:“父王,這數月來,朝中大臣對父王的政令很是擔憂,兒臣雖然知道父王如此做,肯定是有父王的道理,只是如此大的動作,兒臣擔心會傷及國本.”

楊浩眉毛一挑。

頗有深意的看著楊志道:“是那些大臣讓你來勸說本王?”

楊志聞言頓時心中一凜,連忙起身道:“兒臣知罪.”

“你何罪之有?”

”作為王子,兒臣不該和朝中大臣有過多的接觸,兒臣犯錯,懇請父親責罰。

“”嗯!你起來吧!“楊志偷偷的撇了一眼楊浩,見其並沒有動怒的跡象,心下稍安,恭敬道:”兒臣謝父王。

“楊浩道:”你跟我過來。

“楊志有些疑惑的跟在楊浩的身後,心中有些忐忑。

楊浩在那幅世界地圖前停下,對楊志道:”此圖你可熟悉。

“楊志點點頭道:“世界地圖,兒臣自然是見過的.”

“那好我問你,從長安這裡你覺得最快能多久到達.”

楊浩的手指在揚州的位置點了點。

“這。

若是從長安到揚州騎馬大概半月吧“楊志語氣有些不確定。

”那這裡呢?“楊浩這一次指向了天山一帶。

看著增加了數倍的距離,楊志心中暗暗估算一下。

”額。

這。

要是地圖無錯,此處距離差不多是長安到揚州的十倍,大概一百五到二百天。

“楊浩道:“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從長安到這裡至少要一年之久,你覺得以我大齊目前的條件能否將其納入版圖.”

楊志心中一驚,連忙道:”兒臣。

兒臣覺得不可。

“”若是我大齊人口糧食再增數倍有當如何?“楊志想了想道:”還是不可!“”說說你的理由。

“楊浩暗暗擦了擦汗,他有些無語,自己受不了那些官員的勸說,才腦袋一熱來勸楊浩,那裡會想到遇上臨時考校這種倒黴的事情,一個回答不好,誰知道楊浩會不會對自己的評價降低,畢竟他已經長大成人,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而自己那幾個弟妹也慢慢的成長起來,楊志心中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絞盡腦汁的組織了一下語言,說出自己的見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狗熊嶺戰國史

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