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我大齊如今雖有人口百萬,但除了長安之外,其餘府縣之地,多者萬人,少則千人,我國境內並非缺少良田,而是缺少種田的農夫。

依著我大齊的領土與人口來算,即便是再多數倍,想要統治如此龐大的疆土,也是無比困難的。

”楊浩點點頭道:“還有呢?”

楊志想了想繼續道:“兒臣認為,人口只是其一,然!人心最為複雜,若是如此龐大的疆土,邊關若是有變,朝廷根本無法做出反應。

若是沒有解決辦法,疆土過大,對我大齊而言並有用處。

”楊志說完後,有些忐忑的等著楊浩的評價。

“不錯,你如此年紀便能想到這些,為父很是欣慰。

既然知道問題出在何處,不能就不管了,不過能提出問題,還能解決問題才是你要應該學習的。

問題任何人都可以提,但是解決問題,只能不斷的去摸索。

還記得父王曾經和你提到過的生產力的事?”

”楊志道:“兒臣有印象。

”“既然記得,那為父今日便再告訴你一句話,科學技術是這世間的第一生產力。

只要科技水平提高,這些都不再是問題。

為父幾乎用舉國之力來支援工部進行的工程,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楊志還是想不出來,什麼樣的科技能解決他剛才提到的問題。

楊浩沉聲道:“十幾年前,這片土地上的人,除了放牧牛羊,刀耕火種,不知壟耕施肥為何物。

以當時的能力,根本不足以職稱像長安這般十幾萬人口的大城。

但你覺得,十幾萬人口就是大城了?依為父看來,就京城的土地足以養活我大齊半數人口。

以我大齊目前的疆土,足以輕鬆讓千萬百姓衣食無憂。

”看著楊志驚駭的表情,楊浩繼續道:“你覺得不可思議,覺得為父在說夢話嗎?”

“兒臣不敢.”

楊志連忙道。

“吾兒,身為帝王,想要維持一個諾大的國家,一定要認清自己的位置,那些大臣也好,將軍也罷。

王族與他們的關係即是君臣也是敵人,而天下萬民才是讓帝王坐穩位置的關鍵。

帝王就像是水面上航行的船,百姓就是那滾滾流動的江水。

百姓富足,生活安定,才能讓這條船安穩的航行下去。

若是百姓悲苦,生活在這世間如同人間地獄,將會掀起驚濤駭浪,到了那時什麼天子,什麼帝王,也只能落得個身死的下場。

為父近二十年來能做到如此,就是為父看清了這一點。

那些大臣縱然手握大權,為父依然可以一言而殺之。

你覺得他們為何不敢反抗。

”楊志額頭見汗,緊張道:“父王英明神武,群臣無不拜服.”

“呵!英明倒也罷了,神武?為父打仗不如那些大將,百工不如那些精於此道的匠,算得什麼神武。

他們之所以不敢反抗,因為我讓天下百姓,遠離了戰亂之苦,讓他們吃上一日三餐的飽飯。

即便是他們有不臣之心,誰會跟隨他們。

”“兒臣多謝父王教誨.”

見楊浩能對自己說這些,楊志隱約間明白了什麼,跪拜在楊浩面前。

楊浩讓其起來後,坐在椅子上,道:“為父沒有老糊塗,知道自己再做什麼,那些大臣你不必管他們。

再過幾個月就是冬至,過了冬至,你大婚之後,便去軍中歷練一番。

朝堂之事不必涉及太多,有時候捲進去並不是好事。

”楊志心中一凜,起身道:“兒臣明白!”

“嗯!你退下吧!”

“父王保重身體,兒臣告退!”

楊志走後,楊浩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常言道,最是無情帝王家,楊浩身為局中人,對此只能是無奈。

如今太子之位空懸,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已陸續成人,父慈子孝對於他而言,也許是一件無比奢侈的事情。

君王與自己兒子,天生就是競爭的關係,這是無比矛盾的事情。

千百年來,也許這就是身為帝王的悲哀。

他已經決定等楊志在軍中數立了一定的威望之後,正式的宣佈他為太子。

畢竟世事無常,自己已步入中年,不能不未此做打算。

幾個月後,來自北方的韓流,將長安城鋪上了一層淡淡的白色。

祭天之後,正月初四,楊志大婚,新娘的人選讓許多不知情的人跌破了眼鏡。

堂堂大齊之王的長子,居然迎娶了一個普通農戶之家女子為正妻,這種不顧身份地位的結合,成為了齊國百姓閒暇之餘的談資。

好事的百姓們,最愛編撰一些底層百姓喜歡聽的故事,一個個版本的悽美愛情故事,不知道惹得多少懷春的少女溼了眼眶。

喜事總有盡頭,洪武十六年二月初。

楊志被楊浩認命為虎翼將軍官職為連長,到駐守在秦州的徐晃手下聽令。

邊關。

寒冷的冬季,總有人蠢蠢欲動。

為了生存,佔據了河西之地的蠻人,再次進攻秦州。

徐晃率軍阻敵。

但是馬鞍馬鐙在遊民民族中的普及,讓這些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人,擁有了驚人的戰鬥力。

幾次戰鬥下來,齊人雖然未敗,但蠻人的機動性要勝過齊軍。

秦州邊疆城鎮,一時間狼煙四起。

大量的部落村鎮被劫掠,看著彙報上來的損失,徐晃對那些蠻人恨得牙癢癢。

軍中大帳,徐晃在和一眾軍官商議軍情時,一名親兵匆匆來報。

“大帥!斥候回來了.”

“傳!”

徐晃精神一陣,高聲道。

那斥候走進帳中,行禮道:“稟報大帥,吾等以探清蠻人回去路線。

”“好!詳細講來!”

“稟大帥!蠻酋烏梁前日於狼山同其餘蠻人匯合,再過數日應該會從風口一帶進去青塘.”

徐晃聞言,起身走到地圖前仔細的觀看起來。

片刻之後,高聲道:“屋獾!命你領一千輕騎兵於分口西側十里埋伏.”

“屬下遵命!”

“高陽!命你部即刻行軍,務必三日後抵達狼首谷埋伏.”

“末將遵命!”

“東河,孔甲!你二人各領一營,分別從南北兩路攻入蠻人腹地,若遇抵抗,一個不留.”

“末將遵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民主共和革命

春筍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