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楊浩看著來自邊關的情報,沉思良久。

自從匈奴王失蹤以來,北方的這個短暫的草原帝國,這幾年已經分裂成大小十餘個強弱不等部落。

而最近一個名為喀喇沁的草原部落有了崛起的苗頭。

從情報來看,這個位於漠南草原的部落,在這半年的時間內已經陸續的吞併了周邊四個小部落,在草原諸部中可謂是風頭正勝。

而被自己冊封的穹國雖然可以同齊國進行一些貿易,甚至有時候還能買到一些武器,使得他們的實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由於肅慎的存在,始終無法徹底的進行擴張。

東北局勢處於一種詭異的平衡之中。

北方蠻族有再次崛起之勢,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如今的齊國不像後世的中原王朝一般,有著長城作為防線。

一旦蠻族勢大,勢必會再次被齊國北方進行襲擾。

楊浩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讓這個不安分的鄰居老實一些。

因此,楊浩緊急像相關的官員叫來宮中議事。

經過與大臣們的商討,齊國決定如法炮製東北的計策。

決定扶持一個與喀喇沁敵對的部落,讓北方地區無法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在齊國沒有實力徹底的解決北方問題之前,維持北方的分裂便是對大齊最有利的事情。

洪武十五年的齊國雖然比數年前富足了許多,但這樣的物資儲備甚至無法支撐數萬大軍一年的戰爭消耗。

在草原上的戰爭與中原地區作戰不同,那地廣人稀的地方,物資運順極為艱難,大部分的物資損耗都浪費在了路上。

即便是另一個時空,封狼居胥的那位,若不是經過的文景之治的積累,如何能成就他的傳奇。

楊浩心中雖然越發的對北方局勢不滿,但實力不允許的情況下,只能暫時的忍耐下來。

不過相對於北方讓人頭疼的局勢,南方的情況卻是要好上一些。

這個時代的南方地區,其文明程度遠遠落後於北方。

江南被稱為百越的地區,那裡的野人就要比北方蠻族順從了許多。

由於江北四鎮這幾年逐漸穩定,苗人的反叛徹底平息之後,江北的發展已經步入了正規。

雖然不如中原地區富足,但也勉強的解決溫飽問題。

加上齊國強大的國力,與遠超越人的文明程度。

臨近齊國的越人,在潛移默化間就被齊人所影響。

甚至於一些越人居然出現了偷渡的情況,如今的南方邊境城鎮之中,齊人與越人混雜的情況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但是這些沒有戶籍的越人,並沒有被齊國朝廷認可為自己的國民。

根本沒有擁有土地的權利,他們唯一生存的手段就是被當地官府,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僱傭下來,去從事那些齊人不愛做的髒活與累活。

即便如此,這些人的生存條件也要比他們江南的那些族人要好上許多。

因為他們這些人,自己很難擁有土地,但是隻要自己在齊國這邊組建了家庭,生下了孩子,就有很大的機會,由於孩子的原因,獲得一張寶貴的戶籍證明。

只要有了戶籍,便可以去官府那裡申請開墾一片土地。

因為在這些窮困的越人眼中,稱為齊國的自耕農,是一件無比的幸福的事情。

看著普通的齊國百姓收穫時的喜悅,他們只有羨慕的份。

楊浩對這些自然是瞭解的,對於越人如此的心向齊國,他心中並不感到意外。

只是他目前並不想佔領還處於蠻荒時代的江南地區。

和江北不同,開發南方的成本實在太高。

楊浩的計劃是,等著南方的約人文明程度再高一些,至少要等到他們自己學會了開墾土地種植糧食的時候。

等到那時自己在順水推舟,滿足了廣大越人對於美好生活的訴求,同意他們加入齊國這個大家庭來。

這種情況就好比後世的美洲大國,與他的南方鄰國一般。

無數的預設即便是面對被打死的風險,也要越過邊境,去他們心中嚮往的天堂生活一般。

也許在那個南方國度普通百姓的心中,不免有個疑問。

那就是,自己的祖先當初為什麼要抵抗。

若是不抵抗,也許自己就是“天堂”中的一員了。

楊浩對於這種情況不好多做評價,他所能做的就是儘量讓自己的齊國成為天堂,而對於將來染指江南的過程中,面對可能存在的抵抗份子,楊浩甚至自動的忽略不計了。

這並非他自負,只是因為他們的戰鬥力實在太差,根本就沒有讓人正眼相看的心情。

洪武十五年四月。

工部進行了第三次的火炮試射。

經過兩次的改進之後,這一次的火炮效能,已經達到了楊浩的期待。

雖然這種火炮的威力還不足以達到後世實心彈頂峰的威力,但是也具備了實戰了威力。

火炮雖然初步的研製成功,但是楊浩並沒有急著大規模的生產,列裝軍隊的打算。

對於目前的局勢,冷兵器已經可以吊打周邊的蠻夷了。

在同等級的對手沒有出現之前,他只准備將這種新武器裝備到守衛京城的御林軍之中。

楊浩雖然有著現代人的靈魂,但是他畢竟只是個普通人。

無法做到百分百的信任自己的下屬,火炮這種能夠摧毀城防的大殺器,只有暫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讓他睡的安穩。

在沒有對一個國家有足夠掌控力的情況下,用上太過於先進的武器,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楊浩多疑的性格,這些年下來,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要徹底的改變又談何容易。

雖然楊浩多疑,但並不妨礙,他對於武器研發的熱情。

先進的武器可以不用,但自己一定要有製作的能力,這兩者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研究武器可以逐步的完善齊國的軍工體系,在將來用到的情況下,可以很輕易的大規模生產出來。

在面對同等級對手的時候,誰的綜合國力更強,誰就會有更多的話語權,西方對於楊浩來說始終是個威脅。

如果有可能,他非常想讓那裡成為一個無人地帶,只有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倭:從東北開始

愛吃薯片的小梁

稱皇

兵圍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