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初,楊浩迎來了他的第五個孩子。

在這三年的時間中,女嬌與蒹葭先後為楊浩生了一女一兒,而這第五個孩子不同,這個孩子是那兩個宮人之一所生,而且是個男孩。

正所謂母憑子貴,有了這個孩子之後,這名宮女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從原來的宮人晉升為貴人,其待也不是往日可比。

楊浩對於自己的孩子是一視同仁的,只要確認是自己的血脈,在他眼中便沒有貴賤之分。

雖然楊志是長子,繼承自己的王位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時間還長,楊浩並不急於定下太子之位。

到了洪武六年,由於紙張的普及,齊國的識字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強制教育的政策之下,齊國的未成年男性的識字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八十,而那些女孩卻暫時沒有這個待遇。

和普通人家不同,達官貴人們,自然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對於他們的後代,無論男女,都要學習識字,在齊國識文斷字,是一個人身份與地位的體現。

紙張的出現,也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

在這三年中,楊浩也利用空閒時間,寫了一本數萬字的短篇小說,名字叫做小屋。

這篇小說,楊浩完全就是將後世湯姆叔叔的小屋,照搬過來,修修改改一番,將人物與背景都放在夏朝。

以楊浩的文筆,自然是將故事寫的悽慘無比,讓讀過的人,都對萬惡的奴隸制度深惡痛覺。

楊浩不寫神話,也不寫那些英雄事蹟,而是從一個悲慘的奴隸角度出發,用他人的故事,來喚醒齊人的良知。

透過對比,能讓齊人知道,如今的生活來的多不容易,世界上還有很多悲慘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身為中原霸主的大齊,有責任有義務扮演起救世主的角色。

在楊浩再一次擴軍之後,沉寂了三年了齊人,彷彿察覺到了什麼。

坊間都在流傳當今大王,要對外動武了。

齊人們對戰爭並不擔心,只是有些羨慕那些順利應徵入伍的年輕人。

戰爭意味著軍功,只要打了勝仗,那便意味著後半生就不憂愁了。

羨慕歸羨慕,齊人還是比較務實的,自己沒有那個好運氣,只能把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弄好。

等著齊國拿下新的領土之後,捐出些錢糧趁著那些反應較慢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前,好在新領地那邊選一塊好地,讓自己的後代不至於沒有地種。

大部分齊人會這麼想,完全是齊國土地政策的原因。

楊浩為了以後能夠加速對佔領區的控制,對齊人土地的繼承權進行了限制。

在齊國的律法之中,土地只有由長子繼承,至於次子,成年之後只能另尋他路。

在大齊,很少有人家只生一個孩子,即便是條件最差的人家中,第二代的人數,最少都有三人。

這麼多人沒有地種顯然會出亂子,這些人成年之後,唯一的辦法就是去那些較為落後的地方去拓荒。

這個政策已經制定了數年之久,不過齊國立國時間尚短,這個政策並沒有顯現出它的優勢所在。

不過楊浩對此一點也不擔心,上古的先民不向後世華夏百姓那般,有著故土難離的情感。

他要將齊人打造成一個狼性的民族,積極的去佔領每一寸可以生存的土地。

什麼修牆自保,都是扯淡,只有自己強大,任何敵人都是紙老虎。

只要有人,有錢,有糧,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最堅固的長城永遠不是石頭,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洪武六年夏。

夏啟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率領大軍兵發齊國。

一時間,齊國邊境烽煙四起。

而那南方的苗人經過這麼多年與齊人的交易,對齊國的花花世界早已經眼饞許久。

聽聞夏朝進攻之後,開始變得蠢蠢欲動起來。

洪武六年的夏天,平靜了數年的齊國,忽然間變得危機四伏,處處狼煙。

楊浩看著邊關告急的文書,冷笑不已。

他原本想著再等上幾年,再來收拾這些不知死活的傢伙。

想不到他們居然這麼急著找死。

雖然盛夏時節正值耕作,但齊國的糧草並不缺乏,數年的積累,完全能支撐大齊毫無顧慮的打上一年之久。

楊浩將邊軍守將的奏摺合上,交給一名侍衛。

“諸位都傳閱看看吧!”

渠接過奏摺看了看,臉色頓時變得難看無比。

大怒道:“蠻夷膽敢如此,真是找死.”

其餘大臣看過之後,都變得怒不可遏。

寅挺身而出道:“大王,蠻夷屠戮我大齊子民,吾等應為死去百姓討回公道.”

“大王,下令吧,讓那些蠻子看看我大齊不是誰都能惹的.”

渠吼道。

“大王!臣等請戰.”

武將們躬身拜道。

楊浩點點頭,道:“夏窮蠻夷,不服王化,率獸食人,殘忍暴虐,此番居然無故進犯我大齊,如若退縮,今後天下人如何看我齊國,吾等如何面對大齊百姓。

今蠻夷犯境,吾大齊,應弔民伐罪,替天行道。

力央!”“臣在!”

“今封你為徵西大將軍,統兵一萬五千人,迎戰夏啟.”

力央心中一喜道:“臣!領命!”

“浮!”

“臣在!”

“今封你為徵北大將軍,統兵一萬人,迎戰有窮!”

浮躬身領命!一旁的渠眼饞的看著這二人,眼巴巴的等著楊浩安排自己。

但是楊浩目光卻沒有看向他,而是對文官們說道:“諸位文官,務必調配好軍需物資,穩定國內,在國人中進行戰爭動員,徵發民夫。

傳令各府縣,嚴查趁機作亂之人。

”文官們紛紛領命。

渠終於忍不住了,連忙問到:“大王!那我呢?”

楊浩笑了笑道:“你自然有大用.”

渠聞言,心中頓時一喜道:“臣,聽大王安排.”

楊浩道:“既然敵人敢來進犯,這一次務必斬草除根,你率五千精銳,以舟伐沿河而上,直搗夏之腹地,與力央一起,務必要將夏啟抓住,不能讓它有一絲翻身的可能.”

說著,楊浩站起身高聲道:“此戰,若勝,吾大齊必將一統中原,建功立業正在此時,諸君共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閥:海島建國,爭霸全球

歡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