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來,三年,對於人類有限的生命來說是個較為漫長的時間。

三年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彷彿一瞬,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和三年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對於卯足力氣發展的齊國,變化之大讓人有幻如隔世之感。

在這三年裡,齊國已經初步的完成了道路的鋪設,境內的主要城市都被平整的石板路連線起來。

即便是稍微偏僻一些的村莊也有了通往附近縣城的小路。

堤壩在洪武四年底才修建完畢,這個耗時將近一年的龐大工程,花費了齊國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以這個時代生產力水平,其完工的那天,對齊國的意義不下於後世的三峽大壩。

這是個偉大的工程,在這個大壩的修建過程中,齊國第一次用了土製水泥。

新材料的投入,讓這個雄偉的人類建築足以載入史冊。

堤壩完工的那天,楊浩舉行了祭天儀式,儀式很隆重,齊國不僅邀請了自己的老盟友有仍氏前來觀禮,甚至連周邊的友好部落也來這裡見證人類歷史上偉大傑作。

楊浩將這個大壩命名為永固。

在永固堤壩完工後不久,經過幾輪測試,其效果完美的達到預期之後。

便有一隊一千人的軍隊被調到了這裡,在軍隊完成駐防後不久。

在堤壩附近便日日黑煙滾滾,叮叮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

穩定的水流為木製機械生產帶來了穩定的動力。

機械臂帶動沉重的銅錘,有節奏的敲打在紅彤彤的鐵錠上。

一塊塊大小差不多的熟鐵被整齊碼放在一起,如同被染了色的磚頭一般。

當第一塊鋼被鍛造出來後,標誌著齊國正式邁進了鐵器時代。

鐵器的出現,很快就被投入到齊國的朝廷與民間。

和稀缺的銅礦不同,鐵礦脈遠比銅礦要多上許多。

在洪武五年之時,齊國官方已經不在生產青銅工具與武器,有限的銅全部被用來製作成齊錢。

隨著鐵器的普及,齊國的生產力再一次得到了質的飛躍,各個主要的城市,大片的叢林被砍伐一空,變成齊國百姓賴以為生的農田。

耕地面積的增加,加上從南方弄來的新作物,極大的豐富了大齊的物資。

而且齊國有楊浩在,自上而下政治清明,讓齊國的國力與日俱增。

在洪武五年末,齊國進行了第一次人口統計。

得到的粗略數字,在齊國官府在冊的國人一共有六十餘萬人。

至於其他部落的人和勞改犯還有野人,並不在齊國的統計範圍之內,如果算上這些人,直到洪武五年年底,齊國境內的人類數量保守估計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人。

這一百萬人放在後世也許還沒一個城市的人多,分散在齊國境內,也會顯得地廣人稀。

但這個數量,在此時的中原大地,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而作為齊國國都的長安城,已經破天荒的達到了十萬的規模。

在這數年間,長安城經過了數次的擴建,到如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雄城。

所有來到長安城的外族使節,面對雄偉的長安城無不被其所震撼。

與之相對的就是齊國的強大,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這讓他們根本不敢有任何反抗的想法。

面對齊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任何不軌的行為都與自殺無異。

不過即便如此,任然有一些部落仍不畏懼齊國的實力。

洪武五年年初,有虞歸附,徹底成了齊國的一部分。

但位於有虞西邊的商部落,卻覬覦有虞的富庶,在嶸來長安城接受楊浩的冊封之際,悍然率軍進攻有虞。

突然的襲擊讓毫無準備的有虞損失慘重。

得知訊息的楊浩勃然大怒,眼看著第一個三年計劃就要以和平的方式完成,這個時候這些人居然膽敢跳出來給自己找麻煩。

這讓他如何能忍,楊浩當即下令,限商部落在接到齊國通碟後三天之內,立即釋放被抓走的有虞族人,並交出其首領,如果超出時限,等齊國大軍一到,商人貴族盡數殺絕,普通族人全部貶為犯人,永不釋放。

齊國的犯人是什麼身份,整個中土大地都一清二楚,在沒有奴隸的齊國中,這些人就是換了個名字的奴隸。

接到通碟的商人部落慌了,一天之後,齊國南方邊軍集結完畢,商人頓時慌了。

很快投降派與主戰派發生了內訌,在混亂中商人首領被啥,主戰派向西而逃。

剩下的商人帶著其首領的頭顱,在齊國數千大軍抵達後,立即繳械投降。

即便如此,楊浩並沒有平息自己的憤怒,一道聖旨之下,商人全族因犯上之罪,全族被判處十年刑法,無一人赦免。

併發出文書,對於那些逃走的商人,哪個部落膽敢收留,便是齊國的死敵,那就等著接受齊國的怒火吧。

面對齊國的威脅,又有哪個勢力還敢收留這些流亡的商人,至此商部落徹底滅亡。

這個在另一個時空影響了華夏文明走向的部落,在楊浩的打擊之下,徹底的成為了上古部落的過客,沒有引起一絲波瀾。

商人的滅亡,讓那些聚集在夏朝羽翼下的勢力惶恐不安。

這幾年夏朝也在發展,不過和東邊的強大鄰居比起來,夏朝的力量絲毫沒有讓他們感覺到任何的安全感。

齊國這幾年雖然就發動了這麼一次戰爭,但齊國的存在,就想是一把利劍懸在這些人的頭上,說不定哪天就死在了這把利劍之下。

面對齊國的威脅,夏啟暗中與已經恢復實力的有窮氏結盟,準備一舉滅掉這個心腹之患。

富庶齊國雖然可怕,但只要滅掉它,那齊國的花花世界就是他們的,富貴險中求,面對如此誘惑,妘刑與夏啟如何會不動心。

只不過楊浩根本不關心夏啟在做什麼小動作,在儲備了充足的糧食之後,齊國在洪武五年秋天,再一次進行了擴軍。

這一次擴軍,讓齊國的軍隊猛增到了四萬人,嗅覺靈敏的大臣們,從楊浩的舉動中,知道齊國三年的平靜即將結束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了我妹妹

石陽的劉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