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瑞三十年的八月底,或許是因為災情當道的緣故,這就連太陽都比往年的要毒辣許多。

陽光透過已經焉黃的樹葉照在災民們乾枯黝黑的臉上,他們雖然被強光照得都快睜不開了眼了,但他們寧願伸出乾癟的舌頭舔舐一下自己乾裂的嘴唇也沒有選擇浪費力氣的去挪動一下自己的身體。

現在,各個地方的很多水井都相繼枯竭,不要說人喝的,就是能用來煮粥的水都越來越少了,所以現在的災民不僅是飯吃不飽,就連水每人每天都只能領到半碗。

由於天氣實在是太熱了,災民們大多聚集在樹底下和城門旁,他們互相你枕我手臂,我躺在你腿上橫七豎八的擠在一起,任憑頭頂上的無頭蒼蠅嗡嗡嗡的飛個不停。

他們把自己除了呼吸以外的一切行為活動都停止了,因為他們現在每天攝入的食物和水只能吊住他們的一條命不死而已!

而讓楚政和文武百官覺得還算幸運的是現在並沒有什麼疫病出現,不然這天下的黎民百姓還不知要死多少。

“咚咚咚!”

一陣急促而響亮的鑼聲響起,早已麻木的災民們才找回了自己的幾分意識,他們雙眼空洞的從地上站起來,一步一緩的走向城門,宛如一具具行屍走肉。

這陣鑼聲是城中的商戶、士紳們或者官府中人出來施粥的訊號,這也是災情中目前為止唯一一種能夠牽引災民們心神的聲音。

而在剛開始的時候,災民們聽到鑼聲還會衝上去哄搶,生怕去得晚了就沒粥喝了,但後來發現無論來多少人都能確保每人能領到一碗粥之後,他們就不再熱衷於誰先誰後了。

反正都吃不飽,說不定晚些去施粥的人發現災民們都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還會給自己多打上一些。

這樣的先例不是沒有,曾經就有一個運氣極其好運的傢伙,他最後一個喝粥的,所以施粥的人就把剩下的小半碗糊糊一起給了他,他足足讓當時看見的人羨慕了好幾天的時間。

吃過了一天中唯一的一碗粥和半碗水之後,還是腹中空空毫無感覺的災民們一步步挪回到原來的位置躺下,靜等著下一天的到來。

夕陽西下,正午毒辣的太陽逐漸變得柔和,但空氣中的風還是乾燥無比,吹在人的臉上卻沒有能感受到絲毫的水分,就好像這風是經過火爐篩過的一樣。

城頭上,本地的郡守大人站在上面觀望著下方的災民,他的到來沒有在人群中引起絲毫的漣漪,這會兒估計就算是楚政站到他們面前前他們照樣不會加以理會。

“唉,旱災之廣,遍及整個大楚,歷經時日,足足快有一年之數,自古以來還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災情,我大楚就算有再多的存糧也經不起這樣吃啊!”

在郡守身後半步的地方,一個看模樣是師爺打扮的中年書生上前一步說到。

“郡守大人,加上前兩次朝廷撥下來的賑災糧食以及後來各地的捐助,我們還能支撐兩個月的時間,沒理由到了那時還不下雨吧!”

郡守抬頭看了一眼天空,有些無奈。

“這都已經八月底了,可太陽還是如同六七月那般,一切都還難說得很呀!”

……

京城,淨月獨自一人坐在皇上特賜給他們神算閣的樓頂。

早在兩月前,楚政就每日讓他夜觀星象,算算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會有雨,但每一次測算結果都是大旱,為了避免楚政擔憂過甚,他特地撒了一個謊,說現在天機繚繞,實在算不準何時才會有雨。

“唉!”

嘆氣一聲,他從衣袍裡掏出幾枚銅錢隨意的在手心掂量了幾下,接著就把他們拋灑在神算樓樓頂的瓦片屋脊之間。

“什麼!”

淨月突然瞪大了自己的瞳孔,那幾枚銅錢的影相出現在他的眼睛,隨後他眼中的那些銅錢就變成了一滴滴在歡快跳動的雨珠,然後不斷擴大,到最後直接就演變成了一片雨幕。

“唰!”

淨月一揮衣袖,那幾枚銅錢就重

新回到了他的手心裡,接著就又被他拋了出來。

第二卦的結果和前一卦相同,銅錢化作雨珠不斷的落下。看到這個結果,淨月激動得有些說不出話來,衣袖再次一揮,銅錢被裹挾著隨他的身影一起消失在了神算樓的樓頂……

楚政的攝政殿裡,他的桌子上依舊堆滿了奏摺,可他卻沒有批閱,主要原因是他不用去看都能知道奏摺裡寫著的是什麼。

無非又是那裡那裡餓死了多少人,無非又是那裡那裡又缺了糧食。

攝政殿的門是開啟的,到了此時門外依舊燥熱的風讓楚政的心裡更加心煩意亂,風把他桌上的油燈吹得明滅不定。

飄忽的燈光倒映著楚政日漸憔悴的臉龐,這個向來說一不二的大楚帝王在此刻,竟是在他的心底生出一些無助的可憐心緒。

“皇上,皇上,有雨了!有雨了!”

就在楚政還在懊惱的時候,大殿外突然響起了淨月尖銳刺耳的嗓音,可落在楚政的耳朵裡,此時這樣的聲音如同天籟!

“快說,哪裡有雨了!”

無蟬的身影從黑暗中緩緩浮現,不過他不是為了楚政的安危,而是他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同樣的激動難安!

“九月初九!江南大雨,三日連綿不絕!”

聽到淨月回覆的楚政一下子癱軟在龍椅裡,大概在一月以前,各地的災情還是沒有出現緩解的時候,楚政就有些寢食不安了,這一月下來,他每日能睡著的時間不足兩個時辰,直到今天,他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了下來。

心神的陡然放鬆讓他一下子失去了意識,不過在他睡過去之前,他的嘴角掛上了一個心滿意足的笑容,因為他不僅聽到了淨月和無蟬一起喊出口的“皇上”的驚呼,他更聽清楚了淨月說的前一句話:

“九月初九!江南大雨,三日連綿不絕!”

……

渝州境內,柳城城門口,原本就是圖方便而簡易搭建的粥棚經過兩月的風吹日曬已經變得搖搖欲墜。

可施粥的那些道士卻對此視而不見,擾天派裡的道士一向隨心所欲,粥棚沒了也就沒了,難道粥棚倒了就會影響他們施粥了不成?

城門底下,一個在場所有道士裡最邋遢,最不像修道之人的亂天老人坐在那裡扣腳丫子。

就算他的身邊陰涼到了極點可也沒有一個災民敢靠過來,他們都知道這個老頭才是那些施粥的人裡的老大,要是把他惹惱了,以後可就更沒有粥可喝了。

至於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嘛,就是他的腳丫子實在是太臭了,也不知道他是有幾年沒有洗過腳了,那股味道比之捱餓還要讓災民們難以忍受。

剛剛扣完腳丫子又準備摳鼻孔的老道人手指在空中一滯,在旁人看去就好像他是被自己的腳丫子燻到了一樣,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他心有所感,冥冥中也不知道是那種感覺讓他愣在了原地,可隨著大拇指在其餘四指之間不斷掐動,亂天臉上的神氣越來越激動,掐指算卦的動作越來越快,當最後大拇指搭在食指的關節處時,他看向江南的方向緩緩說出了三個字。

“雨來了!”

……

江南,這裡素有水鄉之稱,所以那怕到了大楚全國都陷入了旱災的危機情況下,這裡的水源還算充足。

在災情剛剛爆發的時候,蘇、杭二州的州牧就聯手商量,不如由官府出手,控制住所有的水源,集中灌溉某一地區的水稻。

這樣的結果在一開始當然遭到了百姓們的反對,但兩州的州牧就是寧願派出軍隊駐守也沒有讓一滴水被浪費。

到了災情後期,這兩位州牧的聰明之處就體現了出來,在這種天災年頭裡,他們硬生生從老天爺指縫裡摳出了四十七萬擔糧食,這些糧食雖然不多,但節約一些的話,足夠讓半個州的百姓吃上兩月的時間,而蘇杭二州也成為了符瑞三十年年間唯二兩個有收成的州。

九月,這本該是到了江南地區下田種植第三稻的時節,但此時的田地都被驕

陽曬出一道道巴掌寬的裂縫!

初八的這一天,蘇、杭二州的州牧又聚集到了一起,這眼瞅著旱災就要持續滿一年的時間了,他們需要商議下一步還要統一種多少官田才能讓兩州百姓免於捱餓之苦。

可商量了整整一個晚上,誰都想在自己的地盤上多種一點兒糧食,他們兩人吹鬍子瞪眼的誰都沒能說服誰,一夜未睡可還是精氣神十足的坐在位置上生悶氣。

“大人,大人!”

“叫誰呢!”

一路衝進來稟報的官差被嚇了一跳,可他很快轉過了心思。

“兩位大人,是小的說錯了,是兩位大人才對!”

“說!”

那官差說完了之後,蘇杭二州的州牧又異口同聲的讓他開口,但那官差接下來說的話才讓他們兩個真正的明白了什麼是天籟之音。

“兩位大人,下雨了!”

……

“唰唰唰!”

江南果真如同淨月所算的那樣,在九月初九這一天毫無徵兆的下起了漂泊大雨,剛開始時還是一些淋淋淅淅的小雨點,可很快就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

空氣中的燥熱很快就被吹散,沁人心脾的涼風中終於出現了一些久違的秋意。

災民們在此時才算徹底恢復了他們在災情之前的神采,一個個大步的衝到雨中,任由這場期待已久的甘露淋溼自己的衣衫,浸入自己的肌膚,洗刷自己的軀殼和靈魂!

蘇杭二州的州牧來到門前,看著眼前的一幕同樣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們從未想到這第一場秋雨會來得如此及時,就在世人即將絕望的時候總算又給了他們希望!

“蠢貨!”

看著看著,蘇州州牧卻一腳踢在了那名一眼看來就品級不低的官差屁股上。

“看什麼看!沒見過下雨嘛!還不快去給我準備水稻種子,等雨一停,立馬把種子散發給百姓,讓他們都給老子回去種田去!”

“是,大人!”

這個時候,那官差也反應了過來,大雨一過,百姓就該下田種水稻了,到時沒有種子才是天大的笑話!

看了一眼極速跑開的手下,蘇州州牧又把視線放回到漫天大雨之中,臉上笑容愈發燦爛,一副沒見過下雨的樣子。

……

汴州華留郡桃浦縣,施縣丞端著一個裝有半碗水的破碗抿了一口,早在兩月前他就沒有水可以用來泡茶了,而在一月前,他們衙門裡的人也和百姓一樣了,每天只可以領到半碗水。

領到今天的水之後,施林伍沒有一口喝完,他知道只有一點一點的打溼了嘴裡和喉嚨的每一個角落才不會有那麼大的渴意。

“奇怪,今天這水怎麼比起往常時候的要涼上一些。”

接著,他又伸出手在空氣中感受了一些。

“就連風都涼快了許多!

“呼…呼呼!”

這施林伍不說還好,他一說完,風就越來越大,一時半刻的時間,就逐漸讓人情不自禁的眯起了眼睛。

“嘀嗒!”

突然,一小滴雨珠落在施林伍的碗中,蕩起一圈圈的漣漪,漣漪未止,就又有一滴雨珠落到碗裡驚起漣漪。

一滴又一滴,一圈又一圈。

……

一直到九月底十月初的時候,讓大楚上下望眼欲穿的秋雨終於落到了大楚國土的每一個角落裡,地上每一道如同傷口的裂痕在秋雨的滋潤下很快被修復。

地頭田間,水潭水井,小河大川……無數原本已經乾涸的地方重新聚集起了水源,無數由村子聚集到城市裡的災民也拿著官府發的糧種和最後一批救濟糧返回了家鄉。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或許在天下百姓的心裡都會覺得這場旱災過後,就會是一個從未有過的豐收年吧!

秋風漸起,秋雨初落…

雨過便是大晴天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人修仙:從一隻天降的猿猴開始

夜空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