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就算此時的清風被攜帶上幾分濃烈的秋意,吹得人忍不住的打了一個寒顫,但楚政還是站在攝政殿的門前張開雙臂感受著秋風裡的溼意,他或許從未覺得這樣的秋風會有讓人如此暢快的時刻。

“皇上,現在的話,江南那邊剛剛種上的第三稻或許還會有不錯的收成,咱們汴州這邊雖然雨水來得稍晚了一些,但只要免除了今年汴州地區的賦稅,老百姓們的收成還是勉強能夠讓他們撐到明年開春的時候,咱們現在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渝陵二州以及遼東邊境,依老奴看的話,皇上也是時候放鬆一下了。”

“嗯…”

面對身後無蟬話語中的深切關心,楚政並沒有加以理會,他答應一聲之後就接著閉上眼睛,任憑風拂過他的身軀。

立於楚政身後的無蟬藉此機會仔細的盯著他的背影看了一會,很突兀的,他在楚政的滿頭黑髮中看到幾縷白髮,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來一件很重要的事:面前的這個大楚君王已經有了五十又四的年紀,不算年輕了!

無蟬雖然一直都站在楚政身後,但他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仔細的打量過楚政了,跟在他身邊幾十年,他好像從來沒有發現過楚政會有說累的時候。

只是這會兒細細看來,他竟是發現了楚政越來越多的白髮,看得越久他就越是心疼,原來這個從不喊累的君王也不是不會老!

“皇上,旱災一至您就從來沒回過寢宮,今日是不是該去看看皇后和長公主殿下了。”

眼睛逐漸酸澀,無蟬明知此時不該出聲打擾卻還是冒著風險上前勸慰到,估計是感覺到了無蟬話音裡的顫抖,楚政並沒有責怪他,但他也沒有同意無蟬回去寢宮的提議。

“旱災過去了,但大楚身上的蟲疾還沒有能去除,朕心裡還是不安啊!”

無蟬心裡很清楚楚政說的蟲疾是什麼,除了那些個爬在大楚身上吸血的狗官以外,還有什麼能被楚政說出是整個大楚的疾病呢?

“皇上,那些害蟲的命運不是早就已經決定好了嘛,只需要您現在下旨,六扇門即刻就能將他們捉拿歸案,不出半月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斬首示眾,以慰民心。”

楚政想起來了當初自己給那些貪官們定下的下場,似乎貪汙滿千擔的就需要被斬立決,可緊接著他又想起了那些貪官在發現災情不可控之後又拿出了那些髒銀給百姓們賣糧食。

雖然有些官員是猜到了他會秋後算賬,雖然也有一些官員總覺得自己還能夠瞞天過海而死性不改,但不管怎樣,此時的楚政都覺得之前那樣的懲罰未免有些太重了。

“此事還是等明日早朝之時和大臣們商量過之後再做打算吧!”

……

“旱災已過,是時候該說說那些貪官應該怎麼處置了,諸位大臣可有什麼打算。”

等早朝該有的禮儀都走過一遍之後,楚政就把這個問題拋了出來,接著他就不動聲色的坐在位置上看著底下那些官員們面面相覷。

不是大臣們不願意說話,而是都怕會錯了楚政的意思,現在擺在大臣們眼前的無非就是兩條路。

一條是嚴苛執法,該殺的就殺,還有一條就是楚政心裡大抵有些不忍心了,想要為那些貪官開脫一下,就等一個人站出來求情,但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也不會有人站出來了。

滿朝文武之中,蘇望想往常一樣練起了閉口禪,彷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三臺長官中以程逸傑為首,此時雖然也在交頭接耳可實際上在聊些什麼就沒人知道了。

蘇如玉雖然透過上次的進言在楚政心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此時那些大佬都沒一個人說話,他肯定也不會故作聰明的站出來了。

武將不通文事,所以沒有戰事的時候,上朝對他們來說就是打瞌睡的好時候,反正楚政也不會管著他們。

算來算去,似乎能在這個時候開口就只有一個人了,太師呂祥瑞!

沒有和人交談,他雙眼直視前方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只是神情看上去很是悲悽。

慢慢的,朝臣的眼光都匯聚到呂祥瑞身上,能站在這裡的沒人是傻子,這件事可和呂太師一心要辦的書院脫不開干係,他要是不開腔,誰敢在他開口之前站出來說什麼。

搖頭苦笑了一聲,呂祥瑞知道眾大臣和楚政都在等著他,慢悠悠的從群臣裡走出來,這個過程中也沒人敢催他,楚政倒是敢,可他也不會那麼做。

“皇上,老臣要說的還是那句話,讀書總是沒錯的,而那些讀書人,老臣近日明白了一個道理叫財帛動人心,從一貧如洗到驟然富貴,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夠經受這樣的誘惑,在場的各位不行,我亦如是!”

說到這裡,他朝前跨出了兩步。

“皇上,老臣說這些不是要說那些人不該殺或是不能殺,不論是出於何種原因,犯了錯就是犯了錯,皇上要如何處置他們老臣都不會有怨言。只是禍不及妻小,還望皇上對那她們能夠心存幾分仁德之意。”

這下子,朝臣又把目光投向了楚政,呂祥瑞雖然沒有明著求情,但傻子都知道那句禍不及妻小就已經算是求情了。

楚政摸了摸自己的鬍鬚,心裡悄悄感慨自己老了的同時也重新思慮了一番該如何處置那些貪官。

“貪汙外滿百擔者,懲處不變;貪汙滿百擔未滿千擔者,獲獄三年至十年不等,貪汙滿千擔未滿萬擔者…”

說到這裡,朝臣們都伸長了脖子,前面的都不算啥,接下來的才是重點。

“未滿萬擔者…流放三千里,貪汙滿萬擔未滿十萬擔者,斬立決,貪汙滿十萬擔者,斬立決,家產全部充公,其子嗣在三代內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老淚橫流,或許其他人不知道這個詞的具體含義,但看看此時的呂祥瑞就能或多或少的領悟到幾分了。

楚政的懲罰比他想象中的還要輕緩幾分。

“老臣在此替那些個不爭氣的讀書人謝過皇上厚恩!”

……

萬山郡。

郡守劉申稟和師爺還在盤算著災情過後要如何去打擊錢寶商會在萬山郡的生意,可他卻不知道六扇門的人已經來到他家門口了。

“幹什麼!你們幹什麼!我是朝廷命官,你們六扇門又有何權利抓我!”

被突然衝進來的六扇門捕快打了個措手不及,劉申稟還是大喊大叫,師爺常煥倒是比他還要看得清楚些。

“差爺,小的雖是萬山郡師爺,但大楚的官位體制裡卻沒有這個職位,小的雖然會為郡守出些主意,但主要還是郡守拿的決定啊!”

劉申稟不可思議的看著常煥,他沒想到這個人會如此輕易的就把他出賣了,還試圖把自己撇得一乾二淨。

難怪當初他貪起糧食來毫不手軟,難怪當初他說要把貪汙的銀子都拿出來買糧食的時候,這個師爺死活都不答應,原來他已經為自己找好了退路。

“你…”

“嘿嘿,差爺你看,我沒有官位自然就算不上貪汙了,這…是不是抓錯人了呀!”

就在劉申稟準備說話的時候,常煥抓住機會在他的前面開了口,讓他把那些都吞了回去。

以為自己能靠此奪過一劫的常煥顯然打錯了算盤,他一個小小師爺都能想到的點,上面那些聰明狡猾到了骨子裡的人哪裡會想不到。

“嘿嘿,巧了,這次按照皇上下的旨意你還真跑不掉,聖旨上說了,凡是伸手貪了糧食的,不管你是官員還是平民,全部依律處置!全部帶走!”

“什麼!這不可能,幾百年來從來沒有這樣的律法,你們竟敢假傳聖旨,就不跑掉腦袋嘛!”

坐擁四品實力的萬山郡總捕頭聽到這個師爺的話哈哈大笑起來,似乎像是聽到了這輩子最大的一個笑話。

“我的腦袋會不會掉不勞你分心,但我知道你的腦袋很快就要掉了。”

接著,他又看向了劉申稟,不同於對待師爺常煥,萬山郡總捕其實看得出來這個讀書人雖然貪了一些,但心底大概還是存有幾分善意的。

當初常煥不願意吐出銀子來買糧,可他還是悄悄拿出了自己貪墨的大半髒銀去買錢寶商會的高價糧。

“郡守劉申稟,貪汙九千餘擔,按律流放三千里,發配遼東充軍!”

“什麼!”

要說剛才常煥已經心灰意冷了,但此時卻從心底升起一股無名火。

“憑什麼!他可是郡守!我都要被砍頭憑什麼他只是流放三千里!我不服,我要見皇上,我要告御狀,我不服…”

“不服?不知道的多還是我六扇門知道的多?來人,把他的嘴堵上給我帶下去,不給他飯吃,每天喝幾口水吊著命就行,老子倒要讓他嚐嚐被餓肚子的滋味。”

“嗚~嗚!”

被捂住嘴巴的常煥還是很激動,只是在兩位六扇門捕快的鉗制下讓他動彈不得。

離開之前,萬山郡總捕頭看了一眼劉申稟。

“給你一日時間和妻兒道別,每日早晨自己來六扇門衙門領罪。”

劉申稟失魂落魄的站起身來,當初他伸手貪那批賦稅糧食的時候他就應該猜到了會有今天這個結果,可此時說什麼都為時太晚了。

大楚王朝在符瑞三十年的秋天砍下了不少於三百顆人頭,接近五百人被流放,七百餘人被革職下獄,而這還是在楚政故意放水的情況下。

一時之間,朝野上下,哀鴻遍野,但狠病還需狠藥醫,沒人覺得這樣做會有什麼錯,老百姓們對此更是拍手稱快。

……

“皇上,本年的科舉考試已經結束,因為大旱的原因,所以從各地趕到京城來計程車子不及往年的百分之一,榜單中,書院考生佔據了九成的名額!”

這一日的早朝,偶得尊位的吏部尚書戚白鶴處理完科舉考試一事後,站在大殿中向楚政稟告了今年的考試詳情。

當聽到書院的考生佔據了進士榜單的九成名額時,所有大臣都為之一顫,不得不說,書院裡出來的學生確實要比其他地方計程車子要優秀許多,但…經理了這次旱災之事後,皇上還會相信他們嗎?

“一切遵循舊律。”

“啊…額…是,微臣遵旨。”

本來已經做好了被臭罵一頓的戚白鶴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朝臣更是一下子就炸開了鍋,就只有蘇望和程逸傑那些老狐狸還算鎮靜,他們覺得只有這個結果才符合楚政的辦事風格。

但聽到這個訊息的呂祥瑞卻高興不起來,他也猜到了這個結果,但他也清楚,這是楚政給書院的最後一次機會。

要是那些蠢傢伙還是隻知道往自己兜裡揣錢的話,那楚政就不會再在書院上浪費一絲一毫的精力。

退朝之後,呂祥瑞迷迷糊糊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鬼使神差的走到了書院。

水榭歌臺,琳琅樓閣,這個花了大價錢修建起來的書院還和他當初第一次來時一模一樣。

魂不守舍的在書院裡逛蕩,呂祥瑞不知不覺的來到了一個廣場處,按照課程的安排,已經畢業的學生要在今日舉行他們在學院裡的最後一節思辨課。

“我輩讀書人,要是隻會書上的學問而無自己的見地,那無論再怎麼苦讀都只能算是一個翻書人而不是讀書人…”

“三千大道,天遁其一!讀書人修身立德養性傳教,若是能容百家學識於一身,或可得窺天道一二…”

一路走來,呂祥瑞聽到了很多書生都在發表自己的高談闊論,一些精闢言語甚至是他聽見後都忍不住沉下心神去細想。

高臺上,書院山長曹華斌似乎是特地找了個地曬太陽,並沒有關注廣場下方正在激烈爭吵的書院學生。

呂祥瑞一步步的走到了高臺之上,看著臺下的眾多學子,他似乎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實在沒有理由不去選擇相信這樣的一群讀書人。

“諸位!”

原本吵雜的場面隨著呂祥瑞的一聲大喊很快安靜下來,高臺之下的人也很快就認出了這位正是王朝獨一的太師,但他們都不知道這位從來沒有在書院露過面的太師要幹什麼。

“今日來此,得見諸位學問才知吾道不孤,我心甚慰,但前次旱災已經讓得天下人都把我們讀書人給看扁了,今日在此,我不妨給大夥說句得罪人的實話,離開了書院,環顧朝野,我甚是覺得前路茫茫,吾道甚孤!寬闊大道就我一人瑀瑀獨行!”

說到這裡,這位見了皇上都可以不用行禮的當朝太師面對京華書院數百學生一揖到底。

“懇求諸君為我輩讀書人—正名!”

高臺下的諸多學生立時反應過來,坐在前排的這一屆科考狀元更是即刻起身。

“彼時以此身奔赴天下,不說能夠擔受起先生的厚望,但也絕不讓先生在大道上感覺旁若無人!吾道不孤!”

隨後,眾書生一起起身,高聲喊到。

“吾道不孤!”

高臺上,不知何時已經睜開了眼睛的曹華斌笑彎了眉毛,他沒有發出聲音,但要是能有人看見他微動的嘴唇,就能知道他也跟著說了一句:

“吾道不孤!”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皮影抬棺,我是萬煞之主

愛吃樹葉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