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政高坐在富麗堂皇的龍椅之上,目光從蘇望的身上移開,繼而看向金鑾殿外他楚家那大好的萬里河山。

“既然蘇相都這樣說了,那朕就看看在搬空了整個大楚國庫之後,那些貪官的肚子到底能不能被填飽!明日,備來賑災所用的八百萬擔糧食全部出京!”

楚政緊緊握住了自己的拳頭,看來他的心裡真是對那些貪官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一粒不剩!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眾大臣的跪倒相送中,楚政一揮衣袖憤憤然的走下了龍椅,大步離開。

而隨著大楚的一個個肱骨之臣面容陰損、沉默不語的離開,呂祥瑞獨自一人落在了隊伍的最後面,神色頹然。

金鑾殿外,呂祥瑞看著自己腳下的九十九級臺階在發愣,他自己也沒想到為何一心要辦的書院會變成這個樣子。

“喲!還在想你那個破書院的事啊!依我看趁早黃了得了,還瞎搞個什麼勁?我還以為你能搞出什麼名堂來呢!可你也不看看書院教出來的都是些什麼玩意,還不盡是些只會禍國殃民的畜牲!”

聽到來人這個熟悉的聲音,呂祥瑞張開嘴巴想要反駁兩句,可到頭來才發現,這些話好像確實沒有什麼能反駁的地方。

來人一步朝前和呂祥瑞並肩而立,他們的目光越過了皇宮東華門的城門,也越過了京城的城門看向不知多遠的地方。

沉默許久,呂祥瑞頹唐的開口說到,語氣之中有著很深的落寞,他似乎也只能為他那些讀書種子想到這個理由。

“不管怎樣,讀書總是沒錯的。”

“讀書?”

來人可不吃他的這一套,說話的語氣中有些輕佻,滿是嘲諷。

“你以為這天底下還有幾個像樣的讀書人?還是說你以為那些讀書人都和你一樣把讀書人的禮義智信看得比命都重要?可你要知道,這世上千千萬萬的讀書人裡才出了你這麼一個呂祥瑞!別人做不到和你一樣的守著一個破宅子過一輩子!別人根本就沒有把你那些儒家經義和聖人道理放在眼裡!”

來人說完之後拍了拍呂祥瑞的肩膀。

“我不是說你的想法不對,但步子邁大了,遲早是要摔跟頭的,讀書,讀書!可那不是有了書院之後就能讓想讀書的人讀書的。與其整天纏著皇上修書院,你還不如先想想清楚,你所謂的書生讀書到底是什麼?”

這段話說完之後,那人就離開了,而看著那人慢慢離開的身影,呂祥瑞自己都沒有想到會是程逸傑來對他說這番話,不過,就只是那讀書二字也真的需要他好好想想了。

第二天,隨著楚政的一道聖旨傳下來,京城南郊的國庫糧倉裡就源源不斷的有馬車運送著糧食出來,隨後發散到天下。

按照楚政的旨意,原本是要分批次發放到各地的八百萬擔賑災糧食一次性全部運出京城,當真是一粒米都沒有留下。

可要是這批糧食還是沒有落進百姓的嘴裡,那大楚就再也掏不出任何一粒糧食了。

……

陵州萬山郡,郡城縣衙。

“快,快!先把這些糧食都運到庫房裡去,別急著分發下去,等我去和劉大人商量之後再做打算!”

師爺常煥在親眼看見朝廷發下來的賑災糧食都入了庫之後才安心離開,轉身去找郡守劉申稟去了。

“嘿嘿,劉大人,看來朝廷裡的存糧還有很多啊!按照我以往的經驗來看,這第一批賑災糧食雖然會來得很快,但絕不會有那麼多,可這次州城那邊直接就分派給了我們萬山郡二十萬擔糧食,這還是經過京中和州城裡的那些大人們層層盤剝下來的結果。你看……”

常煥是按照以前的災情經驗來判斷的,可他不知道這次和以前的情形都有所不同。

糧食不是分批次發下來的,京中和州城那邊

的大官都是有著自己的隱秘訊息來源,都知道楚政剛剛在京城才發完火所以也就沒有人敢伸手觸碰這批糧食。

而這二十萬擔糧食也是他萬山郡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唯一一批賑災糧食。

“師爺,那我們還是按照之前的比例,截留三成的糧食下來嗎?”

嘗過了上一次的甜頭之後,劉申稟發現確實沒有人會下來查辦,包括以往讓人聞風喪膽的六扇門也毫無動靜,所以他的膽子也就跟著大了起來。

“三成?大人,不是我說,最多再過兩月,各地官員就又會伸手向朝廷要糧食,到時我們跟著他們一起吆喝就是了!不怕分不到糧食,咱們萬山郡境內有十一個縣,每個縣分一萬擔糧食和一萬擔糠也就夠了,剩下的就全是我們的了!”

“這…好!”

劉申稟心想說這會不會太狠了,可話到嘴邊就又變味了,想起那些由糧食變成的白花花的銀兩,誰能不心動呢?

就這樣,楚政發下來的八百萬擔賑災糧食被各個郡縣如法刨制,半月光景裡就被吞得一點都不剩。

領到糧食的第一天還算給災民們熬了一鍋大米粥,可第二天就摻了一半的糠,半月之後就看不見大米的影子而全部都是糠了。

說來也是一件怪事,這大旱饑荒的年頭裡,糧店和各大商行最先賣完的是畜牲吃的糠而不是人吃的米!

……

汴州華南郡桃浦縣。

桃浦縣的地勢靠南,所以糧食產量還算比較多的,直到現在一些農戶家裡都還悄悄留有餘糧不知道藏在那裡。

這些百姓雖然愚昧,可一旦涉及到糧食他們就會變得精明無比,現在明明就有朝廷的糧可以吃,幹嘛要吃自己的糧呢?

再說了,這朝廷放下來的糧食也不少啊,桃浦縣衙門每天提供兩頓,還都是大白粥,雖然不是管夠,但溫飽已經綽綽有餘了。

要是偶爾找到了野菜還能撒上一些鹽巴來下飯吃,這讓他們都覺得這那裡是饑荒年頭裡能吃上的飯啊!

縣衙裡,現在是桃浦縣一把手的施林伍端坐在大堂之上,他的下手位置就是主簿張伯晝和縣尉蔣寒林。

施林伍和張伯晝兩人正神情輕鬆的喝著茶,周圍的幾個縣裡,也就他們桃浦縣的災民才沒有鬧騰,也難怪他們還有閒情逸致坐在縣衙裡喝茶呢!

不過比起施林伍這兩個人,蔣寒林就顯得有些坐立不安了,不僅是桌上的茶水他沒有碰,就連椅子都好像是火燒屁股一樣的讓人無法安定一下,左扭也不是,右拐也不是。

“蔣大人,你這是怎麼了?這都到了五月份的日頭裡了,咱們桃浦縣還是一如既往的安穩和諧,難道蔣大人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能被蘇如玉都真心誇讚一句聰明的人,施林伍那裡會看不透這個只懂些武藝的軍中漢子的心思呢?

不過他並沒有直接點破,而是準備逗一逗這個悶葫蘆蔣寒林。

縣尉蔣寒林見自己故意做出的毛焦火辣姿態起了作用,終於是引起了施縣丞的注意,於是立馬轉頭對施林伍說到。

“施大人,不是我說你,我明明都給你出過主意了,讓你把三成的米換成糠!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施林伍故作驚訝的說到。

“蔣大人,我換了呀!不僅換了,我還把五成的米都換成了糠呢!怎麼?還沒有滿足你的心意嗎?”

蔣寒林其實已經看出了這個施林伍在捉弄自己,可他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任由他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施大人,我看你不是不明白,你這是揣著明白給我裝糊塗呢!我讓你把米換成糠,那是為了給災民們吃的嘛?我…唉!”

“這…蔣大人,難道你提的建議把米換成糠不是擔心災民們的糧食不夠吃嗎?可現在糧食還夠啊!等只剩下三成糧食的時候咱們在摻合一些糠進去也不遲

呀!”

施林伍越是不急著把那層窗戶紙捅破,蔣寒林就越是著急說不清楚話,而一旁的張伯晝早就端著茶杯笑意不止了。

“施大人,到了這個時候我也不在乎什麼臉面了,咱們就把話挑明瞭吧!你看看其他縣,都是把米換成糠之後,就把多出來的糧食放進了自己的口袋裡,可咱們呢?不說貪糧了吧,還自己搭進去不少!這都是什麼事啊!”

一下子把心裡話都說出來之後,蔣寒林好像舒服了不少,不僅長撥出一口氣,還拿起桌上的茶杯一飲而盡。

而施林伍和張伯晝兩人卻是相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小城樂趣少,對於他們兩個來說,閒暇時逗弄一下蔣寒林就是他們為數不多的樂趣了。

笑過之後,施林伍拍了拍蔣寒林的肩膀。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你認為那批糧食是好拿的?一次性把賑災糧食都給放了出來,那是皇上已經生氣了的結果,要是咱們現在不把招子放亮一點,災情一過,就該是我們的腦袋搬家了!”

蔣寒林聽到施林伍的話還是不服氣,賭氣的拍打掉了他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

“你就吹吧你,現在全國上下,有幾個地方不貪的?也就咱們桃浦縣老老實實的,現在這周圍幾個縣的官員,都在笑話我們桃浦縣的人不會做官,明明輕易就能拿到手的銀子都不敢貪,他們都貪了,可也沒見上面的人來找他們的麻煩啊!我們怕什麼!”

“哎…消消氣,蔣大人消消氣,你要是信我一句話,就別打那批糧食的主意了,那玩意到最後肯定是一個燙手山芋!”

“哼!”

蔣寒林只知道自己的腰包不但沒有增大,反而縮減了不少,所以也就有些聽不進去施林伍的勸慰了,他賭氣似的把頭扭向一邊。

而施林伍恰好是個好脾氣的,見他還在一個人生悶氣,於是就繞到他的另一邊接著說。

“好好好!咱們就先不去說什麼朝廷追查的事了,就算到最後了,朝廷真是糧食多到沒地方放了,真的什麼都沒有管就任由底下的官員貪汙了,我就問你一句話!”

施林伍慢慢的把嘴湊到蔣寒林的耳邊。

“那些賑災所用的糧食你吃在嘴裡的時候能不能安心!”

聽到施林伍的這句話,尤是蔣寒林這樣的軍中莽漢都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連帶著說話的聲音都小了起來。

有些事他不是不明白,與其說他是在乎那批糧食,還不如說他是想在周圍幾個縣的同僚之間爭口氣!

“其實吧,我也不是真的稀罕那一兩千擔的糧食,就是…就是看見大家都在貪,我這心裡直癢癢,你說這糧食多了,我家那幾口人也吃不完,還有我家那婆姨也不喜歡我老往家裡拿官府的東西,我也就是喜歡個爭強好勝而已,別人有的我老蔣就想著自己也要有一份!”

“哈哈哈!”

看見這個蔣寒林竟然如同小娘子一般的做出忸怩姿態,施林伍和張伯晝兩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蔣寒林,你這樣的想法可要不得,咱們雖然被周圍的官員罵成是蠢蛋,但咱們桃浦縣的百姓,那個不誇我們清廉吶!連帶著我們以前貪汙的銀兩他們都忘記了。”

張伯晝笑過之後卻是安慰起蔣寒林來,既然人家都一副小娘子的認錯姿態了,那自己也不能太過揪著‘小娘子’的辮子不放了。

而在張伯晝說完之後,施林伍又接過了他的話頭接著說到。

“是這個理!咱們雖然貪,但那是太平時候的事,那時大家最起碼都能吃飽飯,但要是在現在這種情形下還要伸手去貪的話,那可就是太過於豬狗不如了。”

施林伍從座位上站起身,走出縣衙之前最後看了張伯晝和蔣寒林一眼。

“記住,咱們能被百姓說成是貪官,但絕不能被百姓罵作狗官!沒理由好好的人不做,偏要去當狗啊!”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陣匠

萬鍵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