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越國現在的氣勢比當年勾踐滅吳還要兇,最後終究是曇花一現,慢則數月,短的話,此時楚國可能已經開始反打了。

“可惜越國不聽勸告。”藺相如搖了搖頭。

趙國早就派人偷偷告訴越國,楚國肯定有陰謀,可惜越國最後還是被眼前巨大的利益遮蔽了雙眼。

或許越國也知道楚國可能有陰謀,但失去理智的越國只看到了成功之後的絢爛,忽略了失敗的後果並不是它所能承受的。

“要不要想辦法救一下越王。”虞信想了一下,開口問道。

“沒有必要,此戰之後,越王即便能逃回去,也失去打回來的力量了。”魏無忌搖了搖頭。

趙國又不是慈善家,不求回報的幫助越國。

越國對於趙國的價值只是牽制楚國,失去牽制楚國力量的越國對於趙國來說沒有任何利用的價值。

“那便算了,還是將精力放在燕國和秦國身上吧。”虞信嘆了一口氣,對越國有些可惜。

“話說……燕國最近有啥動靜嗎?”藺相如問道。

“沒有。”趙勝搖了搖頭。

從趙括當上趙王開始,趙國便開始大力發展情報組織,最初只是遍佈趙國,很快,就擴散到了周圍各國,甚至東胡。

但燕國的情報絕大部分都是關於相國將渠的,至於燕王的情報,一般來說只有兩個字:修仙。

除此之外,沒別的了。

其他君主好歹還好個色啥的,燕王連女人都不敢興趣,除非是仙女。

“秦開將軍有訊息嗎?”藺相如問道。

“他拒絕了,言不願背棄燕昭王。”樂毅搖了搖頭。

秦開和他不同,他是經過黃金臺拜將,走正規程式應聘進入燕國的。

相對來說,地位更加平等。

而且樂毅敬重的只是燕昭王,對於燕國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感,至於之後的燕惠王更是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報君黃金臺上意,橫掃齊國七十城。

已經足夠報答燕昭王的恩情了。

既然新任的燕王不信任我,那我走就是。

而秦開本身就是燕國人,是從底層被燕昭王一步一步提拔上來的,對燕昭王和燕國都有深厚的感情。

若是年輕三十年,秦開或許會意動,但如今的他已經不是那個衝動熱血,夢想著拜將封侯的青年了。

快馬揚鞭的歲月一去不返,再英明的趙君也不是他的燕昭王。

“燕昭王不愧一代明君,即便過了數十年,餘蔭依然庇護著燕國,可惜燕王昏庸,不懂禮賢下士。文臣武將或奔逃國外,或死於病榻之上。”藺相如感慨道。

“人才越來越難挖了,最近都沒挖到人才。”趙勝嘆了一口氣。

最初趙國一手招賢令和邯鄲學院便能吸引來大量人才,接著靠著他趙勝和魏無忌,荀子的臉面又弄來了一批人才。

後來,趙括開始專門安排使者對一些有名有姓的名士進行邀請,包括在野的和不在野的,發跡的沒發跡的。

甚至連王翦、項燕、羌瘣這些年輕一輩的將軍,明知道不可能加入趙國,趙括都抱著有棗無棗打三竿的心態派人去騷擾。

光明正大的去,光明正大的走,你也拿我沒辦法。

幹掉吧,就是心虛,心裡有鬼。

不幹掉吧,這也太噁心了。

如今趙國吸引過來的人才越來越少了,能挖基本上都被挖過來了,剩下的就算趙國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挖過來。

不過趙勝顯然忘了前段時間從韓魏兩國挖過來的一群水利大師。

“培養自己的人才才是王道,今年邯鄲學院能有不少優秀的學生畢業。”虞信笑著說道,幾年過去了,邯鄲學院終於能夠穩定的產出人才了,也算沒有辜負趙國這麼大的投入。

當然,人才多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就像魏國,人傑地靈,人才也多,結果都跑了,然後掉過頭幫助其他國家打魏國。

因此如何留住人才也非常重要。

若是以前,趙國無法提供這麼多崗位,自然也無法留住這麼多人才,但現在大家不僅可以從軍從政,還可以從工從醫從農。

再加上趙國不斷擴張,足以容納這麼多人才。

除此之外,邯鄲學院每年都會對學生進行考核,凡是透過考核的學生,分別賜予一級到三級爵位,根據所學,選擇從軍從政從工從醫……只要有足夠的貢獻,便可以提升爵位。

當然,這些爵位的提升不是那麼容易的。

看起來最容易的從軍要冒著生命危險,其他相對來說安全,但除了極少數開掛的天才之外,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升爵位難如登天。

若是離開趙國,則收回所有爵位和福利。

因此即便一些不願踏入仕途的文士,也會選擇在邯鄲學院領一份清閒的工作,沒事的時候釣釣魚,喝喝茶,如果遇到順眼的學生就指點兩句,遇不到就白領俸祿。

這也導致了邯鄲學院中有不少吃白食的。

“話說邯鄲學院中那些光領俸祿不做事的你們怎麼看?”藺相如皺眉問道,他對這些吃白食的特別不爽。

趙國是我們辛辛苦苦建設的,結果你們先享福?

“你不會想趕走他們吧?”虞信驚訝的問道。

“我是這麼莽撞的人嗎?”藺相如白了虞信一眼,“趕走不至於,不過給他們找點事做倒不是不行。”

“確實應該給他們找點事做。”公孫龍深以為然。

“注意點分寸,別把人趕跑了。”趙勝叮囑道。

“放心吧,只是讓他們教導學生罷了。而且不會多,身為學院老師,每年教兩名弟子不過分吧。”藺相如說道。

這兩名哪怕只是一縣之才,趙國也賺了,況且人數多了之後,必然會出現一郡之才,甚至一國之才。

這些人既然到了趙國,其實心中多多少少都做好了為趙國出力的準備,只是不願為官罷了。

反之,如果每年連兩個學生都不願意教,那趙國也沒有必要留著這些人了。

“這樣也好,一直白養,其他人也會有意見的。”趙勝說道。

趙國家大業大,不在乎這點錢糧,但是其他人不這樣想。

自己每天辛辛苦苦,結果俸祿還不如別人啥都沒幹的多,正常人都會心生不滿。

趙國至少不能讓這些真正為國家出力的人心寒。

ps:作者好像還活著……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娶了皇后怎麼辦

情磚漢瓦

亂世召喚水滸英雄

躺在草皮的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