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來到了趙王括八年。

年初,趙括在邯鄲召開了大朝會,除了五公十二卿之外,兩位總督以及所有郡守都趕來參加大朝會。

朝會確定了趙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仍然是以國內經濟建設為主,對外擴張為輔。燕地、關中、河西走廊等地的道路要儘快建設,與趙國腹地河北融為一個整體。

百姓手中的舊錢幣要儘快回收,更換成統一的新幣,度量衡也要儘快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總之,趙國境內不允許出現兩種制度。

每個郡縣的學院和藏書閣要儘快建設和普及,鄉邑可以暫時先放棄,趙國短時間內顧及不過來,但每個縣必須有一座學院和藏書閣,教學必須使用趙國文字和趙國話,相關教材也必須使用朝廷編訂的教材,不允許使用私人教材。

這方面會有一些阻力,不過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大。戰國七雄除了楚國之外,其餘六國的文字基本上統一的,只有少數異體字有分別。

不會說因為要普及趙國文字,之前所有努力全都白費的情況出現。

當然,影響是肯定有的。

而楚國由於和中原文化圈一直處於若即若離的狀態,又受南蠻影響比較深,因此文字更像鳥蟲體,和中原各國文字差異比較大。

至於老師,直接從趙國各地學院調過去。

反正初級學院只教識字和算數,那些已經畢業的學子,成績比較好的,足以擔當這個責任。

接著,朝廷下令,邯鄲學院今年招生名額增加一倍,每個郡縣都可以舉薦一些年輕的有才能計程車子進入學院讀書,如果得到名士看重,還有機會拜名士為師。

不僅如此,朝廷還釋出告示,享譽天下的荀子、魏無忌、樂毅、趙勝等人都會在學院中給士子們上課,連趙王都有可能出現。

一時間天下士子都被吸引到邯鄲學院,如果他們有幸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後半生將少奮鬥二十年。

經過數年的發展,邯鄲學院已經成為中原文化和學術中心,每天學院內都會發生激烈的思想碰撞和技術交鋒。

荀子的賦文體更是在學院中大行其道,受到很多士子推崇,大家紛紛學習使用賦來鋪採摛文,體物寫志。

一時間,在中原帶起了寫賦的風氣,從描寫四時到抨擊朝政,最後演變成對趙國的歌頌以及對其他國家的諷刺。

其他各國氣的牙根癢癢,卻沒有什麼辦法。

趙國連續幾年的輕徭薄賦,讓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有了煤炭和棉衣之後,趙國今年冬天沒有發生大規模災難。

正月剛剛結束,趙國各處便開始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鄭國帶領數十萬人治理遼河,河套也在對水利工程進行收尾,袁華率領船隊再次開始遠航,河西走廊也是到處招人修路。

“招人修路了,每天十五錢,中午管飯,當天幹完,當天發錢。”張掖郡,幾乎所有的城池全部張貼了告示,更有小吏站在路邊,舉著一張牌子大喊。

只要報名登記,立刻就會有人帶去工地,不識字也沒有關係,只要會幹活就行。

“大兄,要不我們帶著部落過去給趙人修路吧。”遠處,一名魁梧的漢子回頭對大兄說道。

他們不是趙人,而是羌人。

羌人以放牧為生,每年初春時節,牛羊馬匹餓了一個冬天,又正值發情、交配的季節,需要大量的草場供用,但偏偏這個時候草場剛剛發出嫩芽,根本不夠這麼多牲口吃的。

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遊牧民族最為虛弱的時候。不僅內部喜歡爭奪草場,中原王朝也最喜歡趁著這個時候攻打他們。

而彎刀羌就是在競爭中失敗的一支,作為失敗者,他們只能將肥美的草場獻給敵人,帶領族人尋找新的草場。

然而草原很大,合適的草場卻不多,絕大部分草場也都有了主人,他們找了一個月,也沒有找到能夠供部落休養生息的草場,再繼續這樣下去,他們只能尋找一個大部落投奔了。

不過看到趙國的招工宣傳,彎刀羌二首領玉渾有了別的想法。

與其被其他部落吞併,不如去給趙國打工,彎刀羌好歹也有一千多成年男子,加起來每天能掙不少錢,足夠養活整個部落了,再怎麼樣也比投奔其他部落強。

現在他們還是部落首領,如果投奔其他部落,他們可就和那些部民沒有什麼區別了。

“趙人會同意嗎?”鐺鈴有些疑慮,羌人和趙人的關係可不咋地。

“去問問不就知道了。”玉渾說著就朝著城池走去,不一會兒,來到報名登記的地方,“我們是羌人,也想要過來修路,可以報名嗎?”

“羌人?”小吏有些驚訝,這還是第一次有羌人要來報名。

“不錯。”玉渾點了點頭。

“你稍等一下,這件事我得先稟報郡守。”小吏抱拳說道。

“我在這裡等你。”玉渾說道。

小吏施了一禮,轉身朝城中走去,很快來到郡守府。

“羌人就羌人,不管是誰,只要來給我趙國幹活,全部都收,按時發錢,不要剋扣分文。”蒙驁聽到稟報,大手一揮,下令道。

這對趙國來說可是一件好事,不僅能夠增加人手,還能夠分化羌人,削弱羌族的實力,瞭解羌族的情況。

“屬下覺得這件事可以多加宣傳,來吸引更多的羌族下山。屬下就不信那麼大的羌族,就只有這一支活不下去。另外,羌人和趙人如果混在一起修路,難免會產生不必要的摩擦,屬下建議羌人和趙人分開修路,安排不同的人員管理,以減少相互之間的矛盾。”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派人與這些部落首領交談,如果他們願意歸順我趙國,同意我趙國安排官員管理,進行編戶齊民,我趙國可以分出一部分草場,供他們放牧。大王說過,對於羌人要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滅掉一批。現在願意向我趙國示好的部落,就是可以拉攏的物件。”伍語說道。

河西走廊有不少肥沃的草場,交給羌人放牧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前提是羌人變成自己人。

“郡丞說的有道理,和羌族交談的事情就交給郡丞了,有了結果之後告訴我就行。”蒙驁點了點頭,“最近河西走廊西部有些不太安穩,商隊稟報說羌騎和胡騎經常來回騷擾商隊,甚至出兵搶劫,本將打算率軍給那些羌胡一個教訓。”

“要不要稟報朝廷,讓朝廷派軍隊?這樣保險一點。”伍語說道。

“大王性格你也知道,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必須將敵人的情況全部摸透了之後,再出兵一擊必殺,我們只是給朝廷大軍打頭陣的罷了。”蒙驁說道。

他從來沒有指望自己手下數千只訓練一個冬天計程車兵能夠將問題解決,不過只要是在平原上,他也不怕那些羌騎。

事實證明,蒙驁的想法是正確的,這些羌人和胡人確實不是趙軍的對手。

三月,蒙驁從河西走廊東部一路殺到河西走廊西部,沿途胡人紛紛望風而逃,蒙驁一直殺到一個名叫樓蘭的國家才停下來。

樓蘭國主連忙派大臣出城求和,祈求趙軍放過樓蘭。

蒙驁本來也沒有攻打樓蘭的打算,主要是也打不下來,樓蘭雖然是個小國,但也有城池作為依靠,不是他區區兩三千人能打下來。

於是蒙驁便打算率軍回去,就在這時,一個意料之外的熟人從樓蘭城中走了出來,找到了他。

正是趙王之弟,趙國司商趙牧。

“見過蒙驁將軍,敢問……將軍為何會在此處?”趙牧奇怪的說道,如果不是大軍中迎風飄揚的‘趙’字大旗,他都懷疑蒙驁是不是投降秦國了。

他記得河西走廊明明是羌人和秦國的地盤啊。

“司商?公子……為什麼會在樓蘭國?”蒙驁驚訝的看著趙牧。

“我率領商隊歸來,途徑樓蘭,在此歇息一天,沒想到恰好遇到將軍。”趙牧笑著說道。

“現在河西走廊是我趙國的領土了,這件事還要從前年說起……”蒙驁伸手說道,將趙牧引到軍營,吩咐左右上茶。

“沒想到我離開這段時間,中原竟然發生了這麼多事情。”趙牧有些感慨。

“公子不知道,自從你離開之後,大王和太后可是一直唸叨你呢,大王經常說不該讓你去西域,去年秋天,大王還派了一支商隊前往西域尋找公子。不知公子是否遇到?”蒙驁說道。

趙牧搖了搖頭,西域地方大了去了,兩支商隊相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對了,還請將軍派人告訴朝廷,就說我率領商隊回來了。一同回來的,還有孔雀王朝的使者,阿育王的弟弟阿善德。讓朝廷做一些準備。”趙牧說道。

兩年多前,他率領商隊一路西行,代表趙國走訪了很多國家,與大部分國家都建立了聯絡,不過這些國家的實力都很弱小,放在中原連最弱的燕國都不如,更不要說和趙國相比了。

直到他來到孔雀王朝,這是一個無比強盛繁榮的國家,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軍事實力強大,君主阿育王同樣是一個無比賢明的君主。

在那裡,趙牧受到了阿育王的熱情接待,當阿育王得知趙牧是從萬里之遙的東方來到孔雀王朝的時候,激動萬分,拉著趙牧交談了很多。

趙牧告訴阿育王,自己來自趙國,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國家,而像趙國這麼強大的國家,東方還有六個。

趙牧從阿育王口中得知,孔雀王朝剛剛完成統一,國內並不安穩,只是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才壓制住四方。

在孔雀王朝,趙牧看到了不亞於趙飛騎的軍魂軍團。

按照趙牧推測,孔雀王朝的實力絕對要超過現在的趙國,但應該比不上中原各國加起來。

趙牧在孔雀王朝待了半年,走訪了很多地方,也對孔雀王朝一些主要城池和風俗習慣有了一些瞭解。

孔雀王朝和趙國一樣,都是國君最大。但不同的是,孔雀王朝的宗教勢力也無比強大,其中以婆羅門教和佛教為首,還有耆那教等等,勢力滲透到國家各個方面,甚至能夠影響國家決策。

而英明神武的阿育王不僅沒有想著削弱宗教的勢力,反而任由其發展,甚至還幫助佛教建造佛塔,舉行集會。

這在中原是絕對不可能的。

中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宗教勢力凌駕於王權之上,更不要說一代雄主了。

在這個過程中,趙牧結識了阿育王的女兒,並互生情愫,阿育王得知之後,不僅沒有反對,反而主動撮合了這件事,將女兒嫁給了趙牧。

論身份,論地位,論能力,趙牧都配得上孔雀王朝的公主。

半年後,趙牧向阿育王請辭,表示要返回趙國,阿育王提出派弟弟阿善德作為使者,代表孔雀王朝出使趙國,同時派軍隊護送趙牧等人,一直抵達孔雀王朝邊境。

有趙國和孔雀王朝兩國節杖和文書,一路上沒有任何國家敢阻攔,趙牧很順利的進入西域,一路向東,進入樓蘭國,然後遇到蒙驁……

“孔雀王朝的使者……”蒙驁還有些摸不著頭腦。

“王兄會知道的,將軍只要稟報上去就行了。對了,等會兒見到孔雀王朝的使者,將軍千萬不要露怯,也不要提中原各國最近發生的事情。”趙牧說道。

“公子放心吧,區區蠻夷,我蒙驁豈會露怯?”蒙驁眼中露出鄙夷的目光,什麼孔雀王朝,不過是蠻夷罷了,也配和趙國相提並論?

也就是兩個國家距離太遠了,否則他蒙驁將孔雀王朝吊起來打。

趙牧回到樓蘭國,和樓蘭國主告辭之後,帶著商隊來到軍營。

“這是我趙國張掖郡郡守蒙驁。這是孔雀王朝的使者阿善德,這是內人阿麗娃。”趙牧介紹道。

“……”蒙驁愣了一下,你剛剛沒說,你還有個內人啊。

況且你在外國找了個媳婦,大王和太后知道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朕即帝國

小奮鬥

炎太祖道武帝的憂鬱

季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