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我會和母親還有王兄解釋的。”趙牧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按照中原習俗,父母之言,媒妁之約。

父親不在,長兄如父。

他沒有經過母親和兄長同意,便在孔雀帝國私自成婚,確實不符合禮法。

但當時情況特殊,他如果不同意,阿育王不可能讓阿麗娃跟他來趙國。

蒙驁沒有多說什麼,不管趙牧娶誰為妻,這件事都是人家家事,他作為外人不能置喙什麼。

“蒙驁見過使者……和夫人。”蒙驁對阿善德和阿麗娃施了一禮。

阿善德和阿麗娃也按照趙牧教給他們的趙國禮儀,回了一禮。

由於語言不通,雙方沒有過多的交流,只是見個面就分開了。

阿麗娃跟隨趙牧留在趙軍營帳中,而阿善德則回到使者的隊伍中,兩支隊伍緩緩向東行進。

“趙國的郡守是超凡境的武將。”路上,護衛長小聲對阿善德說道。

阿善德並沒有感到意外,趙國怎麼說也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國家,有超凡境很正常,沒有超凡境武將才會讓人覺得奇怪。

對於趙國和孔雀王朝這種級別的國家來說,一名超凡境影響不了什麼,看的更多的是整體的智慧和實力。

比如國土的廣袤,人口的多寡,以及頂尖智者和武者的數量,國君的英明與否等等。

“對方計程車兵怎麼樣?”阿善德問道,他對軍事方面不是很懂,但他身邊的護衛長卻是孔雀王朝的名將,跟隨他兄長阿育王征戰多年,不管是領命作戰,還是練兵,都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阿育王派他出使,除了護衛自己的胞弟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探查趙國的軍事實力。

“士兵倒是一般,雖有殺氣,但氣勢有些零散,有戰鬥經驗,但不是百戰老兵,和我國正卒的水平應該差不多。”護衛長說道。

他的眼光確實毒辣,僅僅一個照面,就將趙軍的實力看得七七八八了,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所見到的並不是趙國的正卒。

趙國真正的正卒,可不是孔雀王朝那些從田裡徵招沒多久,僅僅打過兩場仗的正卒能比的。

論整體實力,其實趙國和孔雀王朝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唯獨軍事實力,趙國絲毫不虛孔雀王朝。

“看來趙國商業貿易發達,遍地黃金,軍事實力相對一般。”阿善德心中猜測到,不過他所見到的只是趙國的一個郡,具體情況如何,還要等到深入趙國腹地,足夠了解之後再做決定。

他代表孔雀王朝出使趙國,可不僅僅是為了兩國的友誼,更重要的是探查兩國的真正距離,以及趙國的真實實力,是否會對孔雀王朝造成威脅。

趙國的富裕程度令阿育王心動。

精美的絲綢,方便書寫的紙張,華麗的琉璃,每一樣都價值連城。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果趙國和孔雀王朝並非遙不可及,同時實力又不如孔雀王朝,他不介意對趙國出兵。

當然,如果趙國實力非常強大,或者兩國距離遙遠到不會產生任何衝突,阿育王會選擇做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君。

一切都要看這次出使的結果。

進入河西走廊,孔雀王朝的使者團見到了無比繁榮的景象,往來的商旅絡繹不絕,一名名農夫扛著工具,熱火朝天地修路。

在孔雀王朝,這種大規模的勞役一定是哀聲哉道,百姓心生怨氣,但是趙國百姓臉色沒有一點不快,反而一幅很高興的樣子。

“他們不是服勞役,他們給朝廷幹活,朝廷給他們錢。”趙牧解釋道。

“明明能夠強制老百姓幹活,為什麼還要給錢?難道趙國的錢已經多到花不完了嗎?”阿善德奇怪的問道,在他看來,即便錢多到花不完,也沒有必要發給這些賤民啊。

“王兄下的命令。”趙牧懶得解釋,雙方價值觀都不同,解釋也解釋不通,還不如推到趙括身上。

“這是趙國最繁華的地方嗎?”阿善德詢問道。

“不,這裡是趙國最為偏遠的地方,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趙牧搖了搖頭。

阿善德更加心驚,同時又有些不敢相信。趙國最為偏遠的地方都發展成這樣,那核心區得繁榮成什麼樣?

穿過河西走廊之後,趙牧並沒有帶領秦國使者繼續向東,走秦國進入趙國。而是轉道向東北,接著向北,進入河套。沿著河水順流而下,從雲中郡走官道到武陽,坐船一路南下抵達邯鄲。

走秦國雖然更近,但畢竟是敵國,若是出現意外很難處理。

這就讓孔雀王朝的使者產生了一個錯覺,趙國疆土遼闊絲毫不亞於孔雀王朝!

“這些道路有多長?”

“趙國所有郡縣都有。”

“這樣的藏書閣和學院,趙國有多少?”

“趙國所有郡縣都有,一些鄉邑也有。”

“所有人都能進去學習?”

“必須有趙國戶籍。”

“那趙國得有多少讀書人!”

“不知道,沒統計過。”

……

阿善德一路走,一路詢問,他越看越心驚。

趙國境內官道通途,沿途所有郡縣全部鋪上了官道。同時趙國還興建學院,發展教育,讓底層平民也有機會讀書識字。

這讓見慣了種姓制度的阿善德覺得難以置信。

趙國還商業發達,車馬如龍,成片成片的良田,百姓安居樂業,雞犬相聞。

大家對官府並不是仇視的態度,反而非常擁戴。

阿善德突然覺得,趙國是一個比孔雀王朝更加強大的國家,這對於內心一直很驕傲的阿善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如果說這件事還能勉強接受的話,那中原像趙國這樣強大的國家還有六個,阿善德就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以為孔雀王朝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西方雖然還有塞琉古帝國也很強大,但塞琉古帝國一直在走下坡路,而孔雀王朝蒸蒸日上。

阿善德並不覺得塞琉古帝國會對孔雀王朝造成威脅。

結果現在有人告訴他,孔雀王朝並不是最強大的國家,遙遠的東方,還有七個這樣的國家!

阿善德怎麼可能接受。

但理智告訴他,趙牧並沒有說謊,而且他私下問過很多商人,大家也都是這樣說的,這就由不得阿善德不信了。

“趙國真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阿善德認真的對趙牧說道。

“我也這麼認為。”趙牧笑著說道。

邯鄲城高高聳立在眼前,給阿善德和其他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感。

他們的國都雖然也很高大,但和邯鄲比起來,就如同縣城一般,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進入城池後,阿善德更加感受到趙國的繁榮和強盛,來往的商旅,交談計程車子,遠處叫賣的小販,路邊的茶樓和酒樓……比孔雀王朝的都城還要繁榮數倍。

街道乾淨整潔,雖然到處都是人和馬車,卻看不到任何牛糞或馬糞,也聞不到任何臭味。人們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即便是見到孔雀王朝的使者,也沒有感到驚訝。

這說明這裡的人們經常見到外邦人,早已司空見慣了,因此並不感到奇怪。

一路上他們東張西望,不斷詢問新鮮事情。

不過趙牧已經沒有心思和他們解釋了,終於回到了邯鄲,他要先回王宮見見母親和兄長。

趙牧沒有帶孔雀王朝的使者去見趙括,而是將他們帶到太常府,由太常教他們一些禮儀和注意事項。

離開太常府之後,趙牧帶著阿麗娃拜見了母親和趙括。

趙母雖然對兒子取了外邦人為妻有些不滿,但畢竟兩年半沒有見到兒子了,也捨不得責罵,反而一個勁的誇阿麗娃漂亮。

“給我說說孔雀王朝的事情。”過了一會兒,趙括將趙牧帶到一旁。

“孔雀王朝的實力很強,君主阿育王更是百年難得一遇的雄主,不僅打下了堪比整個中原的國土,還推行改革,將孔雀王朝的實力推向了一個巔峰。不過孔雀王朝有兩個巨大的隱患。任何一個不解決,都有可能造成亡國。”

“一個是宗教勢力特別強,滲透到各個方面,連阿育王都信奉佛教,還有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第二個是孔雀王朝的文化和種族衝突非常嚴重,他們不像中原,即便分裂成多個國家,仍然具有文化認同,且認為大家是同根同源。孔雀王朝歷史上每一次外來者入侵,都會帶來新的種族,以及新的文化。至今沒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經常爆發衝突。”趙牧說道。

“……”趙括沉默不語,印度這兩個問題別說現在了,就是兩千多年後都沒有人能解決。

中原王朝雖然打了上千年,也經歷了商滅夏,周滅商,以及周朝的滅亡,但歸根結底,打的還是那一批人,大家有著共同的祖先和血脈傳承。

但孔雀王朝有所不同,雅利安人,波斯人,馬其頓,再加上當地土著,都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開枝散葉。

特別是雅利安人的種姓制度,更是深入了孔雀王朝各個方面,連阿育王都不得不為之妥協,只能透過扶持佛教的方式來打壓婆羅門教,慢慢削弱其力量,徐徐圖之,可惜最後還是失敗了。

歷史上,不管是宗教問題,還是文化種族衝突問題,阿育王都沒能解決。

當然,這不是阿育王不行,而是這道題無解。

除非孔雀王朝連續出現五六個阿育王這樣的君主,且都堅定不移的削弱婆羅門教,或許最後能解決,但也有可能,將佛教扶持成另一個巨無霸。

歷史上,在阿育王死後,偌大的孔雀王朝和中國的秦朝一樣,土崩瓦解。

不過由於制度的不同,孔雀王朝雖然土崩瓦解,但並沒有像秦朝那樣亡國,仍然保住了基本盤。

這也使得孔雀王朝後面沒能出現一個像漢朝這樣偉大的朝代。

統一天下很難,但讓天下定於一更難。

歷史上華夏的統一是由秦始皇完成的,而定於一卻是由漢朝來完成的,世界各國曆史上,出現屬於自己的始皇帝的並不少,比如阿育王。但是能夠在後面又出現一個大漢王朝的。

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周朝的禮樂教化,統一天下的始皇帝,定於一的漢朝,這才使得華夏民族牢牢凝聚成一個整體,少了一個,或許華夏都是分裂的。

華夏尚且如此艱難,更別說連人種都不統一的印度了。

印度的歷史就是不斷被征服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種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各種衝突更是從來沒有停止過。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推翻印度的種姓制度,讓印度人‘站起來。’

而推翻印度的種姓制度,就意味著和整個國家對著幹,且不說有沒有這種力量,作為統治者,與其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不如和婆羅門教同流合汙,共同血食天下,豈不美哉!

況且統治者追求的,從來都不是讓大家‘站起來,’而是穩定,只要社會穩定,他的王位就穩定,而婆羅門教在穩定這方面,絕對是天下最強的,那些渣渣賤民不要想威脅到一點皇權。

可惜對內不對外,對外只會跪得快。

“阿育王對我趙國態度如何?”趙括問道。

“很好,否則也不會把女兒嫁給我,但我總感覺有別的意思在裡面。”趙牧說道。

“阿育王畢竟是一國之君,兒女情長遠沒有軍國大事重要,不過孔雀王朝和我趙國距離遙遠,短時間內不會產生衝突。和孔雀王朝保持良好的貿易往來,對我趙國有很大的好處。”趙括說道。

孔雀王朝的糧食,棉花,香料,寶石等等都是趙國需要的,趙國的絲綢,瓷器,紙同樣能夠在孔雀王朝賣出高價。

中原各國一直為糧食而困擾,而孔雀王朝處於熱帶,一年最少兩熟,甚至土壤肥沃的地方能夠三熟,從來不會為糧食而發愁。

如果能夠從孔雀王朝大量購買糧草,對趙國的發展將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臣弟也是這麼想的,至少在我趙國一統中原之前,必須和孔雀王朝交好。”趙牧說道,“王兄打算什麼時候接見孔雀王朝使者?”

“明天吧。”趙括對劉平說道,“對了,派人盯著他們,有些東西可以大方展示給他們看,但有些東西還是要保密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無敵被驅逐開始

五五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