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攻佔城,貊君投降,標誌著傳承數百年的貊國正式走向滅亡。

至於後面趙國是扶持新的傀儡政權,還是設立郡縣管轄,就不歸李牧負責了。

他只需要將訊息傳給朝廷,朝廷自然會處理好。

第二天一大早,李牧正在院子裡練武,司馬尚突然找了過來:“將軍,我們什麼時候趕路?”

“不急,等幾天再說。”李牧收起槍,擺了擺手,前線戰敗的訊息已經傳到城,高夷和箕子朝鮮差不多也應該知道了。既然如此,趙軍也就沒有必要搶佔時間,還不如好好休整一番。

“怎麼了,出什麼事了嗎?”李牧看到司馬尚欲言又止的樣子,奇怪的說道。

“將軍還是去看看吧,軍營外面圍了不少貊女子,有的甚至主動拉我們將士的手,再這樣下去,我們將士早晚要把持不住。”司馬尚說道。

趙軍出征幾個月,母豬都賽貂蟬,更何況這些貊女子不少都出身貴族,還特地打扮了一番。

“……我倒是聽說過,一些蠻夷有借種的習俗……沒想到貊也有。”李牧不緊不慢的朝外面走去。

“借種?”司馬尚好奇的問道。

“不錯,因為我們中原人生的高大雄壯,所以那些蠻夷就想要借我們的種,來改善他們的基因。生下的孩子他們也會當成親生孩子一樣疼愛,並撫養長大。甚至有的男人還會讓自家老婆陪別的男人睡覺,只為借種。聽商會的人說,我們中原人在蠻夷那裡,可是搶手貨,走到哪裡都有女人倒貼。不過我過去也只是聽說,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李牧笑著說道。

“那可不行,我趙人的種怎麼能借給他們這些蠻夷。”司馬尚聽罷,臉色頓時變得鐵青,極為憤怒的說道,“末將這就派人過去把這些妖豔賤貨全部轟走,居然還敢覬覦我趙國的種。”

李牧連忙拉住司馬尚:“貊和那些蠻夷不一樣,這不僅是他們的借種,更是我趙國對他們的同化,對我趙國來說是好事。而且你如果阻止,所有將士都會對你有怨言。”

“那怎麼辦?”司馬尚停了下來。

“人家男女雙方自願的事情,我們管這麼寬幹嘛?將士們征戰這麼長時間,精神一直緊繃著,也該好好放鬆一下了,告訴大家,本將給他們放三天假,三天後,全部回到軍營。”李牧望著軍營外面,確實圍了不少貊女子。

長城軍站在軍營裡面和女子交談,可以看得出來,這幫血氣方剛的小夥子確實有些飢渴難耐,兩隻眼睛都快紅了。

但即便如此,仍然沒有人違反軍紀走出軍營,或者放這些女子進來。

“那末將這就去告訴他們這個好訊息。”司馬尚說道。

很快,整個軍營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三天後,趙軍重新集合,大家不僅沒有精神萎靡,反而各個神采飛揚,連趕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短短五天,便趕到了高夷。

正當趙軍打算攻城之時,高夷大臣開啟城門,將綁著的高夷君送到了趙軍面前。

“夷狄之國不小心冒犯天朝上國,一切都是因為昏君的命令,吾等只是奉命行事。現在吾等已經將昏君抓起來,是殺是剮,全憑將軍發落,只求將軍能夠放過我高夷子民。”數名高夷大臣跪在地上,悲痛的說道。

“非亡國之君,實亡國之臣也。”高夷君指著一幫大臣破口大罵。

“全部抓起了。”李牧鄙夷的看了高夷大臣一眼,賣主求榮都能被對方說成為全國子民著想,真是不要臉。

“我等已經將昏君交給趙國,將軍為何還要抓我們?”高夷大臣連忙問道。

“一幫賣主求榮之徒,全部拉出去斬了。”李牧不屑地說道。

“不要殺我,我有錢,我可以把錢都給將軍。”高夷大臣連忙說道。

長城軍不由分說的將其拖出去,很快,幾顆人頭被呈了上來。

“扔出去餵狗。”李牧擺了擺手,不耐煩的說道。

經歷過貊、高夷兩國投降之後,趙軍上上下下都放鬆了不少,看來趙國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剛剛兵臨城下,國君和大臣就搶著投降。

想來剩下的箕子朝鮮應該也沒什麼難度。

但箕子朝鮮的抵抗力卻超出了趙軍的預料。

箕子朝鮮先是接收了貊不服趙國的部落,在邊境處派了三萬大軍駐守,被趙軍擊破。

又增派了五萬大軍駐紮在王儉城外,用來抗衡趙軍。

趙軍抵達王儉城之後,箕子朝鮮大軍趁著趙軍立足未穩,主動出擊,結果被趙軍打敗,五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只剩下數千殘軍逃回城中。

趙軍趁勢攻打王儉城,三日後,破王儉城,俘虜箕子朝鮮國君。

隨著箕子朝鮮的國滅,一道道澎湃的氣息從長城軍身體之中傳來,彷彿要突破某種桎梏,但數息之後,所有的氣息全部消失不見。

“還是沒能成功嗎?”李牧臉色變得鐵青無比。

他之所以要北上伐肅慎,南下滅貊、高夷、箕子朝鮮,除了因為四個國家出兵支援東胡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長城軍恢復巔峰。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確實有點作用,在征戰的過程中,長城軍確實產生過某種波動,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但除了波動之外,李牧沒有感受到任何其他的變化,軍魂沒有,天賦沒有,連身體素質也沒有變強。

“我覺得吧,還是胡人滅的不夠多。”司馬尚對李牧說道。

“明天老子就北上滅肅慎!”李牧沉聲說道,長城軍是他半生的心血。

也是因為他,長城軍才變成現在這樣,如果不能幫助長城軍恢復實力,他後半生將活在自責之中。

“南面不是還有幾個胡人嗎?不如順手滅了?”司馬尚說道。

“你是說辰國、蓋國和馬韓?”李牧說道。

“不錯。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反正順手的事。”司馬尚說道。

“那就先南下,再北上。”李牧沉聲說道,只要能讓長城軍恢復,他不介意拿這些胡人開刀。

或者說,自始至終,他就沒有拿這些胡人當人看!

“也不知道秦開將軍那裡怎麼樣了,有沒有把丁零滅掉,我們可是一連滅了四個國家。”司馬尚笑著說道。

“有趙飛騎在,丁零就算是跑都跑不掉,不出意外的話,以後應該是見不到丁零了。”李牧說道,他對於秦開的實力還是很自信的。

此時此刻,秦開正在進行最後的掃尾工作。

這一戰進行的很順利,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丁零壓根就沒有想到,趙軍會出現在上千裡之外的草原上和他們展開決戰。

一面是精銳的趙軍,一面是沒有任何準備,老弱婦孺混在一起的丁零部落,結果可想而知。

如果是以前,丁零人打不過至少還能跑。

但趙國花了幾年時間,將丁零各個部落分佈都摸索的差不多了,又花了高價錢請了一些‘嚮導’,事實證明,嚮導的作用是巨大的。

春天,丁零的戰馬膘還沒有養起來,牛羊又要產仔,根本跑不過趙軍,在嚮導的帶領下,趙軍摧毀了一個又一個丁零部落,最後只剩下一個丁零王。

丁零王沒有像匈奴一樣和趙軍展開決戰,而是非常識趣的向北方遠遁,最後在北海湖畔被趙飛騎追上並俘虜。

“以後整個草原都是我趙國的養馬場了。”顏聚將丁零王交給秦開,笑著說道。

“太僕晚上要愁的睡不著覺了。”秦開也少有的開啟了玩笑,滅掉丁零之後,他的心情很好。

雖然他知道以他的年紀,後面很難再有領兵作戰的機會了,不過有這一戰,他已經很滿足了。

“哈哈哈,整個趙國都在開心,只有太僕在唉聲嘆氣。”顏聚說道。

“傳令下去,準備返程吧。”秦開說道。

……

邯鄲,詆報剛剛將李牧滅東胡、平肅慎的訊息傳播了出去,趙國上下舉國歡慶,所有人都在為趙國的強盛而開心。

不過每到這個時候,總有人不合時宜的站出來,指責趙括髮動不義之戰,對待蠻夷不應該發動戰爭,而應該用禮樂感化他們。

對於這種人,趙括也沒有生氣,而是派人接過來,好吃好喝的供著,然後再送到東胡和肅慎,讓他們去感化當地的胡人。

“大王,秦開將軍來信,他們已經徹底平定丁零,正在率領返回。”王宮中,趙括正在逗著閨女,劉平突然走了進來。

“通知朝中大臣議事。”趙括將閨女交給侍女,起身朝大殿走去。

趙括剛走到大殿,又一封情報送了過來,李牧平定箕子朝鮮。

“寡人只是命他領兵平定東胡,現在倒好了,他給寡人平定了四個國家。”趙括開啟信件,看到李牧在最後說明長城軍的情況,目光逐漸變得深邃起來。

“首先,長城軍的實力肯定沒有問題,絕對達到了軍魂軍團的標準。其次,長城軍無法恢復實力肯定和所謂的崑崙神沒有關係。最初可能有關,但現在絕對沒有關係。崑崙神說白了只是匈奴祭祀的產物,可能會對長城軍造成反噬,但絕對不會影響這麼久。

別說崑崙神了,就算匈奴都沒了!就算存在,也不可能是長城軍的對手。當年李牧都一刀把崑崙神給劈死了,更別說現在了。所以,長城軍的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趙括眉頭一皺。

“但是不對啊,如果真這樣,李牧肯定比我先發現。”趙括有些疑惑,他本身就是練兵大家,但他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真正能力比李牧要強,按理說,自己都發現了這個問題,李牧肯定早就發現了,“難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那滅胡的過程中,出現的波動是什麼原因?精神波動?軍魂軍團需要一個共同的信念,長城軍的信念是滅胡,所以每滅一個胡人國家,長城軍都會產生精神波動,導致氣息上漲。之所以沒能恢復,是因為……精神刺激還不夠,也就是說,將士們的潛意識裡,認為他們還不能恢復實力。”

趙括眼睛越來越亮,他似乎發現了長城軍一直以來沒能恢復實力的原因,不過到底是不是這樣,他也不敢保證,還需要實驗一下。

“準備祭祀天地的禮器,按照最高階別的準備。”趙括對劉平說道。

“要通知城中百姓嗎?”劉平問道,國家打了勝仗,一般都會舉行祭祀,告訴老天和列祖列宗,你後人出息了。

“通知城中百姓幹嘛?給李牧送去,告訴他,平定北方所有胡人,準備回國的時候,在那裡立一塊碑,築一座祭壇,舉行祭天。”趙括說道。

“啊?”劉平震驚看著趙括,祭天儀式可都是由國君主持的啊,從來沒有哪個臣子可以代替國君祭天。

“國之大事,唯戎與祀,不可假借於他人,請大王收回成命。”劉平跪在地上說道。

戎與祀,代表著國君的兩種至高權利,一種是和天地溝通的權利,即為祭祀,另一種則是號令天下的權利,即為軍隊。

這是臣子絕對不能染指的。

也是國君絕對不能交給臣子的。

“寡人信任李牧,這件事關乎我趙國能不能多一支軍魂軍團,叔父安排就行了。”趙括揮手說道,他從來不認為國之大事在於祭祀,比祭祀重要的事情多了去了,不過祭祀這玩意在這個年代很吃香,他也沒有打算和劉平爭。

他知道劉平也是為了自己考慮。

“諾。”見趙括堅持,劉平不再說什麼。

“大王。”

“大王。”

這時,荀子和虞信聯袂而來。

“荀卿,相國,請入座。”趙括說道。

“大王。”

很快,魏無忌和魏齊也邁入殿內。

這是魏齊為數不多參加的朝會,過去不要說平常這些小朝會,就連過年時候大朝會,魏齊都很少參加。

一年到頭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修路,留在邯鄲的日子很少。

在魏國經歷了很多挫折之後,磨平了魏齊的稜角,他雖然位高權重,卻很少參與朝政的商討,只是在收到朝廷的命令之後,默默地帶領施工團隊前往。

這次也是將淮北四郡的主要官道鋪完,魏齊才回到邯鄲休養一段時間,他不知道的是,馬上就有一個大活交給他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和荊軻一起刺秦

紅塵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