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遷都洛邑始,天下便無歲不戰,近百年來,更是愈演愈烈,我趙國又是四戰之地,怎能擺脫戰爭?”虞信搖了搖頭。

戰爭不是哪一個國家能夠決定的,你不攻打別人,別人也會來攻打你。

秦國何其強大,最近幾十年來,天下一直在上演秦國的侵略史,凡是和秦國接壤的國家,沒有一個沒被秦國攻打的。

但是再往前,山東聯軍曾攻破秦國的函谷關啊!

趙國同樣也不會例外,一旦各國察覺到趙國帶來的威脅,必然會組成聯軍攻打趙國。

趙國可沒有函谷要塞。

漫長的防線足以拖垮任何一個國家。

趙國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將趙國發展成六國無法面對的巨無霸,然後主動攻打他們。

將戰場放在敵人的地盤上,就算是輸了也只是損失一些士卒和錢糧,若是戰場放在自己的地盤上,即便最後打贏了,人口、財產、物資的損失也遠遠不止這些。

兩年多長平之戰,整個上黨十室九空,到現在都沒有恢復戰前的人口。

“這兩年掀起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各國都需要休養生息。”周子說道,現在中原各國就看誰先恢復元氣,誰就能最先開啟擴張之路。

“兩年時間足夠梳理內部了,後面即便發生戰爭,只要不發生在國內,國內便能夠穩步發展。”孔斌看著手中的檔案,眉頭一皺,“我這邊也收到關於高利貸的事情了,最近這種事好像很多,那群人就不知道收斂一點嗎?”

“春耕嘛,很正常,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一群人會搞這一出。”觸龍擺了擺手,這種事他早就習慣了。

他敢保證在座的各位,除了魏無忌、田單等少數人,其他人背後的家族也都在放貸,最多有點良心,不是高利貸罷了,包括他背後的觸家也是這樣。

至於魏無忌、田單等人,不是沒有這個業務,而是他們要麼到趙國沒幾年,要麼之前孤身一人,最近才把家族搬過來,根基還沒穩呢,哪有心思搞這些事。

而且貸款這個東西本身就有利有弊,貴族放貸雖然吸食民脂民膏,也確實幫助很多人渡過了難關,所以趙國只是打壓高利貸,並沒有禁止放貸。

“在足夠的利益面前,必然有人走而挺險,沒有鮮血,光靠一張告示是不可能阻止住大家的野心的。”田單搖了搖頭。

按照他的想法,直接在這群人動手之前,將過去犯罪比較多的,罪大惡極的挑出來,來一波斬首,警示警示世人。

但是荀子說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既然是改革變法,那就一切從新。過去的事情應當既往不咎,一切看今後的表現。

趙勝和趙豹也認為應當如此,最後便沒有管。

田單對此嗤之以鼻,荀子他還能不知道,那是心慈手軟的人嗎?

明顯在放長線釣大魚,等到所有人都上鉤了,就是抄網的時候。

趙勝和趙豹兄弟二人被利用了都不知道,還真以為荀子站在他們這邊。

如果聽他的,只需要殺一小部分人,之後絕大部分人就會收手。

如果聽荀子的,最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冒出來,即便放過一些情節較輕的,死的人也遠遠超過之前。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果然沒有出乎他的預料,區區一張告示對那些貴族官紳沒有任何約束力,只有鮮血才能讓人銘記。

趙勝和趙豹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看到荀子一臉的澹定,他們就是反應再慢,也明白上了荀子的套了。

“荀子之前的做法可不符合儒家的仁和禮。”趙勝沉聲說道。

“平原君為何如此言語?難道既往不咎是錯的?那平原君當初為何不反對?”荀子驚訝的說道,彷彿不知道趙勝為什麼會這麼問。

趙勝深吸了一口氣,壓制住心中的怒火,他雖然也是天下金字塔頂端的一小撮人,但頂級和頂級也是有差距的,他只是頂級中墊底的存在,而魏無忌、荀子這些人,即便是在放在最頂級的那群人中,也是站在最前面的。

主要是他的實力受名聲影響太嚴重了,名聲越高,智力越高,本來趙國只有他一個人廣收門客,名聲遠揚,智力也被拔高到接近極限。

現在他的門客已經被驅逐的差不多了,只留下極少數有真才實學的。

趙國又多了魏無忌、荀子、孔斌等人,還有儒家、法家、墨家等賢才,誰還會關心一個趙勝?

趙勝的名聲自然而然的跌落到了低谷,同樣,實力也隨之下降。

如果是巔峰時期,他就算不是荀子的對手,也不可能輕易著了對方的套。

“荀子認為如今該怎麼處理?”趙豹面色平靜的問道。

坐在這群人中,他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所有人中只有他一個人沒有天賦。

以前他地位雖然也高,但平時都是待在自己府中,很少會和大家一起處理事物,趙王丹召見的時候一般也都是單獨召見,不像趙括一樣,一起召見,所以趙豹沒有任何感覺。

但是現在天天和一群怪物待在一起,每一個都比自己強。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趙豹也是要臉的,也想擁有天賦,至少到時候別人不會說自己能到這個位置靠的全是關係。

以前趙豹想的是怎麼奢侈,現在都開始主動學習了。

不過距離誕生天賦還很遠,倒是養成了遇到什麼事都面不改色的習慣。

“孔子有云: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既然趙勝拿儒家的仁和禮來壓荀子,荀子同樣用儒家來反駁趙勝。

趙勝和趙豹沒有繼續和荀子爭論,因為繼續爭論下去輸的只會是他們,他們並不是站在那些放高利貸的那邊,只是氣憤荀子,明明有流血更少的辦法,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流血更多的那個。

“只有如此,才能讓所有人從今以後再也不敢無視告示。”荀子似乎看出二人的想法,解釋道。

趙國已經在百姓心中樹立了足夠的威望,釋出的告示可以迅速在百姓中實施,但是在中層還達不到如此,有很多人無視朝廷的告示。

這個隱患必須消除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我在古代成為圖騰

又紅又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