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讓工匠研究了很長時間,沒有研究出來。”魏羊搖了搖頭,第一次見到實物之後他就嘗試彷制了,和秦國一樣沒有任何結果。

其實不止秦國和魏國,每個國家拿過去之後都會想辦法彷制,畢竟這年頭又沒有什麼專利保護法,誰做出來就是誰的。

趙國就算知道也沒有任何辦法。

“唉。”魏王嘆了一口氣,“如果只修一條路呢,從大梁到睢陽。”

“臣想想辦法。”過了一會兒,魏羊開口說道,如果分階段建設還是能夠實現的,反正魏王只是要修路,又沒有規定時間,現在先修一段,等到有錢了再修一段。

“辛苦愛卿了。”

……

齊國也在忙著建設道路,同時趁著春耕普及曲轅犁和水車,不過由於齊王啥也不管,齊太后垂簾聽政,在政令上多少有些不便。

齊王已經成年,再加上齊太后沒有秦國宣太后的手段,很多官員並不服從齊太后的命令,或是直接反對,要求齊太后還政齊王,或是陰奉陽違。

那些宗室也在聯合起來反對齊太后,齊國雖然立國晚,但是宗室數量卻遠超三晉,加在一起形成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不過因為齊王之前乾的確實不咋地,所以也有一些人支援齊太后繼續執政,雖然女子掌權不好,但怎麼說也比齊王那傢伙強吧。

除此之外,還有在中間觀望的,渾身摸魚的,投機倒把的,混亂程度絲毫不亞於正在進行變法的趙國。

雖然齊國從趙國買了戰馬,想要發展軍事力量,重振霸齊雄風,但是直到現在連主將都沒有定好,士卒更是沒有選拔,一應軍備也是一個沒有打造。

不過齊國有錢,一萬匹戰馬就是養著玩,你也沒法。

至於燕國,燕王還在快樂的修仙……

……

趙國的變法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經過半年的測量、規劃,貫穿河套,將河套各郡的連線在一起的官道終於開工了。

這條道路從雲中、九原一路向西,抵達朔方,然後沿著黃河一路南下到賀蘭郡,不過現在賀蘭城也只是剛剛選好地址,準備建設。

道路向東分別通往代郡和晉陽,然後南下穿過太行山抵達邯鄲。

這條貫穿東西南北的大動脈將整個趙國連線在一起,使河套、代郡、晉陽與河北融為一個整體,同時也帶動沿途所有地區的經濟發展。

有封地的貴族也在忙著搬遷,修築新城,因為人手不足,趙國在這方面只會提供物資上的幫助。

這些封君沒有反對,雖然速度上慢了一點,但是自己人用的放心,而且他們也不缺人,家中僕役、佃戶少則數千,多則上萬,再託關係找幾個專業人士就行了。

公孫龍也帶著一群人準備加固黃河大壩,雖然有人說堵不如疏,應該想辦法疏通河堤淤泥,而不是加固大壩。

大壩加固的再牢固,河堤淤泥一天天升高,總有一天也會沖垮大壩。

這話沒錯,不過考慮到技術和成本上的難題,趙括還是覺得加固大壩比較實際,而且危險性更小。

至於各地官府,還在忙著立界碑呢,光是這一件事就夠他們忙活一段時間的了。

雖然地圖上已經標註好了,哪個地方屬於這個縣,哪個地方屬於那個縣,但是真正應用到實際複雜程度立刻千百倍的上升。

有些地方原先就有界碑還好,但是大部分地方是沒有界碑的,更有甚者以前是三不管地帶,誰都知道這種地方有多複雜,就是朝廷都頭疼,更別說地方了,落到誰頭上誰倒黴。

各地互相推諉,許厲帶著馮去疾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處理矛盾,劃到誰頭上就是誰的,誰也不要想推脫,不想幹就換人,除非你後臺比我還大,能把我壓下去。

許厲可是當年跟隨趙奢的老人,連趙括見了都要叫一聲許叔,誰敢和他比後臺?只能乖乖聽話。

朝廷這邊官職也是剛剛劃分,很多工作都在分割之中,顯得有些混亂,魏無忌、藺相如等人每天從早忙到晚。

不得不說,趙國這一步邁的有些大,不過如果現在不邁的話,後面再想邁就只有等到一統天下之後了,那時候會更加困難。

這種混亂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數月之後才會逐漸平息下去,然後一步步走向正規。

“如果給我趙國十年時間,十年之後可平推天下。”趙勝看著各地傳過來的訊息,問題不斷,但整體上是朝著有利方向行進的。

特別是最底層的百姓,對趙國的公告是非常信任的,都在配合趙國變法,雖然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中間挑撥,很快就被揪了出來,上報到官府。

這幾年來趙括透過種種努力樹立的信用終於發揮了作用,只要上層和下層齊心協力,即便中間會有一小部分人有別樣的心思也翻不出來多大的浪花。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這次變法必然會獲得成功。

“近百年來,天下可曾有過五年的太平?”藺相如將公文翻到下一頁,眉頭一皺,“又是偷偷放高利貸的事情,你就是跑到草原上劃一塊地養馬也比放高利貸賺得多,官府不僅不會阻止,如果養的好,還會有嘉獎,非要找死放高利貸。”

藺相如算是服了,變法是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自古以來就沒有變法不損害部分人利益的,但是相比之下,趙國的流血已經很少了。

本來要損害利益的那部分人已經被趙括靠著獻祭匈奴給補回來了,無論是宗室、貴族、士子、鄉紳、還是最底層的黔首,其實在這場變法中都沒有太大的損失,而且大部分是得到了好處的。

那麼大的草原,趙國根本管不過來好吧,你說你跑過去養馬,趙國能不讓你養嗎?時間長了以後,你說這塊地是你家的,趙國都會給你發戶籍。

畢竟被自己佔去總比被胡人佔去好。

更別說還可以到河套承包地種,去海里打漁,買賣牛羊副產品,最底層的黔首沒有資本,這些貴族還能沒有資本?

如果有點野心,去霍霍東胡,以後混個封地都有可能。

但是偏偏有一部分人就是不長眼,趙國留了那麼多寬廣開闊的路不走,非要走死路。

對於這種人藺相如也沒有辦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我在古代成為圖騰

又紅又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