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所言,只能說明白非馬,並不能說明白馬非馬。”趙括搖了搖頭。

“白馬不過是一個具體的形象,而馬是指一個綜合的概念。馬有白馬、紅馬、黃馬等多種形象,當然不等於具體的白馬。因此白馬非馬。”公孫龍又道。

周圍人也頻頻點頭,覺得公孫龍說的很有道理。

“先生只說了馬非白馬,非紅馬,非黃馬。並沒有說明白馬非馬,紅馬非馬,黃馬非馬,這只是偷換概念。白馬,紅馬,黃馬皆是馬。子秉先生今天穿著黑色的衣裳,難道明天換一套紅色衣裳就不是子秉先生了嗎?”

趙括又搖了搖頭。

不得不說,公孫龍這套白馬非馬和趙高的指鹿為馬差遠了。

人家趙高才是名家扛把子。

眾人聽到趙括的話,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公孫龍的偷換概念騙了。

眾人明白了,公孫龍卻愣住了。

“無論穿什麼衣服,我就是我,但我是一個綜合的概念,穿黑衣服的我是具體的形象,穿黑衣服的我不等於穿紅衣服的我,那我到底是不是我……”

“是不是我……”

“我……”

無數嗡嗡嗡的聲音在公孫龍腦海中轟炸,公孫龍抱著腦袋,在地上打滾,表情非常痛苦。

“不好,子秉先生的名家之膽要碎了。”一個門客驚呼。

趙勝剛要讓人將公孫龍扶起,不料公孫龍竟然自己坐了起來,嘴角留著鮮血,表情有些猙獰,但目光卻極為堅毅。

“白馬……”

趙括打斷公孫龍的話,說道:“在下聽到了先生的白馬非馬,倒是突然想到一件趣事,想向先生請教。”

“馬服子請說。”公孫龍沉聲道。

“我們假設子秉先生的速度比烏龜快,如果將一隻烏龜放在子秉先生前方一百步處,子秉先生和烏龜同時開跑,那麼子秉先生能追上這隻烏龜嗎?”趙括道。

眾人臉上露出忍俊不禁的笑容,趙括竟然將公孫龍和烏龜放在一起比較。

公孫龍的名聲算是徹底完了!

“你這是在侮辱我,我怎麼會追不上一隻烏龜。”公孫龍大怒。

“那好,子秉先生想要追上烏龜,就必須達到烏龜的出發點,可是,在子秉先生達到烏龜出發點的時候,烏龜又向前爬行了一段距離了。那麼子秉先生又必須要花時間趕上這段距離,可是這時烏龜又向前爬行了……以此類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子秉先生永遠都無法追上烏龜。子秉先生又為何敢口出狂言,說自己能追上一隻烏龜呢?”

趙括笑著說道。

這可是古希臘著名的悖論:芝諾的烏龜,困擾了人們多年,甚至比公孫龍的白馬非馬還要有名。

“哈哈哈,追不上烏龜的公孫龍。”賁忍不住哈哈大笑,劉平連忙用胳膊搗了他一下。

平原君和門客紛紛陷入沉思,明明事實上公孫龍肯定能追上烏龜,但按照趙括所說,確實永遠也追不上。

而且越想越覺得趙括說得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家怎麼想也想不明白。

“我……我輸了……我明日便將家中錢糧全部捐出去,到馬服子府中為奴。”

公孫龍緩緩起身,目光呆滯,搖搖晃晃地朝外面走去。

“馬服子,明明實際上公孫龍能追上烏龜,但為什麼聽了您的話之後,越想越覺得您說的是對的,公孫龍永遠追不上烏龜,這是怎麼回事啊。”

待公孫龍走後,一個門客行禮道。

“很簡單,因為這個問題限制了一個條件,就是公孫龍到達烏龜的上一個節點,這個條件看似沒什麼問題,其實是個陷阱。”

“公孫龍到達上一個節點的時候,烏龜又向前爬行了一段距離,所以公孫龍永遠無法追上烏龜。這句話轉化一下,其實是說,公孫龍在到達烏龜的上一個節點的時候,永遠無法追上烏龜。但是烏龜是動的,所以這句話其實就是說在公孫龍在追上龜之前,永遠無法追上龜。看吧,這就是一句廢話。”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和公孫龍的白馬一樣。偷換概念而已,將本來的‘到達上一個節點’,換成了‘永遠’。到達上一個節點的時候無法追上烏龜,變成了永遠無法追上烏龜。”

後世芝諾的烏龜在網上傳的神乎其神,甚至還有人從數學角度,用所謂的二分法解讀,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很多人都饒了進去。

其實芝諾的烏龜只是和白馬非馬一樣的詭辯而已,只要抓住他設計的陷阱,自然就能夠看明白。

“這就是詭辯論,把死的說成活的,把錯說成對的,而本身卻沒有任何意義。”

“辯論的目的,是為了區分不同類別的東西,使它們不相侵害。分辨不同的概念,使它們不相混淆。抒發自己的意旨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別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

“如此,辯論的勝者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勝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這樣的辯論是可以進行的。如果向公孫龍一樣用繁文縟節來作為憑據,用巧言飾辭來互相詆譭,用華麗詞藻來偷換概念,吸引別人使之不得要領,就會妨害治學的根本道理。這樣的辯論即便是贏了也沒有任何意義。”趙括說道。

“馬服子大才。”包括平原君在內,所有人都心悅誠服地向趙括行禮。

趙括的這番話很快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七國,名聲瞬間暴漲,甚至有蓋過四公子的趨勢。

無數人上門拜訪,爭先恐後,想要成為趙括的門客。

甚至還有要拜趙括為師的,找趙括辯論的,不勝列舉。

在趙奢去世後,馬服君府再次變得門庭若市。

“馬服子放心,我一定會說服趙國貴族為前線將士捐贈糧食,絕不讓前線戰士餓著肚子作戰。”

平原君保證道。

“多謝平原君。”趙括行禮道。

宴會結束之後,平原君親自將趙括送出府。

望著趙括的背影,平原君緩緩說道:

“此子有馬服君之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籠捉雞

宴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