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說道:“活佛大人正在佛殿當中與人辯經,尋常外人不得入內,不過,林施主與本寺有緣,現在我便帶你進去.”

林然默默點頭,記得在他的年代,辯經是一項公開的活動,任何對於佛經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進入旁聽。

現在還是藏傳佛教內部的活動。

踏入佛殿,一尊巨型鎏金佛像印入眼簾!傳聞當中,清代時期,活佛前往京城拜訪乾隆爺,返回時,乾隆曾經御賜佛經、佛像、法器、僧衣、綺皂、金銀器皿百匹,以資僧人。

色拉寺內,還珍藏著十八尊由白檀香木雕刻的羅漢像。

在佛殿大廳內,兩側端坐著兩群僧人,他們的裝扮有些許不同。

雖然他們都穿著黃色的外套,裡面披著紅色的襯衣,典型的藏傳僧人打扮。

只不過,旦增歐珠我一邊的人,帶著黃色的帽子,披著紅色坎肩。

而另外一邊則帶著紅色的雞冠帽。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黃教對紅教的辯經大會!辯經大會起源於佛教發源地,在吐蕃時期傳入華夏。

最初,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辯經大會,而後,被作為傳統延續下來,作為學經必須。

在林然的印象中,色拉寺極其擅長於辯經,幾乎是每位僧人必修課。

有一種說法,沒目睹過色拉寺辯經,等於白入藏區。

但也有人認為,就算看了,也等於白看。

因為色拉寺辯經涉及範圍廣,除了佛教中人,根本聽不懂。

實際上,林然也聽過一次,感覺辯經的魅力,並非僅僅在於對佛法的辨認和解析,更側重於思想的碰撞。

林然在格桑的邀請下,入座了旦增歐珠後面的蒲團。

旦增歐珠微微一笑,表示了允可,其他僧人也沒有意見。

只是短暫的中斷了辯論,而後,紅教高僧說道:“原來貴寺還有俗家弟子,人數上我們雖然輸了點,但是論及佛法,我們還是有自信的.”

“有請米拉大師開題.”

旦增歐珠抬手,示意對方先出題。

和前世一樣,辯經的氛圍,就像是古代的科舉考試,給人一種緊張感。

一旁,一位老和尚敲了敲鐘,宣佈辯經正式開始。

和普通人印象當中,僧人無比淡定的表情截然相反,參與辯經的僧人,個個情緒高漲,躍躍欲試。

就像是參加科舉考試的書生,在考場上各抒己見。

本來以為辯經的議題,是關於神佛起源,以及誰才是真正的傳承。

可是,聽清楚他們辯論的內容後,林然才感覺自己膚淺了。

他們今天辯論的議題,正是在執行門規的時候,是門規重要,還是道德重要。

此類議題,在後世也常被人討論,被稱為哲學的終極難題。

佛曰,一花一世界。

對於佛經的辯論,若始終存在佛經表面,往往會脫離實際。

因此,每年一度的辯經大會,會給出貼合實際的命題。

林然雖然聽不太懂藏語,可是有格桑在一旁翻譯,他也聽的饒有興致!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道長不認命

八兩半斤

無雙

站街的男孩

重生之我有一個小人國

一隻撈魔

全民求生:開局百分百爆率

撿破爛的皮卡丘

御獸:我的兔子會飛踢

土木雙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