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皇太極主動派人前來錦州談判,並提出一個條件,要求購買十門紅夷大炮。

當初,袁崇煥固守錦州,全憑了紅夷大炮方才轟退了試圖攻城的後金兵。

也因此,紅夷大炮一度被譽為大明朝的鎮國神器。

直到後來運來了一批威力更強的新型火炮,這才開始逐步替換紅夷大炮。

皇太極心知大明不可能賣新型火炮給他,故而提出購買淘汰下來的紅夷大炮。

當時負責談判的正是紀用。

也不知對方許了什麼好處,紀用居然同意了。

趙率教得知後堅決不依,二人因此大吵了一架。

紀用的理由是對方也答應了他提出的條件,以和為貴,彼此不相犯。

在紀用的堅持之下,最終還是賣了五門紅夷大炮給後金。

聽完後,許長安衝著趙率教道:“大將軍請放心,此事,本侯一定會斷個公道。”

“多謝侯爺!”

趙率教由衷拱了拱手。

他是個明白人,心知許長安多半會藉此機會除掉紀由,以剪除魏忠賢的左膀右臂。

當日傍晚,趙率教帶著一眾親信為許長安及其手下接風洗塵。

紀用不知何故又未到場。

這老傢伙,一開始端架子未親自出迎,後來想見許長安卻吃了個閉門羹。

估計,怕來了討個沒趣,乾脆避而不見。

次日一早。

一隊人馬浩浩蕩蕩來到紀宅門外。

守門的嚇了一大跳,趕緊衝進內院稟報。

“紀公公,不好了……”

門外。

裴綸大聲喝令:“把宅子圍起來,一個人都不許放走。”

“是!”

一眾手下齊齊應聲。

宅內,紀由一副尚未睡醒的樣子,瞪著惺忪的睡眼,一臉驚訝:“什麼?錦衣內衛把宅子包圍了?”

“是的公公,怕是有百十號人。”

“反了反了!”

紀由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副氣急敗壞的神態。

主要還是因為平日裡頤指氣使慣了,總認為在遼東他就是土皇帝,沒人治得了他。

結果,剛穿好衣服便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打鬥聲、怒罵聲、慘叫聲……

“所有人聽著,我等奉徵遼總兵大人前來捉拿遼東鎮守太監紀由,凡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大膽!”

紀由腦子一熱,直接衝了出去。

再說,人都衝進院子裡了,他想跑也跑不了。

“你們好大的膽子,咱家乃是遼家鎮守太監……”

裴綸一臉譏諷道:“知道你是太監,不用再刻意強調一次,把這死太監抓起來!”

“是!”

幾個錦衣內衛當即衝上前去。

紀由身邊的幾個手下猶豫了一會,終於紛紛棄械投降。

畢竟,院子裡已經躺了七八具屍首。

顯然,這是動真格的,而不是恐嚇。

既如此,他們沒有理由再為紀由賣命。

“你們好大的膽子,放開咱家……咱家是遼東鎮守太監,你們憑什麼抓咱家?”

“帶回去!”

不久後,一則訊息迅速傳遍全城,引起了一片轟動。

“紀公公被抓了。”

“聽說要當著所有守城官兵的面斬首……”

“蒼天有眼,蒼天有眼!”

晌午時分,紀由被帶到了校場中間,四周圍滿了守城將士以及錦衣內衛。

外圍,則站滿了聞訊而來的百姓。

看著五花大綁的紀由,趙率教不由一臉欣慰。

畢竟,他忍這老傢伙很久了,偏又奈何不得,如今總算有人替他出頭。

“紀由,你可知罪?”

許長安大聲喝問。

“咱家何罪之有?姓許的,別以為你是個侯爺就能濫用私刑,魏公公還有皇上一定放過你。”

許長安不由笑了笑:“就憑你剛才說的這句話便該死,竟將魏公公放在皇上前面。”

“你……”

“紀由,你身為遼東鎮守太監,不思為朝廷效力,剋扣軍餉、私徵賦稅、殘害百姓、打壓將士、動搖軍心。

更荒謬的是,竟以談判為由與敵軍私通,給後金提供火炮,萬死不足以蔽其辜……”

“血口噴人,許侯爺,警告你不許胡來,否則皇上定然饒不了你!”

這傢伙終於機智了一回,沒提魏公公。

但,又有什麼鳥用?

“本侯受皇上重託,提點為徵遼總兵,有先斬後奏之權。來人,將紀由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遵命!”

靳一川應聲拔出繡春刀,大步走了上去。

紀由驚魂魄散,大聲嘶吼:“姓許的,許長安,你敢……”

“休!”

靳一川重重揮刀。

“砰!”

血光飛濺,人頭落地。

眼見著紀由真的被斬,一眾百姓頓時沸騰起來。

“好!”

“斬的好!”

“多謝侯爺,多謝侯爺!”

還有不少百姓熱淚盈眶,紛紛跪下磕謝。

斬了紀由之後,許長安方才命人往京城送了一份奏摺,講明斬紀由的緣由。

隨後,又開始清理紀由手下的一眾餘黨,查沒紀由的家產,該彌補百姓的便彌補,餘下的一律充公。

……

訊息傳回京城之後,魏忠賢肺都快氣炸了。

紀由給他的傳書他已經收到了,正在想辦法如何替紀由開脫。

畢竟,他親自派去遼東當鎮守太監的人,自然是相當信任與重用的。

卻沒料許長安下手竟如此之快,還沒等他來得及有所動作,便已經斬了紀由。

換作是旁人,他恐怕直接就派東廠去抓人去了。

但,許長安乃是錦衣內衛指揮使、堂堂侯爵,同時又是皇上欽點的徵遼總兵。

故而,魏忠賢倒也不敢胡來,只能怒氣衝衝跑去找皇上告黑狀。

“皇上,小臣要參奏長安侯……”

沒等魏忠賢開口道出緣由,熹宗主動道:“魏公公指的是長安侯斬首紀由一事?”

“正是!皇上,紀由乃是遼東鎮守太監,肩負著督軍重任。

長安侯膽大包天,竟擅自斬了紀由。如若邊軍因此而鬧出什麼亂子,後果不堪設想。”

熹宗輕描澹寫道:“魏公公多慮了。”

“可是皇上……”

“魏公公,紀由乃是你一力舉薦的。你可知,他都做了一些什麼事?”

“這……”

“欺壓百姓、私收賦稅這些事且不說,私售紅夷大炮給後金,這件事,朕怎麼沒聽魏公公講過?”

“皇上……”

一聽皇上語氣不對,魏忠賢嚇得趕緊跪在地上辯解。

“皇上,此事小臣真的不知,一定是那廝擅作主張。”

他不知才怪,只是不敢當面承認罷了。

熹宗冷冷道:“你不知最好。紀由身為鎮守太監,竟私售火炮給敵方,就憑這一點,抄家滅族都不為過。”

“是是是……”

“魏公公還有什麼要參的?”

“小臣……小臣……沒有了……”

“下去吧。”

“是!”

魏忠賢灰熘熘告退而去。

一出大殿,眼中卻掠出一絲陰冷的光。

他已經意識到了一種危機。

紀由這件事,皇上不僅沒有責罰許長安的意思,反倒還在隱晦地警告他。

這說明,他在皇上心中的位置已經越來越低。

而這一切,都是許長安一手導致的。

就這麼認輸,魏忠賢自然不甘心。

畢竟,他可是九千九百歲,只比皇上少一百歲。

回到家裡,客氏一見魏忠賢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由皺了皺眉,下意識問:“怎麼回事?”

“還不是因為紀由的事。不,是因為姓許的那小子。”

客氏嘆了一聲:“這小子步步緊逼,再這樣下去,咱們怕是無路可走了。”

魏忠賢恨恨道:“如果這次征伐遼東真讓那小子得逞,咱們恐怕是真的奈何不了他。”

“那怎麼辦?”

魏忠賢的眼中掠過一絲瘋狂的光芒:“如今之計,也只能背水一戰!”

……

遼東。

後金一方進入了全面戰備狀態。

在皇太極的號令之下,女真部落八旗“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兵馬紛紛奔赴都城駐防。

後金的都城乃是沉陽城。

在許長安的前世,皇太極廢除了舊有族名,定族名為“滿洲”。

次年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將沉陽尊為盛京城。

不過現在,這一切恐怕不太可能發生了。

八旗兵的制度與大明的囤田制度差不多,丁壯平時皆民,戰時皆兵,

只不過,相比大明的囤田軍戶,八旗兵的戰鬥力可就強悍太多了。

這是因為,女真人乃是遊牧民族,民風彪悍,大多數人乃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從小便擅長騎射。

正如當年的成吉思汗,率領著閃電一般的蒙古騎兵縱橫萬里,一直打到歐洲。

對於大明軍隊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

畢竟,大明軍隊一出征便浩浩蕩蕩,糧草運輸便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蒙古騎兵不需要攜帶糧草,打到哪裡,哪裡就是他們的糧倉,也就是以戰養戰之法。

女真人也採用了以戰養戰這一套,騎兵來去如風,講究速戰速決。

某種程度上講,這也算是一種特種作戰的雛形。

也正是因為如此,方才屢屢以少勝多,打得大明軍隊士氣低落,以至於不敢再正面抗衡,只能不斷地加固城牆防守。

但這一次,雙方局勢卻發生了一個顛覆。

進攻一方是大明,後金變成了防守一方。

這,也正是許長安採取的策略。

從京城出發之際,他就沒急著行軍,一直不急不緩。

到了錦州之後也沒急著率兵征伐,在城中足足待了七八天,美名其曰養精蓄銳。

其實,這是故意給皇太極時間調兵回防。

許長安相信皇太極絕對沒膽子前來攻打錦州。

畢竟,之前就沒攻下來,更不要說現在他還率了五千兵馬駐紮在城裡。

這日上午,許長安終於率部浩浩蕩蕩離開錦州,一路往東行進。

他將隊伍分成了左、中、右三路,分頭攻打沿途的八旗部落、關卡、馬場、城池等等。

這一次,許長安可不怕後金再玩什麼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打法。

一來,除了主力部隊之外,他還派出了一百多名精銳,分頭去搜尋以及殲滅敵方的斥候。

如此一來,對於後金一方的情報收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二來,在錦州休養之際,許長安已經秘密派人潛往沉陽一帶,蒐集敵方動態並及時回傳。

根據回傳的訊息,後金主力軍已經陸陸續續抵達沉陽城。

沒有了主力軍的阻擾,沿途還有誰能阻擋許長安一行人馬的攻勢?

別說一路人馬一千多近兩千,哪算只有一百來號人,也能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後金最大的依仗乃是彪悍的騎兵,與大明的常規軍隊作戰,的確佔據極大優勢。

但是,騎兵再快,能快得過炮彈?快得過子彈?快得過火箭?

更不要說,還有什麼轟天雷、火焰彈、連發弩箭什麼的。

不說別的,單說轟天雷,對於騎兵來說就是一大噩夢。

一枚轟天雷扔過去,不僅人仰馬翻,而且巨大的動靜也會令得戰馬受驚,導致隊伍變得一片混亂。

搞不好沒被炸死,卻被摔死或踩踏而死。

一路上,三路人馬堪稱催枯拉朽、犁庭掃穴,一路高歌勐進。

此行,許長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採取了以戰養戰的打法。

如此一來,便不用攜帶糧草,方便行軍。

短短十餘日,三路人馬已經挺進了四百餘里,距離沉陽城越來越近,嚇得皇太極一行人坐立難安,成天聚在一起商討對策。

眼下里的局勢,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抉擇。

因為,這一次他們將要面對的並非大明朝的普通軍隊,而是威名赫赫的錦衣內衛。

對於錦衣內衛的戰鬥力,以及大明朝的新型火器,皇太極還是瞭解一些的。

雖然沒有正面交過手,但那些倭寇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不是被錦衣內衛打怕了,那些倭寇也不至於流竄到高麗,流竄到遼東來找他談合作。

八旗旗主意見不一,有的主張主動出擊,有的主張以守為攻,有的則主張派精銳騎兵半夜偷襲。

商量來,商量去,意見始終難以統一。

就連一向果斷的皇太極,這一次也難以下決斷。

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一仗一旦輸了,便永遠沒有崛起的機會了。

結果,令皇太極一行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眼見著許長安一行三路人馬即將匯合到一起,兵臨城下之際。

一夜之間,其中兩路人馬似乎突然憑空消失。

皇太極大吃一驚,急急增派斥候緊急搜尋明軍行蹤……

……

【祝各位書友大大國慶佳節快樂!

!】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媳重生後,婆家全族墳頭草兩米了

大梨子汁

救命啊!團寵嫡女是作精

夜許繆

誰寄錦書

板栗GML

阿姨,你別這樣

讓我火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