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距離作戰的情況下,即便再優良的射手,也難以在短時間射出太多的箭失,一般強弓都需要用上腰肢的力氣才能拉開,發射的頻率都不會很快。

所以,騎兵們在衝鋒的時候,面對敵人射出的箭雨,絕對不能怕,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衝上去,只要衝到敵人近前,就可與轉入白刃戰,敵人的箭失就無用武之地了。

另外,在與敵人進行白刃戰之時,千萬記得不能逞個人之武勇,一個人的力量就算再大也是有限的,戰場廝殺不同於格鬥對決,光逞武勇可不行,還得講究戰場上的配合,如果不小心脫離了佇列,陷入敵人的包圍,個人的武勇再強也終究是個力竭身死的結局。

還有,在戰鬥中,千萬不能為了功勞而去爭搶敵人的首級,如果敵人丟下財貨,也不能去搶,否則便是給了敵人喘息之機,不但有可能讓敵人緩上一口氣,還有可能會受到其反攻,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就很危險了。

各人將自己的經驗道出後,林林總總,大概有十幾條,孫策命劉元總結好後,將之記述成文,再令人抄寫了許多份,然後分發下去,至少到每隊中都得有一份。

孫策定下規矩,從今日起,以後每天晚上,各隊的隊率都要給本隊計程車兵們溫習一遍戰場的經驗,儘量讓每個士兵都能將這些內容記憶深刻,這樣將來上了戰場存活下來的機率就高一點。

戰場經驗之後,孫策又給全營下達了一道軍令,定下了新的賞罰制度。

軍中最重要的就是賞與罰,將要處罰討伐賊人了,若是還沒有定好該有的賞罰制度,那麼就很難保證在將來的戰場上能如臂使指地指揮士兵。

賞罰,賞的便是聽令勇敢奮力作戰,罰的則是畏懼退縮不敢迎敵,賞罰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士兵們失去退路,只有如此,他們才不會畏懼敵人,也只有不畏懼敵人,才能戰勝敵人。

因為先前就已經定過了一些規矩,所以孫策這次只簡單地增加了三條:“第一,戰場上無故不聽從命令者,斬;第二,臨敵畏敵脫離佇列逃跑者,斬;第三,戰事沒有結束就發生哄搶首級,財物者,斬。”

孫策還下達了戰利品的分配方桉:“戰事勝利後,繳獲的財貨,資產三成歸屬軍營,三成歸屬官吏,剩下的四成歸屬士兵。”

這樣的分配已經可以說得上很良心了,士兵們聽後沒有一個持反對意見的,連忙同意了下來,生怕孫策反悔。

當天晚上,孫策令人把軍服給分發了下去,等到第二天,士兵們都得穿上軍服,以顯得更有氣勢,等劉宏在蹇碩等人的陪伴下到場的時候,全營士兵都早已換裝完畢,孫策下令眾人全部出營開始檢閱。

檢閱的場地就選在高臺前,孫策將劉宏帶到了點兵臺上,跟著劉宏來的人也跟著上了臺,一時間,竟顯得臺上人有些多。

從遠處看去,飄搖的旗幟下,天子劉宏高踞上首,其餘人分列兩側,為配合檢閱,甚至還有不少城中百姓聞訊趕來觀看檢閱。

孫策換了戎裝,披甲帶劍立於臺側的鼓前,請示過劉宏後,親自以槌擊鼓,宣佈檢閱開始。

最先是軍樂隊入場,六匹駿馬彩頭結尾,騎者各執不同的樂器,或擊或吹,駿馬的步伐與樂聲相和,校場四周設有斧鉞,立有旌旗,樂隊繞場一週,歸於高臺左側。

參加檢閱的五百餘名士兵們穿的是剛發下的絳色軍衣,排著整齊的佇列站在場外,等樂隊至臺左停下後,先從樂進的第一曲起,各曲次第入場。

本按舊制,檢閱主要是考核射術,其次也考核行列戰陣,屯騎營計程車兵雖然經歷了兩三個月的刻苦訓練,但要說精通什麼陣法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次檢閱儘量精簡。

而且檢閱之後就要出發討賊了,檢閱自然就不適合搞的很複雜,能起到激勵士氣的作用就可以了,因此這次檢閱的整個流程是比較簡單的,不演陣法,士兵們只需從劉宏面前整齊走一次佇列就行了。

孫策把後世軍演的那一套搬了過來,五百餘士兵,按照親衛,張遼所統,李閒所統,分成三個批次,依次入場。

在每個佇列前都有的軍旗,伴隨著的還有鼓聲,士兵隨在旗後,依鼓點而行,每曲之間,相隔百步,士兵們沿著事先規定好的路線,一個接一個地從場右行至臺下。

到臺下計程車兵隨著號令,轉首目注臺上,親兵營打頭,帶頭亮出手中的矛戟,餘下計程車兵們也跟著高舉手中的武器,齊聲高呼:“殺賊,殺賊!”

齊聲呼畢,從臺下走過,士兵轉回頭,收起兵器,繼續前行,穿過整個檢閱場,在場左停下。停下後,全體向後轉,面對校場,三隊人馬走完,算是檢閱過佇列了。

只走佇列,不演陣法,是沒多大難度的,五百餘士兵怎麼也是經過不斷時間的操練了,行走間佇列還是很整齊的,很有點雄壯之威,接著,檢閱騎射。

孫策從軍中挑選了五十名善射之人,在校場正中豎立了十個標靶,這些善射之人各自出列,分成五組,分別至標靶前表演射箭。

射手的射技不一,前邊兩個組都是在標靶前五十外射擊的,後邊兩個組是在八十步外射擊的,最後上場的這個組則是在百步外遠射。

五組,五十人,每人三失,大半正中標的,沒能射中標的的也偏差不多,箭失也都射到了箭靶上,在劉宏的帶頭下,臺上眾人連連稱讚,營外觀看的百姓也為高聲讚揚著這些漢家兒郎。

如陳武,周泰,張遼,李閒,還有孫策等人在射完箭後也隨之上場,或在場上表演騎射,或表演武藝和馬術。

看著場上各種驚險和高難度的動作,觀看的眾人紛紛目眩神迷,沉醉其中,表演馬術的是孫策和張遼,當孫策上場之時,營外的觀者中不時傳來對於孫策的讚美之聲。

人帥,馬高,槍快,煙塵滾滾中孫策的身影令滿場的人都忘卻了呼吸,當孫策成功完成他的表演後,騎著馬的張遼兩腿用力,立於騎上,一手控韁,繞場一週,隨即歸於臺下,拍掌叫好聲一時間不絕於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人衛秧

善文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