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伯源,我也看得差不多了,咱們先回營帳吧。”

孫策已經看完了軍營內的大致物資情況,剩下計程車兵等集合之後便可以看到了,至於那位袁氏子弟,經過劉元進一步介紹後,孫策就暫時沒有興趣將其收入麾下了。

據劉元所說,很多人都知道此人之前乃是司徒袁隗的養子,名叫袁棄,但後來袁隗卻和他斷絕了父子關係,坊間傳聞是由於袁棄整日沉迷女色,心中沒有一點志向,所以才會被袁家趕出門庭。

不管這個傳聞是真還是假,反正孫策是不敢和袁棄走得太近了,雖然孫策知道袁家不太可能提前得知他會被劉宏封為屯騎校尉,從而早早地將袁棄這枚棋子佈置在這裡。

但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就算袁隗先前真的將袁棄趕出了家門,但若是袁家想對付孫策,完全可以從袁棄這邊佈局,所以孫策還是離袁棄遠點的好。

孫策帶著劉元回到營帳中又聊了一會兒,期間從劉元的話語中得知其對宗室身份並不是很在乎,看樣子他應該和劉曄是同一類人,按他的話說,這麼多年,這個身份只得到過普通百姓的重視,除此之外,也就是花錢買這屯騎營校尉屬丞的時候,有了點優先權。

而且經過孫策的觀察,劉元的各方面能力雖然不算太出色,不過做個屬丞倒是綽綽有餘,再加上他識時務,懂變通,事辦得也還不錯,孫策便決定讓他留下來給全柔幫忙。

畢竟隨著孫策地位的提升,全柔的事務也會越來越多,憑他一個人處理的話必然會出現效率下降的問題,所以就得給全柔配備幫忙的副手,而劉元就剛好合適。

“時辰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讓士兵們都見見我這位新來的校尉吧!”

孫策說著,起身和劉元朝營地中心的校場走去,身後還跟著陳武和周泰兩名親衛,一路上,孫策發現已經有不少營裡計程車兵穿戴整齊,就等著集合呢。

等到了校場,孫策走上點兵臺,衝周泰說道:“幼平,你上來擂鼓,伯源,子烈,你們幫忙計時,我要看看聽聞這聚鼓後,士兵們多長時間可以到齊!”

“鼕鼕冬。

臺上的大鼓在人高馬大的周泰高頻率的敲擊下,很快就將鼓聲越傳越遠。

早就讓手下士兵準備好的李閒,王越,趙滿三名軍侯,聽到笑場的鼓聲後,立即除了營帳,紛紛帶著他們的部下快速趕往校場。

眾人一路小跑著來到了校場,速度說不上慢,但大多數士兵還是有些拖拖拉拉的,孫策看著那行進時十分雜亂的隊伍,不由地在心裡嘆了口氣。

到了校場後,孫策下令三名軍侯將各自的部下排好佇列,然而本以為排個佇列會很簡單,但結果卻讓孫策大跌眼鏡。

士兵們在這裡生活了幾年,不用操練的他們根本沒有從軍的感覺,彷佛只是從家裡到這兒,換個地方生活罷了。

所以他們閒來無事也會發生衝突,導致互相仇視,還有士兵因為跟著的軍侯不同,正常明裡暗裡地結群發生爭鬥,直到今天,不同軍侯的部下間幾乎沒有不結仇的。

這會兒有各自的軍侯彈壓,又有孫策和劉元兩位掌管在,士兵們雖然沒有一見面就像平常一樣大打出手,但彼此之間怒目而視,罵罵咧咧還是有不少的。

此時的場上士兵已經是一團亂麻了,有交頭接耳,湊到一起說話的,有曾經打過架結了仇的,雙方你瞅我不順眼,我瞅你也不順眼,於是便像鬥雞一般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些什長,伍長們嗓子都喊啞了,足足用了一刻鐘,簡單的佇列都還沒排好,李閒,王越還有趙滿三名軍侯見狀急得都快哭出來了。

孫策也是看得直蹙眉,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有幾十號人騎著馬從南邊賓士而來,騎馬和走路聲勢不一樣,幾十個人騎馬,聲勢都快和先前幾百號人跑過來時候的聲勢差不多了。

並且等他們行到近前,孫策看得很清楚,領頭的那些騎士都持弓挾箭,佩戴直刀,隨即前面的七十讓開了一條道,從中出來了一位手裡拿著一柄長戟的男人。

由於被騎士吸引了注意力,校場上那些士兵慢慢安靜了下來,騎士們在那名手拿長戟的男人帶領下催馬向前,昂首挺胸地從亂糟糟計程車兵之間經過,來到孫策面前。

領頭的拿戟男人呼喝一聲,其餘騎士齊齊下馬,但那男人卻依然坐在馬上,他對孫策拱手說道:“屯騎營軍司馬程偃,字興武,見過孫校尉!”

沒錯,手拿長戟,帶著一群騎士過來的男人正是軍司馬程偃,此時的他並沒有穿著軍司馬該穿著的軍裝,酡紅的臉和迷濛的眼證明了其應該是宿醉剛醒沒錯。

不過孫策發現程偃的話語中並沒有絲毫的歉意,反而有種“老子來見你是給你面子”的感覺,很明顯,與劉元不同,程偃很不歡迎孫策這個新任屯騎校尉。

這樣一來,倒也說得通了,若是程偃真心想和其餘人一起迎接孫策上任,又怎麼可能當晚強拉著他們一起喝酒呢?想來他是故意這麼做的吧,目的就是為了給孫策一個下馬威。

而且程偃還抓準了士兵們混亂不堪的時機出場,無形中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孫策估計程偃內心正為此偷著樂呢。

然而正當程偃以為孫策會忍氣吞聲,先穩住他時,孫策卻示意了眾人一番,隨後直接無視了程偃,開始了對混亂佇列的整治。

孫策先是指揮士兵們橫向排成了兩隊,前秦以左為尊,漢朝以右為尊,孫策讓什長們分別站在隊伍的最右邊,伍長們則站在本伍的最右邊。

隨後的佇列排序不是按照士兵們的個頭高低排的,而是按他們的爵位高低進行排序。

爵位高的都排到右邊,爵位低的往左邊排,大致來說,爵位高計程車兵通常年紀都稍微大一些,因為大漢朝廷每次賞賜爵位基本都是面對整個大漢的百姓,年紀大的,自然能受到的賞賜次數多,爵位自然也就高了。

不過這裡面也有例外的,就是那些世家的旁系子弟,這些人出生還不錯,所以繼承了其父輩的爵位,比起同齡人爵位要高出許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潛行追蹤

從不上車的路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