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早就知道你不可能這麼好說話,原來是在這等著朕呢!”

劉宏先前故意將計劃透露出來,就已經做好了被朝堂中人覬覦的心理準備,不過為了儘量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他覺得被覬覦就被覬覦吧,不招覬覦的職位哪能吸引到人才?

沒想到這會兒袁逢竟然隨便找了個藉口,直接就不要臉地開口討要了一個職位,還拿袁紹對大漢的忠心說事,劉宏早就能看出袁氏子弟有野心,因此他覺得面不改色說出忠心之言的袁逢,簡直就是厚顏無恥至極!

何進聽到袁逢的話,此時的表情已經有些傻愣愣的,腦海裡還一直在想著,為什麼袁紹想到劉宏手下效力的訊息他從來沒聽其說過?

不解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何進的憤怒,他眼神陰冷地望向垂首而立,臉上帶笑的袁逢,在心裡暗道:“好你個袁逢啊,這麼重要的事情都沒和我通個氣,虧我還想著幫你說話呢!”

顯然,何進是知道以他的身份本該堅定地站在劉宏這邊的,因此才會覺得他有幫袁逢說話已經很夠意思了。

袁逢會考慮何進的感受嗎?那肯定是不會考慮的,反正在袁逢看來,事後只要不跟何進撕破臉面,隨便找個理由湖弄一下,就可以讓何進對他袁氏友好如初。

不得不說,何進的脾性已經被與袁家人摸得透透的,不管是袁逢,袁隗,還是袁紹,都可以很輕鬆地拿捏他,當然這要排除了袁術,畢竟紈絝子弟的話誰也不敢聽。

“好吧,既然袁本初有此等報國之心,那朕自然不好冷了他的一腔熱血,便依司空所願,給他一個職位吧!”

劉宏又看了一眼英武雄壯的孫策,然後出言答應了袁逢的要求,在劉宏看來,孫策早前表現出來的本事就比袁紹強,如今自然也不例外。

如此算下來的話,只要能成功讓孫策上位,就算是讓袁紹分走一個職位也值了,而且等孫策完全成長起來以後,還可以全方面地壓制住袁紹,也不算把軍權分出去了。

“嗯?這麼一想的話,只要有了孫伯符,就算多放幾個職位出去,到時候也可以收回來咯?”

皇帝生涯一直專注搞錢的劉宏,覺得自己似乎是發現了一個從這次軍改中獲利的好機會,遇到了這種“專業對口”的事,他顯然是十分在行,連怎麼做都想好了。

劉宏的想法也沒錯,若是正常情況下,很有可能實現,然而有一個關鍵的點是他沒有想到的,那就是他根本活不到那個時候了。

到時候無論是劉辯還是劉協做皇帝,憑藉他們的年紀和能力,在短時間內都是無法插手兵權的,所以靠孫策收回放出的軍權這個想法,註定是不能如劉宏所願的。

“如此,老夫對陛下要任命孫伯符的想法十分贊成,沒有一點意見。”

得到劉宏承諾的袁逢,見他的目標已經達成,立即就轉而贊成起了劉宏對孫策的任命,隨後施了一禮,退回到原本所在的佇列中去了。

袁逢一退,以袁氏為首的官員也紛紛表露了贊成孫策擔任屯騎校尉一事,然後也紛紛施禮退回了佇列。

而原本與其對峙的樊陵,則是一臉懵,稀里湖塗地就在與袁逢的言語衝突上“不戰而勝”,樊陵感覺不到絲毫勝利後的滿足感,反倒因為打好的腹稿沒有全部說完而有些鬱悶。

雖說這樣的結局總歸也算完成了使命,但那種蓄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即便剛才的對峙持續下去,樊陵得罪的乃是袁氏現任家主,但他的心裡仍是十分的不痛快。

說起來也是,樊陵身為劉宏的心腹,要是真的怕得罪袁氏,一開始就不會出言反駁袁逢之言,反正先前有官員跳出來反對,劉宏示意他幫忙的時候,他立即就出來了,就算沒有反駁袁逢,想必劉宏也不會責怪他。

可能也正是由於這份不服輸的勁兒,才使得樊陵即便知道違背了祖訓,要身負罵名,也要出仕,也要丟下臉面向上爬。

“朕再問最後一次,還有誰對任命有意見嗎?”

這次劉宏問完,許久後都沒有一個官員站出來,他知道此事已經成了,於是說道:“好~既然諸位都沒有意見,蹇碩,你來宣旨吧!”

“喏!”

蹇碩聽令,從劉宏身旁的臺階走到前方,然後站在離孫策不遠處,高一級的臺階上,接著開啟其手中的聖旨,正式宣讀了尚書檯擬好的任命孫策為屯騎校尉的聖旨。

等到蹇碩讀完聖旨後,孫策拜謝道:“臣屯騎校尉孫策,謝過陛下的賞識!”

“好了,從今往日孫屯騎就是我大漢眾多官員中的一員了,諸位可不要因為他的年紀就小瞧了他,朕可是把膘騎將軍一職給他預定好了。”

其實劉宏是想說大將軍的,可是何進畢竟是外戚,如果讓何進這個蠢物感覺自己的大將軍之位不穩,做出什麼出格的事,那劉宏只得打碎牙往獨自裡咽了。

沒辦法,穩定才能發展向前,劉宏可不希望何進帶人造反,和他手下的力量拼個你死我活,讓世家黨人坐收漁翁之利。

然而就算劉宏沒說大將軍,膘騎將軍也夠眾官員仰望的了,周異等人聞言,能清楚地感受到劉宏對孫策的看重,不由愈發堅定了與孫策交好之心。

儘管劉宏已經有意避免讓何進產生誤會,可是何進別的本事沒有,幻想的本事一流,不然也不會把小妹送進宮,搏一搏那微小的做皇親國戚的機會了。

何進幻想著孫策在當上膘騎將軍後,偶然又立下大功,劉宏賞無可賞,於是撤掉了他的大將軍職位,轉而封給了孫策。

不過感到恐懼的何進並沒有打壓孫策的意思,反而是在後悔,後悔當初聽了何皇后的建議招攬孫策後,因為其與袁紹的矛盾,就不予理會,任其與大將軍府漸行漸遠。

想到這,何進竟然驚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有旁人知道他的想象,恐怕除了覺得他幻想能力強外,便再沒有其它評價了,實在是何進太奇葩了。

換做在場別的官員遇到這種情況,如果知道孫策一飛沖天之勢已成,便會在以往的基礎上盡全力討好,彌補雙方的關係。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開局,鄰居朱元璋

吾自今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