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反覆思考後,發覺真實的情況可能真的像劉宏所說那般。

但不管事實如何,只要劉宏駕崩後,就必然會被定為昏君,並以昏君的身份被記入史書,成為受到世人貶低的皇帝之一。

“臣拜謝陛下信任,連這些本該塵封的往事都對臣說了,可見陛下絕對是有廣闊的胸襟,臣曾在古籍中讀到過一句話——明主當胸襟寬廣,由此臣斷言,陛下絕不是昏君。”

孫策也是看出來了,今日的劉宏不知為何,心情顯得十分低落,對於孫策來說,根本不用想史書會怎麼記載,世人會如何看待,反正現在劉宏對他挺好的,說幾句好聽的勸慰一番是應該的。

而且儘管劉宏期間爆發了最大的起義——黃巾之亂,但也不能將責任都歸咎於劉宏身上,百年來人口的增加,還有世家不斷兼併平民不多的土地才是導致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

然而就算說劉宏不該承擔全部責任,但他確實是沒有什麼作為,興許是長期躲在幕後享受,操控宦官集團替自己出面做事,劉宏已經習慣了安於享樂的生活,因此遇到了造反的事情,也敢下令交由地方自行募兵平定。

再加上就算要依靠宦官集團,卻是過於放縱了,導致其中一些宦官,不但沒替劉宏出力,反而屢次藉著身為心腹的優勢,替他們自己牟利,而且這還是在不顧漢室死活的情況下。

所以就算劉宏真被定為一名昏君,其實也算不上是對他的不解和誣陷,畢竟總體上來說,他這個天子在位期間對漢室有過無功。

“哈哈哈~伯符看來已經理解了朕的苦衷,這麼多年,能得到朕認同的人也就只有那麼幾個了,如今你孫伯符也可以算是一個,朕果然沒有看錯你!”

從孫策明顯帶有勸慰的話中,劉宏覺得在此時的孫策眼中,他不算是昏君,這點對於如今想成為明君的劉宏是十分具有鼓勵性的,可以說是正中心坎。

燃起了激情的劉宏都想叫來樂師奏樂,他自己走下來拉著孫策一起跳舞,不過劉宏還是竭力剋制住了自己的這個想法。

在劉宏看來,孫策長期接受了盧植的教導,性格應該也會變得有些相似,他說了那麼多自己繼位以來的英明事蹟,才換來了孫策的認同,可不想因為跳舞毀掉自己在孫策心中的形象。

若是劉宏此時的心理活動被孫策知道了,那孫策肯定得笑出聲,他對劉宏的瞭解要遠比劉宏想象得深,這可不是孫策光靠沒來古代前看到的那些史料斷言的,而是透過之前張富不斷傳出的,他從張讓那裡得來關於劉宏的訊息,一步步瞭解了劉宏的日常生活。

因此對於孫策來說,即便是劉宏下場拉著他跳舞,他也會硬著頭皮陪著,反正在東漢,兩個男人載歌載舞也不會別人覺得性取向不正常,為了日後的霸業,他孫某人一定忍得了!

又和劉宏聊了一會兒,劉宏早已忘了先前心中的氣憤,剛剛那股興奮勁也慢慢消散了,剛經過昏迷醒過來沒多久的劉宏臉色很快就變得蒼白,明顯是支撐不住,需要休息了。

作為君主地劉宏不好意思先開口攆孫策走,但孫策作為臣下,自然得有點眼力勁,於是他主動找了個藉口說道:“微臣想起還有老師佈置的作業需要完成,恐怕得先行離開了,還請陛下恩准!”

而劉宏此時額頭上已經開始冒虛汗了,再被寒冬的冷風一吹,他的身軀控制不住地打起了冷顫,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孫策主動請辭正好遂了劉宏的心意。

在孫策說完要離開後,劉宏既沒有出言挽留,也沒有好言相送,只是在臉上強行扯出了一個笑容,並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孫策走了。

“臣告辭!”

蹇碩被派去尚書檯傳達命令了,沒有蹇碩的照顧,劉宏一直等到孫策走遠了之後,才強撐著身體,自行回到了後面的床榻邊,重重地躺了下去。

孫策不緊不慢地走到殿外,本以為蹇碩去尚書檯會帶走送他進宮的馬車,但出來後,他卻看見那輛馬車仍在下車時的那個位置等著。

車上的馬伕見到孫策走過去,連忙迎過來語氣諂媚地說道:“校尉大人,這是要出宮回雒陽令府邸嗎?”

孫策點了點頭,隨即便在馬伕點頭哈腰下上了馬車,獨自一人呆在車廂內的孫策,此時的心裡既有對於宮中傳播訊息速度之快的感嘆,也有忍不住的,對於“校尉”這個新身份的欣喜。

而且以孫策和劉宏交談的情況看,孫策的前期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在劉宏駕崩前,他就可以在雒陽有了一席之地,過不了多久,他的手裡就會握著中央八分之一的軍權了。

想想曹操先前在盧植門口,說起可以幫忙拿下一個職位時的得意表情,孫策就忍不住想要發笑,曹阿瞞啊~曹阿瞞,你肯定想不到我孫伯符有這種天選之子的待遇吧?

輪不到讓你出力幫忙,我就已經在陛下這裡預訂了一個職位了,剩下的就交給你們去競爭吧,正好讓我看看,這一次都有哪些人有那個資格與我同列。

沒錯,受封屯騎校尉後的孫策有些飄飄然了,再加上機緣巧合下得到了袁紹,曹操等人不知需要花費多少心思才可以得到的職位,回到周府的孫策連走起路來都有些晃動,就像是喝醉了酒似的,那模樣真可謂是喜事醉人!

“主上,陛下這次又是為了何事召你前去啊?”

不出意外,孫策進屋剛坐下,周泰和陳武就都進了他的屋子,周泰手裡還提著一壺剛煮好的熱茶,順手就給孫策倒了一碗,讓其喝下暖暖身子。

看著兩名親衛充滿好奇的眼神,孫策咳了兩聲,故作懸念地說道:“這一次啊,這一次陛下可是告訴了我一件機密大事啊,而且知道今日我才發現,陛下絕對是個明君,而且其慧眼可識天下英雄啊!”

陳武和周泰有些摸不著頭腦的,被孫策的話唬得一愣一愣的,不過從孫策的表現來看,他們知道絕對有好訊息,畢竟談及皇帝卻沒有顧慮的孫策,自從來到雒陽,他們就沒見過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逆子:陛下終於不造反了

微笑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