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柔仔細想了想,發覺孫策的話確實有道理,即便現在孫策被他說動,前去交好荀攸,也不一定能說動荀攸拜孫策為主。

“而且先生也知道,陛下軍改就在眼前,我還是多留在軍營裡比較好,以防到時候又落了話柄到某些人的手中。”

孫策看全柔的表現已經沒有先前那麼急切了,便暗示眼下最重要的目標,是拿下經過劉宏改革的西園軍的官職,順便暗示了當前宜靜不宜動。

久經官場,政治智慧過人的全柔很快就弄明白了孫策話中的意思,於是他便不再多言讓孫策收服荀攸之事。

隨後孫策又和全柔商量了一番,討論著要不要讓秦松也到軍營裡處理事務,全柔的想法是有利有弊,利是往後到手的資訊會更隱蔽一些,弊則是資訊的傳遞過程變得更復雜了,最終全柔還是覺得由秦松和孫策商量著決定此事為好。

雖然孫策覺得隨著麒麟衛的擴張,日後傳遞資訊的過程自然會越來越複雜,所以讓秦松到軍營辦公,增加隱蔽性更好一點,但全柔說得對,這種事情,還是先當面詢問一下秦松比較好。

然而,還沒等到孫策將秦松叫來詢問此事,大概兩個多時辰後,正在學習盧植所給練兵之法的孫策,竟然聽到了營帳外計程車兵發出了喧鬧聲,而且這次的聲音與往日蹴鞠對賽時完全不同。

孫策走到營帳,朝傳出喧鬧聲的營門附近望去,發現士兵們正將一群人圍在中央,雙方間似乎還在爭吵著什麼。

等走得近了,孫策才發現士兵這邊帶頭的竟然是劉伯和張季,而在靠近看後,孫策可以確定對面的那群人是他沒有絲毫印象的陌生人,人數大約在三十人左右。

孫策悄無聲息地走了過去,想要聽聽雙方到底在爭吵什麼,不過聽了一段時間後,只聽到了互罵環節,還是不知道發生爭吵的根本原因。

於是孫策往最前面的劉伯和張季身邊走去,士兵們都認出了孫策,於是紛紛給他讓道,到了位置的孫策出言問道:“你們在這裡爭些什麼?”

背後突然傳出孫策的聲音,讓劉伯和張季都不由嚇了一跳,隨即看到是孫策來了,便由口齒伶俐些的劉伯解釋道。

“校尉大人恕罪,不是我們想爭吵,而是這些人莫名奇怪地來到營門口,隨即他們便一直在說我們只知道蹴鞠玩樂,根本不操練。

我和張季告訴他們這是以蹴鞠代操練,但他們根本不聽,一直在這裡吵鬧,甚至還要動手,有營內的兄弟看到了,便跑過來幫忙,後來就再次對峙了!”

等到聽劉伯說完的時候,孫策這才發現張遼,全柔,陳武,周泰等人都已經到了現場,此時也是一臉不解的神色,想必剛剛劉伯述說的時候,他們都已經到場了。

孫策和幾人眼神交流了一番後,便親自走到那群鬧事之人的面前,十分客氣地問道:“諸位緣何至此,是想找麻煩嗎?”

對面的人群中一個明顯是領頭的人走了出來,說道:“少囉嗦,你們軍營每日都在蹴鞠,然而卻吃得好,穿得暖,我們辛辛苦苦幹農活,卻是又餓又冷,這不公平。

依咱看,這裡的校尉肯定就是個關係戶,靠關係得到了這麼個官職,但不會操練士兵,才放縱士兵們蹴鞠。”

聽到此言,孫策身後的眾人瞬間勃然大怒,就連劉伯和張季都按拔出了武器,怒喝道:“一群鄉下賤民,也敢冒犯校尉大人?請校尉下令,我們這就將這群刁民驅逐!”

劉伯和張季的反應太激烈了,孫策見了都有些吃驚,要是陳武和周泰作出這副反應,倒還情有可原,但竟然是他倆最先如此,倒是令孫策沒有想到。

後面的張遼,陳武,還有周泰等人,也朝孫策投來了詢問的目光,孫策對他們搖了搖頭,然後笑著開口說道:“不至於此,不止於此,都將武器收回去。”

劉伯和張季等人雖然不忿,但對於孫策的命令,他們都是會遵從的,於是他們便聽話地收回了武器。

安撫好己方這邊的人,孫策看著對面人馬,發覺了一件古怪的事情,那就是那群人都剛從渾身緊繃的狀態鬆懈了下來,似乎先前已經準備好了要應對一群拿著武器計程車兵。

而且前面的幾人好像知曉孫策的身份,注意力都集中在孫策的身上,若是雙方真的動起手來的話,估計他們會全部對孫策發起進攻。

想到這,孫策頓時覺得有些不對勁,他這才意識到這群人來者不善,應該是故意來鬧事的,也不知是什麼來頭。

見孫策陷入了思考,身後的張遼等人靠了上去,將孫策圍在中間,他們與孫策相交日久,眾人都瞭解孫策,知道他絕不是個會怯場的人,孫策突然不說話了,肯定有什麼發現。

眾人等待了一會兒後,孫策回過頭,嘴角含笑地看了他們一眼,似乎是想通了此事。

沒錯,孫策的確是想通了,會在這時候派人上門挑釁,來找他麻煩的人應該也只有那個男人——袁紹袁本初。

於是孫策故意對對面的那群人說道:“此事確是本校尉的過錯,寒冬臘月,沒有想到給附近的亭裡送去一些過冬之物,不知各位是哪個亭的,稍後我便讓人帶著東西和你們一同返回,如何?”

對面那群人顯然是沒想到孫策這麼好說話,竟然願意給附近不相識的亭裡百姓送資源,本來準備好的找茬說辭就被這麼輕易化解了,為首之人的表情頓時有些愣住了。

見其聽說可以得到贈送的資源後,並沒有露出絲毫的喜色,反而是有些計劃被打破時的不知所措,孫策知道他先前對於對面那群人來頭的猜測是八九不離十了。

過了許久,對面為首之人身後一人在其身邊耳語了一番,那人聽後點了點頭,隨即深深地看了一眼孫策,高呼了一聲“回去”,就轉頭帶著人走了,沒有一點要回復孫策的意思。

這時,走過來的張遼問道:“校尉,剛剛為什麼不留下他們?這群人明顯是帶著目的過來找麻煩的。”

孫策澹笑一聲,說道:“不過是一群棄子罷了,抓了也無用,不如讓他們回去看看主人家的真實嘴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阿蘇戰國記

空門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