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的名聲在經過了討賊勝利後的“炒作”後,已經被無數人稱讚推舉,而且推舉他的人還大多是朝中官員,甚至還有許多親近袁家之人,想來有可能是這些人覺得有孫策帶兵剿賊,他們做官也會很有安全感。

作為一個胸有大志的人,袁紹當然不會對此事無動於衷,就算先前他們兩人之間有些過節,但如今袁家的長輩已經發了話,而且孫策本身也有足夠的資格值得他結交。

因此,他特意上門找到了名士何顒,並請求他幫忙特意找到北軍軍營來與孫策相見。

不是袁紹不願意自己來,首先,他畢竟與孫策有著不少舊怨,不久前他還安排過人找孫策的麻煩,袁紹也怕兩人見面之後矛盾會被激化嗎,到時候的場面就尷尬了。

再者,袁紹如今的身份已經很高了,儼然已經被袁家人給推到了清流士子領袖的位置,在他看來,親自來找孫策有些過於隆重了。

袁紹的友人中也就陳琳和曹操與孫策相熟,可陳琳不願夾在兩人的中間,所以婉拒了袁紹的請求,至於曹操與孫策見過兩面的事袁紹則還不知道,所以他也沒找曹操,於是最後便有了找何顒出馬的想法。

一來,何顒在士林中的名望很高,又是袁紹的奔走之友,由他來見孫策,可顯袁紹對孫策之重視,而且可以替他做一些小事的主;二來,何顒與孫策的老師盧植乃是熟識,由他來見孫策也不會出現特別尷尬的情況。

客套了一番之後,孫策便客氣地邀請何顒三人進入校尉營帳中邊歇息邊聊,隨即又讓全柔下去準備宴席,要請他們飲宴。

何顒雖然心裡想要先和孫策談談“真事”,但經不住孫策扯東扯西,一會兒詢問他當年的英雄事蹟,一會兒又討論如今的局勢,這些都是何顒一聊起來就停不下來的東西。

所以一直到酒宴散席時,何顒仍然沒完成他此次前來的目的,甚至還沒有和孫策提過一嘴。

等到他回味完前半生後想起任務後,剛想找孫策談談正事,結果發現孫策已經是喝得“醉眼朦朧”,卻還想要強撐著要把何顒送到了一座空賬之中休息。

何顒也只好善解人意,笑著對孫策說道:“伯符飲酒頗多,夜也深了,早點回去休息,明日你我再詳談也不遲。”

說完,他便在劉伯的帶領下,帶著跟著他的兩人去往了給他們安排好的休息的營帳。

等他們離開後,營帳中本來臉上全是酒意,一副站不穩的樣子,彷佛再說兩句就要吐出來的孫策,此時的眼神中卻露出了一絲精光,雖然還讓人攙扶著,卻看不出絲毫的醉意,顯然先前的那副醉意朦朧的樣子,都是其故意裝出來的。

早早就等在裡面的秦松和全柔走到孫策身邊,秦松笑著問道:“名士何伯求親自從城裡來到軍營,想來是特意來見主公的,不知主公可想好要怎麼答覆他了麼?”

秦松的這句話是在問孫策是否已經想好了怎麼應對袁紹此番的示好,先前那麼多次有人上門找事,孫策都交給了秦松,讓其掌管的麒麟衛幫忙查詢幕後黑手,其結果無一例外,都是袁家袁紹,因此雙方可謂是積怨已久,秦松這才詢問孫策對袁紹主動示好的看法。

全柔和秦松都不比孫策傻,孫策能想到何顒是代表袁紹來的,他們惡人自然也能夠想得到。

“吾想與二位先生商量一番,這才以醉酒之名推諉,不讓何伯求開口,二位先生,你覺得我該怎麼答覆他?”

秦松無意開口,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全柔,過了一會兒,全柔才出言說道:“袁本初乃名門子弟,其人也譽滿天下,如能與他結交,當然是好事一件,只是……”

孫策問道:“只是如何?”

“袁本初這許多年來未嘗出仕,客居洛陽,而卻結交天下英雄,私蓄勇敢死士,朝廷高官出入其門,海內名士飛信傳音,此人志不在小。

吾聽聞袁紹昔年與何伯求諸人積極救助黨人,依某所見,其志應在除宦,自先帝以來,二十年間,兩次黨錮,宦官雖然被天下人所厭惡,但他們卻有著天子的寵信,根基頑固,主公如與袁本初結交,有些有些失了英雄氣,但可以利在當下,只是日後或會受其所累。”

全柔這話說得很中肯,袁紹之志,連中常侍趙忠能都看得出來,何況全柔這樣的聰敏之士?

孫策頷首,轉問秦松:“文表先生,你以為呢?”

“兩次黨錮,我也陷入其中,深受其害,宦者當權,朝政黑暗,宦官們的親系被安排在各州郡任職,他們為人貪婪殘暴,弄得民不聊生,昔日的黃巾之亂便是因此而起,以常理言之,我輩本來該奮起與之抗爭,還天下以朗朗乾坤,但松斗膽,覺得現下時事未明,主公應當珍重自身,隨著時機而動才是。”

“如此,你與子璜先生是一個意見了?”

“不錯,我也以為主公如與袁本初結交是利在當下,但也許會不利於後。”

想要根除閹黨,以眼下的形勢來看幾乎是沒有什麼可能的,秦松和全柔雖然有著一定的才智,但卻不知歷史的走向,所以他們怎麼也不可能想到,就在明年,當今天子駕崩,幼帝上位後,大漢的宮廷裡會發生一場血腥的政變。

先是閹宦殺何進,接著又是袁紹和袁術兄弟在走投無路,面臨絕境的情況下悍然帶兵入宮,一舉將宮中與閹黨有關聯者盡數剪除。

“那我該怎麼答覆何伯求呢?”

“以主公的本領,若是能得到袁本初相助,至少在當下對主公是有利的,松建議主公先不用急著拒絕何伯求,不妨先拖上一拖,等到朝中和地方的局勢明朗些再說也不遲。”

孫策點了點頭,說道:“二位先生的想法我知道了。”隨即便低著頭思考,不再言語了。

見此情形,秦松與全柔對視了一眼,隨即齊聲問道:“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回覆何伯求?”

知曉歷史走向的孫策自然不可能浪費時間跟著袁紹混,他語氣斬釘截鐵般說道:“不瞞二位先生說,吾孫策,根本不屑於與袁紹此人來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操別再腦補,朕真是昏君

吾名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