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曲阿弘諮!

弘諮身為孫尚華的夫君,他的立場天然就站在了孫家這邊,再加上弘家是曲阿豪強,而且弘諮本人具有很強的交際能力,絕對是個派到孫堅身邊,負責和世家打交道的合適人選。

再說就憑弘諮與孫策之間的交情,只要弘諮到了孫堅帳下,日後孫策有需要之時,他肯定會按照孫策的要求,幫忙做孫策要做的事情。

弘諮作為孫堅的女婿,若是真到了孫堅帳下任職,肯定是能說得上話的。

而且孫堅的那些心腹們也不好一點面子都不給弘諮,畢竟就算他們不願意按照弘諮的建議行事,但也不好在明面上給弘諮難堪,因為那樣就是直接給駁了孫堅的面子了,發怒的江東勐虎還是十分令人畏懼的。

在一番仔細思慮過後,孫策確定了弘諮是眼下最好的人選,不過他也不知道弘諮願不願意到軍中任職,要知道弘諮在曲阿可是過著大少爺的生活,如果去了長沙郡,到了孫堅的帳下,即便他是孫堅的女婿,也肯定是比不上在曲阿的舒適生活。

“不管了,我讓人給弘諮帶一封書信過去,問問他本人的意見吧!”

這種事情孫策也搞不清楚,只能直接寫信詢問弘諮,如果他真不願意的話,孫策也不好勉強,弘諮畢竟是孫策的親大舅子,要是真到了強迫弘諮做事的地步,難免為旁人所不齒。

寫完書信的孫策只感到一陣心累,他在心裡抱怨道:老爹啊~老爹,你可長點心吧!

哪有當父親的讓還沒滿十五的兒子替他操心的啊?趕緊好好整治整治你的部下吧!

除了孫堅的回信外,孫策也收到了壽春的母親讓人帶來的回信,信中對孫策長時間不聯絡家裡親人表示了不滿,但更多的還是吳氏對孫策有出息了的誇讚,以及孫策的弟妹們的思念。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吳氏不愧是一個能在孫堅突然戰死後,可以撐起整個孫家的女人。

雖然孫策的家書中沒怎麼問及其留在壽春的夥伴們,但吳氏的回信中依然記載著那些人的基本近況,顯然是孫策去雒陽後,吳氏有心幫兒子看著點他留下的屬下。

沒錯,吳氏與孫堅的處事方式不同,覺得屬下就是屬下,就該立下規矩,不能對其放縱。

歷史上的孫權上位後對江東臣的態度,不難看出有吳氏對他的教導。

周瑜和年紀一樣都還小,還需要增強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經常需要回廬江舒縣的家中學史讀經,但他為了履行答應孫策照顧好其家人的承諾,每七天必來壽春孫家一次。

久而久之,周瑜得到了孫家所有成員的一致認可,並且在吳氏的有意撮合下,周瑜已經稱呼吳氏為義母,真正坐實了和孫策的“兄弟”關係。

看到這的時候,孫策忍不住想要對母親吳氏的助攻豎起他的大拇指,並在心裡直呼“幹得漂亮”,就這方面來說,孫策覺得吳氏果然比孫堅更靠譜。

如此一來,孫策日後就可以把更多的事務安排給周瑜去做了,反正到時候孫策麾下有權利的其他核心成員大多數都會是孫策親自招攬的,也不怕周瑜權利過大從而造反。

“阿瑜啊阿瑜,這輩子你就好好給我當打工仔吧!放心,我會給你安排一個隨身神醫的,保證不會讓你英年早逝。”孫策有些陰險地想著。

信中接著說的是凌操,自從孫策離開壽春後,凌操便帶著蔣壹,趙卓兩人一同居住在軍營中,只有每月的最後一天,凌操才回到孫家打聽孫策的訊息,吳氏也不知道凌操三人在做些什麼,所以特意在信中提醒孫策。

吳氏的懷疑是人之常情,畢竟她不清楚凌操三人在幹嗎,但孫策知道凌操三人住在軍營裡,肯定是為了與士兵們同吃同住。

經過了松滋之戰後,新軍軍營裡從投降士兵中挑選出來的五百人,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經過戰鬥後活下來的二百多名第一批計程車兵。

孫策猜測,凌操幾人常住軍營便是為了防止那些降兵復叛,有性格沉穩且謹慎的凌操指揮,以及武力出眾的蔣壹和趙卓,還有二百多名經過多次訓練並且有過實戰經驗的老兵,新軍絕不可能出現混亂。

因此對於吳氏暗示的對凌操的懷疑,瞭解凌操忠誠的孫策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剩下的張祝一邊接手了父親的家傳醫學,一邊負責著新軍的後勤,各方面比起從前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銚樂則成為了孫策手下商隊的護衛隊長,也帶了五六十號人的隊伍,正常帶隊往返於壽春和周圍的郡縣之間,順便監察著孫天等掌櫃,防止他們中飽私囊,著實替孫策分擔了不少。

除了說了這些人,信的最後,吳氏還提到了許採盈,自從孫策去了雒陽,這姑娘每隔幾日,便會派太守府的侍衛來孫家詢問是否有孫策的訊息,並請求吳氏,如果有孫策的訊息一定要通知她。

吳氏見許採盈對兒子一片痴心,說不滿意是假的,再加上許採盈優秀的家世和教養,吳氏對這個未來的兒媳婦自然越看越滿意,所以在孫策的家書送到的當天,吳氏就派人通知了許採盈。

許採盈此時已經有了婚約,按照漢時的風俗禮數,在有婚約的女子出嫁之前,一般是不能再拋頭露面的。

所以在得到吳氏的通知後,許採盈讓人儘快送來了一塊她從小到大都貼身佩戴的美玉,希望孫策拿到玉佩後能夠時常帶在身上睹物思人,別忘了還有她這麼個未婚妻。

另外,在吳氏的信中還夾著一首許採盈親手抄寫的詩詞,其字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十分娟秀,詩曰:“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四句詩直抒胸臆,孫策一眼就能看出許採盈的相思之情,再加上回想起從兩人第一次見面開始,許採盈的用情之深,孫策已經逐漸木納的臉上也浮現了溫暖的笑容。

孫策也不是個涼薄之人,許採盈如此深情,暗暗堅定了等到他有了根據地安穩下來,就立即迎娶許採盈過門的想法,不辜負許採盈的一片情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開局撿了個媳婦叫任紅昌

愛吃唐僧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