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符,你覺得皇子辯如何?”

天才矇矇亮時,盧植府後院,被寒風吹得臉頰通紅的孫策剛準備開始讀書,就見盧植走過來問道。

盧植問得太突然了,搞得孫策有些摸不著頭腦,於是他問道:“老師,不知您指的是哪個方面?”

“性格,學識等等,都給為師說說吧。”盧植道。

說句實話,孫策也就見過劉辯兩次,而且他也沒想過主動和劉辯增進感情,因此還真說不上對其有所瞭解,所以他也只能憑藉兩次見面時的印象說了。

“皇子辯心地善良,對身邊的人都很親近,但可能是還年幼,尚喜好玩樂,所以有些好動。

至於學識的話,有孔章先生的教導,也在不斷地學習提高著,其它方面弟子還未曾有過多少了解。”

在鐵了心要忠於漢室的盧植面前,孫策可不會傻到把劉辯這個儲君說得有多麼不堪,說的都是些不鹹不澹的話,根本沒什麼意義。

盧植自然也能聽出孫策在敷衍,點了點頭後說道:“伯符,陛下明天要見你,你記得提前沐浴一番,別失了禮儀。”

“什麼?”孫策突然聽說劉宏要見他,直接驚叫出聲,隨後在回覆平靜後道了聲“是”。

這一天,不論是孫策還是盧植,都有些心事重重的,所以盧植就早早地結束了學習,讓孫策回去準備進宮的事宜了。

等孫策走後,盧植滴咕道:“皇子辯也非明君之相啊,難道大漢真的沒救了嗎?”

第二天,孫策跟著引路之人進了皇宮南城,朱雀門前的禁軍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戒備森嚴。自從劉宏離開專供他享樂的西園之後,就住進來南宮的德陽殿裡。

一路上孫策並沒有與宦官說話,只是認真的觀賞者大漢王朝的皇朝。

舉目望去,亭臺樓閣,層層疊疊,金磚玉瓦氣勢恢宏。很難想象在古代,這些匠人是如何建造出這樣宏偉的宮殿的。皇宮有南北兩宮,都在洛陽城的中間,北宮在中間偏西,南宮偏北。兩座宮殿相隔七里之遠,卻複道相通。南宮是皇帝及群僚朝賀議政的地方。建築佈局整齊有序,宮殿樓閣鱗次櫛比。也正是此行的目的地。南宮有卻非殿,崇德殿,中德殿,千秋萬歲殿和平朔殿。外面有四門,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

經過了無數的宮殿,穿過了漫長的走廊,又經過了數遍的檢查搜身之後,孫策終於被帶到了一座宮殿之中。

因為這次是劉宏單獨召見孫策,其餘人等一律不得擅入,所以前往的路上只有孫策一人。

從昨天得到訊息回去開始,孫策就沐浴好了,當跟隨著引路之人來到殿門外時,孫策停下了腳步,然後等待劉宏召見的旨令。

不多時,一名身材健壯的內侍宦官從殿內走了出來,站在門口處唱喊道:“奉陛下聖諭,宣烏程侯長子孫策入殿內覲見。”

“臣,孫策遵旨。”孫策躬身行禮道。

這一套略微有些繁瑣的禮節是昨日盧植交給他的規矩,也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孫策整理了一下衣冠,又把隨身的佩劍暫時交給門口的侍衛,這才走進殿門。

孫策邁著步子跟著宦官,順勢也仔細打量起這名傳旨的宦官,其雖說是個內侍,身材卻十分壯碩,頗有幾分剛美,顯然武藝不俗。

孫策聽聞十常侍中的蹇碩的武藝就很高超,未來也是統領西園八校尉的總指揮,還是漢靈帝的頭號心腹,就連張讓趙忠這種受到劉宏恩寵,甚至被其稱為“阿父””阿母”的人,也比不上蹇碩。

進了殿中,孫策便看到在檀木軟塌之上躺著的面容憔悴的漢靈帝,孫策僅僅看了一眼,就覺得哪怕龍袍再華貴,也難以掩蓋劉宏身上的死氣,。

他雖然兩隻眼睛看起來還是有些神采的,但是身體已經乾枯了,這種情況訴說著當今天子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駕鶴西去了。

這時,一個比孫策小上不少的小男孩依偎在劉宏身旁,見過劉辯的孫策覺得如果他沒猜錯的話,能出現在這裡的孩子應該是另一名皇子劉協。此時皇次子劉協不過三歲。

劉宏不喜劉辯就算了,但是竟然把劉協帶在了身邊,也正是因為他遲遲不確立繼承人,才造成了後來有心人以此為藉口謀取利益。

年僅七歲的劉協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悲慘的一生,等到他的父親和兄長都倒了以後,等待他的,將是極為悽慘的命運,被裹挾離宮,被囚禁起來,直至最後被迫退位。

“啟稟陛下,臣蹇碩將烏程侯長子孫策帶來了。”令孫策沒想到的是,將他帶過來的宦官竟就是蹇碩。

“臣,烏程侯孫堅長子策,叩見陛下。”低著頭的孫策按例行起了跪拜大禮。

孫策有著現代人的靈魂,其實是很討厭給別人跪拜,哪怕在家,也很少給父母下跪,而且就算跪父母,孫策也並不反感,因為身體是他們給的,跪拜也算是天經地義,除此之外,他都不願意。

不過沒辦法,誰讓他面前的是大漢帝國的皇帝呢?想到這裡,孫策暗下決心,自己以後一定要屹立在天地之間,只許他人跪我,我不跪人。

“免禮,來人,賜座!”劉宏的聲音明顯有些中氣不足。

見劉宏沒有難為自己,孫策本來懸著的心,也是放了下來。

“不必害怕,抬起頭來,讓朕看看少年英雄的模樣。”

孫策依言抬起頭,四目相對,兩人眼神具是一亮。

第一次親眼見到皇帝的孫策雖然有種興奮感,但卻沒有絲毫的羨慕,因為劉宏的臉蒼白如紙,看來張富說劉宏縱慾過度的訊息果然沒錯。

“嗯~身強體壯,相貌英武,不愧是能連續在戰場上立功的人才!”

能夠出現如此年輕且優秀的寒門子弟,劉宏自然是十分高興的,畢竟劉宏的兩個兒子也都年幼,但資質卻不是十分出眾,如今看到了孫策這樣的天才,劉宏很可惜這樣的少年為何不是自己的兒子。

自家事自家知,這世上沒有人比劉宏更清楚大漢當下的局面了,他知道自己恐怕是快不行了,而皇子們不但年幼還都是中庸之才,天下的世家也野心勃勃,另有北方的蠻夷也對大漢有想法。

劉宏雖然心急,但卻真的沒有什麼辦法,畢竟他手中掌握的能使用力量實在是太少了,而那些敵人皆不是能輕鬆解決的,為此他要留下一些後手。

“今年多大了?”劉宏突兀地問道。

孫策快速回答道:“回陛下,臣今年十三,過完臘月就虛歲十四。”

劉宏有些震驚地說道:“才十三?好啊,年紀輕輕就能取得如此成就,真是天佑我大漢,不知你可有表字?”

“回陛下,臣的老師盧公給臣取字伯符。”

無心關注底下事情的劉宏只知道盧植收孫策為徒的事,卻不知道盧植還給孫策取了字,這讓本打算透過賜字來拉近關係的他有些尷尬。

良久,劉宏說了一句:“盧公替你取字伯符,倒也貼切,你可知朕召你前來是為了將未來守護大漢的職責交給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攜手江湖,桃之夭夭

小樓別夢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