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你初來乍到,就算有著雒陽令在朝中的關係,也還是應當以明哲保身為主。”

孫策點點頭,示意全柔繼續說下去。

全柔繼續說道:“公子,先前我在雒陽任職的時候,曾聽說過一個宮中傳出的小道訊息,其言當今天子因為整日飲酒尋歡,縱慾過度,已經命不久矣,大限將至,而雒陽有何皇后和大將軍何進在,何氏勢力龐大,依我看,為今之計,還是該支援皇子辯,交好何氏。”

全柔的這番分析,直接向孫策指明劉宏想要立劉協為太子已經是件不可能的事了,可以說很有前瞻性,至於日後劉辯被廢,劉協上位,估計現在除了孫策這個知道歷史走向的,再沒有任何人知道了。

“全先生所言有理,策便依你所言去做吧!”

全柔聽孫策願意聽從他的建議,也暗自鬆了一口氣,畢竟他是仕途失意,為了回雒陽才這麼急著跟著孫策的,這事他相信孫策絕對能看得出來,而且他還沒有正式拜孫策為主,所以他的心裡還是有幾分忐忑的。

第二天,到了規定的時間,孫策按照張富之前告訴他的手續,經過了一道道宮門,終於到了皇子辯所居的承乾殿,因為劉宏遲遲沒有確立劉辯為太子,所以劉辯是沒有入住東宮的。

一見到劉辯,孫策就躬身行禮道:“吳郡孫策,拜見史侯殿下!”

不管劉辯日後有多窩囊,至少人家現在還是當今皇帝的親兒子,孫策要是敢對他不敬,估計腦袋就得搬家了。

劉辯打著哈欠說道:“孫郎不必多禮,我聽說過你,我娘說你是如甘相一般世間罕見的少年英才,那你肯定很厲害,可以跟我講講雒陽外的事物嗎?”

如今的劉辯不過十一二歲,之前又一直是放在道人史子眇的家裡養大的,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史侯,可以看得出來,他現在的心思還很單純。

孫策心裡暗暗想道:拿我和甘羅相提並論的話,應該是有人教劉辯說的,看來何皇后對我很是看重啊。

劉宏覺得劉辯行為輕佻,沒有帝王的威儀,不適合做皇帝,再加上何皇后害死了他心愛的劉協生母王美人,如此看來劉宏想改立劉協為太子也情有可原。

此時已經過了辰時,但教導劉辯的老師還沒有過來,按理來說,皇子讀書應該是從每日卯時開始的,但劉宏並沒有給劉辯安排老師,現在劉辯的老師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足足過了兩刻鐘,孫策一直被劉辯纏著講他打仗的故事,口水都快說幹了,陳琳才匆匆趕到了。

一過來,陳琳就笑著對劉辯說道:“昨夜大將軍府辦宴會多飲了些,今日沒能及時醒來,還請史侯殿下不要見怪。”

劉辯自然不在意,他巴不得陳琳不來才好呢,他就可以繼續聽孫策給他講故事。

陳琳說完,準備教導時自然也注意到了還留下來的孫策,他這才想起劉辯多了個伴讀,先前他還看到孫策,還以為不過是個宮中陪劉辯玩耍的小廝呢。

“吳郡孫策,見過孔璋先生,家父曾說過,先生乃當世大才,小子可是久聞您的大名了。”

孫策先行對陳琳施禮問好,作為後輩,先對前輩見禮是必要的禮數,再說還是陳琳這麼個名聲響噹噹的前輩呢。

陳琳被拍了馬屁,自然是對孫策和顏悅色。

“哈哈哈~想不到孫文臺那麼剛猛的人,會有你這樣會說話的兒子,真是有意思!”

孫策笑著說道:“孔璋先生此言差矣,家父最是敬重像您這樣的名士,但家父沒有治過經,只能奮力作戰立功,以期能與名士相交。

而小子不過是仗著年紀小,就算說錯了什麼,先生也不會怪罪,才敢與先生如此說話。”

孫策一番話,既維護了老爹孫堅的形象,又給陳琳打了預防針,這樣一來,就算孫策在他面前說錯了什麼話,陳琳也不好太過責怪。

陳琳看著眼神波瀾不驚的孫策,暗道:這小子,確實有資格被召來皇宮做皇子伴讀。

“行了,時間也不早了,開始今日的課程吧。”

孫策這才將提著的心放下,剛剛陳琳提到孫堅剛猛的時候,他還以為陳琳要開罵了,畢竟名士瞧不起只會打仗的武夫是很正常的事。

以前許邵罵孫堅,孫策還能巧言與他據理力爭,但那是因為許邵除了月旦評,沒啥其它本事。

陳琳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口頭罵人,還是寫文章罵人,他都可以當孫策的祖師爺了,連曹操都能被他的罵人文章驚出一身冷汗,就可以看出他的水平,那是別人一輩子也達不到的。

“史侯殿下今日要讀的依然是《孝經》,有何不懂之處可以隨時問我”,說完給劉辯的安排,陳琳又問孫策,“孫郎如今年歲幾何?可曾讀過書?”

孫策恭敬回答道:“敢叫先生知曉,小子今年虛歲十三,啟蒙時讀過《倉頡》與《孝經》,之後又自己讀了些兵書。”

“看來你日後是要繼續研讀兵法咯?兵法方面我不擅長,也沒什麼好教導你的,不過我那兒有一篇留侯所著的《太公兵法》,我留著也沒什麼用,等明天帶過來送給你吧。”

孫策頓時大喜,但轉念一想,那可是留侯張良所著的兵法啊,陳琳怎麼這麼大方地贈送給剛見面的他呢?

難道陳琳這樣的名士都大公無私嗎?見到他們認為的可造之才,就會拿出珍寶來投資培養?

反正孫策是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所以他雖然心裡很想得到《太公兵法》,但他並沒有順著陳琳的話一口答應下來。

他略微錯開與陳琳對視的視線,故意問道:“如此貴重之物,小子何德何能,能讓先生將此物贈與我?”

看著如此表現的孫策,陳琳也笑了,他交代劉辯認真自習後,走到孫策旁邊,用眼神示意孫策跟著他出去。

“孫郎,你很聰慧,我就跟你實話說吧,那《太公兵法》不是我要送給你,而是皇后娘娘命大將軍贈與你的,至於為什麼要送你如此貴重的東西,我想你應該明白,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小子明白,先在這裡謝過先生了,還請先生代我向皇后娘娘和大將軍轉答謝意!”

……

劉辯一天的讀書時間只有辰時到午時,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學業最輕鬆的皇子之一。

結束後,孫策向劉辯道別,然後跟著陳琳一起出了皇宮。

就這樣,孫策第一次的進宮伴讀,輕鬆完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先斬後奏,截胡徐妙雲

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