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興許是周異將孫策到達雒陽的訊息透露了出去,剛下早朝不久,就有宦官前來給孫策傳旨。

這該死的宦官故意念得很慢,搞得孫策不得不一直對著他低頭弓腰,雖然心中頗有怨言,但是孫策依然面色如常。

聖旨的大致內容是:皇帝劉宏已經知道孫策到雒陽了,但並不打算見他,讓他做好準備,明天開始直接進宮,與皇子辯一同讀書。

當然,去皇宮裡讀書不是讓他們自學,肯定是有名師大儒指導的,所以在那些士林中的人看來,孫策這種進宮伴讀皇子的機會,比進入太學還難得。

對於劉宏的這條旨意,孫策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按照歷史來說,劉宏是不喜劉辯,偏愛劉協的。

先前孫策還以為入宮伴讀是陪著兩位皇子一起呢,想他孫策好歹也是名動州郡的少年英才,沒想到劉宏僅僅是把我安排給了不受待見的劉辯,這裡面說是沒有貓膩,誰信?

其實孫策根本不在意伴讀劉辯還是劉協,又或是兩人一起,畢竟現在的大漢王朝積弊已久,想靠這兩個離成年還遠的皇子整治,還不知道得等上多少年呢。

因此他從始至終就沒想過要好好輔佐一位皇子,不過是藉機接近政治中心,到時候好趁亂給他和孫堅搞點好處罷了。

但沒想到奉旨來到雒陽,皇帝劉宏甚至連見都不願意見他一面,孫策猜測,召他入京的聖旨,肯定不是劉宏的意思,至少不全是劉宏的意思。

聖旨宣讀完,宦官肯定不會就這樣回皇宮啦,在這個時期,宣讀聖旨可是一個肥差,是要花錢從他上級那裡買的。

果然,那宦官在讀完聖旨之後,就笑容滿面地盯著孫策看,那要錢的樣子表現得不要太明顯。

孫策自然不是什麼耿直之士,賄賂一番宦官也不是不行。

於是他走到近前,對著那宦官拱了拱手,道:“在下孫策,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呼?”

誰知這個死太監聞言竟十分女性化地掐著蘭花指,用手掩嘴一笑,這個動作直接讓孫策有點反胃,他也只能努力保持臉上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孫郎客氣了,咱家是在張常侍手下替他跑腿辦事的,你叫咱家張富便是。”

等張富介紹玩自己,孫策對身後的人示意,陳武和周泰一人捧著一塊托盤走了過來,開啟一看,裡面分別放著十塊金餅。

“張大人,這些是我的一點心意,望笑納,孫策初來乍到,不懂皇宮裡的規矩,還請你多多提點才是!”

張富為了接下這個任務總共花費了不過八塊金餅,如今孫策要一下子孝敬他二十塊,頓時讓他笑得合不攏嘴,胖臉上的一雙小眼都眯成了一條縫。

能在皇宮裡活下來,還成功混到了張讓收下辦事,張富也是個明白人,很清楚孫策出了這麼大禮,肯定是有事要他幫忙啊。

孫策示意陳武和周泰將金餅交給張富,然後開口問道:“策自幼便在揚州,此次奉旨來到洛陽還是第一次遠離家鄉,不知陛下為何突然召我進京,不知張大人是否知道此事的內情。”

金餅到手,張富自然客氣地答道:“好說好說,孫郎不必擔心,此事是因為先前陛下上朝時,聽人說起了孫郎的才名,其言孫郎聰慧,還力能伏虎,一日降流賊,七日滅賊寇,可謂有勇有謀啊,所以就想見一見你這位大漢的棟樑之才!”

聽到這話,孫策有些尷尬,一直以來,這些名聲都是他有意無意派人宣傳的,說白了就是用了後世一些宣傳手段來造勢,沒辦法,誰讓這個時代,名氣大的主公容易引來人才呢。

不應該啊,經營名聲的又不止孫策一個,也沒見誰被召來進宮給皇子當伴讀啊,被人扶持上位的劉宏能夠做穩皇帝的位置,不可能不知道這點士林間的小把戲吧?

這時,張富稍微湊近了孫策一點,孫策渾身起雞皮疙瘩,但還是忍住沒退開。

張富小聲說道:“話雖然是出自陛下之後,但他老人家不過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立即下聖旨,但此事傳到了皇后娘娘那裡,娘娘親自出面請陛下下旨,宣你進宮伴讀皇子辯。

咱家順便提一句,陛下如今還沒定下儲位是給皇子辯,還是給皇子協……

言盡於此,孫郎若日後還有事情要辦,儘管讓人來找咱家,咱家今日就先告辭了。”

張富等人走後,孫策將他之前的那番話說給了全柔聽,雖然他心裡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但他想要聽聽全柔說該怎麼做。

全柔很反感宦官,他認為大漢會到今天這般田地,都是宦官惹的禍,因此先前孫策與張富交談時,他離得遠遠的,完全沒聽到一句話。

“公子,這樣看來,陛下先前是動了立皇子協的心思,他本意是想將你培養成皇子協的支持者,但那些宦官沒領會到這個意圖。

後來此事被何皇后得知,她立馬前去阻攔,如今何家勢大,她身為皇子辯的生母,自然要扶持他親兒子上位,因此就果斷插手了這件事,想要將你變成皇子辯的支持者。”

全柔的分析很有道理,順帶還嘲諷了一波宦官,其實大漢衰敗也不能全歸咎於宦官,有句話說的好,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有責任的人多了去了。

“全先生,我交好張富,不過是為了獲得內幕訊息罷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現在最重要的是我該如何做,不知你可否教我?”

全柔聞言,板著的臉也是鬆了下來,嘆息了一聲,他現在已經算是跟著孫策混了,孫策聰明又好學,人品也是極佳,統軍能力也很出色,絕對是大漢的棟樑之才,於情於理,他都要想辦法避免孫策隕落於爭奪皇位的衝突。

“公子,你這是與宦官虛與委蛇,我能理解,只要你日後記得別跟這些宦官沆瀣一氣就好。”

孫策看了眼眼中飽含淚光的全柔,緩緩點了點頭,這樣看來,全柔如今還是對漢室抱有希望的。

提醒了孫策一句,全柔就開始思考起了對策,孫策現在已經可以說是不得不做這個伴讀,因為按照聖旨裡的要求,明日上午他就得進宮。

良久,全柔開口道:“公子,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夢五千年,而今邁步從頭越

坐著看天的蜉蝣

穿越後:鄰國女人都想嫁給我

騎牛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