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等人快速趕回城頭後,縣令沒過一刻鐘就送來了六百民夫,看來他在這方面是早有準備。

四人回到城上,孫策立馬命人把還在睡覺的民夫們全部叫醒。

挖掘地道其實也是一件十分靠技巧的事,既要確定挖掘的方向和深度,又要知道如何高效率地運走挖出的土,還得最好安排,防止正在挖掘的時候出現地道坍塌。

不過對眼下的情況而言,不需要考慮得如此之多,他們要挖的地道很短,就從城牆內側挖條透過城牆外側的地道就行。

挖地道的計謀是周瑜提出來的,孫策就把挖掘的任務交給他,還令蔣壹和周泰兩個力氣比較大的配合他。

連著這麼多天,敵軍每次攻城之時,周瑜都在城頭觀戰,對敵軍習慣在何處安排人多,何處安排人少,心中已經有了一些判斷。

再加上昨晚他仔細觀察了一宿,更加確認了他之前的猜測,很快就選好了三處最適合挖掘地道的位置。

他接了孫策的命令後,把數百民夫分成三隊,蔣壹,周泰還有他自己分別各帶一隊,同時開工。

這個時候,天已經矇矇亮了。

按理說,起義軍的望樓搭建得完全不夠高,而且離城又比較遠,所以從上面頂多也只能看到城中的大致情況,但肯定看不到城牆內側挖地道的人。

因此,儘管天色漸漸明朗,挖地道的行動依然進行著。

周瑜,蔣壹,周泰三人帶著六百人熱火朝天地挖土,孫策,凌操,趙卓,陳武等人則立在城上,居高臨下地睥睨著敵軍的營地。

孫策指著遠處敵軍的那兩座望樓,對凌操,趙卓等人說道:“如果我們日後行軍時,你們要切記:一定要儘可能地把望樓搭建得高一點。

之所以要搭建望樓,是因為想要看清城中的動作,如今我們在城中挖掘地道,城外的賊軍卻全然不知,那他們的望樓搭建得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番話既是在教育眾人,也是在警醒孫策自己,凌操,趙卓等人聽了紛紛稱是。

守城的這幾天,孫策進步了很多,前段時間他看了一些兵書,但是沒有機會透過實戰檢驗。

恰好這次松滋之戰遇到的敵軍首領有點本事,但也沒有經驗,正好是個合適的對手,孫策這才有了機會,把以前看到的內容學以致用。

陳武,趙卓等人也學到了不少東西,但他們不是從書上學來的,而是從孫策身上學到的。

就比如打仗先得爭奪戰鬥的主動權,還有面對夜間騷擾時,可以將士兵分成晝夜兩班,輪班防守,在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還可以反客為主,主動對敵方進行騷擾。

還有在作戰時,動不動就全軍出擊是不對的,一定要留下一部分兵力作為後手,以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其它諸如要撫卹士兵,與他們同甘共苦,以及危急關頭,主將要身先士卒,敢於衝鋒等等……

一向沉默的趙卓這時張口問道:“如果想要看清城中守軍的動向,望樓至少得搭建成數丈高,那就不僅需要大量的木料,而且還需要工匠,如果遇到木料不足,或者沒有匠人的情況,那該怎麼辦?”

有經驗的守城將領,都會在收到敵人來攻的訊息時,就把城外的樹木統統砍光,這既是為了不給敵人留下足夠的望樓木料,也是為了防止敵軍利用樹木遮擋城頭守將的視線。

孫策先前讀過《墨子》的城守諸篇,其中講了城池的縱深防禦,守城器械的製造與佈置,各種戰術戰法的準備和實施,軍隊的訓練與使用等,可以說就算一個不懂兵法的人,只要依據城守諸篇,就能守住城池不失,當然,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攻城之人的實力並非太強。

在城守諸篇中,就有提到過在敵人來前,定要把城外的林木全部砍伐,孫策來的路上,就派人砍伐了松滋城近處的樹木,扔到河中,只可惜,由於時間太緊促,敵軍已經在攻城了,沒能砍掉所有樹木。

孫策偏頭看了眼落後一個身位的趙卓,對他能提出這種在點子上的疑問感到很滿意。

亂世即將到來,趙卓,陳武等人都是孫策的心腹,他當然希望部下能夠儘快成長起來,不說全部獨當一面,至少都得可當大用。

這時候凌操插了一嘴,說道:“可以壘土為山。”

孫策詫異地看著凌操,轉念一想也是,凌操在孫堅軍中那麼長時間,怎麼可能沒有進步呢?估計先前自己說的那些他都早已明白,但還是一副乖乖受教的樣子。

孫策自然懂得他的好心,看著凌操笑著說:“沒錯,就是壘土為山。

土是到處都有的,如果沒有木材或者木材不足,就可以掘土,然後壘成土丘以觀察城內,另外,此法還特別適用於長期圍城之時。”

陳武問道:“為何?”

孫策解釋道:“大軍屯於城外,不是隻允許你攻城,城內守軍也可能會主動進攻你,所以如果我們在攻城之時,不能光想著進攻,也要顧好防守,這就要求我們布好營地,營外一定得挖掘溝塹,以防敵人突襲,那些挖掘出來的土,再用來築造土丘,可謂是一舉兩得!”

眾人聽了孫策此言,紛紛有所思慮,隨後深以為然,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

孫策又說道:“除此之外,壘土丘還有其它好處。第一,木製的望樓在面對敵人的火箭進攻時很麻煩,而土丘則不怕火攻。

第二,如果城池堅固難以攻下,而我軍兵力又足夠,就可以把土丘緩緩壘至城下,讓士兵直接透過土丘向城頭髮起進攻……”

沒想到連壘一個土丘都有這麼多講究,眾人對此紛紛佩服之極。

陳武感嘆道:“還好攻城的賊軍首領不過是個豎子,不是主上你啊!要不然,松滋恐怕是早就被攻陷了。”

孫策頓時哈哈大笑,然後說道:“這些不過都是我從書中看來的,我就是紙上談兵罷了!”

隨後他拍了派身側的凌操,又指著城內正帶領眾人挖地道的周瑜,說道:“要論實戰水平,我不如凌操,要論出謀劃策,周瑜也遠勝於我,我們要多向他們學習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有一首詩

天天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