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降?”

“對,就像剛才所說,此戰應該是我軍與賊軍的最後一戰,換句話說,這也是賊軍首領的最後一次機會,他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把手下計程車氣鼓舞到最高。

等到他把賊軍計程車氣提到高點後,我們卻突然說要投降,他肯定會措手不及,這就好比一隻攥緊的拳頭,在它擺好架勢準備打出去時,卻忽然發現沒有了打擊物件,其勢自然就減緩了。”

所謂“上兵伐謀”,周瑜這個詐降之計已經有點近似伐謀的地步了,算計的已經不是一兩個人了,而是敵方所有計程車兵。

孫策尋思片刻,覺得此計雖然可行,但也不能保證必勝啊!

隨後他注意到了周瑜的嘴角勾勒了一絲弧度,於是他笑著問道:“阿瑜,我觀你似乎有未竟之言,況且僅憑詐降一計,似乎還不足以決勝,以你之高才,想必此計絕不是隻有詐降這麼簡單吧?詐降之後,又該如何做?”

“詐降之後,確實還有一計,然而此計卻得由阿策你來做主。”

“此計為何?”

“挖一條出城的地道!”

“挖地道?具體如何?”

“在人數上我軍居於絕對的劣勢,要想取勝,非出其不意不可,而這奇,就在地道上了。我們可借詐降之機,暗中組織人手,儘快在比較隱蔽的城牆處挖一條通到城外的地道。

賊首發現我們是詐降後,必然惱羞成怒,屆時其定會怒而發起進攻,可分派一支精銳,從地道出城繞到其後,與城內形成前後夾擊。

孫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當賊人被憤怒衝昏頭腦時,我軍對其進行內外夾擊,必能取勝!”

從城內挖掘一條通往城外只隔一道城牆的地道,只要人手足夠,不到半天就能挖好。

賊首在發現上當後,定然會十分憤怒,而人在憤怒的時候,往往就會判斷錯誤,何況郭石本來就不太懂兵法,野路子的他在憤怒後組織起來的攻勢應該會漏洞百出。

守軍謀定而後動,起義軍被牽著走進陷阱,到時候誰勝誰負自然不言而喻。

想通後的孫策拍掌讚道:“此誠妙計也!”

此時凌操和趙卓也趕到了東城牆,眾人一起聽完了周瑜的計劃,孫策本來想讓傳令兵去通知縣令挖地道之事,但想了想,還是決定親自走一趟,“事不宜遲,我這就去縣府見縣令,阿瑜,你和我一起去吧,凌操,指揮防守的事就先交給你負責了。”

孫策到底只是外來的客軍,不是松滋本地人,日常的作戰可以交給他負責,但在城牆處挖掘出城地道這樣的大事,非得縣令同意不可。

當即叫上陳武,周泰,四人一起趕往太守府。

……

孫策他們到縣令府上時,他正在睡覺,見孫策和周瑜都急忙趕來了,他還以為是城頭出現了什麼變故,髮髻都沒紮好,就急急忙忙地從房間跑出來。

在聽到城池穩固後,他撓了撓雜亂的頭髮,問道:“二位少郎君不知為何要急忙見我?”

在聽了周瑜的計策和分析後,松滋縣令連連點頭,表現得非常贊同,還做出一副愧疚的樣子說道:“我在松滋為官多年,之前雖然也曾聽聞廬江神童之名,可卻不知周郎之才如此高。

與你的才能比起來,我簡直就是素餐尸位,真是慚愧啊!”

誇讚完周瑜,他還沒忘了照顧孫策的面子,也詢問了孫策的意見。

孫策當然是同意的,於是說道:“賊眾我寡,欲要取勝,非奇計不可,周瑜所言,正是我之所想!”

其實不管孫策和周瑜提出什麼計策,縣令都會全力支援,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其一嘛,自然是要討好朝中和地方都有人的大士族周家,為他想要的升官積攢人脈。

其二嘛,他將守城之事全權交給孫策和周瑜辦,到時候勝了可以混到一份功勞,敗了也可以說他因為病重無法上陣,沒想到名聲很大的孫策和周瑜竟然連一群剛起事的賊人都收拾不了,反正以周家和孫堅的地位,肯定能保住孫策和周瑜兩人,那樣他最多也就一個識人不明之過。

總之,縣令覺得自己鐵定是穩賺不賠,但他也不想想,他的這點小心思誰看不出來啊?只不過是覺得沒有他礙手礙腳,更容易取勝,所以才沒有點破罷了。

周瑜對他的想法根本不在意,不說他有自信可以贏得勝利,就以他周家多年經營的關係,只要出了事情,松滋縣令不想背鍋也得背,所以聽到縣令的誇讚,他只是客氣地笑了笑。

其實也不能怪縣令,他家不過是個大商戶,花錢買官上任後,他也只是宴請了一些城中豪強,讓他們幫忙治理松滋,所以他還是不甚理解政治的事情,不瞭解高高在上的世家的手段。

得到縣令同意後,孫策,周瑜,陳武和周泰準備立馬趕回前線,此時仍是凌晨,城裡面十分寂靜,孫策四人騎著馬行走在街巷之中,只有馬蹄落在地上的“噠噠”聲,風一吹,沿途樹上的葉子沙沙作響。

距離勝利已經不遠了,孫策不由地發出了一陣慨嘆:“世事改變得可真快,去年我等還一同在壽春郊外的樹下,雖有猛虎出沒,但總歸有驚無險,享受了一時的歡樂。

何嘗想到會先有壽春流賊,後至松滋並肩與賊兵浴血廝殺呢?唉,人生果然是變幻無常啊!”

周瑜笑道:“阿策,為何會突發此感慨?”

孫策嘆了口氣,說道:“只是一時恍惚,忽有所感罷了。”

初出茅廬的孫策就接連打了兩場以少對多的戰鬥,特別是這次松滋城一戰,戰事決策權完全是由孫策一人承擔。

他也不是鐵打的人,如今可以說是已經身心俱疲了,況且他本就不是真正的孫策,在這個時刻,即使他再有雄心壯志,也難免會產生人生如夢之感。

那“莊周夢蝶”,又有誰能弄清楚到底是莊周處於夢中,還是蝶在夢中呢?

不多時,孫策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不再心懷抱怨,也不再糾結那種虛無縹緲之事。

好不容易才有了現在這麼好的條件,除了做好當下,走好每一步,然後成就皇圖霸業,他不做別的選擇!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集紅高粱

金興

大唐,我他孃的義大利炮呢

歐陽寶寶

神奇寶貝:開局閃電鳥,成為大師

一個修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