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名聲大振,自然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曲阿人弘諮出生寒門,但父親弘煜在曲阿一帶經營著多家糧食商鋪,因此日子過得比較滋潤,弘家也算得上當地豪強。

此時的大多數豪強家族,都苦思冥想著想要轉型成士族,但想要從豪強轉型為士族,可不是光靠錢財就能夠成功的,非得足夠的際遇或準確的眼光不可。

簡單來說,要麼培養家中子弟,扶持他們上位,要麼投資人才,等其“一朝得道”,跟著“雞犬升天”。

比如,河內司馬氏就是一個少有的成功桉列。

司馬家以武將發家,而後得到領導的支援,獲得足夠的教育文學資源後,家族內連續出了幾個有名又有才計程車人,所以司馬家成功轉型成為了士族。

但是這樣的桉例實在是太少太少,這對天時地利人和都有極高的要求。

弘諮讀過書,長得也算帥氣,喜好廣交好友,他今年十六了,已經到了該娶親的年紀,家中父母為此操勞多日。

要說他家本該不愁此事,但弘諮志向深遠,渴望在他手下將弘家轉型成士族。

所以在相親時要麼他看不上對方,要麼對方嫌棄他家,沒一個合適的,搞得弘諮心煩意亂。

正當此時,經過士人“加工過的”孫策事蹟傳到了曲阿。

弘諮一番打聽,發現孫家人之前曾住過曲阿,孫堅還和他父親有過一番交情,於是立馬興起了前去結識這位“英雄少年”的想法,當晚就將此事稟告了父母。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了兩個僕人從家出發前往壽春。

到了壽春,他立刻帶著備好的禮品和一匹純種西域汗血寶馬,來到孫家門口遞了拜帖。

但此時來拜訪的人太多,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進了孫家的大門。

剛見到孫堅,弘諮就拱手行禮,然後說道:“晚輩曲阿弘諮,奉家父弘煜之命,前來拜見孫伯父。

前番伯父討賊立了大功,家父聽聞十分欣喜,想要親自前來道賀,但無奈家中商鋪瑣事過多,為伯父尋求的汗血寶馬又遲遲未到,故至今方才命我來道賀。”

“令尊有心了,我與他乃莫逆之交,不必掛懷此等小事。”孫堅聽聞汗血寶馬,頓時滿臉欣喜。

弘諮對此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哪個將軍不愛寶馬?這就和才子都愛美人一樣。

之後弘諮對孫堅的戰功表示了一番恭賀和敬仰,然後隱晦地提出了想要見一見孫策的想法。

孫堅近來見過許多年輕人到他家來找孫策,其中大部分沒存什麼好意思。

但弘諮是故人之後,他爹弘煜曾經給他資助過糧草,而且弘諮相貌堂堂,又禮數週全,談吐不凡,他也願意讓孫策和這樣的人交往,於是叫來了女兒尚華帶弘諮去後院找孫策。

話說孫堅此時都已經是別部司馬了,家中卻連一個僕人都沒有,家裡來了客人,端茶送水的活都得他家中的女捲來幹。

沒辦法,誰讓孫堅打仗得到的財物基本都分給了部眾呢?

平時他又為人豪爽,常常仗義疏財,手下還有一批人要養,再加上孫堅父子練武需要肉食和藥物進補,所以孫家此時雖然說不上窮,但也沒有閒錢在家裡養個專門伺候人的僕人。

此時的後院裡,眾人正在練習武藝,蔣壹,趙卓,張祝和凌操四人,紛紛拿著木製的武器對著孫策發起凌厲的進攻。

面對四個更高更壯的“敵人”,孫策手握木槍左舉右擋,見招拆招,輾轉騰挪間竟未被擊中一次。

在防守間找到了“敵人”的破綻,他反身一槍抽在小胖墩蔣壹的武器上,將蔣壹逼得接連倒退了三四步,然後出槍連續點中趙卓,張祝的腹部,經過皮甲吸收過的衝擊,仍然讓兩人無力再戰。

之後他和凌操陷入了僵持之中,主要還是孫策的身高不夠,施展長槍還到不了如臂使指的境界,而凌操也沒辦法取勝,他擅長的是劍法,近不了孫策的身。

一段時間後,兩人還是不分勝負,索性也就不打了,一起到旁邊耍起了石鎖,各自打熬氣力。

弘諮跟著孫尚華來到後院時,剛好看見孫策一手一個巨大的石鎖,估摸著每個都得有七八十斤。

弘諮見了十分震驚,早先只聽聞孫堅勇冠群雄,沒想到兒子孫策也天生神力,值此時局動盪之時,孫家有很大的機會以武起家,順利改換門庭!

想到這,他快步走上前道:“孫家大郎好生勇武,真可謂是霸王再世!”

如今的讀書人都追求上馬能退敵,下馬能治國。

弘諮自然也不例外,他在家跟著一個老師練過一段時間的劍法,但比起眼前小小年紀的孫策,他自知實力遠遠不如。

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天姿不夠,實在是這個時期的教育資源確實不足,那些文武高才都還在京師謀求一官半職呢,地方有本事又出名的確實不多。

而且尋常寒門家連一本書都求而不得,更何況請名師教導家中孩子呢?再說名師也不會願意輕易收下一個寒門弟子。

教導弘諮讀書,練劍的老師自然是較為落魄的單家子弟,也就是俗稱的寒門子弟,寒門子弟所掌握的學識根本無法和優秀計程車族大家子弟相比,因此弘諮常常覺得自己文不成,武不就。

弘諮就是認識到這個問題,才想要努力改變,但這並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他知道靠自己想做到這一切很難,所以他就廣交好友,期望能找到適合投資的人選。

弘諮在看到孫策的第一眼,就堅定了要在孫策身上押寶的心思,他看了眼身後帶自己過來的女子,心中若有所思。

“閣下謬讚了,策如何能與霸王相比,愧不敢當!不知閣下為何來到寒舍?”

孫策見一個白面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見面就這麼誇自己,還以為又是個來找他混名聲的,自從他出名後有很多這樣的。

“在下曲阿弘諮,家父弘煜,與令尊是故交,前番令尊討賊立了大功,家父本想親自來賀,但無奈因事耽擱了,只能命我代他前來祝賀!”

“不礙事,不礙事。”

孫策聽弘諮說他是孫堅朋友的兒子,頓時收起了疏遠的態度。

聊了一會兒,兩人就十分親近了。

弘諮說話都撿好聽的說,但卻沒讓孫策覺得他諂媚,只覺得兩人合得來。

該說不愧是商人家的孩子,與人交流能把握住一個度,讓人對他心生好感。

當晚,弘諮在孫家客房內住下,寫了一封信讓一個僕人送回去給弘煜。

兩天後,得到弘諮書信的弘煜派媒人上孫家提親求娶孫尚華。

孫堅得知後,與吳氏商量了一陣,覺得弘煜與他交情不錯,還對他有過恩惠,而且弘諮各方面都挺好,於是也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兩家人以媒人作為互相的使者進行交流,談論得非常愉快,約定再過兩年,孫尚華滿十二歲的時候就嫁到弘家。

不要覺得十二歲太早,古代女子十二歲結婚不是什麼稀罕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秦,打造最強經濟體

南蠻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