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切準備好後,孫策騎著戰馬,帶領眾人和新軍奔向松滋。

一天後,松滋城,城外鼓聲大作,宜春逃來的起義軍爆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呼嘯。

東城牆外的起義軍士兵大約有六百人,參與攻城的佔一半左右,有三百多人。

這三百多人分成了七八個攻城隊伍,每個隊伍人數不等,多則四五十人,少則二三十人。

這應該是因為這批起義軍中大小頭目眾多,兵分彼此的緣故,有的頭目手下多,隊伍自然就大,而有的頭目手下人少,隊伍自然就小。

攻城的隊伍人雖然不多,但每個隊伍居然都分為了三個部分,一些最前邊計程車卒抬著浮橋,中間計程車卒拿著五花八門的武器,應是攻城主力,最後面計程車兵則負責扛著攻城用的雲梯。

他們在各自隊伍頭目的吆喝下,咬著牙衝向護城河,想來那些頭目都是看過點書的人。

……

孫策帶著部眾在松滋西城接到了縣令的親自接待,他應該是收到了周家的訊息,對孫策這個少年和他的部眾並沒有絲毫輕視,反而將孫策視作與他地位等同,將一切事宜都告訴了他。

聽完縣令話的孫策來到城頭上,將整個戰場一覽無遺。

總的來說,此次參與攻城的宜春起義軍還是烏合之眾,他們隊形散亂,毫無章程可言,有些亂七八糟的。

他鬆了口氣,對身旁那些人說道:“賊眾不知兵法,隊形不整,不足為慮!”

看著賊兵一點點地接近護城河,縣令有些緊張地說道:“快叫弓箭手上前,放箭殺賊。”

周瑜阻止了他的下令,解釋道:“距離尚遠,弓矢尚不能及,待其到靠近城下一些,再放矢也不急。”

周瑜說的有道理,縣令也就聽了他的話,孫策也將新軍中擅長箭術計程車兵調到了城牆上,準備一會兒和松滋縣兵一起發射箭矢,擴大射擊的效果。

然後他恭敬地對縣令建議道:“縣令大人可以先下令,叫各隊弓弩手做好準備。”

“對……傳我命令,令所有弓弩手過來,準備射殺賊人。”

然後便有傳令兵接令,分向城牆兩邊飛奔,邊奔跑,邊傳達著縣令的命令。

在東城牆這邊的弓弩手有四十人,接到命令後,他們或拿弓矢,或提著弩機,紛紛來到了各個城垛口準備,一些縣兵也在長官的催促下,拿著長矛,手忙腳亂地在他們身後列陣。

因為從沒有過守城的經驗,大部分弓弩手、長矛手的表現都顯得慌亂不堪,甚至還有摔倒在地的。

孫策不動聲色地把他們的表現看在眼裡,慶幸地想道:“松滋的縣兵果然也因為許久未曾經歷戰事,變得不堪了,要是沒有我的新軍,說不定此地就離被城外的賊軍肆虐不遠了。”

攻城的起義軍到了護城河下,各個隊伍中最前邊計程車兵紛紛把浮橋架到河上。

他們看起來已經有了經驗,很快就將五座浮橋成功搭成,浮橋搭架好後,士兵調整了一下進攻的隊形。

頭目們把搭架浮橋計程車卒調到後邊,抽調了一批盾牌手出來,代替他們排在隊伍的最前邊,盾牌手後邊是弓弩手,起義軍的弓弩手不多,總共才只有二三十名弓弩手,並且八成以上拿的還都是弓箭,用弩的極少。

孫策閉著眼睛感受風向,此時吹得是南風,風力雖然不強,但對重量較輕的箭矢還是會造成一些影響的。

而且城牆較高,可以預料,在即將到來的對戰中,起義軍的弓弩手基本不會對城上的人造成什麼威脅。

調整好隊形後,起義軍就開始了進攻。

盾牌手高高舉起盾牌,半彎著腰踏上了浮橋。弓弩手跟在他們後邊。再後邊是攻城的主力,最後是扛著雲梯的兵卒。

等到他們進了兩百步內,孫策大聲命令道:“射擊!”

縣令也下令道:“命所有弓弩手開弩,搭箭!”

得益於新軍平時的操練,面對這些逼近城下的起義軍士兵,新軍的弓弩手們儘管有些心慌,但在開弩,搭箭的這個過程上倒沒出什麼差錯,一支支冰冷的弩矢上了弩機,對準了城下射出,弓手們也取出箭矢,搭在了弓上進行射擊。

而松滋的縣兵則有些不堪,即便他們在城上,但當和要攻城之人距離如此近,甚至幾乎可以看清每一個起義軍士兵猙獰的面容,聽著他們的呼嘯時,縣令和縣兵還是忍不住趕到驚懼。

縣令衣袍下的雙腿已經不停發抖,他按著城牆,強撐著使自己不癱倒地上。

射出的箭矢和弩矢的速度很快,眨眼間已射進起義軍士兵的隊伍中,前邊的那些盾牌根本沒起到防護的作用,前頭的起義軍士兵相繼中箭,緊接著,縣兵反應過來射出的速度較慢的箭矢也到了,又有十餘人負傷。

起義軍之前沒有遇過這樣的防守,被嚇到的他們不但沒有分散隊形,反而更加聚集,在孫策的命令下,又是一波急射,給他們造成了近百的傷亡。

從城頭看去,只見密集的起義軍隊伍,瞬間倒下了一片人。

“再射,再射!”

有了第一波射擊的經驗,在看到了自己的戰果後,所有的弓弩手都沒有那麼緊張了,紛紛有條不紊地再次開弩,上箭,然後射出。

又一波射擊,讓攻城隊伍再度受到衝擊,又有四五十人倒地。

中箭的起義軍士兵中,只有少數當場陣亡,其餘大多隻是負傷,有的手腳中箭,有的肩頭中箭,有的胸口中箭,有的大腿中箭,他們原本只是普通人,哪裡受得住這樣的疼痛?大都痛得滿地打滾,還發出陣陣慘叫。

很快起義軍士兵就發生了混亂,最後面的那個隊伍裡,落在後面扛著雲梯計程車兵見事不妙,丟掉了雲梯,轉身就跑,隨後,其餘幾個隊伍裡扛著雲梯計程車兵也跟著扔下了雲梯,加入逃跑的行列。

受他們帶動,其它計程車兵也開始逃跑,隊伍最前面的盾牌手,弓弩手聽到了後面的紛亂,停下了向前的步伐,短暫的猶豫過後,也掉頭奔逃。

城下亂糟糟一片,幾百人擁擠著,搶著往護城河外逃跑。

各隊的頭目猝不及防,束手無策。有反應快的,舉起刀劍,試圖把逃跑計程車卒趕回城下,卻無濟於事。最終,這些小帥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被黃巾士卒們裹挾著撤回了對岸。

城上的眾人根本沒想到,只射了兩撥箭,就打退了賊人來勢洶洶的進攻?

縣令,孫策還有周瑜等人都愣住了,那些縣兵們也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幅場景。

縣令懷疑自己是在做夢,用力揉了揉眼,眼前的場景沒有發生變化,之前搭成的浮橋不寬,逃跑的起義軍士兵有不少被擠下了河,落水之聲不絕於耳。

“這,這就退了?”

不久前,這些呼嘯著要攻城的起義軍士兵還令他們壓力山大,然而一轉眼,他們就落荒而逃了。

這勝利來得太突兀,不但是縣令,孫策等人也有些不敢置信,這種起義軍也是夠奇葩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秦朝我喊秦始皇叔叔

西紅柿炒番茄土豆片